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供读三年花掉一套首付钱:父母的焦虑 归根结底源于自己的不自信

2020-11-29 02:35:01
相关推荐

假期将近,家里的小侄子唐唐却向我吐槽,自己的“第三学期”马上就要开始了。

原来,随着期末考试结束,各种培优班、兴趣班也开始预热。

唐唐的爸妈不想自家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钢琴班”、“书法班”、“这个班”、“那个班”,不论多高额的学费,一股脑儿地报了一堆。才上三年级的唐唐,有苦说不出。

01、再穷不能穷教育?这里的教育指什么?

唐唐父母对教育的高投资绝不是特例,近日就有家长晒出自家的年度教育账单,引发了众多网友讨论。许多网友认为,教育经费开销过大,也并不赞同这样的教育方式。

补习班、培优班,孩子的假期,成为许多家长“烧钱”的开始。各种兴趣班的报名费,少则几千,多的高达几万。对比日常的教育经费,想让孩子出国念书的家长也不在少数。

据了解,孩子高中三年的“培养费”就高达40万。在一些家长看来,这仅仅是一个正常数字。

40万,这一笔钱在某些城市,够付得起一套小房子的首付。

孩子想学钢琴,月薪不到5000的爸爸,第二天就能给孩子买上万的好琴。孩子想学艺术,省吃俭用的妈妈,能放弃想买的衣服,给孩子报最好的兴趣班。

之所以产生这一现象,除了本能的爱之外,我想还有一句家长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别的孩子有的,我家孩子也要有。别的孩子都去补课,我的孩子不去补就跟不上!

然而父母忘了,我们孩子小学教育的基本准则是“德智体全面发展”,仅仅让孩子学好书本上的知识,只能培养出一个死读书、读死书的书呆子,而现代社会对孩子的素质要求是综合的、多方面的,拥有良好心智发展的孩子才能能快速适应社会。

家长有多关心孩子的教育问题,就有多焦虑。

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许多家长每时每刻都处于“焦虑”状态。而教育,最不能的就是“焦虑”!

02、好的教育不是填鸭式地灌输知识

前段时间,李湘在某节目中公开了女儿王诗龄的课表。

除了学校日常的文化课,王诗龄还学习大提琴、油画、书法、钢琴,瑜伽、国际象棋、织毛衣等课程。诸多家长在感慨“优秀的孩子就要从小培养”的同时,又一次喊出了“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口号!别的孩子都在学!咱们家孩子也要齐头并进!于是,又开始大把大把地“烧钱”,报班、上课、继续来!

小侄子唐唐告诉我,他上的辅导班还不算多。班上上兴趣班最多的孩子,每天晚上都要去。一星期下来,估计得有10几门!

《2017中国家庭教育消费白皮书》显示:

辅导班是教育支出的重头戏。43.06%的受访家庭中,辅导班在教育消费的占比最大。30%的家长愿意支付超过消费能力的学费。61.02%的家长有送孩子出国留学的意愿。

这些数据在令人瞠目结舌的同时,也反映了部分家长在孩子教育方面的“焦虑”越渐严重。

因为怕孩子落后,所以报学习班;因为没精力教孩子,所以报辅导班。

“学点东西,总比玩好。”

“现在不抓紧,以后还怎么和别人竞争!”

“上课都听懂了,还要继续保持,别人都在学!”

教育实践家、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应该使每一个学生在毕业时候,带走的不仅仅是一些知识和技能,最重要的是要带走渴求知识的火花,并使它终生不熄地燃烧下去。”

好的教育,不是填鸭式地给孩子灌输知识,而是让孩子获得幸福。

作为家长,更应该让孩子们收获学习的快乐,激发他们探索奥秘的求知欲。

03、为什么家长会焦虑?

由补习班引发的恐慌,追根究底是家长对孩子教育的“不自信”。

由于孩子将来发展的不确定性、不可控性,促使家长们用这样的方式——补习班,来进行自我心理安慰,也将这样的焦虑感转嫁到了孩子身上。但,孩子是无辜的!

