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经验分享」遴选笔试考什么?遴选备考中最容易忽视的细节

2020-12-01 21:30:01
相关推荐

谈谈遴选备考中最容易忽视的细节

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是不是目前在基层从事综合文字工作的考生,考试比较占优势?也有的人说,我成天复习,看《人民日报》什么的,也不见分数有提高?其实这个问题有时候很难回答,我说一下自己的体会给大家交流交流,仅供参考。(理论的东西偏多一些,请慢点看仔细品读)

其一、写材料的不等于文字水平好,文字水平好的不等于遴选水平高。

其二,遴选考试到底考察什么能力,难不成只是考察文字表达能力吗?

针对大家的疑问,我认真思考后觉得要弄明白上面这两个问题。

关于第一个问题“写材料的不等于文字水平好,文字水平好的不等于遴选水平高”,我总结了三句话,同大家分享:

“材料写得多不等于文字水平好,文字水平好不等于写作能力强,写作能力强不等于考试水平高。”

虽然有点辩证法的意思,但是这个道理大家请大家一定要搞清楚。只有这样你才能搞明白到底复习的侧重点在哪儿,如何提高?这么说可能大家会有所疑惑。

第一:关于“材料写得多不等于文字水平好”。说实话,我也是从基层一步一步走上来的,关于在基层的写材料,我感觉一般的综合文字秘书,对于文稿的基本要求把握并不是那么的严格和规范。因为基层工作事无巨细,需要的文字材料非常多,有时候一天要出好几个文字材料,有通知、实施方案、总结报告、发言材料还有其它等等。实际操作中往往是将上级的文件或者本级党委、政府的文件转发了事,或者对相应的内容进行微调后再印发,这样作为文件的拟稿人根本不理解文稿的写作规范和书写要求,甚至对于什么样的文种采用什么样的行文风格都不研究。工作之忙,事情之多,文字秘书很难潜下心来,认真仔细研究,所以,单位里面材料写得多并不等同于文字水平就好。但是也有一部分文字秘书的确会下功夫研究公文的格式和文字表述风格,能做到这一点很难得,其文字水平也会得到相应地提高。

第二:关于“文字水平好不等于写作能力强”。这句话,在考试中体现得更为突出,为什么这样讲呢?其实,在基层日常工作中,我们每天接触大量文字材料,久而久之,年复一年,随着耳濡目染,文字秘书的文字表述水平也会有很大的提高,但是这种提高往往仅限于本部门、本层级的文字表述能力,当你考试的时候给定考生身份,指定书写规范时,往往这些从事文字写作的考生就不是那么从容和自如了。为什么呢?一来,考试的时候一般都不会只针对你擅长的这一项的业务进行考察,拿讲话稿来说,一般的讲话稿写作要求都是站在SHI或者其它层级的主管领导或主要领导的角度进行发言,或者在一个给定的特定身份下进行交流发言。事实上,不知道大家清楚不清楚,不同身份、不同场合,不同文种的文章,对于文字表达风格的要求也不一样,比如主要领导讲的内容就要相对宏观一些,而具体的部门领导讲话往往都比较微观、具体。交流讲话、动员讲话,总结讲话,虽然都是讲话,但风格也不同,这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即便你在基层工作很久,文字水平还可以,如果不经过一番系统地复习,也很难能取得一个乐观的笔试成绩。

第三:关于“写作能力强不等于考试水平高”。这个不太好明白。其实,我略作解释,大家就明白其中道理了。就我个人经验而言,遴选考试除了对公文写作能力有考察以外,还应该注意,遴选考试还有遴选考试的思维。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日常我们起草一个通知,一般都会说一页纸左右吧,简短些,这个描述叫“定性”要求,而遴选考试都是要求大家要用200字,写一个通知,然后还有具体的要求,这个叫“定性+定量”要求。为什么叫“定量”呢,因为一般的遴选考试,无论是前面的案例分析还是后面的大作文,都有明确的字数要求,其实这样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考试的难度,反而是增加了考试的难度,为什么这么说呢?您想啊,不限字数,有文字表达能力、公文写作能力的考生,那就比较容易展示水平,而一旦字数受限,要在规定字数内,把要表达的要点都体现出来,难度就不一样了。所以,考试得高分,不仅仅需要有比较强的公文写作能力,还要有一定的考试思维,所以复习考试时,要有所侧重,只有这样才能在考试的时候比较妥善地予以应对。

接下来,给大家交流一下第二个问题“遴选考试到底考察什么能力,难不成只是考察文字表达能力吗?”遴选笔试考什么?这个问题大家更感兴趣。

遴选考试考什么?

