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梵高?莫奈?其实你根本不了解印象派丨隐秘的杰作

2020-11-29 08:55:01
相关推荐

提起印象派与后印象派,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

莫奈、雷诺阿、塞尚、凡高、高更等艺术大师,以及《印象·日出》《草地上的午餐》《向日葵》等杰出的油画作品,构成了我们大多数人对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的全部认知。

克劳德·莫奈,《印象·日出》

然而,作为代表了西方绘画艺术从古典到现代彻底转变的艺术流派,他们还有着太多我们不了解的地方。

比如,除了我们熟知的油画作品之外,这些大师还绘制过非常多杰出的素描作品。这里的素描,并不仅指我们通常认知中的黑白铅笔画,它涵盖着水彩、水粉、蜡笔、粉彩、钢笔墨水等多种多样的艺术媒介。

《蹲伏的塔希提女子》,1892年粉彩和炭笔,现藏于芝加哥艺术博物馆

在印象派的8次展览中,这些素描杰作也曾多次亮相,从另一个角度,记录并展示着印象派与后印象派大师杰出的创作才能和多样的创作风貌。

此外,除了那些我们熟知的艺术大师之外,印象派与后印象派中还有着另一些我们并不熟知,但却同样具有鲜明特色和重要价值的艺术大师,比如,尤金·布丹、古斯塔夫·卡耶博特等。他们的作品或许并不常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但绝对值得我们去深入了解和发掘。

古斯塔夫·卡耶博特,《自画像》,1892年布面油画,现藏于巴黎奥赛博物馆

今天,知美君就带大家从全新的视角,走进印象派与后印象派大师以及他们杰出的素描作品,看看他们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01

尤金·布丹

1824—1898年

保罗·塞萨尔·赫莱乌,《布丹在特鲁维尔码头作画》1894年,铜版画,现藏于底特律美术馆

尤金·布丹是为印象派做出过奠基贡献的杰出艺术家。这些贡献不仅局限于1856—1857年他在勒阿弗尔(Le Havre)遇见青年莫奈时给予的鼓励,更重要的是与他在绘画主题的选择上和作画实践方面树立的榜样息息相关。

《暴风天》,1854—1860年粉彩画,现藏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奥赛博物馆藏品)

布丹以各种方式置身于绘画艺术中,创作了令人惊叹的4000多幅油画画作和超过7000幅素描作品、水彩画和彩色粉笔画(大部分是小幅画作)。他的一些绘画、粉彩和水彩画被收录在1874年举办的第一届印象派画展中。

布丹对海洋题材具有浓厚的兴趣,但他的兴趣远远超出了描绘海景。他笔下的海洋题材包括港湾和港口来来往往的场景,以及诺曼底和布列塔尼等沿海地区的当地习俗(婚礼和宗教节日)。

《帆船》,1875—1880年铅笔和水彩画,现藏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奥赛博物馆藏品)

《布列塔尼的基督受难像》,1866—1867年铅笔和水彩画,现藏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奥赛博物馆藏品)

另一方面,布丹在粉彩画方面有着非凡的天赋。他的笔触的力度令人惊讶,其效果在色彩的生动性和笔触的力度上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这在艺术家描绘的当地集市和市场的场景中最为明显。

《鱼市》,1859年在蓝灰色的纸上运用粉彩,现藏于翁弗勒尔尤金·布丹博物馆

更引人注目的是他在职业生涯开始时描绘的天空景象。

《河口上方的天空》,1854—1860年粉彩画,现藏于翁弗勒尔尤金·布丹博物馆

诗人波德莱尔也被布丹的粉彩所征服:“他的作品有着异想天开却发光发亮的形态。有昏暗的因素;有悬浮着的或一个个叠加在一起的绿色和粉红色的无边无际的元素;有巨大的熔炉;有黑色或紫色绸缎似的、皱巴巴的、翻转似的或被撕破的天空;有穿着丧服似的地平线,或熔着金属的地平线。总之,所有这些光辉都像醉人的酒或鸦片一样不断涌进我的脑海。”

02

埃德加·德加

1834—1917年

埃德加·德加,《自画像》,1857年黑色的蜡笔上沾着白色的粉彩,现藏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埃德加·德加是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一位多产的素描艺术家。他的素描画作曾亮相在八大印象派画展中的七场展览中。

无论德加选择以油画、雕塑还是版画的形式作画,素描都是构成德加艺术的基础。

《雨中的赛马骑师》,1883—1886年粉彩画,格拉斯哥布雷尔收藏馆

出于对安格尔和欧仁·德拉克洛瓦等画家的钦佩,德加在19世纪60年代努力成为一名历史画家,但他更偏向于现代主题。

《透过双筒望远镜观察的女子》,1866—1868年用松节油稀释后的颜料,粉色纸,现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

