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书院·文」关于散文的思考

2020-11-30 01:15:01
相关推荐

什么是散文?

“散文就是形散而神不散。”这是一个流行了数十年的定义,目前的各类教科书和文学理论书籍,都是这样写的。我当年上学,在语文课上也是这样学的。

——但是,这些年,我越来越意识到,这个定义是错的。

如果说,“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的定义。那么,就意味着诗歌、小说、戏剧是“形不散神散”、“形神都不散”,或者“形神皆散”了。

事实绝非如此。无论哪种文学体裁,都要主题集中,不可以“神散”。而小说、戏剧、诗歌(尤其是古典的杂言诗,以及新诗——如果新诗是诗的话)都可以在语言形式上“形散”,长短不齐。其中,尤以戏剧和小说的语言形式最为自由。

所以,“形散而神不散”是句废话,它不仅不能作为散文的定义,甚至连散文的等特点都算不上。用它来形容任何一种文学形式,都是不得要领。

然而,迄今为止,这一莫名其妙的说法仍在大行其道。

不久前,我查了一番“形散而神不散”的前世今生,结果发现,这个概念的最早反对者,就是最早的提出者:肖云儒先生。

“形散神不散”之说,最早出自肖云儒先生。他在1961年5月12日《人民日报》刊登的《形散神不散》一文中写道:“师陀同志说‘散文忌散’很精辟,但另一方面‘散文贵散’,说的确切些,就是‘形散神不散’。”从此,这个说法不胫而走,影响了几代人。而肖氏更被誉为“散文理论界‘祖师爷’级的人物”。

好在,“祖师爷”自己出面否定了自己。2005年6月,肖先生在《美文》发表《“形散神不散”的当时、当下和未来》一文。文中写道:“44年前的5月,我是大三的学生,斗胆投稿《人民日报》副刊“笔谈散文”专栏,写了那篇500字短文《形散神不散》,接着别人的意思说了几句即兴的话。在名家林立、百鸟啁啾的散文界,这几句话是连‘灰姑娘’和‘丑小鸭’也够不上的,不过就是一只跳蚤吧,不想渐渐在文坛、课堂和社会上流布开来。”

2017年10月28日,在西安举办的第61期“贾平凹邀您共读书”活动中,肖先生再次公开澄清:“形散神不散”不是散文的定义,是我上大学时对散文的个人见解。”他说:“刚才,台下有人说我提出的‘形散神不散’是散文的定义,这是不对的。‘形散神不散’不是散文的定义,是我20岁读大学时提出的个人对散文的见解。后来,被语文教科书收录了几十年。如果把它当成散文的定义,会出问题的。”

看,肖先生表示,这个锅,我不背!

但散文到底是什么,肖先生仍然没说清楚。他只是表示,对散文的理解应该更宽松些,形散神不散、形不散神散、形散神也散、形神都不散等等,都是散文。就像世界上动物的声音,既有小鸟的啼叫,还有老虎的威吼,更有老鼠的吱吱声……

散文究竟是什么?

那么,散文到底是什么?

我以为,散文,首先是文,其次是散。

文,是与诗歌相对而言的,是不押韵的文字;

散,是与骈文相对而言的,是不整齐的语言。

所以,散文,就是整体而言,在韵律上不押韵,在形式上不整齐的文章。自古老的甲骨卜辞、钟鼎铭文始,这种文章,一直是数千年中华文脉的主流,可谓源远流长,佳作云涌。

散文按具体的用途,又有不同的格式,所以也谈不上“形散”。古文中的论辨、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记、箴铭、辞赋(不押韵类)、颂赞、哀祭、信函、尺牍等,皆各有讲究,须谨遵严守。新文化运动之后,文体大变,散文的范畴除了相应地转换与继承外,又可加入消息、通讯、特写等各有讲究的新闻体裁。

大致而言,散文就是这么回事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观察作文800字 人和景的作文 与书结缘作文600字 英语作文写作格式 禁止吸烟作文400字 写夜的作文 有关冬天的作文 春天放风筝作文二年级 窗外作文初中 暑假的一次旅游作文 关于写家庭的作文 文明只差一步作文500字 良渚博物馆作文 母亲两三事作文 我们的校园作文500字 我的小传作文700字 心灵的选择作文800字 我的爸爸300字作文 关于健康作文 来自大自然的启示作文 人间有爱作文 绶溪公园作文400字 我的妹妹作文结尾 别样的感动作文 什么老师作文 高考通用作文素材 坚持600字作文 我心中的中秋节作文 我的世界很美丽作文 飘落的树叶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