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嫑甭怒怼“中国诗词大会”无助于催生“当代李白”“当代杜甫”?

2020-12-01 04:25:01
相关推荐

“中国诗词大会”在民间爆红热追,却为什么在当代诗歌界却遭遇“冰火两重天”?

《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之后,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自主研发的一档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节目。

自从该节目推出以来,受到民间的热追。

然而,在当代诗歌界,对该节目的批评甚至否定却随之而来。

中国诗词大会在当代诗歌界遭遇了“冰火两重天”。

比如,有的人士认为,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用举办只求死记硬背的背诵比赛节目来误导全国人民。批评 人士认为:《中国诗词大会》的标题取得就不伦不类不通,而且死记硬背传统诗词不值得大规模比赛。

有的人士认为,把中国诗词分类为“新诗”、“旧诗”;又称“旧诗”称为“古诗”,都是错误分类。央视一套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之”诗词“, 只搞传统的所谓古旧诗词的背诵比赛,就称为”中国诗词大会“;不知道对中国诗词的分类而大而化之地统称”中国诗词“,这是对中国诗词的不伦不类的践踏。

有的人士认为,我们读中国著名古典小说曹雪芹的《红楼梦》,看里面所描绘的生活在曹府大观园里的几个十几岁的少女们,除了处于初学阶段的香菱有过苦读唐诗的画面外,黛玉、宝钗、探春、湘云和李纨等,大多都是进行传统诗词的创作;也有选题创作,甚至还有即兴联句等,哪曾有半句死记硬背的?其中也有如所谓“飞花令”式的“击鼓传花”比赛,但那是作为粗浅通俗的游戏看待,根本不会有诗词背诵比赛。

有的人士认为,《中国诗词大会》举办大规模比赛(传统)诗词死记硬背(背诵)大会,除了造成提倡与鼓动人们(包括参赛的大学生甚至博士研究生等),生搬硬套的死记硬背的风气外;更是提倡与鼓动人们用对传统诗词的大量的死记硬背来进行竞赛,以显示少数人的聪明脑瓜的强大的记忆能力的坏影响外,更大的危害,是让人们产生这样的错觉: 认为只要能对传统诗词进行生搬硬套的死记硬背,能够张口就念出两句传统名人诗词,或时复吟唱出古人得意的诗句,就是学习到了并掌握了中国的传统诗词文化,这是十分错误的。

还有的人士认为,目前《中国诗词大会》的几位点评嘉宾王立群、康震、郦波、蒙曼都不是专门的诗人,都不是诗词大家,自己没写过太多诗词,也没出版过几本自己的诗集,只不过是研究“别人”如何写诗的学者而已,甚至本来是研究非诗词等其他领域的学者。

不可否认,“中国诗词大会”为中国影视真人秀节目带来了一股强劲的“清风清流”

但是,本编辑站在大众的角度认为,上述对“中国诗词大会”的批评甚至否定,是某些所谓诗词专家自命清高的自说自话,不应成为否定该节目的理由。

因为,在满屏到处都是娱乐明星的“电视真人秀”节目泛滥的情况下,毫无疑问,“中国诗词大会”独辟蹊径,用满满的诗意,为中国影视真人秀节目带来了一股强劲的“清风清流”。

而且,还直接带动了全国亿万观众重拾“诗词”这一国粹的热情和动力。

“乱世写杂文,盛世品诗词”,“乱世藏黄金,盛世赏古董”,《中国诗词大会》恰如其时地唤醒了中国人已经尘封了百年的诗词梦。

回顾30年前,汪国真的诗歌在民间读者销量上创造火爆神话,却同样在当代诗歌界遭遇透心凉

某些诗词专家对《中国诗词大会》的评判和否定,让本编辑联想到了30年前的“汪国真诗歌热”。

当时,汪国真的诗歌在民间广受欢迎,其销量和读者创造了一个时代的奇迹,远超现在任何一个作家、诗人、学者的读者和销量。

看一个诗人是否受欢迎,不要看其他的,就看他的诗集被盗版的情况。而汪国真一生最大的荣誉并非体现在获得这个奖那个奖,就一个,那就是“被盗版最多的诗人”,这一项殊荣和桂冠,胜过无数。

然而,就是这么一位在读者、在民间红透整个天空的诗人,在当代诗歌界却遭遇“透心凉”。

无数所谓的“诗歌界专家”攻击汪国真“写的不是真正的诗,不是好诗人”。

甚至汪国真去世时,这种声音又再度响起。惹得许多读者纷纷抗议道:“如果汪国真不是好诗人,但好诗人却写不出汪国真那样广受欢迎的传世诗歌”。

其实在唐朝,杜甫活着的时候,杜甫的诗也被当时的诗歌界轻视和批评,但在后世,杜甫却被尊为了“诗圣”

