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高考临近 这些青岛高三名师的建议你得看看!

2020-11-29 13:20:01
相关推荐

高三名师为你带来应考“宝典”

夏季高考临近,考生们正在紧锣密鼓地备战中。今年高考,青岛市所有科目启用全国卷,备考考生应该如何应对?记者日前采访了不同科目的高三名师,请他们为考生提供一些建议。

青岛五十八中数学组组长、全国优秀教师王淑茂:

现阶段重点不是“练题目”而是“练节奏”

王淑茂说,高考临近,同学们不要再去做难题、新题,做数学模拟卷的时候,重点不在于练习题目本身,而在于练习考试节奏,把握好每道题目的时间分配。

“目前对很多同学来说,通过练习题目去提高分数的空间已经不是很大,而通过练习考试节奏去提升应试能力,能够让同学们有效减少不必要的丢分,同时增加得分几率。”王淑茂举例说,往年有些同学高考没发挥好,就是因为在考试节奏上“吃了亏”——前面简单的题目做得过快,进而由于不够细致而丢分;后面有些题目很难,即使花费更多的时间也没能拿到更高的分。他指出,关于适合自己的考试节奏和策略,还需要同学们通过练习去反思、领悟。

青岛五十八中高三语文组组长刘清蕾:

做题过程不忘强化“四大意识”

“语文学科主要考查阅读理解和写作,单纯记忆性的知识很少。阅读和写作这两大部分在短时间内不会有太大的起伏,同学们应该相信自己在这两方面经过了长期训练,都具备了一定的水平。”刘清蕾说,所以现阶段同学们要稳定情绪,相信自己有足够的实力去应对考试。

刘清蕾说,在日常复习中,同学们要继续加强默写、成语的背诵,继续整理作文素材,继续保持阅读习惯,坚持每周读一点时评之类的文章。

此时同学们不必刷题,而是要精选典型试题,多做几遍,在做题过程中强化这样几个意识:合理分配时间的意识,时间分配基本与分值同步,不要在难题上纠缠浪费时间,要给作文留出1个小时;审题的意识,要习惯在题干上勾画出要点,做到审题的准、快;及时梳理答题技巧和答题思路的意识;做题的规范意识,比如对于简答题要有“要点意识”,用序号标注,语言要精练,用关键词作答,不要洋洋洒洒写一大片而不得分,可以根据赋分确定答题要点的多少。

青岛一中高三英语集备组长王斌:

小步子、快节奏,限时专练提高效率

“前段时间有同学感觉自己在英语科目上挺强的,就暂时放下了,着重去复习别的科目,结果在模拟考试中英语成绩下降了十几分。”王斌告诉记者,到了现阶段,有些同学,特别是部分理科生,对英语复习重视程度不够,这其实是很大的误区。“每天要‘爱’它一点,拿出一些时间去演练,这样上了考场才不至于生疏。”

王斌说,距离高考还有半个月,同学们在复习时要六科兼顾,这样确实难以拿出大块时间放在某一个科目上,对于英语复习,建议同学们小步子、快节奏,进行限时专项练习,省时高效。她举例说,对于词汇复习,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精粹版”高频词库,同学们要坚持每天拿出一点时间去加深印象,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真正理解、会用。再如阅读专项练习,分为信息搜索、推论、判断、主题归纳等不同类别,同学们可以针对自己的弱项进行限时专练。此外还有写作专练、听力专练等,每个专练用20分钟就能完成,不仅耗费时间少,并且同学们每次都能感到有所进步。

青岛五十八中高三物理备课组长孙登照:

回归基础、“颗粒归仓”,还有提分空间

现在到了考前的最后阶段,有些同学出现情绪波动、信心不足等问题,难以静心复习。孙登照说,实际上,这时候同学们应该回归基础,要坚信自己在这一阶段每科还能提高10-20分。“这份信心来自于对自己学习情况的认知。”他说,同学们要清楚自己哪个基本点没有掌握好,从这个基本点入手去填补漏洞,做到“颗粒归仓”。

