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共读红楼 第十期精品文选 文末投票 鼓励一下创作者哦

2020-11-28 23:45:01
相关推荐

又来一薛宝琴

作者:点苍苔白露泠泠

我之前一直想不通红楼梦里最出色的人DD薛宝琴,为什么会出现?想来颦儿和宝钗两个已是世间少有,又何必来一宝琴呢。

正如黛玉所说:你既为我的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的知己,既你我为知己,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呢?既有“金玉”之论,也该你我有之,又何必来一宝钗呢?

更何况是更胜一筹的宝琴呢?

且看薛宝琴出场时,宝玉对她的评价:“更奇在你们成日家只说宝姐姐是绝色的人物,你们如今瞧见他这妹子,还有大嫂子的两个妹子,我竟形容不出来了。老天,老天,你有多少精华灵秀,生出这些人上之人来!可知我‘井底之蛙’,成日家只说现在的这几个人是有一无二的,谁知不必远寻,就是本地风光,一个赛似一个。如今我又长了一层学问了。除了这几个,难道还有几个不成?”

一面说,一面自笑,引得宝玉都魔怔了。

更有晴雯跑来说:“你快瞧瞧去!大太太一个侄女儿,宝姑娘一个妹妹,大奶奶两个妹妹,倒象一把子四根水葱儿。”曹

公尚嫌不够,又借晴雯口问道:“他们里头薛大姑娘的妹妹更好。三姑娘看着怎么样?”

探春道:“果然的。据我看来,连他姐姐并这些人总不及他。”

一出场就吸引了读者的目光,到底是怎样一个妙女子,如此得到上天的厚爱,没有任何缺点。

我想,她出场的最大作用就是为了表示宝黛的爱情已经确立,不可动摇了。

经过宝玉挨打,宝黛互诉衷肠后,宝黛双方已经确定了,对方心中的那个人就是自己,不再有别人了。

所以,林妹妹不再多疑、小性儿,宝哥哥也不再看宝姐姐的红麝串儿了。

如今更是来了一个比林妹妹、宝姐姐还要美的神仙似的妹妹,宝玉也不再猴在人身上,要吃人嘴上的胭脂了。

甚至紫娟主动提起,反倒过来劝紫娟:“人人只说我傻,你比我更傻!不过是句玩话,他已经许给梅翰林家了。果然定下了他,我还是这个形景了?先是我发誓赌咒,砸这劳什子,你都没劝过吗?我病的刚刚的这几日才好了,你又来怄我!”

又说:“原来是你愁这个,所以你是傻子!从此后再别愁了。我告诉你一句打趸儿的话:活着,咱们一处活着;不活着,咱们一处化灰、化烟。如何?”可见宝哥哥的心是真的坚定了。

《天上掉下个刘姥姥》续写

作者:老Q子

有人将贾府的没落比作一艘触礁要沉没的豪华邮轮。我觉得很恰当。

确实,在这危难时刻,也是最见人性和骨头的地方。

你看,有人隔岸观火,有人乘火打劫,有人落井下石,也有一个人,真是像划着一条独木舟,带着个救生圈,投给尽可能救得了的人。

她就是刘姥姥。

刘姥姥营救巧姐儿这一节,尽管原著缺失之后,形成多种版本,也有各种营救方法,但总体来说都是忠实于刘姥姥拯救这一义举的。

她终究没有失信于对王熙凤的承诺,并且成功营救出巧姐儿。

她的最后出场,就像深深的暗夜黑,点亮了一盏烛光,让人们看到了希望。

一部将落幕的大悲剧,却用人性的美给升华了。

刘姥姥拯救了《红楼梦》,也给了读者巨大的安慰。

记得,她曾说过,我也没有什么来报答你们的,我每天给奶奶,太太,姑娘们念多少次佛。

一个心里时时装着佛的乡下老太太,竟然是贾府的佛,也是《红楼梦》中的佛,也是我们读者心中的佛。

她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但那一个天上掉下来的,有她这样深情地担当呢?

