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如何看待近日清华大学本科生特奖候选人每周阅读超3000页英文文献

2020-11-30 14:35:01
相关推荐

2019年11月15日,清华大学举行本科生特等奖学金答辩会。其中,人文学院张博涵的介绍词写道:“他从日出到深夜不断地学习和阅读,每周英文文献阅读量超过3000页,一年完成3000词左右的论文32篇,在交换期间取得了全A的成绩”

粗略估算,如果张同学每天睡觉时间极短,生活必需时间(如吃饭等)又非常高效,二者相加每天需6小时;其他时间不计(如可能的课程、考试时间)

7*24*60=10080 min; 10080*3/4=7560 min; 7560/3000=2.5 min

看一页文献2.5 min……?看完文献不思考的嘛…?此外,这里提到的是在英国交换一学年的平均水平,因此,还没有计算完成32篇3000字论文、上课、考试、往返中国等非常耗时的项目。最理想状态下估计,平均天额外花费2小时做这些吧

10080*2/3/3000=2.2 min

得出结论:一页文献2分钟。不是很懂一页文献多少字,难度如何,读完是否需要思考?以及 单纯强调文献阅读数量的意义(注意这是在逼近人类生理极限的每天睡觉+吃饭只需6小时,加上各种杂事8小时的情况下),令人惊叹人类潜能的伟大。

附:清华官微的推送一开始应该写的是3000篇,后来改成了页。

我看到这位张同学每周能读3000页以上英文文献的推送时,第一反应是,他要么学过量子波动速读,要么是可以不睡觉的超人……

1、 以我个人阅读英文学术文献的经验来说,每小时二十页左右是正常的速度。这里所谓的“正常”,指能够相对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核心要旨,了解作者所做的主要论证架构,并在学术层面上做一些初步的、未必非常成熟的反思工作。当然,我不是native speaker,我说的这个“正常”阅读速度或许没什么参考价值。不过,在芝大上core(一门叫Perspectives in Social Science Analysis的课)的时候,我询问过我们的preceptor(一位当时快毕业、现在已经毕业的政治哲学博士),一个native speaker阅读这门课上的英文文献,阅读速度一般是多少。他的回答是,和文献难度、深度有关系,但平均而言,大概一小时二十来页的样子。因而,我的英语文献阅读速度应该基本上和母语使用者相当(或者稍微慢一些些)。可能有人会问,会不会文献阅读速度和专业有关?那当然是的。确实,我和我的preceptor都是做政治哲学的,读的文献比多数社会科学(包括历史)的文献一般会更难一点。但我在询问preceptor阅读速度时,专门指出了是问这门课上布置的文献,而这门core上的文献包含了社会学(涂尔干、韦伯、莫斯等等)、历史学、政治学、人类学等等主要的社会科学学科,我觉得“二十来页”这个阅读速度对于历史学英文文献而言,应该也基本符合,不会因为学科差别而有太大的差距。

那么,张同学是如何做到他声称的每周阅读超过3000页英文文献的呢?我表示非常好奇。经过与小伙伴讨论后,我们认为有这么几种可能性:

可能性1:天赋异禀的人不需要睡眠,也不需要吃喝,更不需要社交。简言之,天赋异禀的人就是一台没有情感的学术机器人……

可能性2:张同学曾经学过量子波动速读

可能性3:张同学在统计英文文献页数的时候,把各种只读过Introduction和conclusion(甚至只读过摘要)的书或论文,都按照全书或全文的总页数统计了进去。/2鉴于必须维护张同学作为有正常智商的人类的尊严,可能性1(机器人)和可能性2(量子波动速读)应被排除。在所有选项中,似乎只有可能性3尚存。一本书如果只读开头和结尾,大概比读全书花费的时间可以节省至少2/3,有些时候甚至只需读完整本书的一成的功夫就能读完开头和结尾。或许张同学有些书、论文确实都读完了,有些则用了这种投机取巧的办法,然后又把总页数都统计进了每周的阅读量中。因而,一个未必准确的猜测是,按照这种统计方法,即便事实上只读了六七百页的文献量(这是一个在国外读书的人文社科学生正常的阅读量),也可以统计出来一周读三千页这种耸人听闻的结果。这是我目前所能想到的最合理的解释了。客观来说,一周读六七百页英文文献,再加上需要上课、写论文,也足够累死累活了。但对于一个清华特奖的候选人而言,这样一个数字就不够有震撼力、不够夺人眼球。

2、张同学的“每周3000页”所能让我们反思的东西,或许并不仅仅是某一个候选人是否夸大了数据,甚至也不是其是否足够优秀。即便没有这个惊悚的数字,张同学在校内的表现也已经很优秀了。但对于清华特奖评选来说,这些一般意义上的优秀似乎还说明不了什么问题。理工科的候选人都可以用发了多少多少篇论文来证明自己,但人文社科的同学似乎很难走这条路。众所周知,文科写论文、发论文都很困难,甚至博士毕业也未必能发出多少篇。在论文这条路被堵死后,候选人就只能诉诸于其他的途径,而这些途径往往是某些“数字”:专业课成绩多高、排名多靠前,写了多少篇英文论文,以及每周读了多少页英文文献……

然而,对于人文社科的学术研究而言,过分强调数字恰恰是最大的弊病和忌讳。令人觉得不安的是,人文社科的候选人似乎只有通过这些夺人眼球的数字才有可能在清华特奖评选中获得评委们那么一点点的关注。我想,如果没有这场评选,张同学也并不需要如此尴尬地吹嘘自己每周能读3000页英文文献。这种“数字尬吹”,以及与之相伴的种种人设包装(“普通、落后一样可以成就非凡”、“开创具有中国底蕴的世界史研究范式”等等),或许都是在特奖评选压力下“不得已而为之”的产物。我们需要反思的难道仅仅只是“每周3000页”这样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数字到底是如何出现的吗?恐怕未必。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温暖作文350 元旦晚会作文400字 妈妈生日的作文 百合花的作文100字 生活教会了我作文 写一篇景的作文300字 我想对老师说的作文400字 写桃花的作文题目 林老师讲作文 作文雨一直下 与阅读同行作文 机遇的作文 三年级中考作文 记一次什么作文 写晴天的作文 写一首歌的作文 我的家人英语作文50字 以根为话题的作文 游水浒城作文400字 动物作文350字 高中英语作文暑假计划 作文童年趣事400字 关于读书作文800字 关于承诺的作文 关于零的作文 师恩难忘优秀作文 赏菊作文 我最喜欢的节日六一儿童节作文 放风筝600字作文 一个夏日的早晨6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