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羽戈在读丨“老辈看余英时 中生代看秦晖”

2020-11-29 04:00:02
相关推荐

在刚刚过去的戊戌之年,恰逢戊戌变法120周年,中国的思想界和出版界似乎比往常显得太过于平静了。2019年1月,汉唐阳光出版了羽戈的《激进之踵:戊戌变法反思录》,终于在农历意义上的戊戌之年迎来了一份迟到的戊戌纪念册。

羽戈:青年学者、作家。皖北人,生于1982年,2004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致力于政治学与中国近代史研究。撰有《从黄昏起飞》《穿越午夜之门:影像里的爱欲与正义》《百年孤影》《酒罢问君三语》《少年游》《岂有文章觉天下》《帝王学的迷津:杨度与近代中国》《鹅城人物志》《不为什么而读书》《激进之踵:戊戌变法反思录》等。

尽管这本书看似基于人物与历史之间的迷雾为群像,以细读史料的功夫为我们吹散了因种种原因而凝聚的重重迷雾,重新审视历史人物在戊戌变法前后的思想光谱和行事转向,但更像是基于近些年来公共舆论中的激进与改良之争而写。

在甬城的羽戈,与当下知识界略显特意似的保持着一定的疏离,无论是聒噪的热言时代,还是沉寂的匿栖时代,他从未远离过我们时代的重要议题。较之于平日常见的热闹话语,羽戈以严谨内敛的处事风格,与之保持自我的疏离态度,既不沉闷于学理,又不戏谑于口舌,他的文字总给人以笃定理性的信任感。

羽戈年少成名,二十文章惊海内,三十而立之年,已于评论、历史、政法等领域独树一帜。大学毕业之后,文章便结集出版,与冉云飞、狄马等名家成一系列,更被思想界称为“八零后思想崛起的标志”。自此以后,笔耕不辍,以笔为刀,以语言为武器,直刺时代的弊病。近些年,羽戈在近代史研究方面用功甚深,尽管以晚清民国为素材的专栏文字出现,但文章本身的严谨措辞足见其近些年的历史修为。

1.最近在读的是哪本书?

《谭嗣同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18年9月第一版)。作为谭嗣同的粉丝,我收藏了大陆出版的几乎所有谭嗣同文集,这是最新一版,也是迄今为止最完备的一版。相比此前的版本,这一版最大进步在于为谭嗣同书信标注了日期,便于检索与引用。今人引用谭嗣同书信,对时间点常有误判,譬如谭嗣同致其师欧阳中鹄的那封著名长信,后编入《兴算学议》,分明作于1895年中,却被误判为1894年末。另,此次重读谭嗣同文集,聚焦于其三十岁前的文字,读到深处,渐渐能够领悟,为什么谭嗣同在三十岁后尽弃三十岁前所学,“三十以后,新学洒然一变,前后判若两人”。

2.阅读次数最多的书是哪本?

《论语》。记得张文江先生说《金刚经》的神妙:它适用于所有人,你理解到什么程度,它就相应到什么程度,不但可以作为入门,还可以作为归宿。我对《论语》的感受,亦作如是观。

3.今年读到的最好的一本书是哪本?

李硕《南北战争三百年:中国4-6世纪的军事与政权》(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2月第一版)。文人谈军事,往往落得纸上谈兵之讥,如杜牧这般,有知兵之名,已经难得,到辛弃疾这一档,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则属稀罕。话说术业有专攻,文人不知兵,倒也不丢人。不过有一种例外,学者治史,恰巧这一段历史属于乱世,烽火连天,兵戈扰攘,如果不通军事,必将隔靴搔痒。今人治三国两晋南北朝史,常折于这一关隘。李硕《南北战争三百年》之值得一读,最大优势正在于作者知兵。此书用了整整六章谈步兵与骑兵战术演变,其价值与辐射力不止于南北朝,而可纵贯整个中国古代史。

4.你床头/案头现在放着哪些书?

冯象《我是阿尔法:论法与人工智能》(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8年10月第一版)。我读法学院期间,正值冯象《政法笔记》(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出版,虽是法律书籍,却一派西方中古文学笔意,读之令人不忍释卷。近年常听人非议冯象的转向,有些不解,于是找来了这本新书。

《我是阿尔法》作者:冯象,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年: 2018-10

5.最欣赏的作家/学人有哪些?

老辈看余英时,中生代看秦晖。用《世说》里的话讲,这两位汪汪如万顷之陂,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前不久听说了一个关于余先生的故事,似可抄在这里,以见老辈风范:

罗四鸰到普林斯顿拜访余先生,拿去一堆新出的《余英时回忆录》请其签名。余先生每签一本,都会问签给谁,男士还是女士。有一本签给周保松,余先生问:是香港的周保松老师吗?罗答是。余先生说:那我可以再多写一句话吗?罗答:太好了。于是余先生写道:“极佩先生在香港之努力。”

6.最想写出怎样的一本书?

《中国宪政史》。我从政法转入历史,基于一点问题意识:为什么百年以来,宪政无法在中国扎根?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正是一部中国宪政史。一言以蔽之,宪政自传入中国,一直被当作工具而非目的,在“寻求富强”的压力之下,它或者被扭曲,或者被遗弃,说到底,宪政的内在逻辑与中国近代史的内在逻辑完全相悖。

7.今年最失望的书有哪本/哪些?

