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备战一测 高考提分 最全攻略在此!

2020-11-30 03:30:02
相关推荐

高考“零模”刚刚结束,距离“一测”大概还有三四个月。作为高三复习非常重要的一场“定位模拟考”,“一测”将从内容、考试、成绩评定三方面全方位模拟高考,检验学生的知识水平,并为下一轮复习提供重要指引。如何通过“零模”总结一个学期的复习成果,查缺补漏,备战“一测”?

广州日报“广访谈”中高考加油站邀请广州市中学数学教研会理事、广东实验中学数学教研组组长肖勇钢,以及广东实验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高三年级备课长倪晓龙针对考生和家长们关注的焦点问题,进行详细的答疑解惑。

倪晓龙 肖勇钢 焦点一:如何从零模看高考命题趋势?

肖勇钢:到零模的时候,第一轮复习已经大致完成。第一轮复习的特点是覆盖面比较大,但难度适中。因此,通过零模,第一是可以诊断学生对于基础知识、基础概念、做题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找到薄弱环节进行查漏补缺,为下一步复习做规划。第二是对考试流程诊断,帮助学生发现问题。例如,零模的考务严格,提前多少分钟进考场,发卷、铃声提醒、收卷等等,都模拟了高考。结果有的学生忘记带准考证,有的学生忘记填涂AB卷,还有学生把语文考试时间记成了两个小时……这都反映出对考试流程的不熟悉。第三是对考试心理诊断,部分学生心理发生了问题,导致零模成绩不能真正反映水平。比如一下笔手就抖,对于简单题不放心,反复琢磨耽误了时间,难题做不出又焦虑、慌张等等。第四是诊断学生应试技巧,包括时间分配,答题顺序,客观题如何巧解等等。除了诊断,学生还可以通过零模,评估在第一轮复习后所处的位置。高考是选拔性考试,主要功能排序择优,成绩高低反而不是最重要的。学生通过了解自己目前处于的整体位置,看看自己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为一测做好准备,定好目标。

这次零模卷跟2019年全国卷的风格比较相似:注重基础,对概念的考察比较充分,例如理科数学的第1、2 、11、14题。前面两题简单考察,14题不难,但很多学生丢分,概念不牢,11题则对概念考察得比较深入。第二是试卷的结构比较稳定,知识点覆盖比较广。2019年全国卷所没有出现的淡化的三视图,线性规划,在此次的零模中也出现了,是比较全面的覆盖。

倪晓龙:零模、一测、二测这三次重要考试,在高考前对高频考点进行覆盖,对高考模仿明显,都是很重要的考试。从这次零模出题来看,跟2019年高考命题思路一致。从文本选择、题目设置来看,考察对学生社会的关注,对文化的传承,对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些都是高考非常重视的能力和素质,能够体现高考命题趋势。可以说,零模的题目出得还是比较成功的。一般来说,高三第一学期学生是比较适应中等难度题目的,但这次零模试题难度不小,很多学生在答题的时候还没找到题型规律,没有掌握解题技巧。他们不一定是知识出了漏洞,也有可能技巧和心理出了问题。因此,学生可以通过零模,看看自己是哪方面出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

焦点二:从零模到一测,如何有效提分?

倪晓龙:不仅是零模到一测,备考的每一个阶段都有提分空间。只要孩子们能够跟紧老师步伐,基本能找到提分关键点。通过考试发现自己的问题,后阶段做相应弥补,这是提分最重要的渠道。从语文这一科来看,到现在为止,严格意义上来说还没有完成第一轮复习,高考要考察的必备知识和能力,还没有完整地给学生梳理。在前期备考中,我们更侧重高频考点,必考考点的复习。而这次高频考点,或者更次要的考点,我们在接下来复习会展开,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学生构建更完善知识体系,提升应试能力。因此同学们要相信,只要跟紧老师步伐,一定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从我教的学生的表现情况来说,他们在单项选择题出现的错漏比较多。这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对选项理解出现了偏差,二是面对选择项犹豫的时候,就会怀疑自己,心理不过关,一直纠结,耽误后面答题时间。如果应试技巧过关的话,可以用多种方式,例如排除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在下一轮复习过程中,我们也会进行应试技巧的训练,以及锻炼应试心理。

零模结束后,很快就要放寒假了。我们备课组认为,寒假期间,学生需要回到生活。因为语文跟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学生可以趁着这个时间,了解春节民俗文化,了解我们社会的变化,风向等等。另外,可以搜集一下这几年各大媒体的新年致词。这些文章对过去一年有比较系统和独到的总结归纳,对学生的思维品质,对生活的理解都是很有帮助。

