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浅析三毛人生和创作风格的永恒魅力

2020-11-29 19:50:01
相关推荐

三毛,作为一个传奇生命,半生都在流浪,曾到过59个国家和地区。她一生都在追寻内心的自由与真实,用心生活,用生命在写作。

三毛,原名陈平,1943年3月出生于重庆,六岁时随父母迁居台湾。她在上小学后就开始偷读鲁迅、老舍等文学大家的“禁书”,以及《红楼梦》、《简爱》等“闲书”。初二时因数学老师对她的羞辱,无奈选择退学,她因此患上自闭症,甚至曾割腕自杀过。此后七年里,父母成了她的老师,指导她学习中国古典文学、英语,后又幸遇良师顾福生教她画画,文学与艺术的熏陶为她日后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62年,17岁的三毛就把处女作《惑》发表在《现代文学》上。随后,她进入台湾文化学院哲学系旁听,但她并没能在这里找到解答人生困惑的答案。美好的初恋无疾而终,这一重创使得她远赴西班牙求学。后转入德国歌德学院学习。两年后回到台湾,与一德裔男子相恋,不料未婚夫竟在结婚前夜心脏病突发猝死。伤心欲绝的她只得逃离伤心地,重启流浪旅。在撒哈拉沙漠,她与深恋自己七年的荷西共结连理,三毛由此重生,并开始了她的创作高产期。六年清苦却幸福的生活终因荷西的意外离世而画上句号。

孤苦的三毛最终回到了台湾,为父母和读者活了数年后,于1991年1月4日的凌晨,用丝袜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热爱生活却最终舍弃生命的她,让爱她的人痛心不已。

三毛不仅是个有故事的人,还是一个特别会讲故事的人。纵观她的作品,我们惊讶地发现:故事的主人公只有一个人――“我”,即三毛本人。也许有人会认为她的作品没有社会责任感,但三毛的率真让她成功地扮演了“生活自录者”的角色,也使她的作品独树一帜,深受读者的喜爱。

在三毛的处女作《惑》中,她用略显生涩、哀伤的笔调描述了迷失“自我”的迷乱和孤独,她自称这种迷失来源于“乡愁”。

《雨季不再来》记录了三毛早期创作时内心的困惑和对人生的感伤,与世隔绝的生活使她极度渴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和重视,于是她把这种内心的渴求融入到创作中。

提到三毛,便不得不提她的撒哈拉之旅。在一次偶然翻阅《国家地理杂志》时,三毛便找到了她前世回忆中的故乡――撒哈拉沙漠。

在《撒哈拉的故事》中,三毛用她的笔“画”出了这片遥远地域的壮阔与绮丽。她在这片“故土”上与荷西幸福地生活了六年。他们婚后的生活虽然清苦,但两人骨子里的浪漫和率真却把日子过得温馨而充满情趣。

婚后的三毛开起了自家的“中国饭店”,“可惜食客只有一个不付钱的。”

荷西送三毛的结婚礼物竟是“一付骆驼的头骨,惨白的头骨很均匀整地合地一起,一排大牙齿正龇牙咧嘴地对着我。眼睛是两个大黑洞。”

寒夜里,她觉得“夜,像一张毯子,温柔地向我覆盖上来。”

这些作品在内容上一改往日的迷茫感伤,显得豁达、洒脱,语言生动浅显,感情真挚。这种文风上的转变不仅是因为阅历的丰富以及写作技巧的愈发纯熟,更多的是来源于荷西对她那羡煞旁人的爱。他们的爱亲密有间,尊重对方并保有自己独立的个性。三毛曾这样说过“我心灵的全部从不对任何人开放,荷西可以进我心房里看看、坐坐,甚至占据一席,但是,我有我自己的角落……”正是在这种不失独立、自由的爱让三毛在生活和创作中都能充满创意,游刃有余。 荷西的意外离世再一次改变了三毛的人生,而她的创作题材也有了很大改变,侧重于在行走中记述着街头巷尾、乡土人情,但在内容上更为开阔、多元化,仍不失为打动人心的好作品。

三毛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却活得轰轰烈烈,起伏跌宕。她毕生追求的真实与自由也沁进了她的作品。三毛的生命虽已结束,但她和她作品的传奇魅力将长留人间。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坚持的作文800字 学期计划作文400字 我最喜欢的老师英语作文 相信自己作文600字 以春节为话题的作文 面对挫折作文600字 作文一件难忘的事300字 我心中的桃花源作文 开学前的准备作文 寄情于物的作文 打屁股机作文 myholiday英语作文 关于放鞭炮的作文 我的烦恼作文800字 春节的由来作文 写信的作文300字 三年级我的植物朋友作文 关于青春的作文800字 我的好朋友300字作文 传承精神作文800字 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 西红柿炒鸡蛋的作文 满分作文600字初中 我眼中的学校作文 合作共赢作文素材 关于滑雪的作文 他们作文600字 我的爸爸二年级作文 包汤圆的作文 初中亲情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