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毕节黔西脆红李高光时刻:丰收了增收了

2020-12-02 19:25:01
相关推荐

多彩贵州网讯(记者李晓芳)8月13日,黔西县第二届脆红李采摘节暨全县特色农产品推介会在毕节市黔西县绿化乡举行。这个静谧的乡镇迎来了一年之中最为热闹的时刻。当地通过举办采摘节,为产销搭建交流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有效带动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

果园里艳丽的脆红李挂满枝头,采购商、游客们竞相进园采摘

黔西脆红李

在贵阳经营水果生意多年的黔西人龙品每到脆红李下树的时节,总是要第一个跑来“打招呼”,让合作社多留点果子给自己。当天,他与绿化乡签订采购协议,竟然没有商定采购量,他放出豪言:有多少我收多少!脆红李为何如此让他着迷?

“黔西的脆红李富含微量元素硒,对于女性抗衰老美颜功效绝佳,这边脆红李的硒元素含量是其他地方不可比拟的,营养功效很高,加上口感清脆,酸甜适中,市场销量很好。”龙品说到。

果子好争抢的人也不会少。当地投资建设的酒厂——贵州溪源果酒有限公司也在等待着脆红李的采收。该公司总经理潘华勇介绍,今年酒厂要生产300吨酒,按5斤李子一斤酒的标准,今年要吸收周边1500吨李子。

酒厂工人正在清洗李子

目前,绿化乡种植脆红李达1.5万亩,3500亩进入丰产期,初步形成了一定产业规模。当地按照一级果进商超,二级果进农贸,三级果进酒厂的三级分销方式,确保李子不滞销,好果卖好价。

然而五年前,绿化乡还是另一番模样。

“开荒开到山尖尖,种地种到天边边。石旮旯里刨苞谷,哄饱肚皮不赚钱”,这一句广为流传的顺口溜道出了绿化乡土地石漠化和农民生存艰辛的难处。

石板井百姓致富合作社负责人彭勇回忆起早些年当地人们的穷困生活,一度有些哽咽。穷到什么程度?“只能种包谷,不说拿出去卖了,土地太差产量太低,连自己一家人都不够吃,更不要说养猪,一头都养不起,能养一头猪的家庭已经是生活很好的了。更多人是一年难得吃上一口肉……”

绿化乡总人口近2万人,耕地面积27453亩,耕地石漠化率达48.8%,到处只见石头不见树,农民长期以种植玉米为主,经济效益极低。2014年该乡贫困户685户,贫困发生率为15.5%。

彭勇(左)与弟弟彭德志(右)由于产出的品质、产量突出分别拿下“果王”“树王”荣誉

18岁时作为全乡第一个外出的年轻人,彭勇在外多年干过矿业、服装行业,后来多次返乡见到家乡一如既往的贫困,他坐立难安,于是全国到处寻找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一次偶然,他在灾后重建的汶川看到蓬勃生长的脆红李,直觉判断,这东西能成!终于,2015年他在考察了45个水果品种后选择了脆红李发展种植。短短5年,脆红李在绿化乡光明生长,逐渐成长为当地群众脱贫增收的重要引擎。

去年,彭勇带领的合作社中27户贫困户全部脱贫。

近年来,绿化乡立足山多地少、水多田少、石漠化严重的实际,因地制宜选择发展脆红李产业,由党支部统一“树苗、技术指导、农药化肥、包装、销售”,着力打造绿化乡脆红李系列果品名片,苦干实干、攻坚克难,形成了绿化乡“六个一”的发展思路,全乡于2019年底全部脱贫。

丰收的喜悦。罗弦摄

“六个一”即找准一条绿色产业扶贫道路、管好一棵李树增加群众收入、带动一批群众脱贫致富、培养一批新型农民、搭建好一个支部引领、落实一个保障,确保群众利益。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该乡始终把村集体经济建成强村富民的重要载体,把群众增收当作奋斗目标。先后在小海子务工基地、湾箐脆红李酒窖、大海子茶场、马坎榨油坊等一批村集体经济中建立了“721”利益联结机制,贫困群众除了获得务工收入的同时,还将得到村集体经济获利部分70%的分红,确保群众进一步增收。

截止目前,绿化乡在石漠化地区种植脆红李达1.5万亩。建成库窖100吨冷库1座,年产1000吨的果酒厂1个,延伸脆红李产业链,提升李子附加值,增加果农收入。同时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发展林下养蜂,林下养鸡,林下栽种大豆、南瓜等以短养长项目,实现长短结合绿色产业发展。

每年,通过举办脆红李采摘旅游节,开展亲子、相亲等系列“游玩”活动,并依托绿化乡电商服务平台,当地优质特色农产品远销省内外。绿化乡将充分利用生态优势和与贵阳、成都两小时经济圈的区位优势,全力打造集度假、采摘、露营、避暑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升级版,谱写百姓富、生态美的绿化新篇章。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重逢作文 高考真题作文 关于学校的作文 一次旅行作文 四年级下册的作文 美景作文300字 作文最美的风景 六年级500字作文 作文一件难忘的事 友善作文 春节的作文英语 立志作文 樱花的作文 执着 作文 写夏天的作文 我的爷爷的作文 给予作文 我懂得了 作文 圆作文 纸条作文 2000字作文 作文500字六年级 西湖的作文 第一单元作文 追寻作文 二年级小作文 兰花作文 四年级300字作文 手写作文 画画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