肖勇钢:从现在开始到高考前,都有提分空间。拿到零模试卷后,首先要认真分析,分析不准的可以找老师面谈。不仅分析失分点、还要分析得分点:哪些是已经熟练掌握的,哪些是模糊的,哪些是瞎蒙的。得分了不代表没有漏洞。一是从内容上进行分析,自己存在哪些知识点漏洞。然后回归课本,从课本中找到相关概念,理解吃透。找课本的例题、习题,从源头上把漏洞补上。二是从方法上分析,哪些是做的时候犹豫不决的,或者是方法不对,即使答案对了但过程耗费不少时间,可以进一步改进的。另外,建议同学之间多交流,发现有更好的解题方法,可以及时增补。

特别强调计算问题,其实不仅是高考生,这是各阶段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学生对计算不重视,归结为“粗心”就让问题过去了,但从小学到高中,这个问题却始终存在,甚至影响到了高考。计算问题一定要认真分析,严防死守,必须拿下。计算出问题有两个原因,一个计算习惯不好。最严重的也最常见的是跳步,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去括号、合并,没有一步步写下来,只是脑子过一过,这样很容易出错。第二是方法的选择不优,导致计算很复杂,别人很简便就能算出来的,自己却搞了很多步骤,步骤多了自然出错概率大。还有应试的技巧,也是提分的重点,包括怎么安排考试时间。对于数学提分来说,刷题也是常规和必要的手段。由于数学考试在下午,建议平时练习就安排在下午做数学。另外,对于通法、通解、巧解、特殊的解法等,也要进行查漏补缺。每天补一两个漏,到高考就能做到很扎实了。

针对寒假复习,我再一次建议回到课本,熟悉知识定理。解题思路是建立在对基本知识、基本定理熟练掌握的基础上,运用它们解决问题,所以还是要看课本。包括看书上的笔记,各种定义,定理、公式,都可以推一推;书上例题,包括重点习题,重新做一做。高考题时不时会考到课本例题、习题的“变体”,因此搞懂原题非常重要。第二个是解题时学会融会贯通。很多学生主要还是模仿,套方法套结论,其实很经不起推敲,变一下就不会了。要利用寒假梳理知识网络,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在这个过程中要多思考、多观察,才能更好掌握知识。

焦点三:如何有效训练阅读和作文?

倪晓龙:语文高考整份卷子的字数明显增加了,因此阅读的速度、质量非常重要。从这次零模来看,学生在阅读速度上偏弱,所以在做阅读题的时候,做选择题容易纠结,导致留给作文的时间不够。现在高考阅读分值有70分,包括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就现代文阅读来说,我们首先要了解阅读类型是不一样的,三种现代文阅读包括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考察方式也不一样。如果把所有类型当成同一类型做,是做不好的。

例如论述类阅读更加侧重于概念解读、阐释、逻辑关系的梳理,学生如果不关注概念以及各种逻辑关系,在做题的时候就会出现理解上的误差。对于实用类文本阅读来说,近年来流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可能会有图表有文字,学生需要在比较繁杂的信息里筛选有用信息。信息类阅读是现代人非常重要的阅读能力,学生要在大量文字里搜寻有用信息来整合、转化,成为自己的答案。因此阅读的时候一定要有信息筛选的意识。而文学类阅读重在考察学生的审美能力。答这类题,对文本基本特征,解题方法要非常熟练。要根据不同类型文本做复习,进行知识归纳和答题技巧的培训。

至于作文,这几年都在写任务驱动型作文。像这次零模作文就有4项任务,难度比较大。我们刚上高三就开始给学生进行复杂任务训练,因此学生对任务有比较清醒的认知,但完成过程中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顾了这个任务,那个任务就忘了。或者某一个任务在开头任务完成很好,写着写着又忘记了,有头无尾。建议考生对复杂任务的作文题,要根据任务、材料类型,把作文题做更细致分类,每一类任务通过怎样的方式实现,这些都要训练,作文就会有很大的提分空间。还有一些比较具体的作文应试技巧和操作细节,我们也会在后面的复习阶段开展。例如这次零模作文考书信写作,要求给教材主编写信提建议。部分学生表达不得体,像在给主编下命令,做报告,义正辞严、理直气壮地把任务完成。但事实上,这个书信任务是需要学生得体地给主编表达一些看法、建议。因此,学生在语气表达上可以再进行细化训练。省实的训练频率是三周写两次作文。学生自己的日常训练中,未必要把作文写成完整的文本,可以针对自己的弱点作相对应的 训练。例如有的同学整体写作思路不清晰,建议多做提纲写作,做一下审题立意训练,做提纲写作。不同同学,作文训练方式也是多样化的。

焦点四:能力不同的孩子,数学有何提分攻略?

