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百花文学奖颁出 作家阿来同时获得小说奖与散文奖

2020-11-30 08:25:01
相关推荐

12月8日,第十七届百花文学奖颁奖活动在天津举办。经过读者线上线下投票和专家评审,共有28部小说、6篇散文以及4位作家荣获各类奖项。

百花文学奖的前身为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年创立的《小说月报》百花奖,每两年一届,从2015年起增加散文奖项,升级为百花文学奖。三十多年来,百花文学奖一直以读者投票为特色,其获奖者也代表着不同时期国内创作的中坚力量与文学潮流。第十七届百花文学奖评选于2017年初启动,评选范围为《小说月报》《小说月报·原创版》《散文》《散文海外版》等文学期刊2015—2016年刊发的作品。

颁奖现场

获得本届“百花文学奖”的作者包括王蒙、冯骥才、李存葆、韩少功、苏童、迟子建、范小青、叶广芩、裘山山等多届百花奖得主,也有近年活跃于文坛的70后、80后代表作家徐则臣、双雪涛、张楚、弋舟、葛亮、石一枫、周李立等,茅盾文学奖得主阿来本次则凭借小说与散文获得双奖。

另外,本届评选新增了“开放叙事奖”和“影视剧改编价值奖”两个奖项。“开放叙事”是《小说月报》新创品牌栏目,本次获奖者为任晓雯与郝景芳。郝景芳是成为继刘慈欣之后第二位获雨果奖的中国作家,任晓雯近年在《南方周末》开设的专栏《浮生》,也展现了传播媒介与小说样态、叙事方式的互动之中新的写作的可能性。影视剧改编价值奖,获奖作品为《如果没有明天》,作者为余耕。该作品改编的舞台剧《我是余欢水》最近在北京繁星戏剧村上演,影视改编也已进入操作阶段。

来自《人民文学》《收获》《十月》《天津文学》等十余家报刊的编辑获得本届优秀编辑奖。

第十七届百花文学奖颁奖季期间,还将有文学朗读者晚会、文学沙龙、新书分享、作家签售、高校讲座、文学影视论坛、舞台剧演出、文学改编电影联展等文化活动同时展开,全部获奖入围作品也由百花文艺出版社结集推出。

此次颁奖典礼中,获奖作家均到现场,有的作家也尤其引人关注,如作家冯骥才。

冯骥才与迟子建

此次冯骥才以其《俗世奇人新篇》摘得短篇小说奖。冯骥才1942出生于天津,祖籍浙江慈溪,已出版有《冯骥才文集》等多种作品。中篇小说 《啊》、短篇小说《雕花烟斗》分获1979年全国优秀小说奖。小说《神鞭 》《 雪夜来客 》《—对夫妻的三千六百五十天 》《 拾纸救夫 》《炮打双灯》《市井人物》《石头说话》《俗世奇人》《抬头老婆低头汉》分获《小说月报》第一、三、四、五、六、 七、九、十二届百花奖。

冯骥才在文章《又冒出一群人》中谈道:二十年前,脑袋忽冒出一群人物,全是我家乡天津卫的奇人异士。天津这块地里边,有碱有盐还有硝,因生出各色性格的人, 又热又辣又嘎又不好惹。因之,自儿时耳朵里就装满一群群乡土怪客与民间英雄,叫我称奇叫绝,心里佩服。我信如果没这些人物,就不知道嘛叫作天津卫。

冯骥才说:“写小说的只想把这一方水土独有的人物写出来,由此实实在在棒出此地的性情与精神,所以自从我写小说,此地的人物就会自个儿钻出我的笔管,然后一个个活脱脱站出来。”

冯骥才认为任何地域性格,都是在其历史某一时期中表现得最充分和最耀眼,比如清末的北京、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和清末民初的天津。在《俗世奇人新篇》中,冯骥才前后写的三十六个都是清末民初的人物。

冯骥才

这是冯骥才第十一次拿到百花文学奖,冯骥才在“获奖感言”中说:“我从1990年代中期做文化遗产抢救,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剧烈的冲击下,很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已经濒危。今年我七十五岁了,我跑不动了,很多我想去的村子也去不了了。写作是一件让我觉得温暖的事情,文字是有温度的。”