这幅《透过双筒望远镜观察的女子》描绘的是德加在马场观察到的一个身影。德加运用了一种用松节油稀释后涂在刷子上的颜料,这表明德加愿意尝试可能更适合描述当代生活的技术,就如同主题本身——被观察着的观众——是日常生活瞬息即逝的缩影。虽然只有头部和手的线条明确,其他轮廓都是粗略绘制的,但仍是一个精致的人物形象。

德加还将一种更为传统的技法,比如在历史上与肖像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粉彩,运用在不同的情境中。比如他受法国北部海岸之旅的启发,创作了一系列早期海景画。

《海洋》,1857年磨光纸上运用粉彩,现藏于巴黎奥赛博物馆

在这幅作品中,大海和天空的构图的空旷只能被地平线上船只的微小轮廓缓解。从中也可以看出德加对粉彩的精确运用。

德加毕生作品中的主要主题之一是在19世纪70年代开始描绘的芭蕾场景。

《面向四分之三的前方摆姿势的舞蹈演员》,1872年铅笔和黑粉笔绘制在粉红色的纸上,现藏于马萨诸塞州剑桥市哈佛艺术博物馆(福格博物馆)

上图中这位摆好架势的人物身影出现在画家19世纪70年代中期的一些更为精细的画作场景中。线条的节奏明快(即使是那些重新上色的线条)并且笔锋尖锐突出,创作出人物的稳固和平衡感,只有纱裙的飘逸感与此相互中和。

到了19世纪80年代初,德加运用更柔软的绘画媒介,如木炭、粉彩、水粉和蛋彩,来更为精细地描绘芭蕾舞素描作品。

在第五届印象派画展(1880年)展出的《舞蹈考试》,描绘了由坐在其身后长椅上的监护人陪同的两个小舞者。倾斜的视角、部分模糊化处理和图形的剪裁,以及对对角线的强调创作出了一种迷失方向的空间效果,并与这种紧张场合的心理相对应。

《舞蹈考试》,1879年粉彩和炭笔画,现藏于丹佛艺术博物馆

德加职业生涯的巅峰之一是在第八届印象派画展(1886年)上展出了六七幅一系列的女性裸体粉笔画作。这个主题是当时欧洲艺术的主要内容,但德加这位艺术家反而通过描绘一些不讨喜的女性姿势来挑战传统。

这些女性做着就像在自己家里时一样随意的姿态。这些画像是极具争议的,但就像芭蕾场景一样,这是德加晚年生活的主要绘画主题。

正如洗澡的人梳头或擦干自己的头发,芭蕾舞者在舞台上踱步,或在舞台两侧边拉伸边等待上台、调整她们的服装、按摩她们的脚或调整自己的呼吸。

《调整肩带的舞者半身像》,1895—1899年在描图纸上运用炭笔和粉彩,现藏于不来梅美术馆

19世纪90年代的德加晚期粉彩画作在完成度和构思上都具有极其强烈的个人色彩。这些人物规模宏大,表面布满了一层又一层的色彩,轮廓得到强化,表情极为简单,动作模糊不清。

德加的画室常常由于挥洒自如的粉彩而被附上一层厚厚的颜料灰尘,直到1911年至1912年,也就是他去世的前五年,德加最终无法抵御病魔的折磨,而他的画室被改造成了一个实验室。

03

克劳德·莫奈

1840— 1926年

克劳德·莫奈,《画室里的自画像》,1884年布面油画,现藏于巴黎马蒙丹莫奈博物馆

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克劳德·莫奈很少有素描绘画,亦或对其根本不感兴趣,甚至不把素描视为自己绘画实践的一部分。

但追溯莫奈的整个创作生涯可以发现,莫奈对素描艺术有着本能的追求,在他生命的各个阶段都可以看到素描本和单独的素描画作。仔细分析这些素材可以发现,在许多情况下,这些素描画作是与单独完成的油画或系列作品相关联的。

《女性像(卡米尔·唐西厄)》,1865年黑色粉笔,私人收藏

在19世纪60年代,莫奈受到巴黎的吸引决心从事艺术事业。他在瑞士历史画家查尔斯·格雷尔的画室里与雷诺阿、勒多维奇-拿波里·莱比奇(Ludovic-Napoléon Lepic)、西斯莱和弗雷德里克·巴齐耶一起工作。

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莫奈绘画风景的技能得到显著提高。从勒阿弗尔周围海岸线的景色汲取灵感,并受到布丹和容金德的启发,他证明了自己擅长使用黑色粉笔和粉彩。

