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端午能祝快乐吗?有关端午节的“真相”你知道几个

2020-11-29 12:30:01
相关推荐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端午节。“端者,初也。”中国人历来对初始有着特别的认知。端午节所以称为端阳节,就在于端是夏季的开始。

端午节的丰富内容和承载的历史文化,可谓底蕴深厚、源远流长。无论是怀念屈原,纪念“孝女”曹娥,还是祛病防疫、祈福避灾,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愿。

而正是在这千百年传承的丰厚底蕴之下,这个节日也留下了不少值得今人回味的论题。说来大多无伤大雅,聊以在端午这样的时节,寻些许趣味。

端午节,全国各地到底在吃什么?

说起端午节习俗,很多人可能会想到前几年在网络上引发南北方网友广泛讨论的“咸甜粽子之争”。其实,每逢端午时节,对于“端午节这一天,全国人民到底在干什么?”这样的话题,很多人依然充满了好奇心。

那么,“90后”的端午节记忆又是怎样的呢?记者随机询问了身边几位来自不同地方的“90后”,得到的答案也是五花八门呢!

“挂艾叶,吃粽子。粽子以甜的为主,豆沙粽、蜜枣粽、八宝粽都有,但也不排斥肉粽。”来自郑州的小肖说。

而另一位来自北方的同事却对咸粽仍持“保守态度”。“枣粽最受山东老百姓喜爱,但我至今还是接受不了肉粽。”来自山东潍坊的同事小孙感叹说。

当然,大家对于端午的印象并不止于粽子。

“只记得用艾草烧水洗澡,味道就像泡在中药里。”来自成都的小曾回忆说,除了艾草味的澡盆,划龙舟也是端午的常见的项目,但小时候过端午节却并不怎么吃粽子。

南京人童先生说,自己家的端午常常是按照常州习俗来过的,粽子和绿豆糕是端午的标配。“但我不爱吃粽子,也不爱吃绿豆糕。”童先生嘟哝着说。

在浙江的杭嘉湖一带,端午习俗虽有差异,却也有着不少相似之处。“挂菖蒲,吃粽子、赛龙舟,还有吃咸鸭蛋,吃五黄,做香包……”说起端午节,德清人小沈印象最深的,还是各式各样的吃食。

“lots of 粽子。”在桐乡人小朱的记忆里,端午节最难忘的,同样也是各种口味的粽子。“好像没有点雄黄插艾草这种习惯,龙舟以前也不划,家中吃五黄的习俗倒是有的。”小朱说。

其实,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很多端午习俗,都有着驱除灾害、瘟疫,求安康、吉祥的意思在里面,并带着诸多动人传说,一代代传承下来,渐渐成为百姓生活里模糊又恒久的文化传统。

“端午节快乐”这话能不能说?

从春节、元宵节到中秋节,很多人平时说惯了各种“节日快乐”的祝福,到了端午,便遇到了疑惑:端午假期互道祝福时,是否能说“祝快乐”之类的话呢?

不少人的观点是,端午节不能互祝“快乐”,只能互祝“安康”,因为端午节为祭祀性节日。这天伍子胥被投钱塘江,曹娥救父投曹娥江,大文豪屈原投汨罗江,在这样悲壮的日子里,互言“快乐”显然有些不合时宜。

但也有人对于“祭祀性节日”表示怀疑,端午节的设立和传统农业时代注重时令节气相关。五月初五气温上升,天气开始进入暑热时段,各种害虫、五毒等滋生,老百姓为了祛邪避毒、祛病防疫而设立了端午节。端午节喝雄黄酒,挂蒿草、艾叶,熏苍术、白芷等行为就是为了驱虫避邪,因此设立端午节的初衷是欢乐喜庆的,是为了祛毒平安的,并不是像清明节一样的祭祀性节日。

此外,古代端午节时热闹的龙舟表演,欢乐的美食宴会,都是庆贺的直接体现。

实际上,传统节日以及习俗之所以能够流传千百年,一个重要原因是民间百姓世世代代的传承。过于纠结一些文字文献、传说典故,对节日习俗设定过多条条框框,反而违背了传统节日最初的寓意。

端午节纪念屈原,但屈原是否真有其人?

我们今天见到的有关屈原的史料,几乎全部出自《史记》中的《屈原贾生列传》。而在现存百家著作,及《吕氏春秋》《战国策》的等先秦典籍中,完全找不到“屈原”的名字。《屈原贾生列传》矛盾之处甚多,以至被怀疑是司马迁或后人拼合、杜撰之作。

晚清学者廖平,是近代最早对屈原真实性提出质疑的学者。他认为,《离骚》是秦朝方士们为秦始皇所写的“仙真人诗”,目的是满足始皇长寿、成仙的想象。

按照廖平的考证,《离骚》前几句“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名予曰正则兮,字予曰灵均”,其实是追述秦国历史——秦先祖为“高阳氏”;始皇名“政”,“正则”即其化名。他还提出,《楚辞》是《诗经》的旁系,说的是所谓“天学神鬼事”,与“道家别为一派”,宣扬的是道家思想。

胡适认为,《史记》中屈原“理想的忠臣”形象,是汉朝文人改造出来的。

在他看来,这种“理想忠臣”在汉以前是不会发生的,因为战国时代不会有这种奇怪的君臣观念。胡适认为,今天“儒教化”的屈原及《楚辞》的始作俑者是“汉朝的老学究”,他们把当时盛行的“‘君臣大义’读到《楚辞》里去,就把屈原用作忠臣的代表……”。

也有学者认为,《离骚》原作者为淮南王刘安,其谋反自杀后,著作权被刘向、刘歆父子给了“屈原”;有学者认为,屈原是贾谊伪造的人物,意在抒写自己的“冤屈”。

此外,还有人认为,《离骚》表达的不是屈原或其他特定人物的个人情感,而是经过古代多数诗人之手,一点一点地加工而流传下来的一种民族歌谣。

回溯源头,其实不难发现:所有这些争论,都源于《史记》中的《屈原列传》所载信息存在种种问题。从一开始,关于屈原的史迹,就缺乏一个具备较高可信度的传世文本。在更多有关屈原史料被发现之前(事实上也很难有更进一步的史料发掘),今人恐怕无法就“屈原是不是真的存在”、“屈原是不是楚王的弄臣”这类问题盖棺论定。今人应该抱持开放的心态,接纳学术界针对屈原的种种质疑。

暑热将至之时,剥开几枚粽子,敲碎几颗咸鸭蛋,与三五好友聊聊这样的节庆“八卦”,又何尝不是一种端午意趣呢?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作文 诚信的力量作文500字 万能的作文题目 关爱400字作文 长江作文300字 简单的作文600字 关于伞的作文 宇宙飞船的作文 写新闻的作文100字 关于景色的作文200字 那一次我流泪了作文 小学作文我的好朋友 柠檬作文500字 我想对你说作文400 吃牛排的作文 不甘平庸作文800字 写人作文550 教育公平的作文 作文感动的一件事400字 优秀作文初中 我的心事作文100字 英语四级作文万能 我在努力作文 关于接纳的作文 什么是好作文 乐观面对生活作文 续写作文600字 走过那一个拐角作文 海边风景作文 幸福作文4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