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25岁青年高考数学0分 语文仅写28字 院长:破格录取 好苗子

2020-11-30 01:40:01
相关推荐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春秋)孟子

诗人的情感诉求比普通人更高,用网络红语“精神洁癖”形容他们也不为过。由此在他们的漫漫人生中,能得一知己,便是天大的乐事。诗人一生都在歌颂知己,王勃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雁门集》写到:人生所贵在知已,四海相逢骨肉亲。孟浩然又言:知音世所稀。

臧克家也是遇到了自己的知己,才能在高考考场上,以零分数学28字的语文,被破格录取。

年少好诗

1905年,晚清时期。山东诞生了一位诗人:臧克家,臧克家的家庭环境和居住环境是他日后成为诗人的催促剂。

他的家在诸城,这个县城属于古琅琊。秦始皇在两千多年前巡游时还在那里刻石纪功。臧克家住在城西南十八里,它的两边有两座山,其中一座叫常山。苏东坡曾经还到常山打猎,写下了:试扫北台看马耳的诗句。由此可见,臧克家生活的地方就充满了历史底蕴。

再说说臧克家的家庭环境,他们家虽然是地主,但是文化氛围却很浓厚。祖父和曾祖父都是科举考试中的名人,而父亲也是学法政毕业的。

臧克家原本可以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一是地主家庭,不愁吃穿。二是,家庭中的人颇有文化,也可以给他精神支持。然,不幸却在他8岁的时候降临了,他的父亲突然患肺病去世,从此家道中落。

俗语说: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就会给你打开一扇窗。俗语又说:万物都有两面性,福祸相依。无论如何,臧克家的遭遇也印证了这些俗语,臧克家的家庭虽然没有了钱财,但是臧克家也有了机会接触贫困人家的孩子。

而和他们相处的时光,也让他更加明白农民生活的辛苦与不易,这些对于他后期诗词创作都有巨大的启迪作用。在和贫困人家相处的这段时光,他学会了很多的民谣:娶了媳妇忘了娘.....碰了南墙碰北墙等等,这些民谣一直到他年老,还萦绕在他的耳畔。

祖父和父亲是对他影响最大的,也是因为他们,臧克家从小就爱上了诗句。祖父和父亲都是在封建体制中长大的人,人格严肃刻板,尤其是祖父,一严肃起来,都没有人敢接近他。

可是一旦说到诗句,祖父就一脸笑意,如沐春风,俨然换了一个人。臧克家跟随祖父,从小就记了好多的诗句,如:少小离家老大回,床前明月光等等。

他小时候虽然不明白这些诗句的情感和想要表达的用意,可是这些诗句就和农村的歌谣一样,唱到了他的心尖。春节时候的春联,是从古至今的习俗,而臧克家每逢春节,春联都是祖父亲自手写。这些春联上的话都出自古人的佳句。

臧克家8岁的时候上了私塾,在私塾读了四年的书,他就会背六十多首古诗了,老师都对他赞不绝口。

臧克家每次看着自己居住的地方留下苏轼名句的时候,他就会感慨:做一个诗人真好,多少帝王将相,被东去的流水淘尽。而诗人的诗句,却永远长存,打动人心。

破格录取

1923年的时候,臧克家又去到了山东省的第一师范,在这所学校臧克家的文学素养再一次提高。这所学校的校长是高等师范学院毕业的,他也很重视同学们懂得文学素养,经常请周作人,杜威等人来学校发表演讲。

臧克家在这种学习氛围下国文的成绩越来越好,尤其是作文,总是得到老师的称赞。他写的白话诗《语丝》还被周作人登了出来,臧克家很是高兴,觉得自己的才华得到了赏识。

后来他一鼓作气,又给林兰女士主编的诗集投了三篇稿子,还都被采用了,他更是有了写诗的信心。

当时大清已经亡了,没有了科举考试,鲜少有人把心思花在学习上。但是臧克家非常喜欢写诗,他不想自己的才华被淹没。更不想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在他25岁的时候报考了国立青岛大学,想要继续学习。这所大学在当时的年代,只考两门:语文和数学。而臧克家和很多语文成绩好的同学一样,偏科。

臧克家对数学一窍不通,这种想象似乎是从古至今固有的。考试的时候,臧克家看着数学题,觉得头大,他确信自己一题都不会做。于是他干脆放弃写数学题,直接做语文。

语文作文一直都是臧克家最擅长的部分,当时有两个选题《你为何报考这所大学而》和《生活杂感》。

臧克家选择了后者,不过他也没有按套路出牌。臧克家只写了一首短诗,短短28字:“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谁便沉入了无边的苦海。”

高考,是无数学子改变命运的机会。而臧克家在考场上数学交了白卷就算了,自己最擅长的作文还只写了28个字。当时的他,也以为自己没戏了。

谁曾想到臧克家写的诗句被当时青岛大学文学院的院长闻一多看到了,闻一多觉得很兴奋,他认为臧克家短短28个字,却道尽了人生。

在闻一多的眼中,臧克家是写诗的好苗子。就是这样,臧克家就被国立青岛大学破格录取了。

人生知己:闻一多

之后臧克家就进入了国立青岛大学的中文系,老师就是闻一多。为了更了解自己的老师,臧克家还特意读了闻一多的《死水》,这一读仿佛让自己发现了新大陆。

臧克家顿时觉得自己以前读的诗,在《死水》面前,黯然失色了。他还放弃了以前对诗的看法,觉得如今才找到适合自己创作诗歌的途径。简单来讲:臧克家觉得自己找到了知己。

后来他每次创作诗歌第一个就会寄给自己的老师闻一多。有一次臧克家把自己写好的诗《神女》寄给闻一多,闻一多看完寄回来时,在他喜欢的句子上标了红色的双圈。这些句子也恰好是臧克家喜欢的。臧克家看完之后,竟然高兴的上窜下跳。

在学校呆了两年后,也就是1932年,因为考试制度太严格,发生了学潮。同学们把责任都推到了闻一多的身上,还有人写打油诗骂他。

后来闻一多被辞职去了清华大学,在给臧克家的信中,他写到:学校让我做国文系的主任,我不做,我以后都不做这一类的事情了。得一知己,可以无憾,在青岛有你一个人就足够了。也是深受闻一多的影响和支持,才有了臧克家那首家喻户晓的有的人,而他们又何尝不是“活着”的人呢。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优秀作文400字写事 希望作文 作文传统节日300 英语作文介绍自己家乡 快乐的元旦作文200字 关于法治的作文 一篇写人的作文500字 描写狗的作文450字 我的小院作文300字 礼物作文初中 英语作文短语 绿色文化作文 中考总结作文 英语评论性作文怎么写 考后反思800字作文 朋友给我带来快乐作文 关于努力的作文600字 美丽的季节作文 小学二年级写作文 美丽的校园作文四年级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作文 同学特点作文 畅想未来作文 篮球训练的作文 小狗的作文三年级 乡情700字作文 关于抽烟的作文 想象作文ppt 作文愉快的一天 课间十分钟作文1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