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考题速递」甘肃二诊:“西瓜男孩” 在逆境中重生

2020-11-29 15:35:01
相关推荐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018年参加高考的李恩慧,被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录取。面对14000元的学费和生活费,家境贫寒的他决定利用暑假,通过卖西瓜为自己筹集学费。每次出摊前,他都会发朋友圈替自己的流动西瓜摊吆喝。消息发出后,他的朋友和当地的义工们常常赶来帮忙。8月4日,浙江卫视报道的永康李恩慧卖瓜筹学费上大学的故事,引起了广泛关注,网络转发量破千万。媒体的转载让李恩慧瞬间成了永康的“红人”,无数人开始关注这位“西瓜男孩”,短短10天的时间,李恩慧已经攒足了第一学年的学费。

对于“西瓜男孩”攒学费的事情,网友纷纷发表评论,主要有以下三种。

评论一:贫穷并不值得赞美、歌颂。

评论二: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实现。

评论三:得到广泛关注的李恩慧,也许会受到舆论的绑架,失去自由选择的权利。

对于这三则评论,你有什么看法?请选择其中两则(或三则)评论,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然后立意行文,做一个综合述评。要求态度明确,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命题说明:

本题来自2019甘肃省二诊语文试卷。查看更多作文解析请关注“新课标大语文”微信公众号。

命题方向

责任担当:社会责任

学会学习:勤于反思

科学精神:批判质疑、理性思维

人文底蕴:人文关怀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

审题

限制性

1.立意限制。“对于这三则评论,你有什么看法”,引导语明确要求考生的联想和思考要围绕网友的三则评论展开,而不是要谈对李恩慧“卖瓜”攒学费的看法。

2.内容限制。这是一道时评类作文题。作为时评类文章,无视材料,不引述给定材料就事论事,就容易滑入话题作文的泥潭,所以考生在说事说理时都必须关联材料。但对此题目的审题重点在网友的评论上,若将“‘西瓜男孩’攒学费的事情”的相关内容直接大段引用,或撇开网友论点或完全无视新闻素材而只谈网友观点,都是不合适的。

3.思维限制。“请选择其中两则(或三则)评论,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然后立意行文,做一个综合述评”,引导语强调“有机关联”“综合评述”,考生必须综合立意,若只单一论述该不该感谢贫穷或者只单纯论述网络舆论都会失之偏颇。如果缺乏组合的逻辑关系,不能“形成有机的关联”,单列出两到三个观点作为分论点,也是不恰当的。

4.价值限制。“也许会受到舆论的绑架,失去自由选择的权利”作为网友的一种观点,只是对李恩慧未来生活的一种预见,但据此判定李恩惠的卖瓜行为是炒作,并进而质疑其和义工的动机,则与材料的价值引导不相符,因此也不可将文章重心放在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上。

5.文体限制。题目所给的是讨论场景,当以“论”为主,引导语“你有什么看法”“做一个综合述评”也暗示文章应写成议论文。学生若写自己或身边的人如何摆脱贫困,或是讲述国家扶贫政策的意义,并并列举贫困人群存在的多种自身问题等,则都存在文体意识不清晰的问题。

开放性

1.立意角度开放。评论一和二组合,探究李恩慧卖瓜攒学费展现出的“穷且益坚”精神,与“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等关于奋斗的语录不谋而合;评论一和三组合,可探究“贫”和“穷”的词语释义,结合“物质贫穷”和“精神贫穷”,从网友角度分析评论三的观点是否合理及其给李恩慧可能带来的具体的实际影响,并对这种负面影响提出建议;评论二和三组合,可以结合浙江卫视的报道所引发的关注,网络转发量破千万等,探究他的朋友和义工帮助他的初衷与网友的关注是否一致,并思考媒体报道应有正确的价值引导等问题。也可综合评述,但要有所侧重。

2.思考角度开放。考生只要能围绕网友对李恩慧卖瓜的评论进行发散,无论是事件背后的社会意义,不同视角的关注点,还是对考生生活的启示等都可以开放立意。

解题

本题是时评类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涉及卖瓜男孩攒学费的事件和网络舆情的关注,还有网友的三则评论。考生在就事论事的基础上,可赞扬李恩慧的奋斗精神,肯定其朋友和义工以及热心网友的善行义举;可探讨网络爆红是否会对李恩慧的生活造成困扰;也可就事论理,换位思考,如果自己遇到这样的事,我们能否与李恩慧一般不屈于命运的安排,或者与网友一样因关注而忽略了对李恩慧生活可能产生的打扰;可反思对贫困人口的帮助能否依靠制度而不是仅限于关注。