此次颁奖典礼上,四川省作协主席、作家阿来凭借中篇小说《三只虫草》与散文《士与绅的最后遭逢》同时获得小说奖与散文奖,拿下百花文学奖历史上首个双奖。

阿来,1959年出生于四川。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转向小说创作。主要作品有诗集《棱磨河》,小说集《旧年的血迹》、《月光下的银匠》,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空山》,长篇地理散文《大地的阶梯》,散文集《就这样日益在丰盈》。《尘埃落定》于2000年荣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阿来的获奖小说《三只虫草》是对近些年的冬虫夏草热的思索,并以此钩沉整个青藏高原地区的环境和社会。他以向游客兜售虫草的逃学的少年为切入口,通过写与这个孩子相遇的人来尽量展现社会幅面。

阿来称:”这些年,出于对现实的因应,我对环境问题有了越来多的关注,也一直想写与此相关的小说。”“一篇小说是否成立,并不决定于是否写出了一种新的现实,也不决定于是否有一个敏锐的主题。仅仅有此两点,还不能算是一篇真正意义上的小说。小说的核心是人,大部分情况下会被现实的社会生活支配的人,同时又试图突破这种支配的人。人这种有意无意间突破现实规定性的努力,或者成功,或者部分成功,或者完全归于失败,都是现实生活为人生提供的可能选项,也是为小说写作提供的可能选项。这就是小说可供开辟的空间,也是其张力之所在。”阿来也对小说写作提出了自己的思索。

除了冯骥才、王蒙、阿来、韩少功、苏童、迟子建等作家,不少年轻的作家也在这次颁奖典礼中崭露头角,如双雪涛、葛亮、石一枫等。

双雪涛,1983年,出生于沈阳,他写作了《翅鬼》《天吾手记》《聋哑时代》《平原上的摩西》《飞行家》等,他是首位入围台北文学奖的大陆作家,华文世界电影小说奖首奖得主,以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最具潜力新人”。他的大部分作品,已经被影视公司看中,即将搬上荧幕。

双雪涛谈道:“我喜欢写小说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小说可以展示,大部分时候在展示,但是与此同时,更多的东西在隐藏,而隐藏的东西也是展示的一部分,这种暧眛的辩证法,使我一直在干这个写小说的活计,以此为生。也因为这个工作,而使自己产生了更多的困惑。这困惑并不使我惊慌,因为我也可以把困惑写进去,这是小说家的特权,也是展示与隐藏的一个方法。”

石一枫,1979年生于北京,现居北京;1998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2016年 6月25日,石一枫的《世间已无陈金芳》获得“首届海峡两岸新锐作家好书评选”十部作品之一。此次他的《地球之眼》获得百花文学奖短篇小说奖,他谈道:“《小说月报》是天津的杂志,受到全国人民的喜爱。说个题外话,对于另一个靠说话吃饭的行当也就是相声而言,在北京说得天花乱坠不算能耐,必得到天津受到座儿的认可,那才算会说了。作为一个爱听相声的北京作家,这个奖对我而言有着独到的意义。”

《烈日灼心》剧照

本次颁奖典礼之前也举办了关于文学影视化的论坛。《门第》的作者连谏、《烈日灼心》的作者须一瓜、《耳光响亮》的作者东西,电视剧《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的导演张永新,电影《金陵十三钗》的文学策划周晓枫进行了分享。

《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剧照

IP在资本的炒作目前已经成为热词,所谓的IP热就是指具备巨大流量的文学作品,这个现象是这一阶段市场审美、这阶段的快消文化所导致的,社会在变化、审美的变化、视听渠道的改变都在共同促成这个现象的发生。无论是《门第》《烈日灼心》还是《耳光响亮》都是文学改编为影视作品较为成功的案例,且影视作品的热播某种程度上也带动了书籍的阅读。

作家东西谈道:“现在总提一个问题:好的小说是否等于好的电影,我觉得大家对于好小说和好电影的标准还没有弄清楚,这二者的定义和标准是不一样的。影视经纪人向作家买版权,有的作家卖了版权就不管了,比如余华,他就觉得《活着》拍成了影视剧就不是自己的小说了。在好的电影和好的小说之间是有分歧的,比如菲兹杰拉德的《本杰明巴顿奇事》,在拍成电影后,妻子那条线加进来,妻子和本杰明的故事一个反着推一个顺着推,形成了一个好的结构,这是书里没法儿呈现的。陈凯歌的《霸王别姬》也非常精彩,这个电影的小说大家读得却不多。但是像韩少功的《马桥词典》和卡夫卡的作品都是没法儿改成电影的,电影有它的市场和规律。”