红楼一梦,一场有情与无情的战争

作者:雨打梨花深闭门

每当我伏案阅读《红楼梦》,接二连三地不是落泪,而是沉重的叹息,然而这一起源来自于何处?

首先,在林黛玉进贾府时,见了贾母,王夫人等亲人,之后将要去拜见贾政时,贾政却此时选择斋戒去了,欲拜见贾赦时,贾赦便说身体不适,不忍相见。

为何不见,可想林黛玉在他们心目中是个“不祥之人”,两位都是为官的人,为了仕途和顺,也不想去见一位年幼丧母,自小多病之人,就得往日再见了,可想当时的人心是多么的薄凉。

晚饭后,宝玉回来了,看见了似曾相识的妹妹,就问她有玉没有。黛玉说没有时,宝玉拿起玉就往地上砸。我想此时的黛玉,虽然很害怕,但那一刻定会非常温暖,宝玉的神情和动作,足以让黛玉的内心感到炽热。

还有,芳官的干娘对其不公,在场的众人皆不理解,宝玉就说:“物不平则鸣”。说明其也是极为同情芳官的。

知少亲失眷的没有人照看,宝玉又就让芳官跟着自己,免除了她不少的苦头。

宝玉虽为大家公子,但也很理解他人,在当时真的不多见。

宝玉心中含有对女性的仰慕,他曾说过:“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得浊臭逼人。”

男子在那时,已经没有了自己本身的想法,都是要高升当官,贾政、宝钗、湘云,都劝过宝玉要读正经书悟学问,寻求功名,但却都无济于事,因为在那样的环境中久了,便会陷入其中,瘾会越来越大,保持一颗纯善之心,才颇为重要!

黛玉诗《葬花词》中“呼喊:“天尽头,何处有香丘?”就与宝玉的思想相同。在那一个封建社会中,哪里会有纯洁无世俗污染之地呢?

因此黛玉也从来不会劝宝玉去考学求名利,成为知己,与宝玉一起坐在桃花树下共读禁书《西厢记》。

在黛玉离世之前,林之孝家的笑道:「不是不耽:头一宗,这件事,老太太和二奶奶办事,我们都不能很明白;再者,又有大奶奶和平姑娘呢。」

从一个“笑”字便可得知,当时这一层的人丝毫没有任何怜悯之心,都到什么地步了,还这样的居心,实在是不堪忍受!

“同情”,在那个社会想要得到,必是难上加难。

《红楼梦》的主旨就一个字“情”,然而,情,分为“有情”与“无情”,有些许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方可得内心的安宁幽静,有些人入了封建社会的礼法与规矩等,变得冷漠心狠,导致那个时期的风气就好像一团怨气很重的迷雾,不见天日,人心也会愈来愈坏。

在此我读懂了两个词语,一个叫“情深意重”另一个就叫做“冷血无情”。红楼一梦,也就是一场有情与无情的战争

一群顶着文化幌子的老流氓

作者:小王子

看到宝玉约秦钟上学来辞贾政这一段,觉得百般不舒服。

先看一个没读过书的袭人,是怎么交待宝玉的:

虽说是奋志要强,那功课宁可少些,一则贪多嚼不烂,二则身子也要保重。

这些话,稳稳抓住了学习的精要,又饱含温情。贾宝玉听了,不念点书,还真不好意思啊。

而,士大夫贾政,对宝玉则是冷嘲热讽。暂不说教育方式的问题,对一个孩子说这么伤自尊的话,可见贾政的书读的也不见得高明,简直连袭人都不如了。

更为过分的是,贾政叫李贵进来问话。李贵,一个奶嬷嬷的儿子,从小就是仆人,没读过书,就因为说错了诗经中的一句话,就被一群自诩为清客相公的人哄堂嘲笑。

在一个没读过书的下人面前显摆你读过《诗经》,你凭什么骄傲?贾政还骂李贵,可见他们全是一群乌合之众,老流氓。

我眼中的王熙凤

作者:文文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单唇未启笑先闻。这样一个美人胚子,合该被丈夫捧在手心宠爱的。

