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不要总想搞个大新闻:小心美国的恶搞新闻大坑

2020-12-02 22:20:01
相关推荐

每年只有一个4月1日,但如果你喜欢,天天都可以过愚人节。

不要总想搞个大新闻

昨天又被一个愚人新闻刷屏了。《特斯拉要做燃油车!》,“特斯拉CEO伊隆·马斯克(Elon Musk)在加州总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计划在2022年推出首款汽油车型Model T”。文章挺长,有发言,有背景,有数据。乍看之下,还挺像真的。一些国内媒体开始翻译报道,不少行业大V先后转发,甚至有人开始分析特斯拉为什么要做燃油车。

可是,如果对特斯拉或马斯克稍有了解,就不会轻易相信和传播这篇新闻。众所周知,马斯克一直是新能源的最积极倡导者,他接手电动车公司特斯拉的最大愿景就是改变人类的出行方式;而推动特斯拉与太阳能公司Solar City合并,更是他打造未来新能源消费平台的宏伟战略。现在特斯拉最大的挑战是怎样提高产能,完成堆积如山的几十万Model 3订单。这样的特斯拉和马斯克,怎么可能去开倒车,回头去打造汽油车呢?

辟谣要溯源,随手谷歌了下。果然,这是来自《财富》杂志网站的恶搞专栏。虽然《财富》网站已经在文章多处打上了“幽默、讽刺”的明显标签,但还是挡不住部分粗心的国内媒体主动跳坑,把一篇恶搞讽刺文章当作严肃新闻来报道,而且第一时间抢发传播获取最大流量。

虽然错误比较可笑,但原因也不难理解。国内媒体环境本就竞争激烈,处在流量压力下的媒体编辑无时不在渴望着报道大新闻;看到“特斯拉打造燃油车”这样的爆炸性新闻,又是来自《财富》这样的可靠信源,当然不容错过。兴奋之下,一些经验不够丰富的同行忽略了基本常识和求证意识,对明显的恶搞提醒视而不见,不知不觉就掉进了可笑的大坑。

看清大坑别中招

不过,这样的笑话已经不是第一次,甚至都不是第N次了。每年都有不少国内媒体陷入这样的陷阱,一次次把美国的恶搞段子当作严肃新闻,不时传播愚人节才有的欢乐气氛。

每年愚人节的时候,西方各大媒体和公司都会炮制一批假新闻,煞有其事地介绍一些不存在的新闻和产品,这已经成为了行业惯例。当然,他们也会暗藏一些识别码,比如落款“4月1日”。

其实,媒体同行要分辨真假段子并不是难事。除了具有基本的新闻判断力之外,谷歌搜索交叉求证也是必备的职业素质。不过,了解几个美国常见的恶搞新闻,也可以有效避免乌龙。

让国内媒体屡屡中招的假新闻,通常都来自几个美国知名媒体的恶搞专栏。最常见的大坑就是《纽约客》杂志的恶搞专栏《博洛维茨报告》(Borowitz Report)和洋葱新闻(The Onion)。他们在Facebook上的粉丝量高达90万和600万。

《博洛维茨报告》的作者是美国著名幽默专栏作家安迪·博洛维茨(Andy Borowitz),曾经被CBS电视台誉为“美国最幽默的人”。众所周知,《博洛维茨报告》的内容都是恶搞的虚构新闻,目的就是博大家轻松一笑。

你可能并不了解博洛维茨,但你一定看过他的恶搞段子。盖茨花了一天时间都没法把自己电脑升级到Windows 8.1,还和新CEO纳德拉就此大吵一架;朝鲜不会使用Windows 8,延误了导弹发射,导致金正恩大怒要报复微软。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我曾经在三年前专门撰文介绍这个专栏,希望国内同行能够看清这一知名大坑。有没有效果就不知道了,毕竟“谣言满天飞,辟谣没人理”是一个无奈的现实。昨天新浪科技关于特斯拉的辟谣微博,转发评论量也远远低于假新闻。

当然,谈到恶搞,洋葱新闻才是最专业的媒体。这家近三十年历史的媒体一直不遗余力的炮制各种令人捧腹大笑的假新闻。即便是洋葱新闻这样的知名假新闻媒体,也有不少国内媒体中招,还记得几年前“金正恩被美国媒体评为全球最性感男人”这个被当成新闻报道的段子吧?

除了这两个知名大坑,美国的知名恶搞新闻来源还包括:昨天的《财富》杂志讽刺专栏、《Duffel Blog》、《Newslo》、《每周世界新闻》(Weekly World News)、《美国新闻》(American News)、世界真理电视(World Truth TV)等等。

恶搞不同于假新闻

为什么媒体可以肆无忌惮地炮制这种段子,恶搞新闻和纯粹的假新闻又有什么不同?

