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孩子遇难题百思不得其解?善用“酝酿效应” 让孩子茅塞顿开

2020-11-29 03:15:01
相关推荐

文|嗯哼妈妈(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化学元素周期律的发现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重大成就之一。这一规律的发现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和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梦有关。

它发生在1869年的一天。当时已经有63种化学元素被发现了,科学家们猜测这些元素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系,他们之间是否可以按照某种规则排列。

当时著名的化学家门捷列夫花费了巨大的精力研究探索元素之间的规律却仍然不得解。

某天他在疲惫中睡着了。睡梦中,他看到一张表,化学元素们纷纷落在表中合适的格子里。门捷列夫惊醒后,立刻记下排列的思路,最终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门捷列夫最终发现元素周期律,除了他长时间努力地科研探索外,酝酿效应在无意中发挥了作用。

有时候学习者尽力去解决一个复杂的或者需要创造性思考的问题时,在已经投入巨大努力去思索但仍不能解决的情况下,暂时中止对问题的思考,投入别的事情中。一段时间后,可能他会忽然想到解决问题的思路或办法,会对问题的解决起到关键作用,这种暂停就是酝酿效应。

缺乏创造性思维,是孩子停滞不前的阻力

孩子解决难题未成功的原因之一,是不能变通思维,只知道专注眼前,结果被思维定势困住了,最后成了我们说的“钻牛角尖”,怎么钻都钻不出,只能在困局中不断打转。

大宝有天放学后,带回了一张不及格的数学考卷。大宝妈一看非常吃惊,后面的大题几乎都是空白的,再看看题目,题目并不难,按照大宝的水平,不应该做不出来啊。

大宝妈仔细询问大宝原因,原来是因为大宝刚开始做应用题的时候,被第一道题目卡住了,想不出来,越想不出越心急,越急越做不出,结果白白耗费了所有的时间,后面的题目都来不及做。

拥有创造性思维的人,遇到问题时,能从多方面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渠道的探索。

大宝缺乏创造性思维,做事不懂变通,没有灵活性,这种做事方式很容易让他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被束缚住。

缺乏创造性思维的人,在学习上总是处于被动地接受的状态,单纯地记住知识,而没有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行动上总是因循守旧,循规蹈矩;不懂得变通思路,掌握解决问题的技巧与方法。

因此,当面对孩子遇到难题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家长应该利用“酝酿效应”,给孩子一定的缓冲时间,让潜意识中的直觉思维来帮忙解决。

善用“酝酿效应”,也许“柳暗花明又一村”

百思不得其解的背后,可能是原先的思维方式不正确,但是自己又无法打破原先的思维定势,利用酝酿效应,打破原先解决问题不恰当的思维定势。

僵化的思维定势被打破后,虽然我们看似停下来思考,做其他事情,但在潜意识中,思考并未停止,进而产生了新的想法。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灵感迸发”说的就是这样的一种创作过程。

心理学家西尔维拉有一个著名的实验用于对酝酿效应的解释。实验选取了三组各方面水平都大体相同的被测试者,内容是将4个链子连成一个大环,每个链子上有3个闭合的小环。

每个人用于打开和闭合的次数有限,被测试者必须在有限的次数之内完成任务。参与实验的每位成员都有半小时时间用于解决问题。

第一组的被测试者中间不休息,最终有55%的人解决了问题;第二组被测试者中间休息了30分钟,他们做了其他事情,然后再回来继续用剩下的时间解题,最终有64%的人解决了问题;第三组被测试者中间也休息了,但是休息的时间更长,他们用了4小时的时间休息,最终有85%的人解决了问题。

在实验结束的时候,被测试者被要求说出解决问题的过程。第二组和第三组被测试者休息之后再回来解决问题时,并不是按照之前的思路做,而是有了新的思路,从头做起。

当我们反复探索一个问题无果的时候,不应该再纠结于这个问题,否则只能走进死胡同。而应该先把问题放一边,做其他的事情,可能在某种机遇下,解决思路突然冒了出来。

这就是“酝酿效应”最大的好处。

思维者不限于眼前,绽“思维之花”方结“答案之果”