可,偏偏她姓王,她的婚姻不能由她自己做主。

哪个少女不怀春,那一年,她怀着些许期待和对爱情的憧憬,嫁入了富贵尊荣的贾府,成了荣国府的琏二奶奶。

她也期待着与贾琏夫妻恩爱、只羡鸳鸯不羡仙。然而,现实给了她狠狠的一个巴掌,贾琏不是她的良人,即使成了亲,他也不曾真心相待,反而在外勾搭了尤二姐。

有人说她太毒辣,害死了尤二姐,可谁又知道她的无奈与心酸。

尤二姐是在贾敬停灵在家时,与贾琏勾搭上的!而那时的凤姐在做什么“凤姐身体未愈,虽不能时常在此,或遇着开坛诵经,亲友上祭之日,亦挣扎过来相帮尤氏料理。”

连宝玉都知道问候凤姐身上可大愈了,让她保重身体,少操心,而身为夫君的贾琏却是如此行径,不禁让人心寒。

与其说王熙凤她无情,不如说她要想管好贾府这个家必须无情,她只不过是贾府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探春,如风筝般追寻生命自由的姑娘

作者:陌游常乐

放风筝是春天经常玩的游戏。在高空中放飞的风筝,一直被线束缚着。不能够自主的飞翔。

它是很有个性的事物,当它积聚了足够的力量,能够飞向更高的地方时,它就会勇敢地追寻生命的自由。

探春就是这样的姑娘,她就是风筝的化身。

她是贾府的三小姐,性格才华能力都非常的出色,就因是庶出,她做很多事,总是会很用心,很努力地生活。

她一直都很积极乐观,一直用实力证明自己。

在刘姥姥来大观园时,她不计较小孩的玩闹,热心的招待所有人;

她极富情趣和组织能力,下帖请大家来建诗社,还给黛玉一个极好的号“潇湘妃子”;

王夫人被贾母责怪时,只有她敢为她分辩;

好容易王夫人看中她让她管家,她也充分展示她的能力,公平公正,兴除利弊,给贾家带来一丝生机。

面对所有的事情,她都在慢慢锻炼自己的能力,积累自己的力量。

探春和风筝有着莫名的缘分,她的生日前后,就是放风筝的好时节,她的判词也是和风筝有关――“千里东风一梦遥”。

她做灯谜也是风筝。

刨除风筝忧伤的命运,探春也十分向往风筝的自由。

一般来说风筝的图案多半都是吉祥图案,赋予求福吉祥、消灾免难之意,寄托了人们对幸福、长寿、喜庆等愿望。

既然放风筝这么有意义,大观园里的她们又怎么能错过呢。

黛玉的风筝自然是祈福消灾,宝玉的风筝自然也很浪漫就是,随着黛玉的风筝一起飞向远方,他俩让我相信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探春的风筝是一只大凤凰,有人说凤凰风筝寓意她以后会是王妃。我想应该也是因为凤凰非梧桐树不停靠的典故。秋爽斋多的是梧桐,所以这个断语可以相信。

探春本来也打算剪了自己的风筝的,但是不一会儿另一只凤凰风筝也飞过来了,两只风筝缠在了一起,好巧不巧,一只大喜字的风筝和这两只风筝缠在一起。

这里自然有美好的寓意,两只风筝缠在一起,在空中结婚,一起远远飞向远方。

探春有很多才能,但是因为是女孩子,她空有一腔抱负,只能被束缚在大观园里。结婚,可能就是她放飞自我的一个契机。

有一个爱她的人,支持她理解她,让她可以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价值。探春也是个有福气的姑娘,愿她展翅高空,翱翔自在!

