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刘慈欣:建筑科幻文学王国

2020-11-30 19:25:01
相关推荐

2019年春节期间上映的一部名叫《流浪地球》的科幻电影火了,截至目前票房已突破46亿元。

这部电影是根据刘慈欣的同名短篇科幻小说改编而成的。

有趣的是,与《流浪地球》同期上映的还有一部名叫《疯狂的外星人》的科幻电影,也改编自刘慈欣的作品《乡村教师》,口碑和票房也很不错。

在2015年凭借《三体》获得有世界科幻“诺贝尔奖”之称的雨果奖后,刘慈欣这个名字再度成为媒体“热词”。

这位笔下充满原子、分子、粒子以及未来世界的作家在现实生活中究竟是什么样?他是如何走上科幻之路、攀上文学高峰的呢?

娘子关发电厂的计算机房里,电话响起

4月的娘子关春风轻拂,磊磊石山中飘荡着和煦。

在这个晋冀交界自古为兵家必争、更有无数川军为抗日而捐躯洒血的地方,一座正冒着浓浓黑烟的发电厂的计算机房里,一个正在埋头编着程序的大个子,面前桌上电话急促地响了起来:

“喂,请问是刘慈欣老师吗?”

“对,我是刘慈欣,你是哪位?”

“我是成都《科幻世界》的编辑唐风。”

“啊?《科幻世界》……”

“你投给本刊的作品场面宏大,视野开阔,构思精巧,我们决定留用。”

这是1999年4月的一天,这个接电话者便是如今在中国科幻文学界叱咤风云的刘慈欣。

刘慈欣1963年生于北京,祖籍河南信阳。父亲刘斌曾是军人,转业后分到中国煤炭设计院,后来又调到了山西阳泉煤矿集团。刘慈欣的母亲是位小学教师。刘慈欣在阳泉煤矿集团第三矿区长大。

刘斌爱看书,《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狮子与独角兽》《动物庄园》……家里的书三分之二都是世界文学名著。

上学识字后,好奇的刘慈欣翻出这些书来,通过查阅四角号码字典认字,艰难地阅读这些名著,虽似懂非懂,但他觉得能多认识些字也挺好。

就这样,直到有一天他接触到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地心游记》,奇妙的场景、丰满的细节让他着了迷。之后,他又看了苏联作家阿·卡赞采夫的科幻小说《太空神曲》和叶弗列莫夫的《仙女座星云》,神奇的未来想象震撼无比。自此,他偏爱阅读科幻小说,并饱读了英国小说家威尔斯的《时间机器》《莫洛博士岛》《隐身人》《星际战争》等书。

不过,科幻图书读得再多,也无法满足一颗饥渴的心。刘慈欣索性自己写起了科幻小说。这一年,他才上高一。当然,此时他所写的那些所谓的科幻小说还很稚嫩,不过是带有科幻味儿的作文。

1988年,刘慈欣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现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电工程系毕业,分配到了大山丛中的山西阳泉娘子关发电厂计算机室。

娘子关是万里长城第九关。在这个闭塞落寞却英姿飒爽、处处回荡着刀光剑影故事的大山丛中,刘慈欣对科幻文学更加痴迷,也继续构筑自己的科幻王国。

或浮岚暖翠,云蒸霞蔚;或阳光明媚,白云苍狗;或凄凉萧瑟,寒风劲吹;或星火辉映,迷离摇曳……千岩竞秀的娘子关有着与其他地方不一样的美,容易让人情愫翻飞,赞誉莽莽重山独特的天赋。

厚重的历史,险峻的关隘,动人的传说,英勇的事迹,偏远的位置,现代的工业……无论白天还是夜晚,这些既美丽又荒凉,既笃实又缥缈的存在,在刘慈欣眼中是那么科幻,那么令他神思飞扬。

《科幻世界》,幸运之神

1999年春,在一个煦阳暖照的日子,刘慈欣从自己之前写的作品中遴选了5篇小说,仔细打印出来,邮寄给了《科幻世界》杂志。

各地作者寄往《科幻世界》的稿件如雪片。但编辑唐风却从如山的来稿中发现了打包寄来的5篇小说:《鲸歌》《微观尽头》《宇宙坍缩》《带上她的眼睛》《地火》。初读之后,唐风拍案叫绝,便给这5篇小说的作者,那个叫刘慈欣的人打去了电话。

电话中传来好消息令刘慈欣喜出望外。但自己一次性投稿5篇,这位编辑要用哪篇呢?

