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迟子建再访大兴安岭创作《候鸟的勇敢》 白鹳:生死相依的代表

2020-11-30 09:15:01
相关推荐

近日,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黑龙江省作协主席迟子建的最新小说《候鸟的勇敢》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部小说以候鸟迁徙为背景,讲述了东北一座小城里的浮尘烟云。从1986年在《人民文学》发表首部中篇《北极村童话》,到2018年出版这部《候鸟的勇敢》,三十多年的时间里,迟子建共发表了五十多部中篇,它们的体量多是三五万字,但这部中篇有八九万字,成为迟子建中篇里篇幅最长的一部小说。

作者:陈梦溪

迟子建1964年元宵节出生于漠河,1987年入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联办的研究生班学习,1990年毕业后到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工作至今。迟子建1983年开始写作,已发表以小说为主的文学作品六百余万字,出版有八十余部单行本,包括长篇小说《伪满洲国》《越过云层的晴朗》《额尔古纳河右岸》《白雪乌鸦》《群山之巅》,小说集《北极村童话》《白雪的墓园》《向着白夜旅行》《逝川》《清水洗尘》《雾月牛栏》《踏着月光的行板》《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散文随笔集《伤怀之美》《我的世界下雪了》等。迟子建曾获得第一、第二、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第七届茅盾文学奖,作品有英、法、日、意、韩等海外译本。

“我觉得我还没有枯竭,可待挖掘的东西依旧还有很多。虽然对于人生来说我是一个不年轻的人了,是个奔六十的人了,白头发已闪闪发光,但我认为我写作的闪光还没有出现。这是一个作家最庆幸的事,因为作家骗不了自己,内心洋溢着多少能量自己是清楚的,就像你知道自己是否还有能力去爱别人一样。我可能没有能力去爱谁,但是我爱文学的能力是一直在飞扬的状态。是我的生活和命运让我变成了这样,我与写作是一对伴侣。”

——迟子建在接受采访时说

《候鸟的勇敢》中有两句话已经在微信公众号里广泛转载,一句是“所有的问题在时间面前都不是问题”,另一句是“悲苦是蜜,全凭心酿”。这虽然是借小说中人物说出的话,却更是迟子建作为一个作家想说的话。“我经历过生活种种的创伤后依旧还能笑对人生。”迟子建说自己在将种种苦痛转化为生活的动力后,会发现作家的创造力依然旺盛,“如果没有这些,我写不出《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而《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可以看做是迟子建创作的转折点,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和塞万提斯的故事告诉她,某种生活上的不幸可能也恰恰给了作家创作的辉煌。迟子建用在自己这里改了一个字:悲苦是蜜,全凭“笔”酿。

候鸟的爱情与作家的爱情

一些评论家注意到,迟子建这位作家写个人情感的作品比较少。迟子建确实有意将自我和写作剥离,“要让人物(立)起来,让自己下来”。她更强调一个作家的责任感,认为写作应该是关于他者的。不过她有一部作品个人色彩很浓,是跟她所经历的那种苦难、死亡联系在一起的,就是《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她的爱人车祸去世,迟子建想用一篇小说来告别他。

在笔者与迟子建聊天时她多次提到丈夫,“上周是我爱人去世整16周年,每年这个日子我都记得”。不管她在哈尔滨还是在外地出差,都会去寺庙为他烧一炷香,找个地方和他“悄悄说几句话”。一年,迟子建在北京接受凤凰卫视主持人许戈辉的采访,提到第二天就是丈夫的忌日。迟子建晚上回酒店后,许戈辉让司机专程送过来一束白色的百合花,给她写了一张简短的便笺,“迟老师,我知道明天对于你是一个想独享的日子,希望这束花能带你去一起看他。”迟子建没怎么和别人提起过这件事,但她一直记得并为对方的举动所感动,因为“感受到了人间的美好和温暖”。

迟子建认为好的小说是“五味杂陈”。今年丈夫的忌日那天,她依然伤心,做了几个菜,开了瓶酒,独斟独饮之前洒到门口一杯,对丈夫念叨:“你也来跟我喝一杯。”迟子建并不是在沉溺于悲伤,她会享受,喝酒时放一支莫扎特或勃拉姆斯的曲子,过安静而舒服的生活。“生命就是任性的。”迟子建希望大家面对生活的暴风雪能“皮实”一点。这种“皮实”是坚韧,也是她作为一个东北人性子里天生就有的、朴素的品质,因为“所有的问题在时间面前都不是问题”。

说到爱情,《候鸟的勇敢》中一对白鹳就是生死相依的代表。迟子建没怎么描写人与人之间的爱情,反倒着重写了一对白鹳的爱情:雄性白鹳脚受了伤,在候鸟管护站治疗,冬天来了,白鹳脚伤未愈,雌鸟迟迟不走,雄鸟一次次试飞,虽然最终飞起来了,但因为错过温暖的季节,赶上暴风雪,终究还是没能飞走,双双坠落在雪地里,它们颜色鲜艳的脚掌成为了“傲雪绽放的花朵”。这对白鹳虽然没能逃出命运的暴风雪,但却在最后时刻“翅膀贴着翅膀”,好似相拥入眠在白茫茫的大地上,凄美而温暖。

山西大学教授王春林在一篇评论中写道,自己以为迟子建会给白鹳一个美满的结局,却不料看到小说结尾大呼意外。这也是许多读者相似的感受,风雪交加,故事就这样戛然而止,令人扼腕。“我写到这儿也很难过,但没有办法,这就是命运。”迟子建这样解释,半晌她又说,“我是不是像这两只鸟呢?我不知道。”