好了歌辩析

作者:清极

红楼梦一书中诗词众多,但我觉得其中涵义最深的,还要数好了歌。

好了歌十分简单,读起来也通俗易懂。整首好了歌,却集中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贵族们,对于功名,金钱,美色,儿女,费尽心机的苦苦追求。

但在我看来,曹雪芹虽然通过这首好了歌,对于这种现象的残酷和虚伪给予了无情的评击,但是曹雪芹自己依旧无法看到这些问题的出路。

所以也只好用道家的虚无主义来看待这些问题,指出人们所追求的一切功名利禄权力美色,都不过是过眼云烟,转瞬即逝。

规劝人们抛弃一切所谓的功名利禄,妻子儿女,去寻求那消极隐世无牵无挂也就是道家所向往的神仙生活。

跛足道人说:‘这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是好须是了。

可是道家所求的,无牵无挂孑然一身的神仙生活,便算是了了吗?这样的生活真的好吗?

我个人的答案是否定的,我并不认为,无牵无挂孑然一身,便是了,便是好。既然人们追求所谓的功名利禄权利美色都是虚无的,那道家所求的神仙生活又何尝不是虚无的呢。

《红楼梦》中淫妇代表多姑娘的泥样人生

作者:凤

众所周知,《红楼梦》里最不缺的是 “水做的 女儿” ,但 人们大都会忽视里面有 一位出场不多的 小人物多姑娘。

多姑娘是荣国府内一个极不成器的厨子“多浑虫” 的 老婆,生性轻浮,荣宁二府之人都得入手,可见是 个人尽可夫之流。

她也是一个能作的女人,在《红楼梦》 第二十一回,竟与主子贾琏私通,她无视贾琏内有悍妻,外有美妾,还给贾琏留下自己的 一绺青丝,真可谓“no作no die”。

后来,幸而是平儿发现的这“小辫” ,帮忙遮掩了 过去,如果是 凤姐发现的,估计多姑娘就小命不保了。

后来,多浑虫喝酒喝死了, 她又嫁了同样无血性,无廉耻的鲍二,成了鲍二家的。

而鲍二家的本就是因为与贾琏私通被凤姐捉奸在床,羞愤上吊而死,而多姑娘就因见到鲍二手里有了贾琏给的 二百两银子,便利令智昏的委身于了鲍二,却看不到自己的前车之鉴上一任鲍二家的下场,可见是个嫌贫爱富,水性杨花之人。

但这样的一个女人,我们是不是该无情的去谴责她呢?

不,我们不会,首先,我们看多姑 的名字,可以看出她一出生,就不是个受欢迎的人。肯定在娘家,也没得到过家庭 的温暖,后来嫁了贾府的 厨子多浑虫。

按说吃住没问题,因为啥时候也饿不死生产队长和 炊事员,何况老公还是贾府的炊事员。

但问题是这个老公是个极不成器的酒鬼加赌棍,所以,估计家里不会存下 什么钱了。

作为一位美丽的女性,而且身在贾府的底层女性,靠美色得到自己想要的,好像是必然的了吗?

但他得到幸福了吗?没有,后来夫死,再嫁之人是被贾琏戴了绿帽子,大气不敢出,还殷勤伺候的剩王八鲍二,一个靠吃软饭的男人,何来幸福可言?

所以我们的多姑娘一直是从一个人生的泥潭,走入人生的另外一个泥潭,外在的社会环境,加上她的水性杨花的性格,注定她的人生是个泥样的人生。

《红楼梦》中性格最刚烈的几个女子

作者:柳丝

在一般人看来,女子性格多是柔顺的。按照贾宝玉的话说,就是女孩是水做的,而男子是泥做的。可是就是这水一般的女孩,也会拥有男子刚烈的性格。

最刚烈的女孩我认为是鸳鸯,作为老太太的贴身大丫鬟,她具有年轻主子都没有的权利。虽然长的不是特别突出,但是能够成为老太太的左右手,替老太太把控大局。连贾琏夫妇都与其走的很近,有的时候几乎巴结着行事。