关于遴选考试考什么?我觉得我们得找到考试依据,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遴选考试的标准和依据:为保证考试质量,降低考试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推进领导干部选拔考试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国家从1998年底开始启动通用题库建设,并组织有关专家研究制定《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2000年1月,颁布了《(试行)》版本。2004年,按照相关精神,总结各地经验,结合实际需要,颁布了《考试大纲》正式版。这一《考试大纲》是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的标准和依据,对广大干部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增长本领,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其实,这也是基层考生在备战遴选考试时,容易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没有吃透《考试大纲》的精神。

《考试大纲》关于考察能力的规定:关于公共科目笔试的功能是“主要测试应试者胜任党政领导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特别是运用有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意味着遴选笔试考试突出体现了对领导能力素质的测试。而考察的重点有二:一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二是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于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其实多属于政策理论的范畴,这在我复习备考的过程中,感触颇深,尤其是2013年的“早餐工程”、2015年“公共自行车”、2019年“环保经验交流”等,都是对应着当年最最热点的政策理论的内容。

关于“基本方法”,我觉得无外乎“分析综合、归纳概括、提出对策”等等,这些其实就是马克思主义经典理里面关于“唯物辩证法”提到的相关内容,大家如果认真复习过研究生入学考试,对这块内容应该不陌生。其实,我们每天放在嘴边说的,用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来武装头脑还是非常尤其现实意义的,只是无知者无畏,很多人不知其然也不知其所以然,就闷着头乱撞,结果分数就堪忧了。

关于公共科目笔试测评要素:《考试大纲》规定的主要有5项,即理论素养、公共知识素养、政策法规水平、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看完这些规定,大家可以非常清楚的知道备考中需要关注的问题了:

关于理论素养,有个主要学习途径——学习强国,不能只看热闹要学会看理论、并用理论来分析材料。

关于公共知识素养,就是各种类型的学习、培训,不要流于形式化,要学有所获,要体现出来一个年轻干部应有的知识和水平。

关于政策法规水平,要求你对近一两年来的大政方针、热点政策以及重点法律法规要耳熟能详,不仅知道还要学会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比如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略微有点常识的考生都要知道,它将会成为未来一年以内各级遴选考试的笔试、面试的热点。

关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这里面有两个概念需要重点关注“分析”和“解决”。所谓的“分析”能力,那就是需要你通过阅读材料来把握反映的主要问题,以及主要问题的具体表现。所谓的“解决”能力,就是要对问题提出有针对性、务实、可操作性的对策,这些对策不能是大白话,是让具体落实的主体拿着作为指导原则或者指导意见的,如果操作性不强就没法解决具体的问题。

关于文字表达能力,我想这个才是上面我说到的关于能写不一定水平好,水平好不一定得分高中,关于文字表达能力的解释。这个能力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考察的就是你日常的积累,包括读材料和写材料,并能将所读、所学落入实践中来,切记眼高手低,即所谓的光读不写,光学不练。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摘桃子的作文 描写春天的景物作文 美就在我身边作文300字 写鹦鹉的作文400字 美丽的老君山作文 参观自来水厂作文 有关网红的作文 三年级作文假如我 梦想的作文开头 被美术老师打屁股作文 生命的故事作文600字 关于早餐的作文 蚂蚁作文600字 学校里的酸作文 我收获了友谊作文 厉害了我的国优秀作文 别了半命题作文 安徒生快乐作文 那一双什么的眼睛作文 写春天的作文200字 英语邮件作文格式 泰山游记作文800字 国庆日记作文 发生矛盾的作文 描写草的作文 语言文明作文 读书让我成长作文600字 第一次坐飞机作文600字 写酸菜鱼的作文 关于欢庆元旦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