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皮影戏 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 杂技《飞叉》与《仙人摘豆》

2020-12-01 20:50:02
相关推荐

今天就讲好玩的东西,那就是皮影戏!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土影戏”,以在灯光照射下用兽皮刻制的人物隔亮布演戏而得名,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同时也给大家讲讲杂技《飞叉》与《仙人摘豆》,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

皮影戏,发源于我国西汉时期的陕西,成熟于唐宋时代皮影戏表演的秦晋像,极盛于清代的河北。皮影是采用皮革为材料制成的,出于坚固性和透明性的考虑,又以牛皮和驴皮为佳。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的透明颜料。正是由干这些特殊的材质,使得皮影人物及道其在后背光照射下投影到幕布上的影子显得瑰丽且晶莹剔透,具有独特的美感。皮影戏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动影画艺术,有“电影始祖”的美誉。

皮影戏的道具造型生动而逼真,夸张而幽默,淳朴而粗犷,细喊而浪漫.脸谱与服饰以镂空为主,又适当留实,繁简得宜,虚实相生。每一个形象不仅局部耐看,而且整体配合既充实又生动,通体透剔而四肢灵活,充分借鉴了戏曲脸谱、民俗装束与剪纸艺术的精华。人物身高不超过一尺,通常采用侧身五分脸,线条细腻而流畅。头发、胡须采用山羊毛为材料,不柔不僵。男女角色脚底都在同一水平线上,表演时静动分明。整体造型以墨绿、暗红为主色调.显得古朴而典雅。

皮影戏演法上通过推、拉、捻、转、摆、跃、勾等方式表现。

贺兰县流行的皮影戏颇有名气。民间曾流传:“常信堡的秧歌绕牌灯,丁义堡的庙会跳大神,洪广营的龙灯年年有,于祥营的灯影子不离门。”贺兰皮影戏的唱腔既有陕西“俗曲道情”和“西府秦腔”的继承,又有对宁夏花儿、时令小调的广泛吸收。演唱时大胆使用甩腔、帮腔、帮唱、唱腔等演唱方式,渲染了舞台气氛,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演唱风格。传统剧目有《武松打虎》《三战吕布》《三打白什精》《孙悟空大闹天宫》《赤胆忠心》《包公案》等。

皮影戏在银川市西夏区也流传久远。西夏区皮影戏曲调悠扬、高亢、粗狂、奔放,戏曲内容生活气息浓厚,风格古朴、沧桑、豪放。传统曲目有《下河东》《西游记》《撑船》《白玉钿》《孙悟空与二郎神》《白蛇传》《神魔钻天入地》等100多部。

2007年,皮影戏被列人首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2008年,被列人首批银川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杂技《飞叉》与《仙人摘豆》

中国杂技,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一种艺术。在银川地区流传的杂技《飞叉》属干中国杂技中耍弄类节目,魔术《仙人摘豆》属于中国杂技中奇幻类节目。

1 .《飞叉》表演。始创于明代。到了清代,《飞叉》表演艺人江湖卖艺相沿成凤,个人表演、父子师徒相传更为发展。中华民国以后,《飞叉》在全国的流行地区越来越广泛,南北各地民间均有流传。随着新中国的成立,《飞叉》表演告别了民间撰地演出的历史,登上了艺术舞台.

飞又一般长五尺,又头分三股,呈“山’字形,又头下装有活络的环形铁片,叉体为圆柱体硬质木棍。表演时,为增加摩擦力,一般艺人在木棍上缠布,而张金顺父子则将熬煮的松香涂抹在木棍上.同时还在身上、胳膊等接触飞义的部位都涂抹上松香。表演开始时,先用双手搓叉,借惯性再用胳膊肘逐步加速,使飞叉垂直悬空,叉头铁片发出哗啦啦的悦耳响声。随着飞叉高速旋转,表演者在臂上、腿上、肩上、腰部和胯下翻转滚动飞叉,循环飘飞,花样繁多,有声有色。张金顺父子表演的飞叉,套路独特,表演时一把钢叉上下翻飞,出手时高飘,接叉时稳准,步法灵活稳健,动作干净利落,武活文使,潇洒大方。2008年,杂技《飞叉》被列入首批银川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2009年,被列人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2.《仙人摘豆》表演。属于中国杂技中奇幻类节目,由宋代的幻术“泥丸”衍化而成。《仙人摘豆》因其道具简便易带,内容引人人胜,表演火爆幽默,在民间十分流行。中华民国时更是盛极一时,成为个别江湖艺人的家传绝技,极少外传。

今天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的阅读!希望大家能喜欢!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的暑假生活作文 一年级作文 难忘的小学生活作文 努力奋斗的作文 写风景的作文 写老师的作文 八年级上册英语作文 中考作文题目 长城作文 关于春节的作文500字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我敬佩的一个人作文400字 六年级上册作文 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作文 我的奇思妙想作文 描写雪景的作文 过新年的作文 我的朋友作文600字 写事作文300字 打屁股的作文 父爱作文 初中作文600字 家乡风俗的作文 劳动最光荣作文 作文纸条 暑假趣事作文 勇气作文 300作文免费可抄 作文400字优秀作文 暑假生活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