后来老色鬼贾赦看上了鸳鸯,利诱不成,就威胁她。没想到鸳鸯不但严词拒绝了贾赦,还为了表决心,发下誓言,终身不嫁,甘愿削发出家。这在封建礼教下的大家庭是不可想象的。

第二个刚烈的人就应该是尤三姐。复杂的家庭背景,逼得尤三姐放弃了大家闺秀应有的沉稳,靠泼辣的性格来对付色胆包天的贾珍父子。

当然,她也希望有个真心的人,有个稳定的家庭,有一分令人羡慕的幸福。这种主动追求自己幸福的女人,也是被那个社会所不容的。也正是她的这种主动,反倒被他所爱的人抛弃,最后自刎而死。

另外一个为情所伤的女孩是司棋。花园偷情看似为人不耻,大闹厨房的桥段更是被多数人所鄙夷。

但是这种敢爱敢恨的性格,恰是她的主子所欠缺的。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性格懦弱的迎春,可能就要这样个人去维护才得以保全。可惜鸳鸯撞破她的“好事”,使得她再也没有能力保护主子,自己也被扫地出门。

性格刚烈的还有晴雯,金钏和惜春,她们都是难容于世,不是青年早逝,就是独守佛灯,大好的青春,葬送在了贾府这座活的墓地中了。

揉碎桃花红满地,玉山倾倒再难扶――我叹尤三姐

作者:今生不再做紫斑鱼好

那一刻,你多日悬挂的心终于落下来了。那柄鸳鸯剑是他对你的诺言,你相信你所爱的人定会回来娶你。

有他这一诺,无论让你等多少年,你都不会怕。在你眼中,他是那世间最英俊、潇洒,最最值得令人托付终身的男子,在你心中,他不知比贾府的那些纨绔子弟强了多少倍。

那一日,你心心念念的他终于来了,你本以为,你的幸福生活即将拉开序幕。

你满心憧憬着你们的未来,虽不会十分富有,却也衣食无忧。

哪怕贫苦一些,你也不怕。

你幻想着你们将会有一对可爱的儿女,最好男孩是哥哥,他可以保护妹妹。

让他来交男孩子骑马射箭,读书识字;你来教女孩子女红,一家人就这样快快乐乐的。

或者,你随着他一起浪迹天涯,你们一起游荡江湖,做一对人人羡慕神仙眷侣,不被那凡俗之事所困。

无论怎样,你们都会十分快乐。

可是,下一秒,你便听他在对贾琏道“客中偶然忙促,谁知家姑母于四月间订了弟妇,使弟无言可回,若从了老兄背了姑母,似非合理,若系金帛之定,弟不敢索取,但此剑系祖父所遗,请仍赐回为幸。”

聪明如你,怎会不知他所想,定是听信了外界谣言,认为自己与东府……

那边贾琏还在劝说,你已带着那鸳鸯剑来到了他的面前:

“还你定礼”

说的干脆而又决绝。

你噙着泪,左手将剑并鞘送与他,右手回肘只往项上一横:

可怜“揉碎桃花红满地,玉山倾倒再难扶”!

你的泪终于落下,但却不是因为那是生命的尽头,这世上,又有什么比自己所爱的人,不信自己更可悲的呢?

可是,这又能怪谁呢?

在这“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时代,你们那孤女寡母如何生存?

