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跨越1500公里的真情帮扶——山东省济南市与湘西州东西部扶贫协作速写

2020-12-03 08:25:01
相关推荐

东西协作扶贫车间——惹巴妹创办人谭艳琳在传授编织技术。黄明 摄

李孟河 龙正峰

山东省济南市和湖南省湘西州,一东一西、一北一南的两座城,相隔1500公里。

2016年10月,根据中央部署,两地因东西部扶贫协作结缘,正式结成“亲戚”。4年来,济南携手湘西前行,投入财政援助资金11.08亿元,在产业合作、劳务协作、消费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后扶、教育帮扶、医疗帮扶、残疾人帮扶等方面进行了系列探索创新,扶贫协作的硕果挂遍武陵山上。

这股来自济南的东风,成为推动湘西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

2019年,济南市结对帮扶湘西州的7个深度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全州贫困人口由2013年的65.78万人减少到2019年底的1.57万人,贫困发生率由31.93%下降至0.6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229元增加到10046元。

真情对接产生强大合力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自2016年结对协作以来,每年两地党政一把手坚持带队互访,考察协作项目、召开联席会议、共商协作大计。两地各级各部门积极行动、无缝对接,构建完善“1+7+22”协作架构,即:1个市(州)、7个区(县)、22个市(州)直部门结对协作。4年来,两地共组织1000余批次2万余人次相互考察交流。

两地236名挂职干部和1500名专业技术人才穿梭于千山万水之间,架起一座座友谊之桥、交流之桥、合作之桥。涌现出了“用情支教,爱在沱江河畔流淌的济南市天桥区支教凤凰县教师庞金岭” “历城一把刀,无问西东千里送真情的好大夫邢建廷”“以菜为媒,两年如一日倾力传授大棚培管真功夫的农技员张峰”等一批典型。湘西州选派赴济南市交流的人员,不仅认真学习东部地区先进理念和技术,还积极推介神秘民族文化和秀美自然风光,打开了湘西州对外推介的新“窗口”。

济南市76个街道(乡镇)、81个社区分别与湘西州98个乡镇、109个贫困村结成对子,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帮扶行动。济南市历下区燕山街道就与永顺县永茂镇、青坪镇、润雅乡3个乡镇结成了对子,4年累计提供援助资金100万元以上,帮助销售扶贫产品价值达100万元。

2018年6月,济南市东西部扶贫协作产业联盟正式成立,鲁商集团、浪潮集团、济南日报报业集团、山东得象电器等120家驻济企业纷纷响应,与湘西州132个贫困村结成对子。同时,济南市8个社会组织与湘西州11个贫困村、118个学校与湘西州120个学校、31家医院与湘西州28家医院分别结成帮扶对子,助力两地扶贫协作。

面对今年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济南市从人员、物资和工作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34名挂职干部和医护人员主动放弃春节休假,第一时间投入到湘西州防疫抗疫一线,各界捐赠口罩、手套、防护服、隔离衣等防疫物资和资金5600余万元。

优势互补用产业惠民

8月29日,花垣县十八洞村猕猴桃产业园鼓声阵阵,2020年“湘西香伴”十八洞猕猴桃采摘节暨天猫湘西猕猴桃正宗原产地启动仪式隆重举行,济南江禾农业等客商现场签约助销。

4月4日,龙山县里耶镇跃进村打虎溪合作社门前一片忙碌,村民们正在将鲜嫩的杜仲、香菇装筐、称重、装车,当天共4800余斤杜仲、香菇将运往吉首市场销售。

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探索可持续发展新路子,2019年,跃进村和农林村在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的支持下,通过“贫困户+基地+合作社”的模式,发展杜仲、香菇特色种植产业,预计年产香菇25万斤,产值达80万元左右,贫困户户均可分红800元。时下,尝到发展甜头的村民们正在扩大种植规模。

4年来,两地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重点和突破口,立足两地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和现实条件,大力开展产业合作。围绕茶叶、油茶、百合、猕猴桃、柑橘、烟叶等湘西8大特色产业,投入援助资金6.13亿元,实施了椿木坪万亩黄金茶、惹巴拉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园、毛坝万亩莓茶示范园、保靖现代农业示范园等207个产业项目,惠及25.5万名贫困群众。

