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中国梦·黄河情|壶口斗鼓展黄河儿女豪情 宜川文化旅游走出新路径

2020-12-03 08:50:01
相关推荐

未来网宜川9月24日电(记者 谢青)“与天高驱鬼神浪花翻卷战鼓声,育天地响百年大河涛涛黄土情。”壶口斗鼓是黄河沿岸民间独特的一种文化艺术形式,源于气势磅礴的壶口瀑布旁,流传于黄河壶口沿岸一带。

“壶口斗鼓是陕西的传统特色文化,不能丢。”地道的陕西汉子姚续伍有着黄土高原人的乐观奔放,在他看来,斗鼓正是表现了黄河儿女征服困难的豪情。

为了将壶口斗鼓传扬下去,在陕西壶口瀑布景区,姚续伍带领一批当地村民组成斗鼓队。在光未然、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的音乐下,为各地游客表演着传统的壶口斗鼓,丰富的历史文化也为陕西省宜川县旅游发展注入了文化内涵。

壶口斗鼓表演

村民组建壶口斗鼓队 黄河岸边做好文化传承

壶口斗鼓历史悠久,在黄河壶口沿岸成为独特的民俗文化。自小,姚续伍就十分喜欢壶口斗鼓。配合着鼓点节奏,可以作出舞蹈、武术等各种表演动作。

“不要看斗鼓中只有鼓镲锣三件,却能打出大自然的风雨雷电,人世间的喜怒哀乐。”丰富的斗鼓音乐让姚续伍着迷,随着深入地了解,他越来越感受到壶口斗鼓的魅力。

传统的斗鼓是一鼓对一镲,姚续伍向记者介绍说,斗鼓的方式是群镲齐鸣,众鼓争威,斗鼓者结合鼓点节奏场面变化,作出种种舞姿身段。一队鼓手奋勇挑战,另一队鼓手立即作出回应,用惊天动地的鼓声应战,最后斗鼓在一方取胜的欢快气氛里缓缓的落下帷幕。

为了传承老一辈人留下的斗鼓文化,作为斗鼓协会会长的姚续伍组成了一支160多人的斗鼓队,创造出各种“胸前空翻、单翻、双翻”等新式技艺,带领农民演员进景区、出陕西等多次表演。

壶口斗鼓同样也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2004年宜川县壶口镇政府宣传动员各村男女老少学练古老的斗鼓艺术,把古人流传多年而遗失的民间文化遗产挖掘整理出来,并提高改进。

现在,宜川斗鼓队的队员都来自于壶口镇各村的百姓,在十多年的壶口斗鼓队的演出中,不断受到观众的喜爱和赞扬。在壶口当地,逢年过节时依旧有大大小小的斗鼓表演,以此来活跃农村文化生活。

黄河文化源远流长,宜川县委副书记、县长任建新告诉未来网记者,在保护和传承黄河文化方面,宜川县正在加强文化挖掘整理,壶口斗鼓就是其中之一。不仅保存历史风貌,更要留住文化之“根”。

陕西壶口瀑布(未来网记者 谢青摄)

加大遗址保护修复 引入旅游集团布局新篇章

宜川拥有驰名中外的4A级风景名胜区黄河壶口瀑布、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秋林遗址、蟒头山国家森林公园等2个3A级景区,以及凤翅山牡丹园、文峰塔等一批人文自然景点,为陕北旅游的重要节点。

“对于历史景点修复,主要通过搜集文献资料、征集历史文物、进行考古挖掘、听取老人讲述、召集专家座谈等方式。”据任建新介绍,宜川正在多措并举深入发掘整理民间传说、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抗战文化、农耕文化、河船文化、根祖文化的地域特色黄河文化。

此外,宜川还加大遗址保护修复,配合中国社科院、陕西省考古院对龙王辿古人类遗址、虫坪塬西周古墓群等进行挖掘保护,对石堡寨、蟒头山、盘古山等进行保护开发。

据了解,2016年陕旅集团与宜川县人民政府合作,成立壶口文旅公司,立足壶口资源优势,深入挖掘黄河文化,坚持旅游与文化科技融合发展。

以县内最著名的壶口瀑布景区为例,宜川县引进了陕旅集团,推进黄河壶口文化景区建设,壶口景区南北游客服务中心、观瀑舫酒店改造、古渡口小镇、区间车、4D影院等项目建成运营。将《黄河大合唱》进行常态化演出,壶口景区接待能力、文化内涵、服务水平都显著提升。

“陕旅集团以‘旅游+’为突破,积极培育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形成以‘王’字型骨架布局的全省文化旅游重大项目新格局。”陕旅集团壶口文旅公司副总经理王思宣表示,其中陕西壶口景区与圣地河谷、圣地大剧院、文安驿同属于陕北“一横”大型文化旅游板块。

陕西壶口瀑布

民俗文化丰富多样 为宜川旅游注入新活力

黄河文化源远流长,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在上、中、下游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积累。陕西是河湟文化、河套文化和中原文化交汇之地,历史底蕴和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程度位于黄河流域省份前列。

宜川民俗文化同样丰富多彩,这里有优美俊秀的宜川胸鼓,有彪悍威武的壶口斗鼓,有喜闻乐见的宜川蒲剧,分别为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据统计,宜川全县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宜川剪纸、宜川猪肉苦勒制作技艺、宜川稠酒制作技艺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4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50项,丰富的民俗文化也为宜川旅游发展注入了活力。

目前已累计发展宾馆酒店、特色农家乐、旅游商店、旅行社455家,旅游专业村4个、购物中心6个、苹果观光采摘园50余处,旅游从业人员达到1.26万人。

任建新告诉记者,2019年宜川县实现累计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同比增长12.2%,其中检票游客215万人次,同比增长7.4%,门票收入1.24亿元,同比增长8.8%,旅游综合收入为27亿元,同比增长10.84%。

宜川胸鼓

“宜川文旅资源极为丰富,文旅产业发展潜力无限。”背靠黄河,西北大学丝路研究院副院长席会东认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保护好黄河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讲好黄河故事,挖掘黄河文化资源,延续黄河历史文脉,这绝不是宜川县、陕西省一家的事。

席会东认为,陕西应该充分发挥浓厚的黄河文化优势,与沿黄其他省份展开密切协作,互取经验,优势互补,共同推进黄河沿岸经济、文化、旅游等产业的发展。

此外,席会东还说:“陕西是盛世文化、丝路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根脉文化,五大文化的布局区,这中间有四大文化都与黄河密切相关,因此讲好陕西故事,实际上就是黄河故事。”

“陕西还应该梳理挖掘本地区厚重的黄河文化遗产,来让中国人重拾文化自信,让中国人的脚步轻盈起来,心胸开阔起来,心灵充实起来。”席会东表示,重现唐盛唐时期文化的自觉和自信,这也能满足国家发展升级和民众消费升级的需求。

来源:未来网

【来源:延安发布】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摘桃子的作文 描写春天的景物作文 美就在我身边作文300字 写鹦鹉的作文400字 美丽的老君山作文 参观自来水厂作文 有关网红的作文 三年级作文假如我 梦想的作文开头 被美术老师打屁股作文 生命的故事作文600字 关于早餐的作文 蚂蚁作文600字 学校里的酸作文 我收获了友谊作文 厉害了我的国优秀作文 别了半命题作文 安徒生快乐作文 那一双什么的眼睛作文 写春天的作文200字 英语邮件作文格式 泰山游记作文800字 国庆日记作文 发生矛盾的作文 描写草的作文 语言文明作文 读书让我成长作文600字 第一次坐飞机作文600字 写酸菜鱼的作文 关于欢庆元旦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