我们今天说杜甫是“诗圣”,但是,我们可能不知道,在唐朝,杜甫活着的时候,杜甫根本不是“诗圣”,甚至被当时的诗歌界轻视和批评。

安史之乱前,当时是盛唐,杜甫的诗歌风格不符合时代,所以只能靠边站。

杜甫活着的时候也有一定的名气,但只能算是二线诗人,远远配不上他后来的“诗圣”之称号。

然而,作为诗人,只要有才华,只要作品过硬,名气这东西是你的终究是你的,只是时间来的稍晚一点而已。

杜甫死后大约半个世纪后,他的孙子杜嗣业为爷爷杜甫争取来了一个称号,这个称号就是“诗圣”!

杜嗣业不远千里,从杜甫葬身之地把杜甫的遗骨运回祖籍地安葬。中途路过湖北的江陵(今荆州),正好大诗人元稹当时被贬江陵。元稹当时与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运动”,其主题就是用诗歌记录社会现实。

杜嗣业觉得元稹的“新乐府运动”的主张与爷爷杜甫的诗十分接近,于是把随身携带的杜甫诗集送了一份给元稹,同时请元稹为杜甫写一个墓志铭。

元稹仔细读过之后,蓦然发现,原来杜甫的诗歌竟然如此精彩、如此关心社会现实、如此描写人民疾苦,简直是唐朝安史之乱前后的“诗歌版史记”,就是后来所说的“诗史”(诗歌记录历史)。

于是,元稹为杜甫写的墓志铭《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诞生了。正是这篇墓志铭,让杜甫在死后半个世纪成名了,真正的成名了。

其后,出现了“千家注杜”的热潮,文人学者争先恐后地为杜甫的诗歌进行注解、注释、赏析、推荐。

诗人、文学家韩愈写诗称赞:“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把杜甫与李白并列。

白居易对杜甫的作品崇拜不已,由此确立了自己的诗歌风格。

最为夸张的是当时的皇帝唐文宗,他在杜甫诗歌中发现了盛唐时期的一些宫殿遗址,于是下令重建。

杜甫的“诗圣”之名号,在杜甫去世之后近半个世纪,才终于确定。

但是,杜甫活着的时候,虽然不至于籍籍无名,但却绝对是二线诗人。

不妨看看其他行业,郭德纲的相声未成功之前,也曾经遭遇业界同样的冷遇和不屑一顾

郭德纲2005年前后出名之前,一直不受重视,被批评为“不入流”。

突然一天,老郭成名了,但业界接受不了,群起而攻之为“三俗相声”。

但是,观众不听专家那一套,就是力挺老郭、认可德云社。

结果,大浪淘沙,10多年过去,郭老师反而成了主流。

为什么会如此戏剧性颠倒?

因为读者、观众、市场不看谁的头衔高,就看是否“活硬、技术好”。

当年明月的“草根说史”系列丛书《明朝那些事》虽然创造了一些人10辈子都挣不来的销量和稿费(4000多万元),但在史学界同样被冷遇

同样道理,当年明月作为一个“草根讲历史”的名人,他的《明朝那些事》系列书籍累计为他带来4000多万元的版权费,这可是某些专家10辈子都挣不来的销量和稿费。

但是,任凭你在市场上多么成功、读者多么热追,在“业界”仍然遭遇冷水一盆。

不要再怒怼“中国诗词大会”,它已经在催生“当代李白”“当代杜甫”“当代白居易”“当代李商隐”等等

小编发现,自从“中国诗词大会”火爆以来,诗词类的书籍销量大幅增长。

喜爱诗词的群体大幅增加。

各地、尤其是大学、中学的诗词社团数量大幅增加。

最为明显的是,“诗人”曾经成为一个近乎骂人的代名词。而现在,受“中国诗词大会”的带动和影响,“诗人”这一群体似乎腰杆重新变硬了,不再遮遮掩掩自己的诗人身份,而是引以为豪。

同时,读者不仅追捧古代的诗人,也对当代仍然坚持写诗的诗人们开始大力热追。

据小编观察和搜集信息,发现一个有趣现象,就是现在自称或者被读者追捧的“当代李白”“当代杜甫”“当代白居易”“当代李商隐”“当代李清照”诗人词人们已经形成了一股“正大光明”的自豪:

诗人李者也的40多部诗集

比如搜集到的这位“当代李白”,李者也,原名李华振,竟然有40多本诗集,当代“古诗复兴运动”的致力者,豪放派诗人、山水诗人、爱国主义诗人。河南人,生于安徽,曾工作于浙江、湖北、天津等地。为积淀作品宽度、人生厚度,曾从事法律、研究、实业、监察御史等多种职业。

著名诗人 李者也

小编不信这位诗人李者也,竟然能被读者热追为“当代李白”。在“百度”上一搜,还真是,铺天盖地的信息,从单首诗到整本诗集、从文字作品到诗集书籍图片,十分详尽,甚至,热搜程度热到你在百度上搜“李者也”“诗人李者也”,竟然不少堵博网站、高俐贷网站、岛.国片网站都要将这个词作为热搜词来吸引人们去点击。小编试了试,果然如此,呵呵,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其确实受市场和读者的热追。

当代李清照 林燕兰

李清照画像,像不像林燕兰?

再如搜集到的这位“当代李清照”,林燕兰,笔名空林子,系国学大师文怀沙关门弟子。著名诗人、作家。尤工传统诗词,有当代李清照之称,当代知名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著名诗人朱复融

再如搜集到的这位“当代王维”,朱复融,江苏淮安人,诗人、畅销书作家。诗风清新婉丽,情感浓郁,韵律和谐,意境高雅。诗作曾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第一届“艾青杯”全国诗歌大奖赛优秀作品奖、《诗刊》第二届全国“新田园”诗歌大奖赛三等奖、中国首届“太白杯”诗歌大奖赛二等奖等。

著名诗人赵缺

著名诗人赵缺

再如搜集到的这位“当代新国风运动致力者”,赵缺,字无咎,当代著名诗人,兼工辞赋、骈文、古文、白话文。倡导新国风创作,并提出“诗词四化”(时代化、精品化、大众化、市场化)、“大乘诗词”、“时尚诗词”、“娱乐诗词”、“国学策划”等概念。

著名诗人徐晋如

再如搜集到的这个类似于唐朝李白、孔巢父“竹溪六逸”的诗人群体“甘棠六子”,成员有:徐晋如、伯昏子(眭谦)、檀作文、曾少立、殊同、陈骥。尤其是其中的成员“徐晋如”,字康侯,号胡马,斋名缀石轩、忏慧堂,1976年12月27日生于江苏盐城,当代著名诗人、学者。现任深圳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兼任深圳国学院教务长、深圳市儒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香港孔教学院永远名誉院长。喜欢穿长衫,高唱京剧和昆曲,在校园内疾步,激烈批判过南怀瑾、于丹、莫言、文怀沙、余秋雨等人。

结语:“中国诗词大会”应该反怼那些看不起该节目的某些人一句“君请乘风归去,莫叹高处不胜寒”

不论当代诗歌业界的某些专家如何批评中国诗词大会,反正小编认为,能够让普通读者、广大吃瓜群众喜闻乐见的诗词,才有可能被人记住、流传下去。

不信的话,你翻翻《唐诗三百首》,绝大部分都是这种类型的诗。

当然,我们也不反对某些专家自命清高。

只是,我们要说“君请乘风归去,莫叹高处不胜寒”。

上述被《中国诗词大会》顺便带火的“当代李白”“当代杜甫”“当代李清照”“当代王维”“当代李商隐”等人,如果假以时日,将来能否真地成为大器?

或许,我们这一代人仍然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因为,有的诗人的成就,是其去世多年以后才被发现的,就像杜甫去世半个世纪50年以后,才突然被后世发现其伟大,才获得“诗圣”桂冠。

喜爱诗词的读者诸君,你的意见如何?

当代还能不能再现“唐诗气象”?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高考满分作文600字 点亮心中的灯作文 小学六年级400字作文 关于志向的作文素材 谁的青春不迷茫作文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 有关新年的英语作文 我被误会了作文 写事物的作文400字 生活趣事作文300字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作文 初中生优秀作文600字 抢椅子作文400字 长隆野生动物园作文 我最喜欢的运动作文 回老家作文500字 她笑了作文400字 我的家庭成员英语作文 介绍一道菜英语作文 难忘的事作文450字 我的书包作文500字 以担当为话题的作文 三年级作文一件难忘的事 写活动的作文300字 保护濒危动物英语作文 游滕王阁作文 高考英语作文开头结尾 我的小心思作文 初三生活作文600字 做番茄炒蛋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