“硬核”之下的柔软

就像作家阿来所说,我们能在各类作家、各种小说中看到人与人的故事,但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动物与大自然、人与大自然的故事并不多。阿来看过《候鸟的勇敢》后用了个比喻,称迟子建的写作像“交响曲”,第一主题、第二主题、第三主题……一层一层地呈现。其实采访过这位作家后发现,人如其文。

迟子建的温柔掩盖在她“凶猛”的气场之下,这位永远不会压低嗓门说话、能直接就不拐弯抹角,面对不速之客直接撇嘴,听不懂直接回呛,对看不惯的观点毫不客气地反驳的人——与她谈话需要勇气。但也不必惧怕,她同样会热烈地鼓励你:你问得非常好!当批评从不保留时,赞美才不像客气。你会逐渐发现她的可爱之处:当你毫不夹带私货、真诚而坦然地面对她时,她就会流露出像小女孩一样天真无邪的一面。

用摇滚乐的词汇形容,迟子建是位有“硬核”的人,文字也是“硬核”的。她下笔干净利落,人物像开了刃的刀剑自带寒光,像来自西伯利亚的凛冽北风,刮在脸上生疼,甚至她的悲伤也是“硬核”的,正面死磕,绝不退让半步。批评的声音不是没有,但她似乎并不在意,她自信而认真地对笔者说,海明威曾经说过,如果你过于听批评家的话,那么去海边度假的就是批评家而不是作家了。她不在意身上的任何“标签”。

迟子建不信凭空而来的灵感,每部小说写作前她都会做充分的准备。写《伪满洲国》光是准备资料她就花了十年,写作又用了两年,那是迟子建最长的小说,前后接近八十万字。写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样接近现实的作品时,迟子建去了解关于鄂温克族百年的历史,还去部落采访和实地考察。她相信,只有在了解这个民族的风俗和民情后,才能把作品中的人物写好。

在迟子建看来,每个作家的知识边界都是有限的,都会有短板。“有些作家经历丰富,比如海明威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我们怎么可能有这样的经历?你只有无限地吃透历史,把自己还原成那个时代的人,要多吃素材,就像演员揣摩角色。”迟子建说,“深入生活我是提倡的,但我不提倡浮光掠影地深入生活,比如弄一个采风团,吃吃喝喝回来了。我去额尔古纳河和伪满洲国的皇宫都是一个人去看的,这样才会有凭吊的心情,才能体会到溥仪当时的感受。”《白雪乌鸦》涉及到百年前哈尔滨的鼠疫,迟子建因为对肺鼠疫不太了解,做了大量的资料研究,包括病理学的学习,还有当时戴的口罩、马车的行情,因为她笃信“小说是靠细节撑起来的,作家必须去了解所有的细节”。

不过,迟子建写候鸟的功课比较轻松,因为她从小在山林里长大,对候鸟不陌生。每年冬天放寒假的时候我们去山里拾柴火,见到很多冬候鸟,夏天去山里采摘各种果子,遇到的鸟就更多了,不知道学名,就把所有的雀类都叫家雀。后来她遇到了书里写的东方白鹳,是与爱人一起看到的,后来她问过当地人,确实那些年东北出现过这种动物。写作《候鸟的勇敢》的过程,她再次和故事里的人物一起徜徉了一遍生活过的领地。

迟子建小时候生活在大兴安岭,出门就能采到野果,洗衣服没有自来水,就去小溪边打水,那时,出了家门到处都是一人宽的溪流,洗完衣服就晾在草科上,大兴安岭大火后,溪流几乎绝迹了,只剩下在地图上标示的几条大河流,但迟子建眼中,“地图上没有的那些小溪才是我们真正的命脉的神经”。迟子建小时候看到各种鸟类,“叽叽喳喳,没完没了”,但今年她再去大兴安岭时,连苏雀都很少见到了。迟子建每天去雪地散步一个小时,伴随她的常常只剩漆黑的乌鸦,她的母亲在窗前撒小米,也罕见鸟儿来吃。聊到这儿,这位“强硬”的女作家开始流露出温情和伤感。

迟子建就像一颗夹心水果硬糖。几乎没有作家特有的深沉,迟子建的“凶猛”褪去后,说到动情处,似乎不管不顾地红了眼眶。坐在她咫尺之处,很容易被她的情绪浸染,被带入到她的世界中。与她对话就像剥洋葱,一层一层,薄厚不一,有的坚硬,有的柔软,最终发现她的“芯”是坚定的。

(原标题:迟子建:悲苦是蜜,全凭笔酿)

来源:北京晚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假文盲作文500字左右 关于感恩的作文350字 教师资格证作文 遇见中考作文 独立作文 红色精神的作文 奶奶家的菜园作文 我懂得了作文 小狗啃骨头作文 你是我最难忘的人作文 写动物的作文300字小狗 漫画作文300 幸福作文350字 关系类作文 学会宽容作文800字高中 如皋盆景作文 以乐观为话题的作文 泪水作文800字 校园拾趣作文 有关愿望的作文 不一样的暑假作文 边防战士作文600字 我的老师400字作文五年级 防震减灾作文400字 怎么写我的妈妈作文 小孩打屁股作文 我真快乐作文450字 买书作文400字 初中生作文600字 我学会了什么的作文二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