“不,我们不是用一篇,你此次寄来的5篇我们全都留用,并尽快刊出!”唐风说:“而且,你也将成为我们的重点作者!”

真是太幸运了!

那一刻,从学生时代便屡屡投稿、却又屡屡被退稿的刘慈欣,眼睛里突然有了泪。

那天晚上,他招待自己吃了一顿好的,美美地大块吃肉,大碗喝酒。

实际上,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如同触发了一只神秘的开关,接连几天让《科幻世界》编辑部处于兴奋之中。因为每一篇都有着让人惊艳、奇绝的科幻构思,每一篇都闪耀着科幻小说独有的光华。

之后,这5篇科幻小说次第发表了出来:1999年第6期《鲸歌》《微观尽头》、第7期《宇宙坍缩》、第10期《带上她的眼睛》,2000年第2期《地火》……

这几篇稿子分别是唐风和姚海军编辑的,文章发表出来时几乎一字未改。其中,《带上她的眼睛》还荣获了中国科幻银河奖一等奖。

《科幻世界》是刘慈欣的幸运之神,自此开启了他所写作品百发百中的投稿用稿旅程。

而在此前,刘慈欣的发表之路其实颇不顺遂。早在1991年,刘慈欣就给《科幻世界》投过稿,那是一部名叫《超新星纪元》的长篇。

当年,刘慈欣花了3年时间把《超新星纪元》小说写完之后,却茫然了:把它投给谁呀?能发表吗?想来想去,他把它寄给了《科幻世界》主编杨潇。

当刘慈欣在当地那个小小的邮局把那厚厚的稿子寄出后,按以前的投稿经历来看,他以为会石沉大海。然而,令他大感意外的是,很快便收到了回信。杨潇不仅夸他小说写得好,还说将尽最大努力将此小说推荐出版……

然而,在那之后的近一年时间里,杨潇努力为《超新星纪元》联系出版,却未能如愿。

得知刘慈欣与《科幻世界》这一渊源之后,唐风当即与刘慈欣约定,今后凡是他写的作品,《科幻世界》都优先刊发。受此激励,刘慈欣创作势头一发不可收拾:《乡村教师》《朝闻道》《全频道阻塞干扰》《镜子》《赡养人类》《赡养上帝》《球状闪电》《白垩纪往事》《思想者》《吞食者》……

而《超新星纪元》的出版之事,一拖就是十年。直到2000年,在唐风的鼓励下,刘慈欣又将之翻找出来,寄给了唐风。这次成功了,作家出版社出版了该书。

“送给我的女儿,她将生活在一个好玩的世界”

《超新星纪元》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位于御夫座的一颗超新星突然爆发,强烈的辐射使人类普遍患病,并大量死亡。但人们也发现,12岁以下的孩子症状很轻或无症状,原因与基因的自主修复功能有关,年龄越大这种功能就越差。1年后,地球上13岁以上的人全都死去,只剩下12岁以下的孩子。

小说中,刘慈欣创造了一个孩子掌控的世界:孩子们与成人一般打仗,坦克、航母、歼击机、核弹头……所有武器,都是他们的玩具……

《超新星纪元》实际上是对一些独生子女娇气、贪玩、不爱学习、自私等坏毛病的批评……但作品始终贯穿着对中华文明的深沉大爱。

刘慈欣的内心始终装着一颗童心,当他在尝试写作科幻小说的时候,想的便是既为自己、也为天下的儿童写一些读物。

在科幻的世界里,刘慈欣是理想主义者,也是一个童心浩荡为爱而写作者。不仅《超新星纪元》是一部科幻版的儿童文学,《三体》也是科幻版儿童文学。就在刘慈欣将作品《三体Ⅲ:死神永生》参评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的时候,他给女儿写了一封感人至深的信。

亲爱的女儿:

你好!这是一封你可能永远收不到的信,我将把这封信保存到银行的保险箱中,委托他们在我去世后的第二百年把信给你。不过我还是相信,你收到信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当你看着这张信纸上的字时,爸爸早已消逝在时间的漫漫长夜中。我不知道人的记忆在两个多世纪的岁月中将如何变化,经过这么长的时间,我甚至不敢奢望你还记得我的样子。