这则时评类材料选材于考生同龄人的事件,很多考生都看到过这则“卖瓜男孩”的新闻报道,因此基本都能做到有话可写,但是会写不意味着能写好,选好了角度也不意味着选了好角度。有的考生从自己熟悉的“该不该感谢贫穷”出发,有的考生看到评论三就大谈特谈网络舆情,列举了“巴黎圣母院”和“坐在奔驰引擎盖上哭诉的女研究生”来批评网络暴力。尤其是作文中“有机组合”的任务要求容易被忽视,考生文章易写得支离破碎,前后难以统一。从实际考情来看,佳作较少。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感谢奋斗,逆境重生。

2.媒体转载引关注,善意之心莫嬗变。

3.评价有分寸,关注有界限。

……

偏题立意:

1.少年有志莫惧贫困。

2.网络是把双刃剑。

3.网络捐赠不可取。

4.理想美好,现实残酷。

范文展示

感谢奋斗,逆境重生

陈思桐

对于“西瓜男孩”李恩慧卖瓜攒学费的事情,网友们纷纷发表评论,有的网友说,贫穷并不值得赞美、歌颂。这话确实有道理,但我们歌颂的不是贫穷,而是处于贫且穷的状态下,仍乐观向上、不懈进取的奋斗精神。而这种精神无疑是明亮而耀眼的。(针对评论一的网友观点,亮明观点。)

何谓贫穷,贫者家徒四壁,穷者山穷水尽。于此绝境仍心中向阳有光的人,难道不值得歌颂吗?李恩慧卖瓜筹学费,即便贫穷,仍以一己之力改变命运。反观那些宣传“贫穷不值得被歌颂”的人,不知他们是否曾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努力过。李恩慧的事件更像是一束光,一束微弱而悠远的光,它照射在那些正处贫穷的人心中,那光的尽头连着希望。这些积极向上的事件被大幅宣传报道,正如一粒希望的种子,它也许虚渺也许遥远,可它又真实地埋进了那些绝望的土地,扎向那无边的黑暗,萌动着向上生长的力量。也许哪日它也萌发了绿的芽,就从一颗种子开始,将绝望由一字之差变成了希望,而那正是人的精神力量。

在逆境中奋斗的精神尤显重要,如牢房中的音乐,沼泽里的草垛。(简短引用材料,为立论蓄势,并利用“光”和“种子”作比喻,点出事件的深层意义,但是又批评了观点一,并对其进行深挖。)

但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客观世界不可能随主观意愿随意改变。所以有网友说,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实现。(引出网友评论二,为下文议论做铺垫。)

不合理不美好总是存在,努力了,奋斗了,不一定实现美好,可若是没有努力,心中的美好只能是黄粱一梦、天方夜谭。愚公移山的结尾是荒谬的,可愚公的精神是永恒的,我要越过山丘不是因为山在那里,而是因为我在这里。人生中没有那么多确定的事儿,努力与成功有没有必然联系,我不敢保证,可若能做到无悔便也算不负此行了。恰恰是因为有不合理不美好的逆境存在,“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穷乏起身,行拂乱其所为,曾益其所不能”的奋斗精神,才可能变成种子萌生希望之芽的土壤。(点出评论二,将网友的两则评论有机地统一在奋斗的主题之下。)

贫穷并不值得赞美、歌颂,那就歌颂奋斗吧,为美好的存在而奋力拼搏、努力追赶,人生才有可能脱胎换骨、化茧成蝶。虽然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实现,但至少自己努力过了,奋斗过了,也许生活仍不美好,但是生无所息、奋斗不止,这也许正是千万人关注李恩慧的意义所在吧。(将对两则评论的认识完美统一在“奋斗”这一主旨之下,完美完成任务。)

点评

该文一看就是出自一个热爱生活的女同学之手,全篇运用大量的比喻,新颖而不落俗套,灵动而有趣。文章对材料的引用和组合灵巧不迂腐,只是语言略显稚嫩,思考也有不够深入的地方,甚至有些前后冲突,若是能将这种冲突和矛盾处理好,就会使之变成文章的闪光点;对贫和穷的分析也可更为深入,如分析二者的区别,如果贫只能是贫瘠的土壤,那么穷就失去了阳光雨露,因此若能点出人可贫不可穷,则与文章中“种子”的比喻会更加相得益彰。

公众号回复“课件2018”下载本文PDF教学课件,查看后续更多相关链接内容。

声明: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编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最难忘的事1000字作文 改过自新的作文 介绍萝卜的作文 作文心愿500 童年趣事作文开头 关于苔的作文 小学作文类型有哪几种 英语电影作文 初中中考作文满分作文 植树节作文二年级100字 信仰作文素材 华丽转身作文 初中满分作文开头 行走在什么作文 下雪的早晨作文 绑架美女mm作文 我发现了100字作文 小学作文一封信 精彩的作文题目 我经历过这样一件事600字作文 作文《盼》600字 小学六年级作文爱 我不再怕黑作文 写事的作文题目大全 介绍贝壳的作文 以信任为话题800字作文 文明之花处处开作文 吹泡泡作文怎么写 作文提纲图片 学包粽子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