江勇振《胡适传》第三、四部(台湾联经出版公司2018年1月第一版)。当年江勇振曾放言,他的胡适传,共计五部,每部五十万字,书名《舍我其谁:胡适》,他也有舍我其谁之慨,谁他之外,谁有底气书写鸿篇巨制的胡适大传呢。第一部出炉之后,的确气象万千,我一度推许为当下最不坏的胡适传。可惜此后一部不如一部,最后竟有些虎头蛇尾,五部的诺言,不幸缩水为四部。更要命的是,其写法有负气之嫌,常纠结于对同行的批评,以致因小失大,不见泰山。想想他立过的flag:“在抽丝剥茧、解构之余,还必须更上一层楼,要去重新分析、重新诠释,并重新编织出一幅不为胡适所预设的图案所羁,而且比它更全面,比它更花团锦簇的胡适的一生。”再看第三、四部胡适传,夫复何言?

8.对你影响最大的书有哪些?

《论语》、《鲁迅文集》、加缪《置身于阳光与苦难之间》。

9.最想邀请哪些人去你家做客?

最想邀请曹操、王猛、李存勖、蔡锷等人到我家玩一局三国杀。

10.最近读到什么文章/观点让你震惊/震撼/记忆犹新?

重读谭嗣同《兴算学议》,读到这么一段话:“窃谓古有亡国之君,亡国之臣,今则有亡国之士,亡国之民。务空谈而无实济,而又坚持一不变法之说,以议论为经济,以虚骄为气节,及责以艰钜,又未尝不循循然去之,此亡国之士也。烧教堂,打洋人,明知无益,而快于一逞,于是惑风水而阻开矿,毁电线……此亡国之民也。”(谭嗣同《上欧阳中鹄书》)这正印证了我此前所言,当一个国家出现义和团,大抵是灭亡的前兆。

11.在不知名写作者里,有哪些人特别值得推荐给大家?

戴海斌《晚清人物丛考》(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8年9月第一版)。书名曰“考”,自然以考据为主。历史考据,大体可分两块,一辨伪,二补缺。二者非但无分高下,有时还可以融会贯通。这一点,在书中正有鲜明表现。作者往往从辨伪入手,指出前人或时人谬误,然后转向补缺,修复历史被扭曲、遮蔽的一面。这本书貌似论文集,实则有一隐秘主题或脉络:东南互保。作者的眼光,深入到东南互保幕后——东南互保的台前主角是南方三督(两广总督李鸿章、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幕后推手则是盛宣怀、赵凤昌、张謇等介于官员、绅士、商人之间的一个群体,若无这些人的推动,三督能走到哪一步,殊难论断,试看张謇回忆向刘坤一游说东南互保的情形:“余诣刘陈说后,其幕客有沮者。刘犹豫,复引余问:‘两宫将幸西北,西北与东南孰重?’余曰:‘虽西北不足以存东南,为其名不足以存也;虽东南不足以存西北,为其实不足以存也。’刘蹶然曰:‘吾决矣’。告某客曰:‘头是姓刘物’。即定议电鄂约张(张之洞),张应。”(张謇《啬翁自订年谱》)——书中半数文章,所发掘的对象都是隐藏在时代幕后的人物,如张元济、郑观应、余联沅、陶森甲、沈瑜庆、陈三立、梁鼎芬等。最后一篇文章则深入到幕后之幕后,追寻潮流之下的隐脉,堪称大手笔。

12.你自己的著作里,最满意的作品是哪本?

《激进之踵:戊戌变法反思录》(山西人民出版社2019年1月第一版)。戊戌变法一百二十周年,适逢双甲子,该当大纪念,可惜大陆图书市场鲜见有分量、有影响力的原创作品,茅海建先生的戊戌四书属于旧著新刊,谢俊美先生的《翁同龢人际交往与晚清政局》(上海书店出版社2018年6月第一版)在豆瓣竟然“评价人数不足”,当然这本书定价未免太贵了……难道戊戌变法史历经百年沉浮,已经没有可发掘的空间了么?我则以为,这一论题历久弥新,与时俱进。希望《激进之踵》的出版,作为一种迟到的纪念,能弥补去年出版界的空缺。

《激进之踵》,作者: 羽戈,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年: 2019-1

13.你自己的著作里,最遗憾的作品是哪本?

《穿越午夜之门:影像里的爱欲与正义》(花城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这本书出版之际,因与编辑缺乏沟通,以致横遭删节(其实许多删节,大可不必),遂成残缺之书。至今思之,心痛不已。

14.你一般选择什么样的环境阅读?

我心坚如磐石,无处不可阅读。晨起读经,夜静读史,酒酣读政论,陪儿子读绘本等。

15.如果让你现在给新京报文化频道写一篇文章,题材和体裁不限,你可能会写什么?

五年前曾在新京报文化频道写作专栏“旧年人物”(后收入《少年游》),若有机会,愿写续集。

16.有想过下一部著作的计划吗?

《立宪时代:清朝最后十年》。

作者:羽戈 采访:萧轶

编辑:徐悦东 校对:薛京宁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素材100 教育孩子作文 去北京作文 旅游攻略作文 作文人生 20篇作文 关羽作文 幸福的作文600 写人600字作文 小狗的作文怎么写 写开心的作文 高中300字作文 作文300字高中 和话题作文 我的发明的作文 优秀作文写人 作文弹钢琴 280字作文 匠心作文 童年600字作文 好奇的作文 我的爸妈作文 作文开学第一天 三年级作文50 抗疫故事作文 最美的我作文 逆境的作文 英语作文我的老师 高考英语作文模板 作文珍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