《海上日落》,1862—1864年米色纸上的粉彩和水粉画,现藏于牛津阿什莫尔博物馆

这幅《海上日落》优于布丹的粉彩画并预示了德加1869年的海景图。

而单色的《圣阿德雷斯的悬崖和大海》主要是通过左边轮廓鲜明的悬崖顶部和右边不同类型的船只,来表现1867年在圣阿德雷斯的惊人海景。

《圣阿德雷斯的悬崖和大海》,1864年灰白色纸上的黑色粉笔,现藏于芝加哥艺术博物馆

19世纪60年代,莫奈的油画和素描明显地体现其成熟发展的速度。莫奈的技术和经济的绘画手段有着令人印象深刻的自信心,并流露出一种惊人的内在信念。

除了极少数情况,无论是个人的还是技术上的,这种自信都伴随了莫奈一生。然而,绘制于1885年的粉彩画《埃特尔塔,针岩,阿瓦尔门和安提弗角(埃特雷特的悬崖)》确实揭示了莫奈的另一面个性。

《埃特尔塔,针岩,阿瓦尔门和安提弗角(埃特雷特的悬崖)》,1885年粉彩画,现藏于爱丁堡苏格兰国家现代艺术画廊

画作主题展现了勒阿弗尔北部靠近费康(Fécamp)附近引人注目的岩石层,从悬崖顶部可以看到令人眩晕的景象。半阴影色调的运用展示了莫奈对粉彩表现力的精细欣赏。

在莫奈探索各种素描技巧的运用可能性的同时,他也在推进他的创作流程。在格雷尔的画室接受培训后,他的创作起初是偏向传统风格。在19世纪60年代中期,莫奈的目标是在沙龙上取得成功,但受马奈的启发,他对现代题材的偏好与超前的绘画风格恰好相匹配,这也意味着他的作品经常被沙龙拒绝。

《草地上的午餐》,1865年蓝色纸上运用黑色粉笔,现藏于华盛顿国家美术馆

《草地上的午餐》是1865年至1866年逐渐发展的一幅巨作,但从未完完全全地绘制成成品画作。只有两幅大一些的片段幸存下来(现都藏于巴黎奥赛博物馆),但我们可以通过上面这幅预备性质的素描和一种油画颜料研究(现藏于莫斯科普希金国家博物馆)来感知原计划中的作品面貌。

然而,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莫奈背离了传统的绘画准备方式,开始更多地依赖于他在素描本上记录的想法和灵感。除了三本可以追溯到19世纪50年代的早期素描本,巴黎莫奈博物馆现存的八本素描本与莫奈画家生涯中更广阔的部分有关。

《睡莲》,1914—1919年铅笔画,现藏于巴黎马蒙丹莫奈博物馆

这些素描本的内容相当于莫奈速写纪录的眼睛。它们不是为展出或出售而绘制的,而是可以保留下来供将来可能使用时作参考。

但决不是素描本中的所有素描画作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因此,除了对风格上的考虑,这些素描本还增加了对莫奈的艺术总体背景的理解研究。

《圣拉扎尔车站(市郊线)》,1877年铅笔画,现藏于巴黎马蒙丹莫奈博物馆

1901年1月,当他第三次长期访问伦敦时出现了一个契机。当绘画材料被海关耽搁时,莫奈不得不使用粉彩。从他在萨沃伊酒店的房间俯瞰泰晤士河,他回到了之前两次参观中特别提到的主题,即查林十字桥上游的景色和位于相反方向的滑铁卢桥下游的景色。

《伦敦滑铁卢桥》,1901年在米色纸上运用粉彩,现藏于巴黎奥赛博物馆

这26种粉彩组合的作品与同样主题的油画产生了有趣的比较。较软的绘画媒介强化了空气和水混合产生的仙境效果。固体形态在一分钟内被清晰地展现出来,下一分钟却又被遮蔽。

04

文森特·凡高

1853—1890年

文森特·凡高,《戴毡帽的自画像》,1886—1887年布面油画,现藏于阿姆斯特丹凡高博物馆

凡高的素描作品数量众多,这些作品可以追溯到他绘画生命的各个阶段。

和他的油画一样,凡高的素描作品也显示出自信。他对传统媒介的使用也异常复杂和具有挑战性:偏爱不透明水彩而非透明水彩,偏好天然粉笔而非人造粉笔,偏好替代类型的钢笔和铅笔,并涉及稀释、刮擦等手法。

凡高素描画作中对绘画媒介的任何描绘通常都非常精细。部分原因是因为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为销售而高度完成的,尽管他在生前这方面的期望从未实现。

《埃滕之路》,1881年10月棕色墨水钢笔素描、粉笔、铅笔、粉彩、水彩,现藏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埃滕之路》是众多素描画作中的一幅,展现了凡高对荷兰风景不断变化的视角和光线的热爱。即使在法国南部工作时,他对荷兰风景的描绘也从未消逝。对道路的描画在凡高的作品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这可能具有标志着人类生命历程的象征意义。

