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薛宝钗是真诗人 她为学诗者指明方向 红楼梦中的诗法 值得学习

2020-11-28 20:40:01
相关推荐

和尚有话说

《红楼梦》一部大书包罗万象,文备众体,其中引用了大量前人诗词,作者也为书中人物量身定做了多篇诗词曲赋。虽然曹雪芹未必有“传诗”之意,但其中的作品既符合人物性格,也展露出其各异才情,以致脍炙人口而为历代读者喜欢。

据学者考证,曹雪芹诗风颇似李贺,其诗多新奇诡怪。然而《红楼梦》中人物所作之作品却似颇受“性灵说”影响,多纤巧细腻,辞藻典丽。但是,本系列文章,王和尚却无意评析书中诗作,却着眼于书中人物对诗的观点和议论。

【诗漫 中华好诗词】给孩子讲点国学精粹 经典正版全6册¥79度小店月销2购买

为何?王和尚以为,这些观点立论颇为平和中正,足可为学诗者张心眼,正诗观。因此,王和尚计划,以书中诗论为引引申阐发其意。至于人物分析,本系列暂不涉及,且待王和尚另文细述。

此为第一篇:薛宝钗部分。

△王和尚读书:《红楼梦》诗法探析

薛宝钗真懂诗,她为学诗指明三个方向

《红楼梦》第37回,海棠诗社初建,众人兴头甚高,议论要作诗。李纨建议以海棠花为题写诗。迎春不擅诗词,就说“都还未赏,倒先作诗”。以迎春的理解,要题咏海棠花,就要先观赏一番,才有诗兴。宝钗有一段精彩的反驳,点明了写诗之奥义,脂砚斋评为:真诗人语。

01:写诗要看到才能写?薛宝钗持反对意见

宝钗的第一层观点是:不过是白海棠,又何必定要见了才作。(古人)若都是见了才作,如今也就没这些诗了。

△王和尚读书:《红楼梦》诗法探析

这段话很有道理。

诗人写诗是艺术创作,而非照相纪实。即便如杜甫被称为“现实主义诗人”,也绝不会事事非要经历亲见才能写诗。为何?写诗需要联想、想象,需要根据自己的经历进行艺术加工。因此,写诗既要立足真情,又要懂得剪裁之妙,但是绝得要当时看到、听到、经历过才能写诗。

比如,李白写闺怨“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难道李白真是看到此女子之动作才能写诗?他只须合理发挥想象,摹写其形影即可。

△王和尚读书:《红楼梦》诗法探析

诗人之所以是诗人,并非仅仅因为其经历丰富,见识广博,关键在于其善于观察和联想。观察细节,合理联想,自然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了。

可笑的是,如今有些“诗人”,最爱“题图”,非要对着一张诗意的图片,才有诗兴。王和尚曾笑称:看图写话,不是小学才有的作文训练么?既然写诗,心中就没有诗意,非要图片来逗引么?平常不曾看云听雨,观花赏月么?而尤其可笑者,诸多“题图者”,仅仅是刻板直接描写画,而并无诗意诗趣。如此写诗,不过是堆积辞句罢了。

试看清初诗人吴绮的一首题画诗,诗曰:茅屋净无尘,溪树青疑雨。中有卷书人,坐与春山语。短短20个字,画中景与人,人之神态志趣,均已写足,如此才算是好的“题画”诗!

02.为何要写诗?薛宝钗:寄兴写情

为何写诗要有志趣寄托?且看薛宝钗之第二层观点:古人诗赋,也不过都是寄兴写情耳。这就揭示出写诗之目的:寄兴写情。

这也有两层含义。

其一,物象与诗情之关系。钟嵘《诗品·序》中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行诸舞咏。”自然万物,荣衰消长,都会因此诗人内心之触动,因此“摇荡性情”才会写诗寄意。诗中之物象须要为表意服务。

比如,杜甫身经战乱,被困长安,故而其眼中之景乃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其看到诸葛亮祠堂之冷落萧条,笔下之景也是“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而孟郊科场登第,心情快意,自然就感觉“春风得意马蹄疾”了。

△王和尚读书:《红楼梦》诗法探析

因此,胡应麟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写诗不过是以景写情,什么样的心情,笔下也自然是什么景了。处理好情与景的关系,才能如王国维所言,既能“以奴仆命风月”,也能“与花鸟共忧乐”。

而写诗是为了什么?这就是“寄兴写情”的第二种含义,即在命意上有所寄托。

所谓寄托,未必是诗人之壮志,豪情,不遇或者激愤,而诗人之志趣、胸怀、品格与感悟也是诗之寄托。一言以蔽之,就是写诗要言在此而意在彼,如此诗才有深度和厚度。

比如,南唐冯延巳之《鹊踏枝》阕,有“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一句,作者虽口口声声说“闲情”,而此句亦感叹时光流逝,但词中却另有深意,即南唐小国外伺强敌,内有纷争,朝事日非,亡国有日,这种忧虑和挣扎,才是冯氏之内心。故而该词虽看似写闲愁闲情,其实却蕴含着国事的担忧和内心的反省,此即所谓寄托。

