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真实版「芬兰教育」:他乡的童年并不一定美好

2020-11-30 13:30:01
相关推荐

在《他乡的童年》芬兰篇中出现了这样一个镜头:周轶君参观芬兰孩子的绘画课,当听到老师说“(孩子)可以在纸上自由地表达自己”时,她突然哽咽,被这种不否定孩子的教育方式触动了。

整集纪录片中最触动观众的,也是这类看似和中国完全相反的教育模式:

基础教育阶段很少有考试、不分等级、作业量少、鼓励自由发展......整个社会定义成功的方式不是钱权,而是品味和教养,孩子长大后也并不想到大城市去。困扰我国的焦虑感似乎与芬兰人无缘。

芬兰对待老师的方式也引人感慨:行业准入门槛高,但入选后相对自由,没有督学来检查教学任务、没有职称,老师在课程设计上也可以更有创意,不必被成绩比拼束缚,更专注于知识的生活运用。

这类对芬兰“快乐教育”的羡慕并不新鲜。

芬兰在国际教育界“称王”已久,这源于OECD举办的PISA测试(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在2000年初次举办时,芬兰学生就以优异的成绩脱颖而出,后来还两次位居第一,自此,不同国家的教育工作者都想一探究竟,无数人慕名访问,相关书籍、纪录片层出不穷,它们共同树立了芬兰的“教育奇迹”称号。

而对我国来说,不仅芬兰模式,所谓“不以应试为主要目的,更注重激发学习自主性”的“西方模式”一直是家长和孩子心中的乌托邦,每每有相关话题都能引发讨论,但由于大多家境普通者仍然只能“十年寒窗”,你经常能感觉到一种想逃离但不得以、只好寄托期待在一代代人身上的氛围。

随着新媒体将各类教育话题引入,家长们的焦虑也更加严重。身边从事教师的朋友说,家长在媒体引导下经常今天认同媒体宣传的芬兰经验、明天认同衡水模式,今天想让孩子快乐学习、明天又施加应试压力,导致老师很难管理,孩子们也充满情绪。

然而鲜少传到国人耳朵里的是,芬兰神话已经被批判,在”快乐教育“中成长的孩子不一定真的爱学习,“教育模式”也早已成为有策略的宣传手段。

被神化的芬兰教育模式

芬兰教育研究者文德(Fred Dervin)在《破解神话:还原真实的芬兰教育》中数度传达出无奈感:外界对芬兰有太多刻板印象,哪怕芬兰已经出现了很多问题,但错误的观念仍然被传播。

比如学习自主性的问题。文德教授认为“自主性”是非常复杂的概念,不是简单的”不被拴住“,但外界仍然会把想象中的“自主性”套在芬兰孩子身上,同样,他也在芬兰学生中看到了缺乏批判性思维的现象。

| 社交网络对芬兰教育的吹捧

而外界普遍认为支撑“学习自主性”的平等教育模式也有很多潜在问题。

在Quora相关问题的答案中,你能看到这样的反例:

一位答主说,她算是聪明点的孩子,在学校从不写作业、不怎么努力就有好成绩,这导致学校对她来说“十分没劲”(very unmotivating)。加上她还曾遭受校园霸凌更是严重地打击了她的自信心。直到上了高中,课程变得有挑战性,霸凌也减少了,她对学校的厌恶才缓解。

文德教授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问小学教师马里特·科尔霍宁“有天赋的学生会做什么?”,对方回答:“什么都不做,一直是这样。他们坐在那儿等着,或者老师会给他们布置额外的作业,再或者他们会去帮助其他的同学。教材也不会扩展很多。我们应该为他们成立特别的班级甚至是学校。但是在这个国家,这是禁忌......”

然而一旦孩子上了高中,又立即进入了完全不同的环境。曾令探访者感到失望的是,“芬兰基础教育阶段做出各种努力来保障教育公平,但从高中开始却鼓励进行残酷选拔”。学生也同样会出现“应试机器”感,比如更希望老师教授对考试有用的东西、临时抱佛脚、课堂状态不积极等。

我们也并不知道从童年的无竞争、无等级一步跨越到高中精英教育,孩子们是否会出现一定的心理问题?当芬兰的贫富差距同样在扩大时,面对社会压力的他们又会怎么办?