毫无疑问,当他绘制这幅素描的时候,他意识到了17世纪荷兰风景画的丰富传统,但是刻画扫路人物表明了艺术家对人和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兴趣。

《缝衣服的西恩》,1882年4-5月铅笔、黑色粉笔、钢笔和带黑色墨水的刷子,并用白色提亮,现藏于鹿特丹博伊曼斯·范·比宁根博物馆

这幅《缝衣服的西恩》是一个早期的人物画例子,其绘制手法很僵硬呆板。另一方面,人物外形引人注目且造型感强烈。

《翠鸟》和《拾穗的农妇》都表明凡高风格的迅速提升。

《翠鸟》,1884年3月,钢笔、墨水刷、铅笔,并用白色提亮,现藏于阿姆斯特丹凡高博物馆

《翠鸟》中用以描绘风景的金银丝细工笔和白色调光的巧妙运用都体现出一定的成熟度,而且对教堂背后的光线和下沉池塘升起的潮湿空气的处理也是如此。

《拾穗的农妇》,1885年7-9月黑色粉笔,现藏于埃森FOLKWANG博物馆

这幅素描画作的灵感来自朱理·布雷顿(Jules Breton)的一首题为《秋天》(Autumn)的诗,展现出不朽的力量感。

凡高在1886年搬到巴黎,此时的印象派和新印象派是一个启示,并立即对他产生了影响,他现在开始收集的日本木刻版画也是如此。

凡高在巴黎的素描画作有许多是在蒙马特创作的,体现了他的艺术在混合媒介和色彩运用上的意想不到的进步。

《蒙马特之景》,1887年6—9月水彩、水粉、粉笔、铅笔和墨水钢笔,现藏于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

在巴黎待了两年后,凡高于1888年初向南旅行到普罗旺斯,在那里他定居在阿尔勒。尽管在1889年5月,他便因精神上的脆弱情况和与高更的逐渐恶化的关系而被送到圣雷米附近的圣保罗精神病院接受庇护,但凡高许多最优质的素描作品都是在阿尔勒创作的。

《阿尔勒之景》,1888年5月在铅笔上运用芦苇笔、墨水,现藏于普罗维登斯罗德岛设计学院博物馆

这些作品的规模和自信标志着艺术家创造力的突然迸发。艺术家此时的重点更多的是放在钢笔和墨水,而非水彩。尤其是经过特别切割的芦苇笔和鹅毛笔比标准的金属笔尖笔、粉笔或铅笔更加能突出画作的表现力。如果凡高被拿来与伦勃朗相比,那么在这些素描作品中他称得上是成功的。

05

隐秘的杰作:走进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英]克里斯托弗·劳埃德 编著2020年3月有书至美-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作为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印象派与后印象派具有恒久的魅力。著名的艺术大师如毕沙罗、马奈、德加、塞尚、莫奈、莫里索、雷诺阿、高更、凡高、修拉等创作了诸多世人熟知的油画作品。

但很多读者并不知晓,他们还遗留下了许多精彩绝伦的素描艺术作品。德加的粉彩画、塞尚的水彩画、凡高的钢笔墨水素描、罗特列克的混合媒介作品……这些灵动、精彩的素描作品不再是油画的附属品,而是待我们发掘的隐秘的杰作!

经典艺术流派的另类打开方式

本书独具匠心,集中呈现了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的20位知名或鲜为人知,但却有着鲜明特色和重要价值的艺术家的224幅素描杰作,带读者领略大师别样风采,开启对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的全新认知。

打破对素描的传统看法,重识素描的艺术价值

本书以高清精美的图片和流畅典雅的文字带我们全新认识素描艺术,并从内容、形式、媒介到技法为我们诠释素描艺术为推动艺术走上现代之路所做的贡献。这些灵动、精彩的素描作品并不是油画的附属品(在印象派之前,素描更多地是为油画做准备的前期草图),而是待我们发掘的隐秘的杰作!

有趣好读的大师小传

书中按每位艺术家单独设立章节,简述其人生经历与创作生涯,文字典雅流畅,故事性强,轻松易读,是献给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爱好者的精美礼物书,也是艺术爱好者的零基础入门读物。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喜欢的节日作文 关于味道的作文 有关雪的作文 作文润色 传记作文600字 日落作文400字 逆战作文 最美的相遇作文 作文万能开头和结尾 我的爸爸500字作文 关于心愿的作文 团结的力量作文 三年级作文下册300字 同步作文三年级上册 感恩主题作文 关于独立的作文 最美的姿态作文 饺子作文500字 五年级想象作文 关于坚守的作文 初中语文作文题目 关于自强的作文 寒假的作文400字 努力作文800字 作文翻过那座山 冬日的温暖作文 初二满分作文 乡下人家的作文 爱的味道作文 三年级下册3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