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诗意话中秋:高悬于空中的明月 皆在宋代中秋词中散发光芒

2020-12-01 11:35:01
相关推荐

中秋节,是春节到来前,极为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它凝聚着中国古人的传统情感与文化,是影响深远的民族节日之一。在宋代文人的笔下,中秋是“明月几时有”,中秋也是“千里共婵娟”。纵观中国文学史坛,自从宋代开始,文人笔下才开始有了对中秋节的大规模描写。通读《全宋词》,与中秋有关的题材宋词,竟然多的262首。中秋与宋词,是独属于这个遥远时代的鲜明特点。在中国文学史的浩瀚宝库中,为何只有宋朝诞生了如此多的中秋词呢?

中秋词起源,还看宋朝

最具意境的中秋,绝对是宋代文人笔下的中秋。那些吟中秋月、赏月、歌颂团圆的诗词歌赋,都是在两宋之际兴起的。其实这一切都要从中秋节的起源说起,《国语·周语上》有记载,中国古人有秋分祭月的习俗,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是秋分夕月之日,虽说《周礼》一书中,已经出现了“中秋”一词,但是在宋朝以前,中秋并不是一个民间传统节日,从西周至唐朝,它只是一个人们约定俗成的节气,并非现在的“法定节日”。

虽说在唐代诗人笔下,对于中秋赏月的这一习俗描绘甚多,但是中秋在唐朝算不上一个大节,它的受重视程度远不如端午、元旦等节日。只是唐代赏月之风盛起,唐代文人也为中秋文学开创了一个先河,赏月、拜月之风,也给中秋词提供了一张时代温床。北宋太宗年间,八月十五正式成为中秋节以后,宋代文人的美学之风与中秋紧密结合,此后,开辟了中秋节的“把酒问青天”。

宋代之所以能够诞生如此多与中秋有关的文学作品,与这个时代繁荣的物质基础紧密相连。“宋词”是紧接唐诗之后的“一代之文学”,这一时期的中国文学史高度繁荣,就是有经济、文学、思想、心理背景作为支撑。人们总说“大唐盛世”一词,然而北宋的经济水平,其繁荣程度要远胜与唐朝。在宋朝一统中原以前,人们生活在五代十国的战乱之中,农耕经济、独立工商业地位十分低下。

在两宋统治中原300年时间里,宋代的平均农业产值,一直要高于唐代农业最高水平;这一时期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也得到了提高,私人手工业在社会上有了立足之地,随着市镇的出现,城市商业经济空前发展,那些沿街而立、昼夜不绝的酒楼、商肆,都呈现出一派空前繁荣的景象。因为物质文化的丰富,能促进城市中文化娱乐活动的发展,尤其是每年的传统节日,对于众人而言更是重中之重。

宋代推崇中秋节也并不是毫无道理,因为现代人所用的商业手段,其实都是古人留下来的。淘宝为了促进消费,每年的“520”“6.18”“双11”,都变成了当下时代一些新的节日。中秋节也是如此,商人为了推动自己商品经济的发展,他们在中秋节的活动中也带入了浓厚的商业心,中秋不仅是一个节日,它也是促进商品交换的绝佳时机。热闹的城市里,每一场节日的举办,就是一场商业和文化的狂欢盛会。商业经济的空前自由,让宋代的节日远比唐朝更加热闹,也更加全民化。

繁荣的经济背景孕育了中秋词,而另一方面的思想、文化背景,直接将中秋词推向高潮。宋朝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时代,相较于从前,宋朝的文人地位之高这任何一个时代都无法比拟的。这就让社会上层形成了众多文人集团,让整个社会从上到下都充满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士大夫为了彰显自己的情怀,他们浅酌低唱,他们纵情享乐,他们狂歌醉舞,这些文人的狂欢精神,都可在宋词中窥见,也可在中秋词中窥见。

中秋词之“月”

中秋词中的核心意象一共有三种“月”、“嫦娥”、“桂花”,这三者是这个节日独有的意象。凡是书写中秋节日的词,必然少不了这三种印象。中秋佳节最具有代表的便是“月”,那一轮当空的皓月,让多少文人骚客为他们用尽笔墨,又让多少古往今来者寄托着无限情思。那一抹亲人皎洁的月色,又是如何发展成为望月怀人的团圆主题呢?其实这是一种走近千百年沧桑还得以凝结的固定审美。

在浩瀚如烟海的文学长河中,“月”一直带有着思乡之意,也寄托着离人的相思之情,从古至今借月抒情的诗歌数不胜数。中秋词里的“月”,时而光辉皎洁,时而雅致清冷,时而月色残残,但是文人笔下的这一轮明月,总是带有一种空灵意境,这是独属于宋代文人的雅致文学。宋人的审美倾向皆偏向于“雅”,他们不是唐朝那种张扬的繁华,而是一种细腻精致的典雅之美。前人写月,都在表达离人之愁,故乡之远;宋人写月时,是一种“月是人非”的苦涩,也是一种“旧时月色”的惆怅,更是一种“千里共婵娟”的失意。