这些在宣传中都很少被提到,外来访问者似乎也很少关心。而事实上,芬兰的教师考核制度也并不如外界宣传得那么理想,佐证芬兰教育地位的PISA测试已被质疑合理性,且芬兰的成绩在近年下滑,这令人好奇,种种矛盾下,芬兰神话地位为何不倒?

| 芬兰近年PISA测试的分数

芬兰的任务是向世界兜售教育?

文德教授在书中谈到了神话假象的由来,比如很多访问者前来,但只做些并不足以支撑结论的研究,芬兰相关机构也会策略性地应对访问。这背后是芬兰的教育品牌战略。

在当下的教育国际竞争时代,“每种被认为优质的教育体系都会迅速成为出口商品”,芬兰当然也不会错失这个机会。

自2008年起芬兰便开始教育营销,如今,各种各样的机构都在“出口”培训、师资、师资培训者甚至是学校,其中最大的客户是沙特阿拉伯、中国和阿联酋。“出口”内容当然是设计好的,它保持着某种宣传口吻,不仅向外遮蔽复杂性,也反过来让芬兰某种程度上沉浸在优越感中,而忽视了自我批判。

有趣的是,当文德教授试图传播更真实的答案时,却发现很多人并不想听,一位加拿大同行甚至直接说:“我们不关心弊端,我们只想听芬兰教育的优点,我们需要做做梦。”

而即使芬兰神话倒下,在国家品牌竞争的环境下,仍然会有新的神话被树立、被单一化传播,成为新的乌托邦。其背后的商业性,似乎比教育的育人目的更加重要。

文化主义者拉普兰提在谈及国家品牌战略时也谈到了这样的问题:“它割裂并反对那种旨在发现让人深信不疑的联系的阐释。它中断了运动的流。通过区分并强化这些很快就变成了陈词滥调的对比,它在各个大陆之间建立了一堵难以逾越的墙,把‘文化’笼罩在永恒的对立中。”

当然,这并不代表芬兰或其他国家的模式没有借鉴意义,也不代表我们该安于本国的教育模式,只是别忘了我们把目光投向远方的初衷:不是寻找触不可及的乌托邦,而是寻找真正能帮助不同孩子的更好的教育。

活字新书

《破解神话——还原真实的芬兰教育》

作者: [芬兰]文德(Fred Dervin)著

译者:刘敏 姚苇依

活字文化共读计划

我们将对《破解神话——还原真实的芬兰教育》一书发起线上共读活动,筛选10名读者寄赠新书一本,并组织线上交流与分享。

参与共读计划的读者,除了可以获赠新书一册、抢先阅读,还能结识来自不同背景、关注相同话题的优质书友,收获更高质量的阅读体验,更有机会第一时间获知新书、活动资讯,甚至做客活字文化编辑部,与编辑、书友们面对面交流。

共读流程

(具体时间安排会在群内通知)

报名截止时间:1月12日 24:00

交流讨论时间:1月17日-1月20日

集中分享时间:1月21日

扫码填写报名表单:

活字文化

成就有生命力的思想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珍惜青春作文600字 幽默的姐姐作文 对金钱的看法作文 交通安全作文800字 我的新什么真什么作文 呵护作文800字初中 关于行善的作文 威武不能屈作文 我的家庭作文初一 形容妈妈的作文 谁哭了作文500字 描写天安门广场的作文 一篇想象作文 关于孝敬老人的作文 微信的利弊英语作文 以母爱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有关写老师的作文 如果我是一滴水作文 大学军训作文 自己的自画像作文 三峡作文500字 海洋保护英语作文100字 绿豆生长记四年级作文 描写婚礼的作文 天生三桥作文 我爱我的家作文500字 秋天到了作文200字 让什么随风而去作文 信心作文600字 路的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