1.学会变通,不限于眼前的难题

当面对难题而陷入思维的死胡同时,要学会变通,善用酝酿效应。让直觉思维在不知不觉中为我们服务,等待灵感迸发的那一刻。

考试前,老师总会提醒我们遇到难题,如果思考了一段时间仍然做不出来,不要困在这道题目上,要往后做,最后有时间再回头思考。

一开始我们以为这样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能够来得及完成整张卷子,但是学习了“酝酿效应”后,我们才明白,暂时把难题放一边,先做其他的题目,潜意识中还在帮我们思考,有可能突然之间,解题思路就出现在我们脑海中。

2.解放思维,消除内心的焦虑感

长时间受困于眼前的难题,精神焦虑,内心也必然疲惫不堪。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不仅无益于突破困境,还给身心带来巨大的伤害。

这种时候就要解放思维,将自己从僵局中暂时脱身,从事其他的事务活动。

小宝弹琴的时候,有一段音乐总是弹奏不好,心里越急,左右手的配合就越不协调,拍子总是出错,节拍器的滴答声让他感觉很烦躁,但是仍然想要一次性搞定新曲子。

妈妈看到小宝的状态这么差,劝说小宝把练习暂停。小宝休息了一会吃了点心,看了会书,再玩了会撞撞球的玩具。妈妈看到小宝状态差不多恢复了,鼓励小宝再试试。

小宝再次坐到琴凳时,没有马上开始动手。他想到了自己的问题是节奏不和谐,他又想到了撞撞球,于是他将最短的音符视为1拍,自己数着拍子,很快就上手了。

解放思维的前提之一是心态平和,内心没有焦虑、紧张和不安的感觉。适当的压力能鞭策我们激发更大的能量,但是长期处于焦虑状态,是无法让孩子绽开“思维之花”的。

3.旁敲侧击,用其他事挖掘方法

上学的时候,每逢考试,语文老师必定会提醒大家,拿到考卷后先看一下最后一页的作文题目,然后再做题。

而我们都有这种经历,可能一开始看到题目还没有思路,但是整张考卷做到最后作文题时,大部分的孩子心理已经有了文章的大纲和结构。

先做其他的题目,用它们来拓宽思路,挖掘素材,不局限于思考者一时的想法,最后收获更开阔的思路。这就是旁敲侧击,用其他事情挖掘方法。

“酝酿效应”在潜意识中帮我们打破原先僵化、不合适的思维定势,重新为我们提供新思路,所以家长要帮助孩子巧用“酝酿效应”,让他们茅塞顿开,从难题中脱身。

今日互动:你会用这样的方法教育孩子吗?欢迎评论分享。

————————

学无止境,育儿知识更是需要我们用心,细心的去钻研的一门学问。嗯哼妈妈在这里随时聆听并解决各位家长的问题。

关注【嗯哼妈妈】,细心聆听父母心声,刻苦钻研育儿方式,让每一个育儿难题都不再是难题。欢迎咨询,我们共同成长。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告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100字写人作文 背影作文700 介绍亲人的作文 老师改变了我作文 樱桃树的作文 做个文明的人作文 去姥姥家作文 四千字作文 七年级英语作文下册 蚂蚁采食的作文 广东卷作文 苹果树的作文 河源万绿湖作文 想象作文四百字左右 围绕成长写一篇作文 一份爱心的作文 中考满分作文500字大全 感恩作文四年级 作文 味道 高考押题作文 六年级写老师的作文 描写小草的作文150字 巧遇作文800字 有一种美丽作文400字 我和我最好的朋友英语作文 作文有趣的小狗 四川大地震的作文 高考语文作文开头结尾 武宁湿地公园作文 小动物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