你早知自己已旋进贾府那潭深深地泥沼,你拼命挣扎,奋力反抗,你想要一个如意郎君,你想要一生一世,你渴望与爱人白首偕老。

本以为他与那世俗男子不同,却不想……

自己这么多年苦苦所等,换来的竟是他的不信,没有了爱他的心支撑,活下去又有什么意义呢,倒不如以死来证明自己的清白。

你倒下了,倒在了他的怀里,他的肩膀是那样的宽厚,他的那张脸还与五年前一样的英俊。

你望着他那焦急的眼神,看着他留下了那悔恨的泪水,你的嘴角挂着一丝满足的笑。

是的,他理解了你,所有的一切就都不重要了。

你缓缓抬起手,想去抚摸他那英俊的脸庞。可是手才举到半空中,就已经无力的滑落了,你终于闭上了双眼……

难得好时光,怎么可以在长吁短叹里度过?

作者:黛袭

文中女子各有千秋,不自怜的最可爱。

史湘云,这个女孩,从未为自己的遭遇悲伤流泪。

说起来,她其实也命苦,首先,小小年纪没了父母。只能向爹娘撒娇的那些小女孩的美妙时光,湘云是一刻都没有的。只能跟着叔叔婶婶生活。

婶婶要面子,天很热,还让湘云穿着厚厚的衣服出门,亲生的妈能这样吗?

婶婶生活节俭,节俭到家里人的衣服不让外人做,好省些开支,湘云为此深更半夜的熬着。

其次,也无兄弟姊妹扶持,所以,宝钗对她略微好些,她就说,我但凡有个这样的姐姐,就是没了父母也是没妨碍的,对姐妹亲情的渴望可见一斑。

即便如此,她并没有自怨自艾,而是像一尾湖中快乐游动的小鱼,努力追寻着快乐。

湘云的出场总是“大说大笑”,听到姐妹们成立了诗社急得受不了,一连写两首才觉得过瘾;

看到烤鹿肉就挽起袖子痛快得吃个够,并不佯做淑女模样;

听见有人欺负岫烟,就仗义说我去找二姐姐,因为见不得畏首畏尾的事情;

告诉宝琴,要小心王夫人屋里的坏人,明媚的心儿怎能容得下阴影的存在?

当然,她最美的形象是,醉眠大石,芍药花落满了一身一地,她用手帕盖着脸,梦中还吟着诗。

她是如此英豪阔达,她是如此锦心绣口。她喜欢扮作男儿,穿上宝玉的衣裳,就连贾母都认不出;

她有时赌气,但过一会,便烟消云散。

她并不筹谋什么,也不惧怕什么,对未来的夫婿也有着自己的憧憬。

她总是直言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劝宝玉别总在女孩队里混。这是她对责任的认识,因为,凡有一点责任心的都知道,岁月静好,肯定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她不希望林妹妹总是自苦,因为自苦没有用,反而伤了健康。

对宝钗中秋回家独自团圆,她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她的心纯洁透明,浮于喧嚣的生活之上,并不被世俗污染。

袭人说她摆出做上的姿态,急得辩解话都不连贯了;

对翠缕姐妹般的解说阴阳,更是显现了她待人亲厚。

是的,真正经过磨难的人,才容易变得开心。因为,如果你自己都不能哄自己开心,那么磨难的模样将更可怕。

难过的日子都挺过来了,难得的好时光怎么可以在长吁短叹里度过?愿我们都能开心。

无情之画--惜春撵入画之感悟

作者:fish

检抄大观园时,惜春的丫鬟入画,被查出来私藏金银锞子等违禁物。

入画哭诉着解释:“这是珍大爷赏我哥哥的。因我们老子娘都在南方,如今只跟着叔叔过日子。我叔叔婶子只要吃酒赌钱,我哥哥怕交给他们又花了,所以每常得了,悄悄的烦了老妈妈带进来叫我收着的。”

事出有因,且赏的人又是宁府大主子贾珍,凤姐便说查实后也可恕,只是应追究传递人责任。

"这话若果真呢,也倒可恕,只是不该私自传送进来。这个可以传递,什么不可以传递。这倒是传递人的不是了。6868"

惜春这边,第一反应是害怕,并极力撇清责任:“我竟不知道。这还了得!二嫂子,你要打他,好歹带他出去打罢,我听不惯的。”

