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幸福的方法》:谁都想获得幸福 但又有几个人能解释幸福是什么

2020-11-30 06:00:01
相关推荐

幸福是什么?是一种心态,是一种满足,是一种渴望……每个人对幸福都有自己的解读。本书或许能让您领悟什么是幸福,以及如何去追求自己的幸福。

作者简介

泰勒·本·沙哈尔(Tal Ben-Shahar),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硕士、组织行为学博士。曾在大学开设的“积极心理学课程”深受哈佛学生的喜爱,热度一直位居榜首。

此外,由于他的课程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被众多企业家与高管誉为“摸得着的幸福”。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它和一般的励志鸡汤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吧!

四种“汉堡模型”

作者在年轻的时候,曾是一名运动员。汉堡是他的最爱。然而,他的梦想是成为全国壁球赛的冠军。

因此,为了以最佳状态参赛,他不得不选择克制自己。每天都进行艰苦的训练,坚持食用教练给他安排的健康餐。

此刻,他心里暗暗的发誓:如果他的梦想能够达成,事后他要一口气,吃下四个大汉堡。

最后,如愿以偿。他夺得了总决赛的冠军。那一刻,他兴奋地跳了起来,与家人隆重的庆祝了一整天。

可就在狂欢之后的那天当晚,他一个人走进房间,感到莫名的孤独和空虚。

比赛给他带来的快感与享受似乎烟消云散了。

他也不再有奋斗和追求的目标。第二天,坐着来到汉堡店,他如愿地买下了四个汉堡。

可面对眼前的这一堆汉堡,他却怎么也兴奋不起来了。

之后,作者用数十年的时间,研究了关于“幸福”这个话题的真正意义与内涵。

看着眼前那四个汉堡,我思考了四种“汉堡模型”,每种汉堡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正好代表了四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和行为模式。

第一种:“忙碌奔波型”

作者笔下的蒂姆, 从小是个无忧无虑的男孩儿,但从六岁从进入小学的时候,就一直被灌输了这样的价值观——

“你必须努力学习,取得非常好的成绩。只有这样,才能拥有美好的未来。”

然而,没有人告诉他学校也是个可以获得快乐的地方,或者说,学习本身就应该是一件开心的事情。

之后的蒂姆,学习非常刻苦。一丝也不敢懈怠。即便在考试时,他总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作文怕出现错别字、计算性的错误、被过的知识忘记了),但他仍然负重前行。

就这样,即便他的学习并无兴趣与求知的欲望。但他仍然奉行并坚持着“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价值观。

大学毕业后,他被一家著名的公司录用了,但这份工作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虽然有着丰厚的报酬。但每周要工作将近80小时。很多时候,他都累的喘不过气来。

即便是这样,他仍然苦苦坚持着。在所谓的“美好的未来”中不断的煎熬着。

因此,作者把这种为了达到最终目的,忍辱负重,坚持到底。丝毫感受不到沿途美景的麻木之人,称为“忙碌奔波者”。

第二种:“享乐主义型”

在我们生活中,“享乐主义型”的人,简单来说,就是只顾当前眼下的享受,从来不考虑未来的人。

比如说,放假后,很多人想的第一件事一定是吃喝玩乐。看电视、玩游戏、刷视频……

而很少去考虑当下做的事情是否有意义,对未来是否有积极的影响。

第三种:“ 虚无主义型”

“虚无主义”的人是指生活中的“放弃者”,他们不再相信生活是有意义的,也不会再去追求幸福。

他们只沉浸于过去的阴影而放弃现在未来,并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通常,这一类型的人遭受过生活的重创,因此一蹶不振。每天靠香烟和酒精的麻醉,过着醉生梦死的日子。

第四种:“ 感悟幸福型”

“感悟幸福型”的人是最理想、最幸福的人,因为这一类型的人, 能够使当下与未来都能够获益,并且能享受的真切而永恒的快乐。

比如,一个热爱学习的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创造的快乐,而这种快乐也可以帮助他取得好成绩,并且在未来获。

反思:大多数情况下,你属于哪种类型的人?那么你能够真切感受到幸福吗?

