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湖北宜昌:家乡的山

2020-11-29 13:30:01
相关推荐

人民法治网讯(通讯员 刘永明)我的家乡位于宜昌市夷陵区分乡镇的一个小山村,那里有一座很有名的山----大王岩。整座山就像一道巨大的屏障自北向南展开,矗立在我家的背后,犹如父亲的肩膀,带给我最坚实的依靠。

大王岩海拔1143米,山顶高耸入云,向西一面悬崖陡壁,好似刀斧削过一般,陡峭难攀。大王岩原名叫打望岩,来自于一个美丽传说。传说东汉末年刘备带兵入蜀路过这里,队伍休整时,刘备派士兵在山头打望,观察敌情,以防敌军偷袭,故得名打望岩。至今,岩上岩下的洗马池、碾槽、跑马坪、烧饼坡、陷马岗、滚子冲、汉寿亭侯关云长“歇马处”等地就是当年蜀国军队在此饮马、练兵、烙饼、下棋的遗址,依然可以寻觅到一些蛛丝马迹,看来是很好的佐证了,让后人们深信不疑。在上千年的传说中,可能是后人们认为“大王”更霸气、更具有传奇色彩,所以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将“打望岩”改口为“大王岩”,流传至今。

从我记事开始,我家后面的大王岩对我来说便是一个向往和传奇,无数次想象山那边是个啥样的世界,是不是也有田野、小溪和牛羊;那里的孩子是不是也跟我们一样要读书、到田里干活、和小伙伴们一起到沟里挖泥鳅、下河捉鱼摸虾。可是我们每次只能爬到大山的腰部,便没有路能上去,真是望山兴叹,要想上去跟登天一样难。听大人们讲,有时他们在山下喊嗓子,上面的人能听得见,相互吆喝算是打个招呼问候一下。山那边越发让我感到神秘,我确信山外的世界不仅远,还有诗。

家乡虽然位于大山的底部,但属于丘陵地带,每条山陵犹如一条一条彩带,从山的中部自上向下延伸到最低处,跨过一条河,从最低处又往上伸展到对面远方的群山上。这条蜿蜒屈曲的河是黄柏河的支流,向南而去,最后到宜昌市西陵峡口汇入长江,奔向大海。我们的祖祖辈辈就在这丘陵上依势而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繁衍生息。家乡因属于石灰岩地区,良田不多,人多田少,山上经济作物和矿产品也少,所以在以前每家的日子过得比较拮据。每年在种植较少水稻和小麦后,副业主要是上山砍柴和毛竹,然后扛到集镇上换成现金供孩子们上学读书,补贴家用。所以在70、80年代,因过度砍伐,山的“肌肤”被伤得千疮百孔,花里胡哨,仿佛一幅画被涂鸦,破坏很难看。实际上那个年代全国很多地方的山也遭受到同样的命运,所以,国家开始大力实施天保林工程,退耕还林,保护山林。我们村子里也配备了好几名护林员,专门在山上巡视,捉拿偷偷砍伐者。于是,一部人就和护林员在山上打起游击,你来我躲,你走我出,伺机而动,砍得一些木料或毛竹,等太阳躲到山后才敢偷偷搬回家。因护林员人手不够,一部人还是得逞了。我也跟家人偷偷去过几次,但是因害怕被抓住,每次都打了退堂鼓,弄些柴火回家。我内心自然是窃喜,因为不需要担心被人追赶了。后来,在党和国家的大力宣传下,加上防范措施越来越多,人们观念也逐渐发生转变,认识到乱砍乱伐最终是害了自己和子孙后代,都自觉保护起山林来,人人都成为了护林员。

思路一变天地宽,没有技术的青壮年们纷纷跑到城里做起搬运工,俗称“跑得快”,谁拉的货物跑得快谁就挣得钱多;体弱的人们也学习油漆、瓦工、木工等技能,跑到城里去搞装修,发家致富。后来我上了高中,离开了家乡,再到读大学,参加工作,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可是我每回家一次,家乡的山给我的惊喜日益增多,一座座土瓦房变成了小洋房,山上的树木越来越茂密了,一块块的“创伤”不见了,都被绿植覆盖,特别是春天回家,漫山遍野的花,向你招展,绿荫葱葱,处处生机盎然;夏天的早晨也很美,大片大片的的白云从天而降,与大王岩连接在一起,让我感觉不到天高地厚。或有时雨过天晴,云从山中间飘出来,仿佛一幅丹青画挂在天边;秋天的大王岩更是风景如画,黄的红的紫的绿的,层林尽染,把山装扮得五颜六色;冬天的大王岩银装素裹,傲然挺拔,仿佛在向人们述说着三国的传说。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家乡的人们抢抓乡村振兴的大好机遇,开始思索靠山来求发展致富的新路子,在农旅融合上做足文章,打造南垭万亩花田和大王岩登山户外运动项目,与4A级国家景区百里荒连成一片,让家乡的风景走出去,把山外的人请进来,带动乡村全面奔小康。2012年5月,夷陵区在家乡启动了首届乡村游活动,举办了首届大王岩登山挑战赛;2013年4月,又举办了第二届大王岩登山挑战赛。人们从山底爬到大王岩山顶,真正能体验一把“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和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刺激。大王岩距宜昌市城区40余公里,交通方便,这里已成为户外运动与探险爱好者的理想之地,是自然风光与时尚登山运动融为一体的户外好去处。随着农旅项目的不断开发,给家乡带来了新一轮发展,许多年青人返乡创业,有的办起农家乐、有的开起了民俗、有的专门销售土特产。这里的人们享受着大王岩的恩泽,也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守护着它美丽。

家乡的山----大王岩见证了家乡的历史变迁和日新月异的发展,也见证了家乡的新时代。

[责任编辑:李澈]

【来源:人民法治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孔子 作文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作文 写一篇关于端午节的作文500字 那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作文400字 告诉你一件新鲜事作文500字 男朋友打女朋友光qq的小作文 牵动我的情思半命题作文600字 当我面对什么的时候作文600字 班长的白脚在我的脸上作文 我终于战胜了困难作文600字 甘瓜抱苦蒂的作文素材 欢欢喜喜迎新年作文 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作文500字 人间自有真情在作文300字 带着爱上路作文600字 欢度六一的作文200字 一件开心的事作文300字三年级 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400字 那一次我很感动作文600字 没有我的允许不准尿一滴尿作文 三年级作文过年最开心 妈妈我想对您说600字优秀作文 一个印象深刻的人400字作文 2017年山东高考作文题目 那个影响了我的人作文800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800字 我的六一作文100个字 享受生命中的惊喜作文600字 端午节的味道作文800字 以回味为话题的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