但如果你在看这封信,我至少有一个预言实现了:在你们这一代,人类征服了死亡。在我写这封信的时候已经有人指出:第一个永生的人其实已经出生了,当时我是相信这话的少数人之一。

我不知道你们是怎么做到的,也许你们修改了人类的基因,关掉了其中的衰老和死亡的开关,或者你们的记忆可以数字化后上传或下载,躯体只是意识的承载体之一,衰老后可以换一个……

在你出生不久,在我新出版的一本科幻小说的扉页上,我写下了:“送给我的女儿,她将生活在一个好玩的世界”,我相信你那时的世界一定很好玩儿。

你是在哪儿看我的信?在家里吗?我很想知道窗外是什么样子。对了,应该不需要从窗子向外看,在那个超信息时代,一切物体都能变成显示屏,包括你家的四壁,你可以随时让四壁消失,置身于任何景致中。

…………

你的孩子不用像你现在这样辛苦地写作业了,传统意义上的教育已经不存在,每个人都可以在联入网络的瞬间轻易拥有知识和经验。但与人脑互联网带来的新世界相比,这可能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

说到孩子,你是和自己的孩子一起看这封信吗?在那个长生的世界里,还会有孩子吗?我想会有的,那时,人类的生存空间应该已经不是问题,太阳系中有极其丰富的资源,如果地球最终可以养活一千亿人,这些资源则可以维持十万个地球,你们一定早已在地球之外建立新世界了……

那些飘浮的工厂和企业构成了星环。那是太空城,我甚至能想出他们的名字:新北京、新上海和新纽约什么的。

你的职业是什么?你所在时代应该只有少数人还在工作,而他们工作的目的已经与谋生无关。但我也知道,那时仍然存在着许多需要人去做的工作,有些甚至十分艰险。在火星的荒漠,在水星灼热的矿区,在金星的硫酸雨中,在危险的小行星带,在木卫二冰冻的海洋上,甚至在太阳系的外围,在海王星轨道之外寒冷寂静的太空中,都有无数人在工作着。你当然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但如果你是他们中的一员,我为你而骄傲。

…………

爸爸

2013.05.24

《三体》诞生

刘慈欣写科幻小说开始于长篇,之后又短篇和长篇并行着写作。不过从2006年以后,他就基本上只专注于写长篇。他觉得科幻是创意文学,创意的数量是有限的,短篇很难对创意有完美的表现,某种程度上是对创意的浪费。

皇天不负有心人。就在这一年,刘慈欣厚积薄发地写出了长篇小说《三体》,上市后反响不错。继而,他又陆续出版了《三体II:黑暗森林》和《三体III:死神永生》。

在《三体》系列中,刘慈欣构建了一个与外星文明有关的“三体世界”:三体人利用魔法般的科技锁死了地球人的科学之后,庞大的宇宙舰队杀气腾腾地直扑太阳系,意欲清除地球文明,于是地球人类开始反击……

小说中,刘慈欣写道:“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轻轻拨开挡路的树枝,竭力不让脚步发出一点儿声音……他必须小心,因为林中到处都有与他一样潜行的猎人。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不管是不是猎人,不管是天使还是魔鬼……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之。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

在《三体》系列中,刘慈欣认为,人类不应该轻易暴露地球在宇宙之中的存在,因为人类并不知道外星文明各方面的情况,其价值观和道德准则。即便外星文明是好意的,和外星人接触也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地球文明可能会因此遭遇不可预知的灾难。人类还可以从地球上的情况来推论,一如人类和蚂蚁等昆虫的关系,因而抱一种天真的态度去招惹外星人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没想到,刘慈欣的这个看法竟然与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的观点不谋而合,且走在霍金之前。在2010年,霍金发表言论称,对于外星生命,人类要做的不是积极尝试接触他们,而是尽其所能避免与他们接触。

其实,刘慈欣“黑暗森林”理论,植根于一种恐惧:有一次他看到电视上专家们纵论外星人时,认为道德随着文明而进步,如果收到外星人的信号,人类应该立刻回答,从此便在宇宙中找到了朋友。刘慈欣觉得这种观点很傻很天真,便决定写成长篇科幻小说予以驳斥。这便是《三体》系列科幻小说的源起。