什么是幸福

对幸福的理解,各有不同。

有的人认为,有了足够的财富安享余生,不用再去辛苦的工作,这便是幸福。

又有的人认为,只有在工作团队当中,获得了至高的荣誉和地位,取得了成功。才能获得更美好的爱情与终极的幸福。

还有些人认为,丈夫能够每月能赚更多的收入,孩子能够取得更优秀的成绩,这就是幸福。

然而,在作者看来:

幸福的定义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真正快乐的人,能够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享受它的点点滴滴。这种解释绝不仅限于生命里的某些时刻,而是人生的全过程。

因此,真正意上的幸福。它既能使你享受当下的快乐,对未来也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正是上文提到过的“感悟幸福型”这一类人。

心流体验

我们都有过沉迷于阅读或写作的经历,有时连别人叫我们都听不见;或者,当我们在专心烹饪、和朋友谈心、在公园打球时,经常几个小时就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这些就是心流体验。

当我们处于心流状态时,此时便进入了身心合一的状态。周围的一切并不能使我们分心。我们正在全神贯注的专注于一点。

内心似乎隐隐的有一股“洪流”,让我们感觉自己仿佛无所不能。

而运动员把这种情形叫做“在状态”, 当处在“心流”状态时,无论是打球、下棋、赛跑等等。

几乎都能够达到最佳的表现, 并时刻享受着那种体验。我们在这种最佳的状态下,可以更好的学习、成长,并逐步向未来的目标靠近。

根据“心流理论”的提出者——契克森米哈伊的解释,拥有清晰的目标是心流体验的前提。

然而,对于目标的设定。不能太容易,也不能太难。

太容易会觉得乏味,太难的话会让我们感到焦虑,并逐渐的丧失信心。

所以,必须给自己设定合适的技能挑战比。也就是“幸福感”=个人技能/挑战难度(一般情况,个人技能为一个定量。)

反思:仔细地回想一下,在你什么时候有过心流体验?产生那种感觉的原因是什么?

工作让你更幸福

亚当和夏娃当初享受的是典型的快乐生活——他们没有工作,也没有对未来的打算。当他们因吃下禁果被赶出了伊甸园后,他们及子孙后代都必须辛苦工作。工作从此成了惩罚的标志之一,而我们会把天堂(一个完美的地方)形容成一个没有困难、没有工作的地方。但其实在地球上,我们必须工作才会有快乐。

事实上,日本著名的“经营之圣”稻盛和夫也曾说过:工作的意义在于“锤炼心志,磨练灵魂”,只有对工作怀着敬畏与无限热爱的人,才能拥有厚重的人格,这样的人在生活中能够做到沉稳而不摇摆。

可以想象:

假如你中了彩票,足够你玩乐一辈子。你没有目标,不做工作,每天吃喝玩乐,如果长期持续这种无聊的生活,你不但不会成长,而且会丧失自己人性中那些美好的东西。长此以往,你与家庭、朋友的关系就会恶化,你将找不到人生和工作的意义。

简单就是幸福

时间是有限的,而在有限的时间里有许许多多必须做的事,这将使已经短缺的资源日益减少。超负荷的忙碌,加上日常生活的压力,导致我们在生活中有很多的不快乐。

在作者的看来,虽然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去做。

但我们可以每一天的事情设定优先级。比如,哪些是最重要,最紧迫的?哪些又是最不重要,最不紧迫的事……

这样,把并不重要的琐事通通排除。解放自我,释放压力,才能感受到幸福。

因为大多数时候,时间富余,也就意味着人们可以用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喜爱并且有意义的事情。

相反,如果时间窘迫,不自由。便会给我们心理带来较大的压力,我们会经常性的是忙碌奔波,感到压力与挫败感。

寄语

读完这本书后,我认为幸福就是做有意义的事,而且这件事能够使你快乐。

那为什么会快乐呢?因为是你喜爱做的,并你会为它设定合适的目标,不会太难,也不会太简单。

最后,它能促使你不断的成长与进步。并促使你绕开生活中一切的琐事,专注的享受着当下最美的时刻。

而这种奇妙的感觉,你便可把它定义为幸福。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水资源英语作文 写作文的好词好句开头 关于奶奶的作文600字 自信作文题目 小学六年级语文作文题目 库里作文素材 台阶作文600字 作文温暖400字 廉洁自律的作文 跌宕起伏的作文 初二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 有人物描写的作文 介绍旅游景点英语作文 青春有信仰作文 四年级暑假作文350字 初中作文200字左右 以阅读为主题的作文 作文执着 赞美祖国的作文开头 辣的作文 我的母亲150字作文 四年级大扫除作文 怎么保持健康英语小作文 意志力的作文 为什么作文 参加架子鼓比赛作文 小狗自述作文 面对挫折作文450字 星空幻想作文 我错了作文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