当凤姐说了查实可恕后,她依然坚持不可饶恕,“嫂子别饶他这次方可。这里人多,若不拿一个人作法,那些大的听见了,又不知怎样呢。嫂子若饶他,我也不依。"

反倒是凤姐,认为入画一向表现还好,且只是不知而初犯,可以原谅,只需说出传递人就好。

惜春却在入画答话前说出传递人是张妈,并说她们之间"鬼鬼祟祟",夺了入画将功抵过的机会。

一夜过去。星隐月沉,第二日又来,可有谁知晓,这一夜,入画的心是怎样害怕和寒凉?

小姐平时爱画画儿,画的画儿精巧逼真,亭台楼榭巧夺天工,花草树木秀雅美丽,人物虫鸟也栩栩如生,好看极了!

可是,画画儿这么可爱的小姐,说出的话为何这样伤人心呢?难道入画只是一个物件,可以随意摆置、丢弃吗?这些年的陪伴都是空空的吗?

入画并没有和惜春分辩理论,检抄时,检抄后。

第二日,惜春特特请了嫂子尤氏过来,细细陈说了情况,并将查出的物品与其过目。尤氏证实了此物实乃贾珍赏赐之物,入画所说不假。尤氏骂入画糊涂,不该私自传送所赠物品。惜春不骂,却说自己没脸,直叫尤氏带了入画走。

原来惜春此番只是为了打发入画,了却了这一桩羞耻。

她说:"这些姊妹,独我的丫头这样没脸,我如何去见人。"

入画的心,该是更加寒凉了。

小姐不打不骂,比打了骂了更令人绝望,但凡能打骂,那还是在管教,不打不骂了,就是欲断主仆关系了。

她跪下哭求,“再不敢了。只求姑娘看从小儿的情常,好歹生死在一处罢。”

尤氏也再三劝解,可是,任人怎说,惜春只咬牙不松口,还口出寒言,句句似刀,刺着不相干的嫂子。

真真那一时,惜春恰是"心冷口冷心狠意狠"。

入画含泪随尤氏离去,那一刻,她真的想不开,为什么同样是主子,探春舍身发怒为丫鬟,迎春即便不能说上话,也不似这般冷言冷语、冷面冷心?这自小长大的主子,这爱画画儿的小姐?为什么这样无情呢?

其实画者,自是有无情的一面的。

他们有着不少于科学家的苛严,要求线条结构和谐、色彩光影美观适当,会为了一处不合适而全盘推倒重来,很像洁R症患者。

他们善于发现美、创造美,也一眼能剔除不美之物。他们的敏感不亚于诗人。

他们自我,那个笔下之境是他们最张扬的自我。郑板桥"胸有成竹",胸中亦是有与行相连的自我,才画得出来不同于自然的气节之竹。

"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所以惜春她秉承了画者的行事风格,坚持自我,删繁就简,只取自认的清白。

只是,人不是物件。人,不仅可入画,还可以入心。

惜春历世尚浅,不能体会到入心珍贵这一点。所以,她撵走了入画,自以为干净和清白了。

可是,为画者,若不能体悟人心,该如何准确表达出人物?若画中人如物品一样没有情感,又如何打动观者的心?若不爱画中人,如何让画煜煜生辉,成为传世名作?

在证悟道路上,看来年纪尚轻的惜春还得走很久很久。

薛姨妈的慈母之心

作者:冷月葬花魂

世界上最美的女人莫过于自己的母亲了。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是出自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从这首诗中可以体现出浓浓的慈母之心。

说起慈母之心,这由衷的让我想起了薛姨妈。她和王夫人是姐妹,她给我留下我最初的印象是一位贵妇人。

接着,读红楼梦,她给我的印象又转变了,我发觉,她还扮演着一个更伟大的角色――“母亲”。

第八回中,宝玉和黛玉在薛姨妈那里喝酒,李嬷嬷劝宝玉切勿贪杯。李嬷嬷道:“你可仔细,老爷今儿在家,提防问你的书!”