湘西物产资源丰富,济南产业基础雄厚。为实现优势互补,湘西州出台了财税、金融、土地、服务等系列优惠支持政策,鼓励吸引济南市企业到湘西州投资兴业。

2018年初,山东得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在古丈县投资8000多万元,成立了湘西得象能源服务有限公司,成为首家落户并生产的扶贫协作企业,解决了150多户、200余名贫困群众的就近就业。像湘西得象能源服务有限公司这样的山东企业,在湘西州已落地28家,通过发展产业、吸纳就业、利益分红等方式,带动1万余名贫困人口受益。

产业发展起来了,产品销售成为两地协作关注的重点。围绕湘西8大特色产业,四年来,两地共同打造湘西猕猴桃、保靖黄金茶、泸溪椪柑等特色产品直供基地14个,在济南开设了湘西特色产品体验馆、“礼尚往来”东西扶贫协作概念店等16家线下特色产品展示展销馆,成为济南人民了解湘西文化和购买湘西特产的重要窗口,湘西农产品全面进入北方市场,四年累计销售额超过2.5亿元。

精准设岗让湘西百姓就好业

“老师说我这个年龄在家政行业不算大,可以去济南工作。”去年9月,花垣县的贫困户杨妹香一听说济南市槐荫区选派老师到县里开展转移就业培训,就赶紧去报了名,没想到自己是学员中年龄最大的。她心里打鼓,会有人要吗?得到培训老师的肯定回答,杨妹香露出朴实的笑容。培训结束后,济南家政企业为她选择了养老服务工作,一个月工资4100元,还有稳岗和生活补贴,加起来每月超过6000元。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济南湘西两地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重要抓手,建机制、搭平台、抓培训,有力促进贫困人口实现就业脱贫增收。

2017年,两地签订了《济南市湘西州劳务协作框架协议》,明确了“3223+N”合作目标,相继出台了《关于落实济南市就业扶贫相关政策实施操作办法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就业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通过定点招聘、精准设岗、点对点输送等举措,帮助1万名贫困人口实现转移就业。通过建设119个“居家式”“基地式”“厂房式”扶贫车间和开发公益性岗位等举措,帮助5万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你们将在两个月的培训后,获得山东蓝翔技师学院颁发的结业证书并推荐就业。”唐超雷开心地告诉参训的学员。

6月18日,山东蓝翔技师学院十八洞分院2020年第一期挖掘机、装载机操作工培训班开班,100名贫困学员参加培训。唐超雷来自花垣县的一个贫困家庭,4年前,他还是山东蓝翔技师学院十八洞分院的一名学员,如今成了十八洞分院的一名助教,带领着既是学生又是学弟的学员们认真学习致富本领。

自2018年成立以来,十八洞分院已免费培训挖掘机、装载机操作技能建档立卡贫困学员384人,选送了135名建档立卡户子女到山东蓝翔技师学院本部进行深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两地在扶贫协作过程中,十分注重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加强在干部培养、就业培训以及贫困村致富带头培训等方面的合作。

4年来,在济南市的大力支持下,湘西州积极组织贫困村党组织书记、两新党组织书记、医疗卫生教育农业人才等赴济南市进修,开办了中青干部培训班、农业技术骨干、医疗卫生队伍、金融干部等各种培训班,共帮助培训党政干部1000余人次、专业技术人才5000余人次。

4年来,两地按照“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带动一片”的思路,通过引进师资、联合办学、交流培训等方式,深化就业培训,共培训湘西州贫困人口1.7万余人次,绝大多数培训学员通过转移就业实现脱贫。

4年来,济南市通过支持资金、教师、场地等方式,与湘西州共同举办了扶贫协作贫困村致富带头人专题培训班28期,培训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1100余人次,通过致富带头人引领,带动贫困人口5000余人。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见闻作文400字 五年级写事作文 给妈妈洗脚作文 我为你点赞作文 三年级下册作文300字 一件事作文300字 我的英语老师英语作文 描写西湖的作文 友情作文500字 寻春作文 简单的幸福作文 灌肠作文 摘草莓的作文 快乐魔方作文 英语作文寒假计划 冬天雪景作文 广州塔作文 赶集的作文 关于遗憾的作文 雪景作文三年级 日出作文400字 妈妈笑了作文 高考作文题目汇总 叠被子作文 高中作文多少分 开学第一周作文 三角梅作文 关于坚强的作文 忙碌的一天作文 青春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