为科幻文学正名

《三体》三部曲出版,在业内被称为国内科幻文学的里程碑,其瑰丽雄奇的想象力征服了科幻迷,很多人因此爱上了科幻,刘慈欣也因此成了国内原创科幻的领军人物。

这套书售卖了100多万册,成为国内近20年来最畅销的科幻小说。

虽然刘慈欣功成名就,但不少作家却认为他所写的东西仅是类型文学、大众文学,不是主流文学,不是纯文学。

种种非议,让刘慈欣难免偶感尴尬,心中也平添淡淡的遗憾。而为他正名者,居然是纯文学的最高园地《人民文学》杂志。

2012年第3期,《人民文学》杂志特地以专题的形式,刊发了刘慈欣4篇短篇小说旧作:《微纪元》《诗云》《梦之海》和《赡养上帝》。

科幻小说再次出现在主流文学刊物上,时间已隔30年。在此之前,1978年,《人民文学》发表了一部名叫《珊瑚岛上的死光》的科幻小说,作者是童恩正。

《人民文学》时任主编李敬泽赞誉说,“我们科幻小说的最佳之作应该可以和世界上最好的科幻小说相抗衡了”。

没多久,又一个消息震惊了中美科幻界,在以《星球大战》《阿凡达》《侏罗纪公园》等科幻小说或科幻电影作品火爆全球的科幻帝国美国,著名科幻读物出版社托尔出版社宣布,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扛鼎之作《三体》,登陆美国市场——这是中国大陆长篇科幻小说首次翻译成英文并在海外主流出版社出版。

“刘慈欣使用了天体学名词‘三体’,来拷问人性与人类文明核心的一些令人战栗的问题,非常值得阅读!”托尔出版社在其网站隆重推荐了这部来自中国的精品科幻小说。

刘慈欣创作的科幻小说为他带来了诸多荣誉,获得了很多奖项。除了2013年8月《三体III:死神永生》荣获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外,还有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中国科幻银河奖、赵树理文学奖等;而最令他开心的,莫过于2015年凭《三体》获得“世界科幻协会”颁发的雨果奖,这个奖被誉为科幻界的诺贝尔奖。这也被视为中国文学成功走进世界文学舞台中央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面对荣誉、褒奖,或者非议、否定,刘慈欣内心轻波微漾,然后很快归于淡然。他总是一边创作,一边阅读:从克拉克的小说中,感受宏大宇宙与渺小个体的反差,感受技术带来的美感;从阿西莫夫的作品中,学习创造平行完整的世界,并通过理性、简单的科学设定展开故事;而奥威尔的作品通常有一种不存在的极端社会状态……

阅读是为了开阔眼界,提高自己的思想深度,并更加深刻地认识现实。娘子关猎猎风劲,在曾经鼓角争鸣、干戈相向的群山之间构筑自己科幻小说帝国的刘慈欣,也因此被誉为“一个冷漠的宇宙观察者,冷酷的道德评判者,和一个冷静的思想者”。

火爆《流浪地球》

科幻电影《阿凡达》在中国成为社会话题的时候,由于刘慈欣所居住的娘子关发电厂没有3D电影院,为了一睹究竟,他特地去太原看了《阿凡达》;之后,美国科幻电影《环太平洋》热映时,他又去太原看了。

虽然这类美国科幻电影在中国观众心中的呼声很高,但刘慈欣的观感却很一般,他觉得这类电影被热议以及票房大卖的原因,无非就是特技做得精致,让人很难看出破绽,但画面背后却很空洞,故事情节也并不曲折离奇,如果自己的科幻小说按照这种方式拍成电影,也应该会不错的。

事实证明,刘慈欣的自信是有底气的。根据他的科幻小说改编的电影《流浪地球》与《疯狂的外星人》,都取得了不俗的社会反响。尤其是《流浪地球》,不少观众看过该片后纷纷上网留言,予以高度评价。

一个名叫“影志”的观众评价说:

电影比预期要更恢宏磅礴,晨昏线过后的永夜、火种计划、让地球流浪、木星推动地球等大小设定都是如此,没想到中国也能拍出这么大架构、大格局的科幻片了,而且是第一部。了不得!

