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千年文脉“流动”起来 河北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2020-12-01 14:40:01
相关推荐

河北廊坊市青龙湾减河。 河北省文物局供图

长城网4月18日讯(记者 胥文燕 路钦淋)大运河,一条见证了两千多年历史的长河,一条负载着古中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长河,是一条“活着的”遗产走廊和生态走廊。2017年2月和6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做出重要批示: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标志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拉开了序幕。据了解,目前,河北省大运河文化带(河北段)文物保护利用总体方案己完成初稿,大运河邢台段、邯郸段以及大清河文物资源调查已经启动。

繁忙的运河。 河北省文物局供图

悠悠运河逾千年 见证历史沧桑

大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始建于公元前486年,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且目前仍在使用的人工运河,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漕运通道和经济命脉。

2014年6月22日,正在卡塔尔多哈进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至此,中国大运河成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也是中华民族留给世界的宝贵遗产。

河北境内大运河始于东汉末年,至建国初,仍具有较强的通航能力。由北运河、南运河、卫运河、卫河等河段组成,流经廊坊、沧州、衡水、邢台、邯郸等5个市,总长近六百公里,沟通海河和黄河两大水系。

从杨广三下扬州,到乾隆六下江南;无论是磁州窑的水运外销,还是泊头火柴厂的选址;从最早的御河到如今的中国大运河,大运河为河北这片土地留下了丰富的印记。如今,古码头、古炮台、古碑刻、古城镇及古村落等遗址,桥、闸、坝、仓、寺观、塔等丰富的文物,完整的人工水利体系以及随之而来的自然、生态、生产生活、对外交流的变化都是深刻的。

河北省文物局局长张立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河北省境内大运河段基本没有改变航道,原生态遗迹较多、对运河的改建较少,进而以其样态真实、遗址类型齐全、价值较高在中国大运河中占有重要位置。

谢家坝。 记者 胥文燕 摄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河北文章”

2017年7月18日,省长许勤主持召开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联席会议。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切实把大运河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据河北省文化厅党组书记王离湘介绍,目前,我省大运河文化带(河北段)文物保护利用总体方案己完成初稿,启动开展了邢台段、邯郸段以及大清河文物资源调查,加强了文物安全管理,建立健全了文物保护和河道管护长效机制。

“河北是最早启动和完成大运河资源调查的省份,也是较早完成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的省份,各项工作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张立方说。

2001年河北对运河就进行过调查,开展了课题研究。2006年,大运河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申遗成功。河北南运河沧州-衡水德州段(河北部分)、连镇谢家坝和华家口险工两点一段位列其中。

“完成申遗河道保护及展示段工程,清理了遗产点段柴草杂物、生活垃圾,进行了维护、检修及铺设连镇段、吴桥段堤顶砖路,进一步改善遗址及周边环境。设立制作相关保护碑百余个。”河北省文物局办公室副主任孙晶昌告诉记者。

2014年6月11日,沧州博物馆揭开面纱,三楼的《大运河北——河北省大运河文化展》专题展赚足了游客的目光。“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1700多平方米的展厅,通过运河沿线出土文物、展板、沙盘模型、场景复原和多媒体等方式,展现河北段大运河遗产以及衍生的文化。

看得见的展馆和努力,河北完成了各遗产点段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沧州市编写了《沧州大运河》文化丛书,邢台市编撰了《邢台运河风光》,邯郸市编写了《邯郸运河碑刻》等。

目前,河北对列入遗产两点一段,每月进行巡查,数据录入,上传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总平台,并每年完成监测年报。对雄安新区白洋淀水系和大运河的关系也在进一步考究。

中国大运河。 记者 胥文燕 摄

千年运河 流向未来

2018年2月28日,《中国大运河蓝皮书》指出,目前,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及经济区域社会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各界对大运河文化带的内涵认识不足,大运河管理存在条块分割状况等问题。

“大运河流经的各县市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运河环境整治效果差别大。”“大运河保护、利用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在协调机制上仍有待加强。”“民众对大运河保护的认识存在不足,部分运河沿线出现倾倒垃圾、在河堤上堆放柴草等现象。”河北的大运河保护已经进入深水区,如何再续辉煌,成为摆在河北以及全国人民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2017年6月21日,北运河流域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专题座谈会召开,提出大力开展北运河流域治理和管护工作。杨柳岸,晓风圆月。如今,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北运河渐渐找回了昔日的影子。

2017年8月6日,红庙村金门闸遗址,青龙湾减河碧波荡漾,两岸杨柳依依。一位村民正在忙着采摘直供北京的蔬菜。“利用好大运河是咱老百姓最期盼的,听说国家建设大运河文化带,这不,咱们村里也筹建运河花海项目,要发展生态旅游呢。”这位村民自豪的说。馆陶小镇、大名府城……日前,河北多地立足大运河文化,发展乡村游、地域游。

“在保护基础上科学发展,才是大运河发出的千年呼唤和最终归宿。”

2018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河北文化厅厅长张妹芝建议,应把实现大运河通水复航作为前置条件首先加以解决,同时,希望国家层面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形成长效、共治共享的水资源协调机制和水务交通管理机制。她建议组织开展大运河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建设,辐射带动大运河沿线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

2018年3月27日,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河南省、江苏省、安徽省网、浙江省八地网信办齐聚北京,研究建立八省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协同联动机制并发出《携手共建“指尖上的大运河文化带”》倡议。

河北美术馆组织举办的河北美术家大运河写生采风活动现场,20余名画家走访运河沿线。

“这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智慧,如何让历史的文化和当下的文化有一个承接点,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就要创作、宣传。”2018年3月26日——3月31日,河北美术馆组织举办的河北美术家大运河写生采风活动拉开序幕。看着“糯米浆拌灰土”铸成的千年大坝,河北画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张立农站在谢家坝上感慨道。

运河流淌了两千五百年的时光,如何再续辉煌,需要注入更多的思考。如今,我们站在了历史的交汇点上,无论是钢琴诗人郎朗担任中国大运河杭州形象大使,歌剧舞剧《遇见大运河》在雅典、开罗的上演,还是正在筹建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大运河作为中国以及世界人民的宝贵遗产,从远古流来,也将流在当代,流向未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三年级作文元宵节 纸条作文素材 担当作文800字 八年级下册语文作文 理想信念作文 消防主题作文 高中优秀作文800字 什么真好作文 关于勤奋的作文 关于桃花的作文 介绍学校的英语作文 值得珍藏作文 假期见闻作文 关于陪伴的作文 乡下作文 洗袜子作文 番茄炒蛋作文 开学第一天的作文 雪作文500字 传统节日英语作文 烤红薯作文 描写乡村的作文 五年级写人作文 前行作文600字 向往的生活作文 关于奉献的作文 雪作文300字 冬天作文500字 初春的作文 春节作文的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