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滨州日报评论员文章:市之强 强在基建支撑

2020-11-30 01:40:01
相关推荐

市之强,强在基建支撑

滨州日报评论员

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鲜明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和服务性特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血脉”,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日益成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硬指标,不仅决定了今天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也决定了明天富强滨州建设的潜力。把强化基础设施确立为强市的关键一环,是市委、市政府立足市情、着眼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决策。

进一步增强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既是滨州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在需要,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客观要求。推动发展模式转换、质量效益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发展潜力释放,必须有可靠的基础设施承载。不断提高城市品质、持续改善城乡面貌,让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幸福,必须有完备的基础设施支撑。由于历史的原因,滨州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先天不足,后天失养。虽经全市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与省内兄弟市相比依旧“有路不畅、有铁不快、有港不大、有场难飞”,成为掣肘创新创业、战略转型的短板。与此同时,实现高质量发展,又迫切需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先导、引擎作用,为打造对外开放高地、制度创新高地、营商环境高地、人才集聚高地、产业创新高地,打开空间、做大平台。滨州的基础设施必须率先成为“高地”。

过去的一年,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布局谋篇,“补短板”与“建高地”齐头并进,推动全市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起势”,发生内生性、关键性的变化。 2019年,全市实现交通建设投资80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44.3%,同比增长79%,创历史新高。一个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如火如荼、捷报频传,初步构建起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发展格局。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不断凸显,为全市不断把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推向深入,为富强滨州建设提供可靠支撑,打开了全新格局。

以“铁公基”为代表的“老基建”全面破局,滨州的区位优势、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六高两铁”汇聚,奠定了滨州国家主干道高铁枢纽城市和环渤海重要节点城市的地位;九条高速纵横,将构建滨州通达四方的公路网,形成城市“高速外环线”,秦滨高速+G228丹东线将打开东部沿海城市“出关进东北”的最便捷通道;博港铁路电气化改造,将实现“四港、五地”,尤其是主副城区的互联互通,带动县域差异化、协同化发展;滨州港、大高机场海空联动,将成为滨州联通全球物流、集聚临港产业的重要桥头堡。基础设施建设的宏伟蓝图次第拉开,让滨州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环渤海经济圈等重大战略交汇叠加之地的战略优势日益彰显。

以5G基站建设、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基建”方兴未艾,将为滨州高质量发展带来新机遇、新空间。产业基础、能源电力、区位地理、气候条件、人力资源等比较优势,为滨州超前布局5G网络、工业互联网,特别是大数据存储区域中心及应用产业,推动各行业的数字化赋能,抢占了发展先机。随着全市产业布局再调整、产业链供应链再重构步伐的推进,主动运用“互联网+”“工业4.0”等推进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加快向高端智造攀升、向创新驱动转换步伐,已成为滨州实现弯道超车强劲的内生动力。

用好国家推进七大“新基建”项目的机遇,积极布局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推进包括智能制造、智慧物流、新材料新能源、5G等新基建项目,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能蓄力,滨州已经迈出坚实步伐。今年,我市又确定了围绕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加快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建设,建成5G基站1900个,实现主城区和重点应用场景连续覆盖,完成新型智慧城市省级试点任务等工作目标。全市将以年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以上的力度,以七大领域为引领,结合“铁公基”等传统项目,全面提升基础设施档次水平,为“出门即出发”奠定坚实基础。

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叠加,为滨州实施重大设施建设攻坚提供了空前利好。优越的区位优势和科学的产业布局,让滨州承载战略机遇得天独厚。“滨州人能,滨州人行”的生动实践,凝聚起全市人民干事创业的激情。天时地利人和,让我们有信心把基础设施建设推向更高层次,支撑富强滨州建设快马加鞭!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五年级写景作文 写人的作文300 即景作文400字 冬天的作文400字 礼物作文500字 京剧作文 数学小作文 爬泰山作文 说明文作文怎么写 书信作文的格式 躺平 作文 英语作文纸 孝敬父母作文 看电影的作文 告别的作文 郁金香作文 作文家乡的春节 醒来 作文 四年级作文200字 作文好词好句摘抄 过山车作文 英雄作文600字 最可爱的人作文 作文用英语怎么说 春天作文二年级 春天作文400字 圆明园作文 颐和园作文 小仓鼠作文 小人物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