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早晨从中午开始》:路遥告诉你 作品和生命哪个更重要

2020-11-29 07:45:02
相关推荐

写作整个的进入狂热状态,身体几乎不存在,生命几乎就是一种纯粹的精神形式,日常生活变为机器人性质。

但是,没有比这一切更美好的人。------路遥

在中国,有一个作家不得不提,那就是《平凡的世界》这本书的作者路遥。提到路遥我们都知道他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陕北高原的黄土地。路遥虽然热爱生活,但路遥一生都生活在贫困之中,用亲友们的话说,他一辈子都穷,从出生穷到死,饥饿和苦难是他生活的常态,即便去世的时候,留下的也是1万多元的存款和数万元的债务。

路遥穷的只剩下写作,直到穷死他留下的只有他的著作,还有他欠下的债。很难想象这样一位有名的作家这么的穷,但事实确实如此。路遥写过的作品有《平凡的世界》,还有一部作品叫《早晨从中午开始》,这本书读完你会知道《平凡的世界》是如何诞生的。

在《早晨从中午开始》中,路遥回顾了《平凡的世界》的创作经历,具体表述了自己的创作思想和他对人生、文学、社会问题的思考,以大无畏的现实主义精神主动承受苦难,表现出了路遥强烈的人格尊严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早晨从中午开始》这篇创作随笔是我们了解、读懂路遥的一扇窗、一个入口,从这里我们似乎能看见路遥肩扛纤绳在黄土地上负重犁地的身影,一茬茬庄稼长起来,他却倒下化为了泥土。才能明白路遥何以被那么多的读者发自内心的热爱与敬佩,他不仅在用灵魂与心灵写作,同样被大幅度损耗的,还有他的生命。

在这样悲惨的生活里,路遥短暂人生如烟花般消散,却给我们留下了数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和厚重的精神财富,这是路遥的成就,也是他对社会最大的贡献。

一、漫长的准备周期,如同蚕吃桑叶一般,直至口吐丝线织出茧来

《平凡的世界》这部书的内容涉及一九七五年初到一九八五年初,为求全景式反映中国近十年间城乡社会生活的巨大历史性变迁。人物近百人。工程是庞大的。”这项庞大的工程花费了路遥六年时间,耗尽了他所有的心血。

其中,准备工作就进行了三年。为解决用什么方式构造这座建筑物这个问题,他阅读了一百多部长篇小说,其中外国文学占了绝大部分,他分析作品结构,体味作家匠心,确定作品的结构先从人物开始;阅读了大量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宗教还有养鱼、养蜂、历法、民俗、UFO等方面的书籍;甚至找来1975年至1985年这10年之间的《人民日报》、《参考消息》、《光明日报》,一种省报、一种地区报纸的合订本;第三次阅读《红楼梦》,第七次阅读《创业史》。

路遥多次重返陕北故乡,甚至回到毛乌素沙漠,深入到生活的“源头”,进一步加深对这十年中国社会大转型期广泛城乡生活的感性体验。

路遥在深入生活、体验生活的基础上,对社会和人生做了最真实的记录,真实的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路遥关于这部作品创作的叙述显得倔强而昂扬,显示了路遥对生活的思考和内心深处的真诚。

为了寻找总的“终点”和各种不同的“终点”,路遥冥思苦想,为此而痛不欲生,路遥在这个不断学习、不断进取和敢于梦想的过程中,呕心沥血。

在《早晨从中午开始》中,路遥对创作的观念、创作的态度、创作的方法、主题、作品的结构甚至人物形象的塑造等,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部分章节几乎可以拿来当作写作教材来用,读完这篇文章,对一个写作者来说,如何创作构思、谋篇布局都有很多启发。

路遥说:“ 工作量太巨大,没明没黑开始了这件枯燥而必需的工作,中间几乎成了一种奴隶办的额机械性劳动,一页一页翻看,眼角糊着眼屎,手指头被纸张磨得露出了毛细血管,搁在纸上,如同搁在刀刃上,只好改用手的后掌继续翻阅。”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和坚持才能做到。

《平凡的世界》里那些优美的文字能给人带来丰富的生活联想和艺术的美感,而这段文字,让我们莫名的心疼,触动到我们的酸楚,也是我们阅读《早晨从中午开始》这篇文章手不释卷,一口气读完和一直不能释怀的原因所在。

二、 自我隔离,远离诱惑,在最受折磨的孤独中挖出深井

路遥出身于贫困的农民家庭,曾离开父母寄人篱下,对饥饿有着噩梦般的痛苦记忆。这些坎坷的经历使路遥自尊又自卑,敏感又焦虑。面对苦难,路遥既没有拒绝,也没有逃避,而是理性的主动去承受。 就如“深井理论”中描述的那些苦苦钻研某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们,他们就是在一个地方向下挖井 ,挖得越深,越了解井下的世界,别的方面都忽略了,有些地方他们甚至还不如我们这些普通人。