宝玉便慢慢的放了酒,垂了头。

这时薛姨妈起到了关键作用:“别怕,别怕,我的儿!来了这里,没好的你吃,别把这点子东西吓得存在心里,倒教我不安。只管放心吃,都有我呢。越发吃了晚饭去,便醉了,就跟着我睡。”

语气充满了慈爱与关怀,从这段话让我看到的是一位母亲在宠溺自己的孩子,在宝玉面前,她不是姨妈而是亲妈。这份真挚的情感怎令人不为动容呢?

薛姨妈对每个人都是善良的,尤其是对待无父无母的孩子,她的慈母之心,毫无保留的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五十六回元宵佳节贾府合家赏灯吃酒,真的热闹非常。

到了放鞭炮的时候,黛玉禀气柔弱,不禁噼啪之声,贾母把她搂在怀里,王夫人则把宝玉搂在怀里。

薛姨妈搂着湘云,这个举动既温馨又感动。

细细想来薛姨妈和湘云并没有血缘关系,严格来说连个亲戚都算不上,一个非亲非故的人却如此这样,怎能不叫人欣慰呢。

湘云从小无父无母孤苦伶仃的一个人,恐怕还没有遇到这样默默关怀她的人吧。一个小小的举动,却温暖了一个孤儿的心,也温暖了读者的心。

仔细思考一下,薛姨妈对待一个外人都如此,何况是自己的亲生骨肉了呢?想想都觉得宝钗和薛蟠好幸福。

可是薛蟠身在福中不知福,屡屡犯错惹下大麻烦。可是薛姨妈毕竟是慈母不是严母,面对自己的孩子她不忍心去斥责他,她爱她的孩子胜过一切。

薛姨妈对黛玉的爱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从“慈姨妈爱语慰痴A”中就可以看出,薛姨妈对黛玉的关怀与体贴。

黛玉看到了宝钗在薛姨妈怀里撒娇,不禁触景生情。薛姨妈又泛起了慈母之心摩挲着黛玉一阵暖心的安慰。

后来,又为黛玉的终生大事做了打算,说要到老太太跟前为宝玉和黛玉提亲。

这样的心思,恐怕是除了紫鹃,便只有薛姨妈能为黛玉打算到吧!

也许有人会质疑薛姨妈的好心,但是我认为慈母之心是毋庸置疑的。黛玉之所以认她做娘,是因为她看出了薛姨妈是真心待她的,没有半点虚情假意。黛玉为什么不认王夫人做娘?为什么不认邢夫人做娘?所以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薛姨妈和王夫人是亲姐妹,但两个人的性格竟是如此的不同。

王夫人城府心机很深,做事比较心狠。从她逼死金钏和赶走晴雯就可以看出。薛姨妈则不同,她诚恳对待每个人,哪怕是非亲非故的一个人。她都会表露出慈母的本性。她的慈爱使这炎凉的世道透露着一股人性的善良与温暖,如冬天的一盆碳火为需要的人带来了光明与希望。

文章来源:共读红楼小密圈,欢迎扫码加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梦想作文600字 家乡环境变化的作文 精彩的画面作文500字 六年级下册英语作文我的周末 班里的趣事作文500字 30篇必背英语作文高考带翻译 新疆民族团结作文 爱与恨作文600字 一件趣事作文200字 生日的故事作文 诚信作文八百字 我坚持我成功作文 诚信作文五百字 靠实力说话作文 收花生作文200字 关于感恩母亲的作文 做家务的作文题目 母爱引领我成长作文 作文妈妈我想对你说600字 我的圣诞节作文 摩擦起电作文 批判性作文 我的家训家规作文 阳光总在风雨后 作文 精彩的一幕作文 描写青蛙作文 美丽的花园作文三年级 读懂生命作文 蓝天白云作文 二年级十一假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