△王和尚读书:《红楼梦》诗法探析

再如曹植之《洛神赋》,好事者多以为此为曹植苦恋甄后而作,实则大谬不然。殊不知,以美人比喻理想,追求乃是古诗之传统。若仅以苦恋为旨,实在是不懂中国文学之传统。

“美人”多不是实质的个体,而是代表诗人之理想追求。《诗经》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乃是理想远隔,需要跋涉追寻;《离骚》中“美人”是指他日夜思念的圣明君主,而“香草”则是具有高洁德操的挚诚君子。这也是诗人之寄托。

因此,诗人写景咏物,决不能停止于景物,而要在其中寄托其深意,如此诗才会耐读耐品。

03.写诗为何要有身份?薛宝钗的诗好在何处?

同样在《红楼梦》第37回,薛宝钗咏白海棠诗,其中有“珍重芳姿昼掩门”一句,被李纨推赏,称其诗“有身份”。

△王和尚读书:《红楼梦》诗法探析

“有身份”三字也值得推敲,王和尚以为也有两重含义,足可谓写诗者注意。

其一,律诗之体自其诞生之日起就颇受诗家推重。虽然律诗写作风格多样,司空图目之为“二十四诗品”,严羽则以为可分为“九品”。不论如何分类,一般而言律诗以气象雍容,庄严沉着为正格。

何为气象雍容?即律诗大气苍茫,气象巍峨,规模宏远,此可以王维之“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及杜甫之“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两句为证。

何为庄严沉着?即律诗要求格律严整,典丽精工,并且气度沉着,优游不迫。即写律不可小家子气,也不可轻佻浮滑,如此才显得堂堂正正,如渊渟岳峙。

△王和尚读书:《红楼梦》诗法探析

李纨之所以推重薛宝钗之诗,也在于此。薛宝钗系大家闺秀,自重身份,“非礼勿视,非礼勿动”,故而其笔下之海棠花,庄重不亵,自有一种矜持和自爱的气度。

其二,“有身份”三字更可为学诗者凛遵者,并不在上文之“沉着雍容”,而在于“有面目”。所谓“有面目”即有自己之特色、风格和气质。一言以蔽之曰:要有辨识度。

中国诗词上千年,其中名家辈出,各有其妙。今人学诗,“师古”不失为一个方法。严沧浪谆谆告诫学诗者要“以汉、魏、晋、盛唐为师,不作开元、天宝以下人物”。林黛玉教香菱学诗时,也说要先读王维、杜甫和李白的作品,然后读“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诗作。如此学诗,才算是“入门正、立志高”。

△王和尚读书:《红楼梦》诗法探析

此论很有道理。但是,如此众多之诗家,如何去学,王和尚却有自己的看法。

学诗固然要学名家之作,但关键在沉下心去认真去学。并且,学名家之作是为打底,要进一步则需要独尊一家,旁及众长。为何?苏轼诗学白居易,姜夔诗学陆龟蒙,也有学其他名家贾岛、姚合,韩愈者。即,学诗到一定程度,就要认真去学一个人,或者一种流派了。如果枉费心力,想要博采众长,恐怕要邯郸学步,浪费心力了。

人之精力及思力有限,需要集中在一点才可叩门而入。而在选择学何人时,王和尚以为应该选择与自己脾气、秉性、经历乃至思想相近之名家,如此才有兴趣愈读愈深,愈行愈远。比如,王和尚自己,就以三年之精力通读,细读杜甫全集,也只是对其律绝略通一二而已。

△王和尚读书:《红楼梦》诗法探析

此其为学诗要“有面目”,不能贪图博爱,花心过甚。

学之既久,必能悟入。但是写诗,却要有自己之“本来面目”,学古而不能泥古,更不能套古,一定要有自己的真情实感和独有风格。学杜甫而像杜甫,又有何用?比如,江西诗派之陈与义,学杜甫用力最勤,也学之最像,却在江西诗派“一祖三宗”中成就最低,其原因无非是,着魔太深,而失去自己本来面目罢了。

04,预告:林黛玉和薛宝钗诗风有何不同?

但是,虽然李纨推重薛宝钗之诗“有身份”,后文有说林黛玉之诗“风流别致”,薛宝钗之作“含蓄浑厚”,那么“风流别致”和“含蓄浑厚”又各有何种含义,两种风格有高下之分么?请看王和尚后文的解析。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写人生的作文 独处作文 磨砺作文 烤鸭作文 星火作文 作文梦想400字 值日作文 禁毒的作文 批改英语作文 身边人的作文 千字作文 旅行记作文 奋斗作文结尾 秋天英语作文 考研英语模板作文 我喜欢的动物的作文 友谊的英语作文 学会作文800字 作文赶集 描写心情的作文 最好的自己作文 写水的作文 机器人英语作文 漫画老师的作文 传承文化的作文 家的幸福作文 人的作文300字 家乡作文200字 作文猜猜他是谁 努力奋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