“焦虑教育”不仅无形中增加了孩子的学业压力,还不利于构建和谐稳定的亲子关系,严重时还会触发负面影响。

隔壁小区的张姐,去年给孩子报了5个补习班。

除了高额的学费给家里带来的经济负担之外,每次接送孩子也是个问题,张姐索性就辞了工作,专门负责孩子每天的学习,接送他上兴趣班。渐渐地,由于少了工作重心,没有了经济收入,她变得越来越焦躁。丈夫一人的工资,维持日常开销也有些捉荆见肘,夫妻两个为此经常吵架。

另一方面,妈妈每时每刻都在催促自己学习,孩子长期处于“被焦虑”状态。学得不好,做得不够,都会被说教。父母跟孩子之间的交流,只剩下一份份作业、一张张成绩单。

最严重的是,由于长期的“焦虑教育”,孩子的心态也会发生变化。焦躁的孩子容易变得急功近利,内向的孩子可能会不自信、自卑,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也会随之而来。

如果这种情况持续时间过长,亲子关系日渐不融洽,家庭氛围紧张,孩子跟父母亲也会逐渐疏远。

今年张姐告诉我,她再也不会给孩子报培训班了,除非是孩子感兴趣的。原来,由于长期缺少家庭温暖,张姐发现孩子变得沉默寡言,对自己也没有之前亲近了。那天,孩子说不想去兴趣班,张姐很生气,凶了孩子一顿。孩子冲她大声哭吼:“妈妈,你只会叫我写作业、上补习班!你都不陪我玩!我讨厌妈妈!”

那一瞬间,她才知道家长的“焦虑教育”不仅会让家庭处于不稳定状态,还无意之中给孩子带来了心灵创伤。

04、如何缓解焦虑教育?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本没有错。为了孩子的成长,作为家长甘心也愿意去付出,给他们最好的学习环境。可是,我们似乎忘记了教育的本质,是爱护和关心,是快乐和陪伴。

那么,该如何缓解这种“焦虑教育”,让孩子学得开心,又有所进步呢?

作为家长,应当要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

尊重孩子意愿,兴趣培养少而精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许多家长容易把自己未完成的愿望,自己的喜好强加在孩子身上。这样容易让孩子产生不尊重感,孩子会觉得家长“不爱”自己了。

另外,全面发展固然是件好事。但家长一定要学会放弃和聚焦,善于去发现孩子感兴趣、有天赋、并且容易坚持下来的爱好,好好开发孩子的潜能。之后,再去全面培优,素质发展。

多给孩子鼓励,建立兴趣持续力科学研究表明,两个智商相同的孩子,同样做一件事,长时间受到鼓励的孩子,更容易坚持并取得最终成功。

除了做减法,家长也要指引孩子的成材之路。不要总是觉得他们不好,比别的孩子差。家长们要发现孩子的闪光之处,给他们鼓励,让孩子勇敢向前。

自信,不仅能健全孩子的人格,也会让他们更加非凡,在将来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多些陪伴,爱才能助力成长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作为合格的家长,仅仅给孩子好的教育环境和学习资源,这是远远不够的。并不是把孩子送到辅导班,父母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只有父母更多地去付出,去陪伴孩子学习,孩子才会从中收获到幸福。

孩子各项能力的培养,也并非只是上下班接送那么简单。家长要跟孩子一起,这也是一个共同成长的环节和路途。

只有用爱,才能呼唤爱!

“焦虑教育”的初衷可以理解,毕竟作为家长都希望孩子能有一个灿烂的前程。但家长们也要尊重孩子的个性,激发孩子的兴趣,肯定孩子的未来!教育,不可“焦虑”!成长应该是一场快乐的出发!

提前背负过重的行囊,到达不属于自己的远方,这不是教育的目的,也不是家长的期望!拒绝“焦虑教育”,爱和陪伴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考试作文300字三年级 我的一天英语作文5句 夜游西湖作文 丽江古城的作文 游贵州黄果树瀑布作文 关于全球变暖的英语作文 写春天花的作文 语文满分作文初中 哈尔滨太阳岛作文 以小见大手法的作文 春天里作文 记叙文 现实与浪漫作文 理想作文700 小学五年级下册同步作文 英语作文结尾万能句 残疾人作文 冬日里的阳光作文 作文绿色生活 英语作文不少于5句话 优秀游记作文 关于少年强则国强的作文 我的一件事作文 社会变迁作文 拉丁舞表演作文 渴望600字作文 笔作文600字 喜欢猫的作文 我的一家作文500字 在家里发生的一件事作文 守护什么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