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又一大师谢幕!武侠小说家萧逸因病去世 曾与金庸并称“南金北萧”

2020-11-29 01:05:01
相关推荐

美国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发讣告称,著名的武侠小说大家萧逸先生于2018年11月19日8点45分因肺癌晚期,医治无效辞世,享年83岁。

萧逸,1935年6月4日出生于北京,原名萧敬人,山东菏泽人。萧逸先生是将门之后,父亲是国民党高级将领,著名的抗日名将萧之楚。他自幼受到严父的言传身教,生活有节,勤勉发奋。萧逸是著名新派武侠、历史小说大家。著名新派武侠、历史小说大家。近半世纪的创作生涯中,共出版各类脍炙人口的长篇历史、侠情小说近五十余部。其中《甘十九妹》《饮马流花河》《无忧公主》《马鸣风萧萧》《长剑相思》等多部著作四十年来发行量俱己超过千万册。

在武侠小说创作上,萧逸强调不仅要显示“武”,更应注重“侠义”的刻画。作为著名武侠小说家和声誉海内外的一代武侠宗师,萧逸与金庸有“南金北萧”之说。

2009年5月,萧逸接受了《东方早报》的专访,如今旧文再刊,重温一下萧逸先生心中的侠义精神。

萧逸接受专访。 高剑平 澎湃资料

和古龙疏远,因为性情不同

早报:您父亲是国民党将军,出生在这样的军人家庭对您写武侠小说是否也有影响?

萧逸:我写武侠与这个确实有关系,从小家里就灌输效忠国家。此外,我从小在家听京剧,家里常常开堂会,这也丰富了我的武侠小说写作。

父亲是绝对忠于“中央政府”的,谁要是批评政府,那是不得了的事情,马上要受处罚。父亲在家里是绝对的专制,小时候我们几个兄弟姐妹见了他像老鼠见了猫一样,父亲在客厅里一坐,我们几个兄弟姐妹都会借故溜走。幸亏他老是在前方作战,很少管得了我们。我母亲是续弦,他们结婚后第三天父亲就长城抗日去了,那个时候母亲才19岁。

后来,我去海军军官学校读书,但我不喜欢,就退役回家,父亲很快也去世了,所以只好由着我自己的性子了。

早报:不少写武侠的作家生活都比较风流,但您一直很节制。

萧逸:古龙是我同学但不是同班。大家都知道,他玩世不恭,很可惜。酒色财气,四个字他全沾了。一见面就是一瓶酒放在那里,开始跟他交往,被他的酒弄得痛苦不堪。有一次,他喝酒喝醉了,醉到连计程车都下不来,我只好把他抱到家里。我家住在山上,还得把他扶到山上。然后吐的呀,我还帮他把鞋子脱掉。第二天他写专栏,说萧逸帮我脱皮鞋,穿皮鞋系鞋带。这小子,我帮了他还要被他消遣一下。因为性情不同,我跟他自然合不拢,慢慢疏远了。

我这个习惯跟父亲从小的家教有关。父亲规定好的,早上6点一定得起床,晚上11点前一定上床,不能夜不归宿,吃饭不能说话。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所以我写作从来不熬夜。晚年父亲被疾病缠了9年,我就立志一定要有好的身体,烟酒不沾不熬夜,我也不太会赌博,唯一的爱好是户外旅游。我想,这是出自军人家庭的好处。

早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一大批作家从事武侠创作,有竞争压力吗?

萧逸:压力不在对方,在自己。作为一个作家,既然称为家,首先就要自成一家之言,第二要有基本固定读者。这也是我为什么不去看其他武侠小说家作品的原因,我连古龙的东西都没看,怕受到别人影响。

任何时代都需要侠

早报:您一直坚持,武侠小说也要有文学性。

萧逸:在传统的观念里,武侠小说一直被看作是中下阶层的读物,现在既然我们谈新武侠,那在创作上总得要有创新和改革,所以我就尝试舍弃了章回小说的手法。我是用新文艺笔法写新武侠,比如《饮马流花河》,我是用散文的手法写的。不过,虽然写作手法上有创新,但表现的还是传统的侠义。所以,武侠小说无论怎么新,最后还得落到侠义上。

另外一方面,武侠小说和传统的文学没有本质的区别,唯一不同的是里面多一点武打的描写,更加注重侠义的刻画。事实上,在我们文学史上流传下来的小说,大部分都是武侠或者侠义小说,比如四大名著几乎都与武侠有点关系。《红楼梦》里有个尤三姐,她是个侠女,《水浒》就更不用说了。而现在的新武侠小说还能注入推理、科幻、侦探等元素,这是以前武侠写作所没有的。在我看来,只要作家有足够的才华和知识,可以把所有文学元素都放进武侠的框里。武侠小说是国粹,要好好继承发扬。

早报:您一直强调,武侠小说创作要写出人性,侠士独有的人性是什么?

