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一首通俗易懂的诗 仅仅四句 却写出了人情冷暖的至高境界

2020-12-02 23:45:01
相关推荐

冯梦龙,字犹龙,天资聪颖少有才学。然而这样的才子却屡试不中,没法维持自己的生计,最后只好开馆收徒。

冯梦龙整理创作了很多作品,最为著名的就是《东周列国志》,还有就是有着三言之称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这些都是中国古典小说中的代表作品。

今天说的这首诗出自《警世通言》。《警世通言》里面有一个精彩的故事,名字叫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这首诗就出现在故事开篇,全诗如下:

浪说曾分鲍叔金,谁人辨得伯牙琴。于今交道奸如鬼,湖海空悬一片心。

《警世通言》属于话本小说,以古白话写成。话本小说便开始流行,但是起源很早,可以追溯到魏晋时期。

当时佛教东传,佛经都是梵文写成,虽然经过翻译,仍旧晦涩难懂。而那个时候,识字的人很少,对佛教的普及很不利。

为了更好的传播教义,佛教徒们一方面开始将佛教通俗化,一方面将佛教本土化。所谓通俗化,就是将佛教故事用大白话讲出来,哪怕是不识字的人也能听懂;本土化,就是利用儒家和道家的观念将佛教理念包装起来。

通俗化的结果是产生了变文,虽然变文具体包不包括图画,学界仍旧没有定论,但是包括一些通俗的故事是没有疑问的。

变文产生的结果,让佛教迅速得到了推广,而且成为人们喜闻乐的一种娱乐方式,慢慢的不仅佛教故事,中国的历史故事也开始用这种形式推广,最终出现了白话小说。

话本小说大体上分为三部分:入话、正文、结尾。

入话:用诗词或者小故事吸引读者,为进入正文铺垫。

正文:故事的主体。

结尾:叙述完故事,评论一下,讲一番道理。

这首诗就属于入话的部分。

浪说曾分鲍叔金。不要说管仲没有发迹的时候曾经和鲍叔牙分钱财。

这是一个典故。齐桓公能够成为春秋五霸的第一个霸主,除了齐国靠近大海,有鱼盐之利外,重要的原因是有管仲这样的人才。

而管仲这样的人才,能够被齐桓公重用,离不开鲍叔牙的举荐。

管仲生活清苦,为了生计和鲍叔牙一起做点小生意。但是每次分钱的时候,管仲都会多拿一些钱,鲍叔牙没有计较。

两个人后来一起参军,每次遇到紧急事情的时候,管仲总是做逃兵。别人都认为管仲胆小怕事,只有鲍叔牙知道管仲的苦衷。

后来两个人分别侍奉公子纠和公子小白。管仲曾经用弓箭射伤了公子小白(后来的齐桓公)。但是鲍叔牙肯定齐桓公赦免管仲,并且拜他为相。

管仲后来说,“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於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后人用管鲍之交形容朋友之间的要好程度。而诗人却说“浪说”,显然是有苦衷在里面。

谁人辨得伯牙琴。谁能听出俞伯牙琴声之中的奥妙呢?

这同样是一个典故。俞伯牙是一个著名的演奏家,但是他演奏的琴声曲高和寡,没有人听得懂。

有一次俞伯牙正在弹琴,一个砍柴的樵夫路过,与俞伯牙攀谈,不仅听出俞伯牙琴声的妙处,还能听出琴声中所表达的感情,于是两个人一见如故,成为朋友。这个樵夫名字叫钟子期。

后来钟子期病故,俞伯牙挑断琴弦后,将琴摔坏,人间没有听懂及琴声的人,自己也不复弹琴。

这个故事在冯梦龙之前只是民间故事,后来经过冯梦龙整理,成为家喻户晓的典故。

于今交道奸如鬼,湖海空悬一片心。如今这个世道,每个人都像鬼一样为自己的利益精打细算,只能空悬着自己的一片真心,不能赋予别人。

最后这两句结识了前两句的疑问:不要说找到鲍叔牙、俞伯牙这样交情深厚的知己,就是普通的朋友也非常难以找寻了。

冯梦龙这样说,和他的人生际遇有关系。他自己落魄的时候,没有人帮助,而且受到阉党迫害的时候,更是没有人伸出援手,因此才有这样的感慨。

这首诗虽然通篇都是大白话,却写出了很深刻的道理,还是值得阅读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八年级上册作文 童年作文600字 怎么写好作文 八下英语作文 作文素材高中版 高中生作文800字 写事的作文怎么写 关于中考的作文 三年级英语作文 乡愁作文 多肉作文 孝顺作文 作文寒假生活 白衣天使作文 作文成长 雅思大作文 出游作文 羽毛球作文 野餐作文 苏轼作文 行走 作文 乐乐作文 写美景的作文 意外作文 奋斗作文素材 一千字作文 那一次 作文 作文有你真好 做自己 作文 表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