路遥也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自从动笔开始,他就关上了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大门,长期一个人的孤单,为了写作《平凡的世界》这部鸿篇巨制,路遥选择了自我隔离,到偏僻的煤矿——陈家山煤矿区开始初稿的写作,第二部再次换了地址,去了黄土高原腹地一个十分偏僻的小县城,甚至有意“终止”了对眼前中国文学形势的关注,远离了“文坛”。

他把自己紧紧地包裹起来,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完全沉浸在作品的世界里,所以他《平凡的世界》所描绘的广阔的中国城乡社会生活才越饱满越充实。

为了写作他不愿意任何人来打扰,如呆傻子一般,放弃了与女儿的团聚,想女儿想得发疯,也只是忍着,用手掌擦去满脸泪水,然后继续写。为了写作,紧张的思维和书写所造成的焦虑使精神进入了某种谵妄状态,直至粗暴地将一个前来采访的记者推搡着送出门外。他的不近人情给他带来不少负面的影响,就在他去世三年以后,他弟弟王天乐去取走路遥骨灰的时候,周围的有些人也是一片冷漠。

他安全沉浸在自己所营造的世界里,过着孙少安、田润叶、孙少平、田晓霞、王满银他们的日子,和他们一起哭、一起笑,高兴着他们的喜悦,落寞着他们的忧伤,路遥是他们的主宰,也是他们的奴隶。

三、舒服的状态,是吞咽人生的一剂致命的毒药;但自虐式的写作,产生的是几乎送命的后果

近来网上有一个词非常火, “舒适区”, 沉溺于"舒适区"的人,会感到非常惬意舒服,觉察不到任何真正的压力,没有危机感,甚至产生自我麻痹感。久了就会越来越不愿意走出舒适区。路遥对 “舒适区”极度排斥,他认为只有牛马般的劳动才能体现人生的价值。

而路遥本身对苦难也有一种主动的担当甚至执着的追求,在路遥看来,苦难是一种财富,不仅磨练人的意志,证明一个人的生存价值,而且更能衬托出成功的喜悦和不易,苦难是人生成功的征途上不可或缺的经历和荣光。

路遥说:“我几十年在饥寒、失误、挫折和自我折磨的漫长过程中,苦苦追寻一种目标,任何有限度的成功对我都至关重要,我为自己牛马般的劳动得到某种回报而感到人生的温馨。有时要对自己残酷一点,应该认识到,如果不能重新投入严峻的牛马般的劳动,无论作为作家还是作为人,你真正的生命也就将终结。”

糟糕的写作环境,医院里那个四面透风的废弃小屋,而且医院还经常是空无一人,他不以为意。生活艰苦,没有地方去吃饭,两个馒头一碗稀饭,用开水冲一杯咖啡那就是享受了。经常好多天呆在那间废弃的小屋,连晒晒太阳都显得是那么的奢侈,所以在他写完第二部的时候,身体已经累的垮塌掉了,奄奄一息的他甚至想到死亡在逼近,产生了几乎送命的后果。

物质的匮乏不仅摧残了路遥的身体,对路遥精神和心灵上的创伤更是难以磨灭,幼时的坎坷经历使路遥的人生充满苦涩,落魄日子的屈辱和世俗现实又使路遥对温情充满了渴望,路遥是坚强的,但坚强的外表遮不住脆弱的灵魂。

在最受折磨的是孤独写作中! 我们的脑海中不时浮现一个场景:一间房子,灯光昏黄,四周寂静无声,一只老鼠 ,睁着一双明亮的眼睛盯着路遥写作的情形 ,这只老鼠已然成为路遥温情的寄托。 《早晨从中午开始》这本作品完成不久,路遥病逝,《早晨从中午开始》成了路遥的绝唱,我们看到了路遥近似疯狂的写作过程,近似自虐的写作态度,以燃烧生命为代价的写作速度,一部作品的诞生,这是一个怎样艰辛的历程!

《早晨从中午开始》以真诚、朴实、流畅的语言对《平凡的世界》的创作历程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对路遥的一生作了简要的追述,苦难的人生经历与黄土地上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使路遥对温情有着强烈的渴望,通过作者对写作日常生活的细致描写也让我们认识了那个有着传奇色彩的真实的路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 生命 《新》作文 学校的作文 的家作文 作文阅读 小学生的作文 作文英语怎么写 他作文 作文《温暖》 作文高中生 怎么写英语作文 作文视频 暑假 作文 疫情的作文 有趣作文 作文花 作文旅游 350作文 世界作文 春节作文作文 春节.作文 作文 感 作文美丽 美丽 作文 描写作文 作文有哪些 六年级作文作文 自己的作文 喜欢作文 《成长》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