那么,同学们怎样准确把握自己的学习情况呢?孙登照建议,可以按照必考题型进行梳理,如哪些题型已经能做到分数必拿,是否有足够的依据来证明;哪些题型还存在失分风险,风险有哪些;哪些题型还存在不稳定的点,不稳定点来自何处;自己最不适应的题型有哪些……由此可以找到自己的薄弱基本点。

对于物理学科成绩优秀的同学,孙登照建议“冲”一下高考中的难题,比如第21题选择题、实验题创新部分、压轴题第25题。“在这几道题上着重做一些训练,不必追求得满分,而是为了保持一种去‘攻克’它们的勇气,这样到高考的时候不发怵。”他说。

青岛一中历史教研组组长丁彦平:

注重知识比较与整合,选修与必修有机融合

今年高考复习与前两年的整体思路是一脉相承的,都是比较注重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理念、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考查。丁彦平说,在加强针对性复习的基础上,同学们要注意回归主干基础知识、长效热点知识,重温错题例题,并适当兼顾周年大事,如新文化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冷战、世界多极化、改革开放、党的重要会议、“一带一路”等与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史关系紧密的重要知识点复习。

丁彦平指出,在最后半个月的复习过程中,同学们要注意对课本知识的反复掌握、理解与揣摩,注意必修三本课本之间同一时代相关知识的比较与整合,注意将选修内容与必修内容的有机融合。

在考试答题方面,丁彦平提醒同学们,答题要有整体意识、大局观,尤其注意史、地、政三科时间的合理分配;48分选择题,一定注意仔细读题审题,尤其是时间、地点、材料出处,还有“体现了”“反映了”“表明了”“直接”“根本”等关键词;25分综合题,古今对比、中外关联、概括比较是其显著特点,一定要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找准比较点,充分、完整地提取材料信息;12分开放性试题,要注意看明白试题的种类,严格按照题目要求与答题基本思路,注意按照步骤一步一步分段答题,答题格式往往是三段论;15分题历史选做题,首先注意涂好所选题号,注意选择最能读明白、最容易得分、最容易组织答案的试题。

青岛五十八中心理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王克伟:

专注当下,不要力图用高考来证明什么

“心理专家曾对考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考生做过一项调查,考生反映,影响他们考试发挥的首要因素是考中心态,第二因素是考前心态,第三因素是平时的努力程度。”王克伟说,在现阶段,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来解答问题的能力,已经达到了三年以来的最高峰,而心态成为影响他们考试成败的关键因素,高考前,同学们要学会给自己的心理做“保健”。

王克伟指出,同学们不要力图用高考来证明什么,比如自己一定要考上什么大学、一定要超过某某同学、一定要用成绩来证明自己是什么人等,这些想法会把同学们的考前心态拉到最低谷。有研究表明,心态不好能够导致考生平均少得60分。所以同学们要“活在当下”,享受当前做好每一道题的快乐,让每一天过得不后悔。

“把高考从‘神坛’上拉下来。”王克伟说,“同学们要树立这种意识——不是高考决定了我的前程,决定前程的是我平日的习惯。高考是什么?无非就是换一个地方做考卷而已。”

当然,压力是不可能消除的,顶着压力干活,很多同学都出现了考前疲劳状态。对此,王克伟建议,同学们的体育锻炼和睡眠一定要跟上。“注意不要把睡眠当成任务来完成。”他提醒,有的同学因为没睡好而焦虑,其实偶尔几次没睡好并不会影响答题,同学们要学会自我放松,把心态放平。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王沐源)

(来源: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全神贯注的作文 陕西高考作文题目 小学生作文范例 十一见闻作文 2021高考作文题目 父母的爱作文600字 王俊凯写的作文 泰山游记作文 雨中的故事作文 成功是成功之母作文 包饺子作文600字 缅怀革命先烈作文 母爱话题作文 关于写雨的作文 改变自己英语作文 秋天的快乐作文 写童年趣事的作文 安全伴我行作文 回忆往事的作文 中国梦英语作文 高考满分作文大全 有关雨的作文 五一见闻作文 2022高考英语作文 感恩祖国的作文 作文素材高考版 初中作文网 六级作文模板万能 关于六一的作文 社会公德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