肖勇钢:共同的建议是刷题。高考难易分布大概是3:5:2,简单题30%、中等题50%、难题20%,也就是说,中等难度及以下的题占到120分左右,这120分所有同学必须争取拿到。对于要求不那么高的学生来说,第一就是力求准确,把120分都拿到手。这类题比较稳定,考题、知识点都是基本固定的。这些题的格式、解题过程、解题思路相对比较容易理解,也容易模仿,通过刷题,就能把思路和方法记下来。

而且,刷到一定数量,对知识的理解也会相对透彻了。一个一个点解决,只要肯花时间花精力,肯定没问题的。对于数学成绩优秀的同学来说,确保120分全部拿下的前提下,还要针对压轴题展开训练。对于前面120分,刷题是要刷质量,提高解题速度。留出充分时间做难题。难题主要是选择第12题、填空第16题以及解答第21题,可以进行针对性训练。做题时间,每天最好保证半个小时左右。

给一个寒假阶段的复习建议:除了刷题,还要停下来思考。做题的时候,想一想出题思路,题目条件是什么,目标是什么,条件可以做哪些转换,题和题之间有没有共性。以思考、挖掘的方式做题。另外,要利用寒假总结第一阶段的知识点疏漏。把之前做的试卷,习题集拿出来翻一翻,重点关注不会做以及经常错的,以及虽然做对了但没搞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的。这些都是易失分点,拿下了就是得分点。提醒一个问题,很多同学做题时喜欢看答案,这是很不好的习惯。做一会儿就翻答案看,缺乏独立思考,会制约数学能力的提高。

答疑解惑

学生:同一道难题,我这次听老师讲完,下一次还是不会做,怎么办?

肖勇钢:对于同一道难题,如果反复做还是不会做,那就算了。这说明学生现阶段能力还达不到,可以稍微放一放,不要死揪着一道题。把精力放在掌握基本知识、方法、技能上。也许基础夯实了,过一段时间拿起这道题,就会做了。而且有一些复杂问题,不是看一个题就能解决的,是要看懂一类题,才能搞清楚,学生不用太着急。

家长:我家孩子古文阅读失分特别多,现在还来得及补么?

倪晓龙:古文阅读考古代传记比较多,如果积累不够,就会像看天书一样,对于高三备考来说,我们要求孩子们有改错积累本子。凡是遇到不能解决的古文的问题,通过积累本整理出来,把厚书读薄。同学们寒假要把积累本用好,认真重温,把自己常错的,没记住的都仔细过一遍。事实上,古代传记讲的内容是有趋同性的。古人写传记,大多是功臣、忠臣事迹,很多词汇是相通的 ,例如官职变迁,表达对皇帝的忠诚等等,这些都是可以通过整理归纳掌握的。虽然现在才进行古文积累有点迟,但亡羊补牢,古文阅读提升不到高考都不要放弃。

老师备考箴言

倪晓龙:不急不躁、沉心静气、紧跟老师,扎实备考、及时总结、有的放矢、机动灵活、提高效率。

肖勇钢:高考其实是一个综合性考试,不仅仅是智商,还有情商,还是身心考察,复习是系统性工程,是持久战,坚持到最后才是最终胜利者。根据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目标,调整不同的方法。要学会放弃,事情很多,时间很少,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尽可能提高学习效率。数学复习做到以下几点:吃透课本、紧抓基础,注意通法通解、理解中心思想。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刘晓星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刘宇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吴一钒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运动会作文500字 描写水果的作文 我爱我家的作文 感谢父母的作文 节约用水的作文 亲情的作文600字 描写事的作文 责任作文600字 关于桥的作文 我的收藏作文 传统美德作文 小学同步作文 最美逆行者作文 初二作文大全 知己作文 打羽毛球作文 500字作文大全 中考作文题 机遇作文 秋的作文 昆虫作文 作文我的理想 亲人作文 高中作文范文 中考语文作文 学生作文 我家的春节作文500字 新学期新计划作文 成长类作文800字 赏花灯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