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围观改变中国 算法改变围观

2020-11-29 23:05:01
相关推荐

(文章来自FT中文网,作者董晨宇)

让我们先回到2010年。7年前,《新周刊》将年度传媒网站的荣誉颁发给了“新浪微博”。一时间,“围观改变中国”成为了庙堂之中的热议话题。学者们宣称,微博弥补了传统媒介在信息发布方面的缺陷。网络世界因此充满了欣喜若狂、奔走欢呼的身影。似乎所有人都笃信,“互联网赋权”真正让每个人都拥有了观看和表达的机会。一路走下来,从博客到微博,再到微信,公共信息的传输效率和透明度在互联网高速公路的黎明下一路奔跑。

自那一年起,那些微弱的声音,在网络空间中被放大成震耳欲聋的公共话语。可曾记得,2010年,甘肃泥石流灾害中,一位19岁的男孩王凯,他用一部老式手机,在微博上独自直播灾情,几小时后,便有近万人转发;河北大学内,一位自称“我爸是李刚”的肇事司机触动了微博网友的神经,成为了公共讨论的热点话题;同样是2010年,上海市静安区突发大火,近60人遇难,微博上点燃了数不尽的蜡烛。围观让人们站在一起,让弱小变强大、让立场被倾听、让尊严被捍卫。

如今,在2017年,在我们重新回顾这句尘封已久的口号时,其中那些冲动的欢愉已经逐渐淡去,留下来的,更多是壮志未酬的莽撞,或许还有更多深藏的韵味。社交媒体上的围观,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围观只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激情沉淀后,我们才腾出时间,仔细考察我们究竟在围观什么。

人们观看新闻的方式,在2010年之后,经历了天翻地覆的改变。记者作为传统媒体的把关人,权力不断式微,逐渐让位于风头正劲的“算法”。如果我们稍微留意一下这两年的畅销书,不论是“大数据时代”还是“算法革命”,我们都不得不去相信,这是一个从不缺少黎明的年代。不过,另一方面,这一切似乎也都印证着马克思的预言——人被自己发明的机器所取代。

当然,算法对人的取代往往是悄然进行的,我们在屏幕上看到的,只是一个简单的结果——不论是推特上的“trending”、微博上的“热门话题”、今日头条中推送的新闻。对此,美国学者塔尔顿吉莱斯皮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当推特为我们介绍“trending”时,它究竟是什么意思?同样道理,换成当今中国,我们似乎也应该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当微博向我们展示“热门话题”时,它在展示什么?它展示的是热门么?这显然是一个同义反复的答案,很难让我们满意。

具体的细节只有算法的制作者才知道,作为一项商业机密,我们自然无从知晓。算法宣称自己的高效与自动化,宣称自己摒弃了传统新闻业把关人的偏见。甚至稍有不慎,我们的逻辑便会从“自动化”一路滑向“中立性”。果真如此么?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见证的,分明是另一种技术的偏见。

这样的案例在美国已经很多了。

算法中有性别歧视:2007年,研究者发现当她在谷歌中搜索“她发明了”这个短句时,谷歌会提醒她说:你的意思是“他发明了”么?

算法中有性取向歧视:2009年,超过5万本对同性恋友好的书籍从亚马逊的销售清单中消失,因为这些书籍被算法自动归类为“成人”商品。

算法中更有哭笑不得的错误:2016年,挪威作家汤姆伊格兰德为了纪念越战,发布了著名摄影作品《燃烧弹女孩》,这张曾荣获普利策新闻奖的作品被判定为色情图片,遭到删除。

一言以蔽之:算法的自动化,并不意味着,它天生就能确保自己的中立与公正。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高效的便捷,或许还有更多意外的麻烦。借用美国记者卢克多梅尔那本《算法时代》的副标题来说,便是“算法解决了我们的所有问题……然后又创造出更多问题”。不过,对技术的质疑似乎并不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当这本书被翻译成中文版时,副标题已经被悄悄改成了“新经济的新引擎”。

当然,如同一切新生事物一样,我们需要对算法保持一种更加宽容的态度。算法不断在科学前沿的阵地上进取,我们当然有理由期待它的不断完善。但社会学家似乎对这个问题抱有谨慎的乐观:在他们看来,算法与其说是人类进取的阵地,不如说是权力纠葛的战场,里面聚集着各种商业利益、政治考量、文化偏见。

