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两首描写牡丹花的绝句 翻奇出新 别有一番深情

2020-12-01 06:00:01
相关推荐

春天里百花争艳、百鸟争鸣,殷勤的春姑娘轻声地召唤着万物苏醒。牡丹花虽然开放较迟,却极其鲜艳,它姗姗来迟,却璀璨无比,霎那间,“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可是如此国色天香,毕竟也是凡花,最终也会随着暮春的结束而纷纷凋谢,让古代的两位诗人也为之惆怅。下面一起欣赏两首描写牡丹花的绝句,翻奇出新,别有一番深情。

红牡丹

唐代:王维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这首诗作于唐玄宗天宝末年,王维当时已步入晚年,而此时正是安史之乱爆发之前,社会动荡,山雨欲来风满楼。适逢春日,牡丹盛开,作者满肚子苦水,只好借之吐露愁绪。

诗的前两句描写牡丹娇艳的丰姿和闲静的气度,“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花叶碧绿,簇簇拥立,如同一位身着绿妆、娴静文雅的少女;那色彩时浅时深、错落有致,花片更是红色欲滴,也仿佛少女的衣裙。王维不愧为大画家,诗画结合,开篇就把美人和牡丹融为一体,令人如痴如醉。

后两句写花欲凋谢时的愁怨,暗喻春光易逝、红颜易衰,“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在诗人眼里,牡丹是一位既有情感、也有悲愁的花中仙子。明朗春天,牡丹娇嫩妩媚,清香万里,占尽春情。然而春姑娘不能永驻,牡丹仙女也愁绪万千,她深知芳华只能与春同在,不久就将凋零衰败,逐渐枯萎。诗人此时的心境也正如牡丹,大好的年华即将蹉跎而过,而前路又如此迷茫,不可预测。

咏牡丹

宋代:陈与义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他是江西诗派的重要诗人,诗学杜甫,也学得了诗圣的爱国情怀。当时宋高宗从海上逃亡,他非常不满,写下了“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的名句。这首诗写于绍兴六年,当时陈与义以病告退,寓居浙江桐乡。陈与义是洛阳人,洛阳以牡丹闻名天下,因此他见到眼前牡丹盛开,勾起了伤时忧国的情感,写下了这首佳作。

作者南渡后居住在浙江青墩(与乌镇隔水相望),距金兵攻陷汴京正好十年。前两句描写自己这些年的经历,“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自从金人铁蹄踏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十年岁月匆匆而过,诗人回望故乡洛阳,仍是漫漫长路、归途无望。伊洛,指伊水、洛水,这里代替洛阳;路漫漫,既是说路途遥远,也指家乡被占时间已经很长。

后两句抒发诗人心中的无限感慨,“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作者面对春日盛开的青墩牡丹,诗人独自观赏,心里却五味杂陈,不知有没有机会再回洛阳,看遍家乡的名花。时光无情流逝,作者却变得老态龙钟,故土难回、愁怨堆积,诗人的思念却逐渐加深。

纵观这两首绝句,含蓄蕴藉,余味悠长。王维采用比喻手法,遣词造句也是煞费苦心。短短20个字,虽然不见作者的悲愁,去借助春光易逝、红颜易衰,表达出自己对仕途的担忧,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凄楚。而陈与义身在异乡,却心系故土,一句“独立东风看牡丹”,既刻画了这位龙钟客的孤独,也表达了流离失所的大宋子民的悲慨。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熟能生巧作文 初一写景作文 难忘的一句话作文 网络的利与弊作文 小学生游记作文 介绍一本书的作文 小学三年级优秀作文 我心中的老师作文 我的小制作作文 三年级作文我的同学 我们的春节作文 中秋节英文作文 端午节作文400字 描写樱花的作文 2021高考语文作文 描写云的作文 有关书的作文 秋天的落叶作文 2022高考语文作文 品味生活作文 秋天的果园作文 阳光路上作文 描写月亮的作文 描写家的作文 大年三十作文 六级作文题目 泼水节作文 感恩妈妈作文 秋天的作文400字 三年级作文我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