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嫉妒泰戈尔得诺贝尔奖?鲁迅这文章打脸造谣者 现在读仍入木三分

2020-11-28 18:10:01
相关推荐

严格来说,在泰戈尔面前,鲁迅应该是晚辈。鲁迅比泰戈尔小了20岁,泰戈尔13岁开始写长诗时,鲁迅还没出生。不同国籍,诗风不同,但两人的性格却颇有几分相似。

泰戈尔是印度的旗手,是一个敢说敢做、敢为大众发声的诗人,1913年他更是成为了获得诺贝尔文学家的第一位亚洲人。与泰戈尔在印度的地位一样,鲁迅也是中国人最爱的文人之一,他的家国情怀和泰戈尔是一样的。

1924年,泰戈尔接受梁启超的邀请来到了中国,这在当时是一大盛事,文坛派出了“超豪华”阵容接待他,其中最有名的是:徐志摩、林徽因、梁启超、梁思成。鲁迅虽没有亲自迎接,却观看了为泰戈尔排演的诗剧,该剧是为了庆祝泰戈尔64岁生日所排,所以鲁迅是抱着为其祝寿的想法去的,不过据说当日鲁迅只是现身了一会,剧没演完就离席了。两年后,鲁迅的《马上日记之二》曝光,其中一段这样的内容被人们议论纷纷:

这两年中,就我所听到的而言,有名的文学家来到中国的有四个。第一个自然是那最有名的泰戈尔即‘竺震旦’,可惜被戴印度帽子的震旦人弄得一榻胡涂,终于莫名其妙而去。

因为这段文字鲁迅不满泰戈尔的“罪名”似乎就被坐实了。后来甚至有人说鲁迅就是嫉妒泰戈尔拿了诺贝奖,所以不给他好脸色看。对于种种言论,鲁迅只能听之任之。直到1934年,鲁迅写了一篇名为《骂杀与捧杀》的妙文,打脸了造谣者。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中提到泰戈尔的一段内容:

看这篇文章的题目,其实我们就能明白鲁迅的意思,他其实是看不惯当年徐志摩等人对泰戈尔的膜拜,针对的并不是泰戈尔,而是当时大家对他的神化。这段文字写得是极其生动的,摆出一张琴,烧上一炉香,特别是每个人头上都要带上印度帽子,然后徐志摩还要念上各种歌功颂德的诗句,像鲁迅这样的人当真是受不了这一套的。

在这段文字里,我们看到这样一句话“说得他好像活神仙一样,于是我们的地上的青年们失望,离开了”。鲁迅认为泰戈尔前来的意义,绝不是听到这些人的追捧,也不是为了在高级的礼堂看大家给他过一个隆重的生日,他是为了更多普通的青年人而来,是为了给他们带来力量,正如他在印度所做的一样。但徐志摩等人这种神化他的行为,却恰恰是将他与普通青年的距离拉远了。

最后鲁迅对泰戈尔的评价其实也是很中肯的。他认为泰戈尔自己是很清醒的,也没有在众人的捧杀中迷失。所以当年在《马上日记之二》日记中,鲁迅说泰戈尔“莫名其妙而去”,也都是被徐志摩等人捧杀过头的结果,与泰戈尔本人并没有多大关系。

说实话《骂杀与捧杀》这篇文章确实有些得罪人,把徐志摩、梁启超等一批人都得罪了个干净,但大家又不得不承认鲁迅说的是对的。这篇文章自1934年发表已来,至今已过去了80多年,但现在读来仍觉得入木三分。捧杀和骂杀一样,都是伤人初心的做法,从前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大家觉得呢?欢迎讨论。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五年级写景作文 写人的作文300 即景作文400字 冬天的作文400字 礼物作文500字 京剧作文 数学小作文 爬泰山作文 说明文作文怎么写 书信作文的格式 躺平 作文 英语作文纸 孝敬父母作文 看电影的作文 告别的作文 郁金香作文 作文家乡的春节 醒来 作文 四年级作文200字 作文好词好句摘抄 过山车作文 英雄作文600字 最可爱的人作文 作文用英语怎么说 春天作文二年级 春天作文400字 圆明园作文 颐和园作文 小仓鼠作文 小人物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