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看我这篇文章 终于知道佛教徒为什么那么虔诚拜佛!

2020-11-29 21:55:01
相关推荐

拜佛是佛子的基本课业,也是重要的信仰仪式。

拜佛并非是偶像崇拜,据佛教史记载,初开始的佛教是没有造像的。佛陀在世时,佛子以当时印度头面礼足的礼节,表达对佛陀的敬仰。(“头面礼足”指的是跪伏在地上,用头顶去触及受礼者的脚。)

《释门归敬仪》中解释说,“盖我所尊者,顶也,彼所卑者,足也。以我所尊,敬彼所卑者,礼之极也。”

这是最初的拜佛礼仪,表示对佛陀的尊敬、赞叹,在大乘佛教兴起之后,因诸佛菩萨慈悲无量,拜佛往往可以获得加持和信解,同时也是放下我慢执障的方法。

佛灭度后,当时的佛子以除以舍利造塔作供养外,还雕刻菩提树、法轮、佛足迹等,感念释尊成道说法,游化十方。

佛子拜佛、念佛最根本的是要忆念佛的法身功德,因为佛法的真实义,是不能从色相中得见的。在原始佛教的典籍中曾记载,佛陀从天上回来,大家都争先见佛。当时须菩提尊者立即做思维:佛陀曾开示过,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佛,于是他立即在奢摩他中,思维缘起法义。

就在须菩提尊者深入思维的同时,莲花色比丘尼以大神通化作长者,率先来到佛面前礼拜,佛陀说是须菩提最先见佛。这就应了《金刚经》中的说法:“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瑜伽师地论》中也说 :“若以色量我,以音声寻我,欲贪所执持,彼不能知我。”

但这种高深的止观成就,并非吾辈所能达到,是故大乘佛法兴起之后,佛教造像便甚是流行,这根本还是缘于佛子对佛陀的思念,及其期望修成正果的愿景。

《大乘造像功德经》中说,佛陀曾赴忉利天宫为母说法三个月,优填王思念佛陀,令工匠塑造佛像,并获得佛陀许可,是为造像之缘起。如此可见,即使佛像流行后,拜佛也不是偶像崇拜,因为佛教徒是透过佛像,内心里生起对佛陀的忆念。

是故入寺拜佛,敬奉香花灯烛而为供养,其实是对三宝无限的信念,佛是进达究竟圆满的圣者,大菩萨们也 是快要成佛的法身大士,因此诸佛菩萨是我们的皈依处和领导者。尊重佛菩萨,当然要有恭敬的表示,好像恭敬父母,必须有礼貌一样。

释迦文佛虽入涅槃,但只不过是色身而已,法身常住,悲愿不舍,况且还有他方世界的佛菩萨,都需以造像的方法,作恭敬礼拜处,同时观想华严海会,大士云集,得蒙加被,吾成正觉,救度众生。

拜佛,并非偶像崇拜,参拜佛像时,要做真佛想,要观想佛就在眼前,放大光明、现高大身、相好光明。

拜佛的目的是忆念佛的功德、教诲,法随法行,也不乏有定力精湛的佛子,通过禅定的修行见佛闻法,定中观想,三昧成就,便有佛身现前解惑。佛教造像的流行,与这种这种修行方法,是密切相关。

在大乘佛法里面,拜佛除了对佛陀的忆念、敬仰外,还有消业、加持、护佑的意思,这就是诸佛菩萨不舍众生的慈悲所摄,《法华经》中所说“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说的就是这重意义,拜佛就是这些胜义方便中的最重要的一种,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中,“礼敬诸佛”位居首位。

拜佛的教法,其实也印证了佛陀入灭的仅是色身,而其法身常住,并以更为殊胜的化身普渡众生的道理,这也是佛陀的智慧与慈悲的圆满体现。

佛陀虽不舍众生,但佛法的修行,还要靠自力完成,拜佛绝不是要依赖佛力而放弃自力,佛力一定是通过众生的自力才能实现的,所谓“佛度有缘人”。就拜佛而言,佛是增上缘,真正的因缘是众生的善根,通过拜佛,佛子容易生起惭愧心、恭敬心、清凈心,才能获得佛力的加持,进而改变自身的业报。

如果内心具足恭敬、清凈,即使没有佛像,向虚空或向墙礼拜也是同样的效果,因为佛的法身是无处不在的,但对凡夫一定要面对有形的佛像,才能生起清凈心来,也正如此,佛陀在大乘经典中才对佛教造像、礼拜佛像的功德大加赞叹。

通过拜佛的方式,来请佛力加持护佑,其心愿一定要符合佛法的慈悲精神,才会得到加持,因为佛法不会乘人之恶,拜佛也贵在成人之美。

拜佛更进一步的功德,就是要效法佛陀,为众生的离苦得乐而发愿拜佛,闻思佛法经藏,摄取无上智慧,拜佛后要将此功德回向于法界有情。

所以说,拜佛是修学佛法不可缺少的方便之道,体现的是博大精深的慈悲和智慧。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励志英语作文 大象的作文 高铁作文 节气作文 英语作文通知 人生作文600字 议论文800字作文 作文素材600字 写快乐的作文 作文四百字左右 故事里的故事作文 作文踏青 魔方作文 影评作文 作文二年级上册 难忘的一次作文 温暖作文600 作文大全600 滑板作文 四百字左右作文 高考作文英语 芒果作文 作文400字以上 石榴作文 写篇作文 德语作文 生气了作文 作文争吵 作文美丽的风景 时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