萧逸:为义捐躯、敢爱敢恨。

早报:可现在的时代,我们还需要侠义吗?

萧逸:一定要有,我们绝对需要,人心需要它。过去因为法制不健全,所以需要侠士替天行道。今天法制健全了,可一定就公平吗?现实还是弱肉强食。所以,侠士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在任何时代都需要。不一定是武功高强的人才是大侠,您看谭嗣同,他又不会武功,但那个气势就是大侠;您看秋瑾,我们常说她是侠女。这就是所谓出儒入侠。所以,我们的侠义千古不绝,不能到了我们这代就断绝了。

早报:但是现在我们对武侠小说创作的未来不是太乐观。

萧逸: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一个黄金年代,现在是暂时的低潮。现在的东西都不是武侠主流,除了打斗之外没有任何有价值的东西。但我对武侠小说的未来是乐观的。

早报:不过我们现在看武侠小说或者影视剧,首先注重的可能还是武功。

萧逸:很不幸,因为港台影视剧几十年的影响,我们把武侠和武打混淆了,现在只有打杀一片。如果只有武没有侠,那跟流氓打架还有什么分别?这是很可悲的事情。所以您看《卧虎藏龙》,大家不觉得这电影有多好,但在国外却那么大放异彩。因为外国人看中的不只是打斗,他们看到的是中国侠义和中国式爱情,这些是西方社会没有的。现在的所谓武侠影视片都打闹一团,见面就杀人、逞强斗狠,这很悲哀。

早报:那您平时看功夫片吗?有您比较满意的作品吗?

萧逸:看。除了刚刚说的《卧虎藏龙》,不久前放映的《叶问》也不错,多少体现了一点中国传统侠义精神,但最能体现武侠精神的还是《卧虎藏龙》。

写作是对孤独的排遣

早报:读者都觉得,您的武侠小说对女侠有偏爱。

萧逸:我知道大家都非常喜欢“甘十九妹”,但我还是强调《甘十九妹》的主角是尹剑平。在我们的侠义历史上,第一个女侠是越女,最后一个女侠是秋瑾,中途还有一连串女侠比如红拂女。之所以我花那么多笔墨在女侠身上,因为我偏爱中庸之道,一部作品里不能只有阳刚之气。

早报:那您会和笔下女侠谈恋爱吗?

萧逸:我对笔下女侠常常有所痴。我一拿起笔,就全神贯注地写,笔下的她一颦一笑会左右我的情绪。我和笔下女侠一“谈恋爱”,然后第二天就上报连载,一连载就是两三年。人家说,唱戏的是疯子,听戏的是傻子,我说写小说的也是疯子。

早报:那您太太会吃醋吗?

萧逸:她常常说,嫁给一个作家真是不容易,但最后吃醋都来不及了。我对她说,您放心,我是巨蟹座的,会顾家的。后来她也麻木了。

早报:和您同时代的武侠作家大部分都故去了,您在写作上会感到孤独吗?

萧逸:非常孤独。除了古龙,我跟其他武侠作家都不太接触。梁实秋是我最忠实的读者,也是我最钦佩的老师,他就经常孤独得不得了。每次我去看他,他总是一个人坐个小板凳等我。对于作家来说,要逃避孤独,又要享受孤独,没有孤独就写不出东西。有时候我安慰自己,写作是对孤独的排遣。作品先要安慰自己才能安慰别人。我已经好久没有动笔了,这次回美国要定下来,再写两部好作品,给读者交代。(据澎湃希望嫩报道)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乐在其中作文600字 三年级春节作文300字 快乐的寒假作文 改变作文600字 春节活动作文 水仙花作文 英语作文春节 路作文 作文结尾 作文写作 作文英语 一件开心的事作文300字 假期见闻作文600字 美丽的乡村作文400字 一件难忘的事作文300字 属予作文以记之 我学会了骑自行车作文 夜空中最亮的星作文 my dream英语作文 有关传承的作文 出发作文600字 关于元宵的作文 我爱我的家乡 作文 过年作文开头 作文封面图片 五年级作文题目 我的弟弟 作文 过生日的作文 看电影作文 作文300字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