“好的作品都是有精神高度的,有很多非常好的小说不一定可以改编为影视剧,《百年孤独》无法改成影视作品,很多一流的小说可以改编为二流的影视作品。文字是无声无色的,但是是特别丰富的影视作品具像化了,限制了思维的发展。”作家连谏说。

《烈日灼心》作者须一瓜谈道:“谈起电影《烈日灼心》,我也觉得灼心,我有不太自在的感觉,我很难去评价,这是两个不同的艺术形式,小说有小说的手段,电影有电影的形式。但是写《烈日灼心》的时候,我的确是极尽了那一个阶段我全部的创作能力,它最后变成什么不是我可以左右的。书籍改成电影一定会有变数,这个变数无法控制,而这个变数也可能是魅力所在。”

《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的导演张永新谈道:“《军师联盟》的上半部叫《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下半部叫《军师联盟之虎啸龙吟》,在北大做研讨会时,北大的学生提问非常尖锐,一种说我们这个戏严谨不严肃、认真不较真儿,也有学生说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每个人心中有影视的逻辑,影视化改造对于影视人来说太难了。《三国演义》是一座大山,但是也可能压垮我们。按照老版本拍就是拾人牙慧 ,我们发现诸葛亮一死,有的人就不看三国了,所以司马懿是大家熟悉的陌生人,我们就想到从他入手。”

“老的三国演义的基石是忠义,戏曲影视都是在忠义的基础上。但我们是谈仁义,忠义是没有原则的,仁义是你不仁我可以不义,某种程度上更具有现代意识。我们是有所取舍地刻画我们的主人公,建构我们自己的86集故事的。”张永新说。

附录:第十七届百花文学奖获奖名单

短篇小说奖

冯骥才《俗世奇人新篇》

徐则臣《摩洛哥王子》

苏童《万用表》

东西《私了》

须一瓜《灰鲸》

弋舟《出警》

范小青《谁在我的镜子里》

叶弥《雪花禅》

何大草《印红》

葛亮《问米》

麦家《日本佬》

刘庆邦《杏花雨》

中篇小说奖

阿来《三只虫草》

刘建东《阅读与欣赏》

王蒙《奇葩奇葩处处哀》

双雪涛《平原上的摩西》

石一枫《地球之眼》

张欣《狐步杀》

尹学芸《士别十年》

裘山山《琴声何来》

张楚《风中事》

迟子建《空色林澡屋》

杨映川《马拉松》

叶广芩《苦雨斋》

李铁《越狱》

长篇小说奖

连谏《你是我最疼爱的人》

阿袁《师母》

开放叙事奖

郝景芳《北京折叠》

任晓雯《浮生》

小说新人奖

周李立

钟二毛

影视剧改编价值奖

余耕《如果没有明天》

散文奖

阿来《士与绅的最后遭逢》

韩少功《守住秘密的舞蹈》

李存葆《龙城遐想》

存朴《我一生都在祈求安宁》

李汉荣《河流记——大地伦理与河流美学》

米兰《一部书的留传》

优秀编辑奖

《人民文学》徐则臣、李兰玉

《收获》王彪、走走、王继军

《十月》季亚娅、宗永平

《花城》李倩倩

《钟山》贾梦玮

《作家》王小王

《美文》庞洁

《北京文学》张颐雯、王童

《上海文学》甫跃辉

《天津文学》崔健

《长江文艺》丁东亚、吴佳燕

《人民日报》马涌

小说组评审:

王春林 李敬泽 吴义勤 张莉 贺绍俊 梁鸿鹰 谢有顺(以姓氏笔画排列)

《小说月报》徐晨亮

《小说月报·原创版》韩新枝

散文组评审:

王雁翎 宁肯 周晓枫 祝晓风 穆涛(以姓氏笔画排列)

《散文》张森

《散文海外版》王燕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五一见闻 我的爸爸小学作文 真与假议论文800字作文 初一作文600 争做文明人作文 高中军训感受作文 鼓励孩子的作文 上海迪士尼一日游作文 陶瓷作文400字 写爸爸的作文300字 写一篇关于水果的作文 传统节日三年级作文300字 老师运动会作文 春节的作文600字左右 描写小河的作文 写一件事的作文350字 家乡的小河作文500字 感恩妈妈400字作文 接受与拒绝作文 思念家乡的作文800字 作文素材书推荐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 描写人的作文200字 告别老师作文 写绿萝的作文300字 万能作文结尾 作文过渡段摘抄 聆听作文600字 瀑布作文400字 怎么写作文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