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2022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在京开幕 擦亮“世界文化名片”

2020-12-01 12:15:01
相关推荐

中新网北京9月23日电 (记者 杜燕 冉文娟 王逸飞)今天,以“运河上的京杭对话,共建共享新未来”为主题的2020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简称“2020京杭对话”)在北京开幕。国内外政产学研各界嘉宾,共同为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建言献策,为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支招,共同擦亮大运河“世界文化名片”。

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杜飞进。中新社 发

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杜飞进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要在国家总体规划指导下,加强统筹协调、创新管理体制,扎实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全力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京杭对话”活动是汇聚大运河沿线省市智慧和力量的一项重要创举。去年,首届“京杭对话”活动在杭州举办,促成了“三好”新行动、合作新机制、传播新探索、搭建新平台四大成果。今年,北京作为东道主将以首善标准做好服务保障,努力推动产生更多成果,并促其转化落地。

围绕更好地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他提出四点倡议,即着力化人化物,发挥文化引领发展的先导作用。结合“十四五”规划研究编制,用大运河文化雕琢城镇空间,引领价值选择,涵养制度规范,塑造精神家园;推动焕新焕彩,增强新时代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多层次、全方位、不间断地深化对大运河文化内涵的挖掘与认知,做好保护修缮和传播表达,阐释大运河文化的当代价值;聚焦融通融合,催化区域协同发展的创新实践。推动大运河沿线航运互通、旅游协作、要素互配、产业协同,衔接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城乡区域协调,以现代流通体系畅通沿线经济循环,示范联通红利,创造万千价值;深化交往交流,谱写中外文明对话的崭新篇章。今年的京杭对话加强与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的互动,推动沿线城市融入世界运河城市的大家庭。

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朱国贤。 中新社 发

“今天距离去年的‘双城之约’已近一年。一年来,大运河浙江段又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朱国贤在开幕式上表示,浙江为大运河绘就了可持续发展的新蓝图,今年4月正式发布实施的《浙江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从文化遗存保护、名城名镇提升、非遗保护传承等八个方面入手,致力于打造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浙江样本。同时,浙江为大运河定制了法律法规的“保护服”,《浙江省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已提请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有望于年内出台。

“杭州码头装大米,一纤拉到北京城”。朱国贤表示,京杭大运河上的古时俗语,道出了两座城市以河为媒形成的历史渊源。今后,要以“京杭对话”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京浙、京杭之间的资源共享、项目共创和人才共育,让古老的运河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杭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忻。中新社发

大运河是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杭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忻表示,运河史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史、经济史、军事史,记载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前进的脚步;在这里,无论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都记录着运河两岸人民的生活。

运河城市各具特色,成为我们祖国大家庭百花齐放的璀璨明珠。今天的京杭对话正是联系运河所有城市、所有百姓的幸福之河,更是一个合作交流的重大平台。刘忻表示,如同今天的活动主题,“运河上的京杭对话,共享共建新未来”就是要把京杭大运河打造成为文化同心、经济共建、科技共创、幸福共享的综合型纽带和桥梁,让大运河真正成为“人民的运河”。

中国新闻社社长陈陆军。中新社 发

2019年12月,“京杭对话”在杭州首启;从杭州到北京,第二届“京杭对话”今天如约而至。中国新闻社社长陈陆军表示,我们曾经被“阻断”、被“隔离”,而今天成功实现了这个来之不易的愿望——满荷“运转”,“通达”天下,相聚在通州大运河畔,“运”和“通”是我们今天的吉祥符、关键词。“尽管从世界范围来看,新冠肺炎疫情给全人类按下的暂停键还远未完全松开,但复苏之路,就像大运河之水,舒缓而笃定,一个互联互通的世界不可阻挡、值得期待。”

陈陆军表示,京杭对话平台汇聚多方力量,必将盘活大运河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产业化落地,为人民的美好生活提供切实功用。在大运河文化带加速建设的背景下,各方应当开拓创新,以新技术赋能新生活,实现跨界融合,激发京杭大运河的新时代价值。

此次“京杭对话”活动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国新闻社共同主办;由中国新闻周刊、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月讯杂志社、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中新凯悦传媒集团、杭州市运河集团等单位承办;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等提供支持。“2020京杭对话”包含“1+8+N”场活动,即1个主论坛暨开幕式、8项主场活动,以及来自北京市、浙江省、杭州市的N场主题活动。多项主场活动将形成京杭大运河专家研讨、文化交融、艺术雅集、文旅推介、技术交流、媒体传播、鉴古藏今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交相辉映的文化盛宴,多地、多点、多方联动参与到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的共同行动中来,不断促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从“各美其美”走向“美美与共”。(完)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感动的作文 第一次作文 餐桌前的谈话600字作文 我的好朋友作文600字 以幸福为话题的作文 我爱我的祖国作文 关于旅游的作文 如何写好作文 我的春节作文 写秋天的作文 熊猫的作文 作文我的梦想 军训作文 材料作文 关于幸福的作文 关于亲情的作文500字 我想对你说作文400字 以劳动为主题的作文 关于宽容的作文 运动会作文600字 关于大自然的作文 我和我的祖国作文 关于冬天的作文 清洁工作文 状物作文 优秀作文开头 春的作文 感恩父母作文300字 三年级植物作文300字 我的家乡作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