以前看国外科幻电影感觉离我们很远,这一次看到熟悉的北京“大裤衩”、上海东方明珠等标志性建筑都变成了零下89℃冰天冻地的末世场景,既猎奇又唏嘘。虽然在剧情上有套路,但是对于这部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诞生的科幻新生儿,还是应该鼓励多于挑剔。

导演说,美国人拍科幻是放弃地球、去挖掘新的人类居住地,而中国人是不放弃地球、守住家土,这是一种难得的情怀。

一个名叫“陆支羽”的观众归纳了6点感观:

1.终于,轮到我们仰望星空。

2.后启示录死亡废墟,赛博朋克地下城,以及烟波浩渺的末日想象,缔造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国产硬科幻。

3.拖着地球逃离太阳系的惊艳设定,本身便是对“家国情怀”的宏大投射,正应了刘慈欣那句“太阳死了,人还活着”。

4.绝不仅仅只是电影工业巨壳下的类型尝试,始终荡涤其间的悲壮气息已然具备了史诗级质感,这是大刘的脑洞宇宙与电影创作团队精益求精造就的惊喜。

5.屈楚萧很有带入感,演活了一个勇敢、中二又不失温情的英雄少年。

6.期待能成“爆款”吧,这样才有机会等到更多的国产科幻电影;或许以后会出现更好的,但至今这无疑是最好的。

一位名叫“亵渎电影”的观众评价更高:

中国导演能拍出这样的硬科幻,看到这样的完成度,想想就激动,可以让人原谅一切不完美!说这部电影是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自然是站不住脚,毕竟国内早就拍过很多软科幻。但说《流浪地球》是中国硬科幻电影的第一座里程碑,或者说中国硬科幻电影的元年,这是任何人都无可反驳的,因为它的工业化程度在国内绝对是前所未有的,是一部可以载入中国电影史的电影!

“他的名字竟跟你的名字一模一样”

多年坚持科幻小说创作并获奖无数,刘慈欣声名在外,但他在娘子关发电厂却一直默默无闻。与天马行空的“三体”世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的现实生活一点儿也不科幻,不“酷”,几乎没人关注他。

当然,偶尔身边也会有好奇之声:“刘慈欣,我在网上看到有个写科幻小说的人很火,他的名字竟跟你的名字一模一样。”同事中有人这样对刘慈欣说。只陈述,不探究,很平淡。

又或者,厂里的孩子上大学后知道了,原来网上那个叫刘慈欣的很出名的科幻作家,真就是咱娘子关发电厂的那个刘慈欣,于是弄本书来请他签名。

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写得前卫、新潮,但生活中的他却平实、普通,甚至很土:手机老旧,衣服老旧,更无QQ、微信等聊天工具……

《流浪地球》大获成功,再次将刘慈欣推到了明星的位置,但他的内心依然平静。他明白自己只是一个坚定的科幻迷,正因为如此,才写科幻小说。因而无论外界对他的科幻小说如何评说,他都在那里,始终将心安放在娘子关那重重大山中,孜孜不倦地继续构筑自己的科幻小说王国,像个流浪地球的外星人,前卫、另类,却又接地气……

(作者:陈新,系国家重特大题材报告文学特聘作家)

来源:光明日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2)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1-12-08 07:39彼岸、↘茈逝[浙江省网友]IP:3406208994
    刘慈欣真是探索科幻世界的先驱者,每一部作品都让我感叹他的思维之广阔,实在是建筑科幻文学的王国!
    顶0踩0
  2. 2020-11-13 16:4115760092792[安徽省网友]IP:3407871448
    太赞了!刘慈欣的作品总能打开我的想象力,带我探索未来的世界。
    顶5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摘桔子作文 诚实英语作文 风雨中我在成长作文 描写泪水的作文 越来越好作文600字 我的手机作文600字 秋游的作文开头 我的家乡岳阳作文 有关春节的作文300字 世界杯作文 感谢你什么作文 绿色环保作文600字作文 自然的力量英语作文 如何管理时间英语作文 二年级秋天到了的作文 除草作文 作文分为哪几种 作文礼物范文 我的偶像作文500字初中 记一次有趣的事作文 亲情为题的作文 作文 伴我成长 楚才作文特等奖 慢就业作文 游珠海长隆海洋王国作文 描写上海的英语作文 激动的时刻作文 我眼中的世界作文 端午节记事作文800字 什么的光芒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