2017年,算法的乐观派们遭受了不少来自官方媒体的打击。今日头条作为其中的代表,站在了聚光灯下接受拷问,官方媒体将“个性推荐”视为“伪个性化”的低俗诡计,让人们沉迷在“自己想看的世界中”。7月,《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新闻莫被算法“绑架”》;9月,人民网再次连发文章,“三评算法推荐”。这四篇文章表达了官方媒体对“算法”新闻足够的警惕与质疑。总结起来,这些质疑无非是三个方面:第一,算法推送中的法律问题(如版权)迟迟未能得到解决。第二,算法推送让新闻更加低俗。第三,算法推送让人们的信息更加封闭。

第一项批评并非什么新鲜事。想想早期电影史中的色情片、早期互联网发展中的猖獗盗版,人类历史上,新技术的发明与扩散的伊始,似乎总是在新的道德边界和法律边界上游走。不过,任何改变人类命运的技术,也莫不是要从这些边界中逐渐抽身,完成自己的合法化过程。那么,我们又该如何为后两项批评找到借口呢?人们真的会因此生活在自己的“信息茧房”中,沦落为低俗至死的一代么?

所谓“信息茧房”,在传播学中有着不同的名号,有人称之为回声室效应(echo chamber),也有人称之为过滤器气泡(filter bubble),不论名字怎么取,意思还是那个意思:人们受困于自己热爱的信息,“失去了探索未知、创造不同可能性的机会”。换句话讲,严肃内容太累,不如我们一起让算法帮我们享受各自的低俗。不过,如果我们仔细考察这样的定义,似乎又会嗅到一丝熟悉的味道。同样的批判号角似乎在上世纪早已经打响,沃尔特李普曼断言公众是偏见的囚徒,尼尔波兹曼的寓言更是会恰如其分地传到我们耳边:我们总是担心会被那些我们憎恶的东西毁掉。但讽刺的是,如今真正毁掉我们的,却恰恰是我们无比热爱的东西。太阳底下没有什么新鲜事可言。如果借用马东与许知远的辩论在这里发问,也许再合适不够了:我们真的可曾变得更好?

我们无法凌驾于法律,责备商业的道德。技术从不会在社会中自行生长,尤其是如今,它一定会夹带着资本的利益,一路如雪球般越滚越大。不管创业者是否愿意公开承认,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用户的沉浸度是衡量一项新技术的重要指标。2016年年底,张一鸣骄傲地宣称,今日头条已经累计有6亿的激活用户,每天每个用户使用76分钟,1.4亿活跃用户。800位算法工程师帮助今日头条每天处理60亿次用户请求,这一切都是技术带来的福祉。

当然,没有人愿意公布自己的算法,另一边,又在不断更新完善着自己的算法,这样一来,在算法的黑箱两端,批判者与资本之间隔岸观火,也令本来就稀薄的批判更加不得要领。无奈的是,我们只能从日常中不断揣测端倪,比如就在现在,微博告诉我,一位大陆歌手要过生日了;微信则看一看告诉我,一位韩国偶像自杀身亡,他的遗书中早有端倪。我想我愿意祝贺,也愿意哀悼,但我不知道,自己还应该做点什么。

7年前,我们信誓旦旦地宣称:围观改变中国。这本没有什么问题,但7年后,我们似乎渐渐意识到,算法正在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围观。它决定带给我们什么的同时,也决定了为我们遮蔽什么。技术在公共性方面能做的,似乎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多。算法是如何为我们的围观供给草料?它是一个称职的筛选者么?我的答案是,目前并不是,对于未来,我愿意保持谨慎的平和,并不乐观,因为那个称职的、理想的,甚至完美的筛选者,可曾出现在人类的历史中呢?我愿意期待的,更多是对技术的反思与调整。如尼古拉斯卡尔所讲:

“对于科技带给我们的好处,我们往往非常敏感;对于科技带给我们的麻烦,我们却非常迟钝。不过,如果我们想要对一种新科技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就不能让技术的光芒蒙蔽了我们的内心。”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洗袜子作文 番茄炒蛋作文 开学第一天的作文 雪作文500字 传统节日英语作文 烤红薯作文 描写乡村的作文 五年级写人作文 前行作文600字 向往的生活作文 关于奉献的作文 雪作文300字 冬天作文500字 初春的作文 春节作文的开头 奋斗作文800 乡村景色作文 说明文作文400字 积极向上的作文 真情流露作文 英语作文30字 杭州西湖 作文 梧桐树 作文 黄鹤楼作文 礼物作文400字 腊梅作文 醒来 作文 碰撞作文 旅行作文600字 写人叙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