我们所说的美国假新闻,通常包括两种类型:讽刺恶搞,最知名的就是洋葱新闻或者知名媒体的讽刺专栏;虚假新闻,最常见就是去年美国大选期间冒出来数以万计的各种假新闻网站,其中不少来自东欧地区。

虽然两者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但讽刺新闻(Parody Satire)和虚假新闻(Fake news)之间还是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别。两者最大的不同是前者意在以夸张的不真实愉悦读者,意在制造笑料段子;而后者则意在误导读者相信这是严肃的真实新闻,以耸人听闻的夸张标题吸引点击,诱导公众在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媒体上大量转发以获取流量,随后从点击广告分成中获得利益。

显然,相比较前者的戏谑搞笑,虚假新闻是有目的性、针对性和恶意的。在去年的美国大选之中,出现了大量的政治性假新闻以及标题党新闻,通过Facebook、谷歌、Twitter等平台大量传播,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选民的心理。因此,如何辨别、遏制和打击假新闻已经成为各大网络和社交平台今年的一大任务。

相比之下,像洋葱新闻、《博洛维茨报告》这样的知名恶搞新闻网站和专栏因为意在搞笑和讽刺,则可以继续“肆无忌惮”。不过,为了避免法律风险,恶搞专栏通常也会标明“讽刺、幽默、这不是真的”,或者在措辞上尽量夸张,或是在文章加上“讽刺免责声明”(Satire Disclamer)。

事实上,美国并不是没有名人不堪恶搞,怒而起诉恶搞新闻媒体的案例,但法院大多都以“言论自由、恶搞讽刺并非诽谤”为由驳回了诉讼。而且,被恶搞的对象,如果较真找恶搞媒体起诉诽谤,反而会因为缺乏幽默感,遭到公众的又一波嘲讽。马斯克并没有去辟谣《财富》杂志的讽刺专栏,盖茨也不会去告《博洛维茨报告》。

2013年,美国政治畅销书作家杰若米·科西(Jerome Corsi)就曾经不堪《Esquire》杂志的嘲讽恶搞,向法庭提出高达1.2亿美元的诽谤指控,但遭到了法官的无情拒绝。

法官的判决依据或许能够帮助我们领会讽刺恶搞与诽谤造谣之间的区别。“虽然恶搞文章的措辞过火,但有理性的读者都不会相信那篇恶搞文章。该文不太可能让读者改变对事实的看法,因而不是诽谤。而且讽刺并不需要每个读者都能够领会。”

拿总统开涮最安全

事实上,拿政治人物开涮才是最安全的,尤其是美国总统。爱较真、易上火的美国总统川普一直是各大恶搞讽刺媒体的最爱,他的话题热度甚至超过了当年呆萌受气的小布什。

《博洛维茨报告》的最新几篇专栏几乎都围绕着川普,最新一篇是“川普总统在白宫智商测试第一轮被淘汰”。但即便是川普这样逢怼必回的霹雳火性格,也不想去招惹讽刺媒体,免得惹来一身骚。

小布什还真的搭理过洋葱新闻,但并不是因为恶搞。在他当政期间,洋葱新闻曾经多次拿他的智商来涮,编造了一个又一个段子嘲讽。贵为美国总统的小布什一直默默的承受,或许他也习惯了这类笑话。

小布什唯一一次搭理洋葱新闻,是因为后者在栏目中使用了总统印章。小布什的法律顾问才致函洋葱新闻,要求后者根据美国法律的规定,停止未经授权使用总统印章。

不过,美国媒体的恶搞讽刺也不是永远肆无忌惮,也有招惹众怒的时候,尤其是在触及种族、儿童这些美国政治的高压线的时候。《纽约客》曾经在封面漫画戏谑当时还是总统候选人的奥巴马是穆斯林恐怖分子,就遭到了美国主流媒体甚至两党的一致批评。

由于国情不同,对于美国恶搞新闻,建议一笑了之,别当真,别效仿。小心转发500次。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母亲的爱作文400字 好书推荐作文300字 第一次看雪作文 开在心里的花作文 难忘的一件事英语作文 美丽的校园400字作文 欣赏为话题的作文 出彩中国人作文 我的自画像优秀作文 吃自助餐的作文 日成一事作文 垃圾分类作文三年级 读书作文600字初中 一件小事作文500字 高考英语作文多少字 熟悉的人作文400字 关于勇气的作文素材 初中作文万能开头结尾 日记作文250字 成考语文作文范文 我的学校日语作文 我学会了滑冰作文 贴春联英语作文 肩膀作文600字 写动物的作文200字 五年级下册二单元作文 英语作文200字左右 最好的奖赏作文 关于学习的作文题目 描写秋天的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