宋朝人爱“月”,他们更爱用月来表达自己哀怨缠绵的情感,因此,读宋朝人写月的中秋词,总能够读出生命的沉思与悲歌。“月”在这些悲歌之中充当了导火索,苏轼有许多与中秋有关的著名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中秋》,皆是借中秋之夜抒发个人感怀的经典之作。这两首词的意境十分类似,有着“玉宇琼楼”的梦幻美景,又有着难以化解的愁绪。词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既是对于家乡的思念,也是对自己仕途多舛的伤感。

秋日的这轮月亮,远比其他任何一个世界的月亮更加带有悲情。每次提到秋季,人们所要能想到的就是一切繁华落幕,人生迟暮所带来的“悲”。前文中所提秋分祭月,更是将这两种悲情联系在一起。这样子的中秋节,似乎也就带上了一抹悲情色彩,当这一天结束,满月之夜逝去,接踵而至的便是带着肃杀之气的秋日。这中秋庆典如此热闹,更像一场一年之中的最后狂欢,这也是为何宋代文人专门借着中秋之月大做文章。

中秋词之“嫦娥”

“嫦娥”也是文人笔下最常提到的一种中秋意象,它是“月”的另一种代称,也是一种独立意象。嫦娥出现在宋代中秋词中,大多时候还是神话传说中的仙女,她在诗词中有着多种称呼,“婵娟”、“素娥”等都是她的化名。嫦娥自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是带着孤寂、哀怨色彩而来。《搜神记》一书中,明确记载了《嫦娥奔月》这个古老神话,所以在唐代的诗歌中,读者所能读到的嫦娥形象,都是一个孤寂落寞、独守空闺的美貌怨妇。行至宋代,文人笔下的嫦娥形象,又发生了拓展与转变。她不再是单纯的一个怨妇,而是一位可以和宋代文人精神相契合的女性化意象。

宋代词坛,虽有以辛、苏二人为代表的豪放派,可是整个文坛主流仍以婉约派为主,这是因为宋代文人总是在政治上失意,他们被贬官、流放,被朝廷排斥、打击,被效忠的统治者所疏远,所以宋代文人总喜欢用“怨妇”、“弃妇”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仕途失意。嫦娥就是一个流传千百年的典型怨妇形象,她身世漂泊,与家人天人永隔,这种孤独落寞的处境,与那些失意的文人骚客极为相似,因此,嫦娥才能宋代中秋词意象中,占据重要地位。

中秋词之“桂花”

“桂花”这一意象,也在中秋词中较为常见。宋词中的“桂”,一指桂花,二指月亮。每个秋季,正值金桂飘香,十里之外都沉醉于桂花的香气之中。伴随着皎洁明月,八月十五一家人团聚,在香气中赏月,更是一件雅事。所以中秋词从来不缺乏桂花的声音,“桂花影里年年见”、“桂子风前笑语香”,桂花带着香气在宋词中蔓延开来,不仅让词更加具有意境,同时也给中秋词添上了一缕甜蜜芬芳的香气。

“桂花”之所以会代指月亮,其实就来源于世人所熟知的“吴刚伐桂”这个传说。广寒宫里有一株500丈高的桂花树,吴刚犯了错,日夜砍伐这颗桂树。此后,“桂花、桂树”开始带着月亮,月色下的影子,也被称之为“桂影”。中秋桂花的双重含义由此而来,天上有桂树,人间有桂香,宋代文人喜爱用“香草美人”展露自己的品性高洁,这桂花就是“香草”,这嫦娥就是“美人”。因此,宋代的中秋词,会有如此多的桂花和嫦娥,其实都是人们追求雅致,展示自己独善其身的理想。

在这个中秋佳节,月色皎洁照九州,人们抬头之时,看到天空那一轮明月,有人在思乡,有人在团圆。不知道在这个中秋节,何人与同赏月,何人与你同赏桂?或许当你漂泊异乡,再次读到这些宋代中秋词,才更能够感受到月圆人亦缺的文人惆怅。

(感谢阅读,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参考资料:

《论宋代中秋词创作的背景》

《宋代中秋词的文化探析》

《宋代中秋词研究》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消防安全作文 今天我当家作文 窗外作文600字 小作文给对象 梅花作文 我的好朋友作文 说明文作文 我的自画像作文 笑死人的高考零分作文 我的烦恼作文500字 700字作文 写给女朋友的小作文 关于坚持的作文 坚持作文 熟悉的陌生人作文 作文过年 关于学习的作文 作文怎么写 作文大赛 英语小作文 说明文作文600字 作文开头 那一刻我长大了作文300字 我想对你说作文 成长作文 在路上作文 旅途作文 英语春节作文 节日作文 作文集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