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深度」周牧之:从“文化体育娱乐辐射力”看北京文化产业发展

2020-12-03 09:10:01
相关推荐

来源:盘古智库

本文大约5200字,读完约14分钟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东京经济大学教授、云河都市研究院院长周牧之在“2020北京文化产业发展大会”作主旨发言

北京在全国拥有无与伦比的文化产业辐射力,所以需要对标顶级的世界大都市才能真正找出差距,明确战略。北京未来一定要对标世界大都市,打造全球顶级的文化娱乐之都,引领全国交流经济的发展。努力认识世界和努力让世界认识自己,是北京打造世界级大都市必须具备的认知关键。

本文系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东京经济大学教授、云河都市研究院院长周牧之在“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化服务专题论坛,北京市委宣传部主办的“2020北京文化产业发展大会”上的主旨发言内容整理,文章来源于“中国网”。

一中国城市文化·体育·娱乐辐射力2019

根据“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云河都市研究院发布了覆盖全国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中国城市文化体育娱乐辐射力2019”。北京、上海、成都、广州、武汉、南京、杭州、西安、深圳和重庆名列该辐射力排名前10位,北京以在偏差值上无与伦比的优势雄踞排行榜首。

长沙、天津、郑州、苏州、济南、沈阳、哈尔滨、合肥、青岛、长春排名该排行榜第11-20位,福州、宁波、昆明、无锡、南通、太原、石家庄、大连、南宁、南昌排名第21-30位。从前30位排名的城市可以看到,榜单上基本都是作为首都、直辖市、省会和计划单列市的中心城市,只有江苏省苏南苏中地区的三个普通城市跻身其中。在文化体育娱乐产业(以下简称文化产业)这一领域,中心城市的优势一目了然,文化底蕴深厚的苏南苏中地区的实力也不可小觑。

“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是云河都市研究院和国家发改委发展战略和规划司合作研发的一个对全国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全覆盖的评价体系。从2016年开始每年向全球发布的这套指标,目前已有中文、日文、英文三种版本在海内外出版。

这套指标体系的特色是从环境、社会和经济三个维度(大项)综合地评价中国城市的发展。每一个大项由三个中项,每个中项由三个小项组成,每个小项下面又有若干的指数支撑,“文化体育娱乐辐射力”就是其的一组指数。这些指数由785组数据支持,其中29.2%来自统计数据,30.8%来自卫星遥感数据,40%来自互联网大数据。

辐射力是界定城市某一功能向外部提供服务能力的指数,如果城市的某项辐射力强,就意味着这个城市在该领域有对外输出产品或服务的能力。相反,如果这项辐射力弱,就表示这个城市在该领域需要向外购买产品或服务。

二北京在文化产业无与伦比的首位度

“中国城市文化体育娱乐辐射力2019” 由“收益和流量”、“场馆等资产”、“人才资源”三个板块组成。从“收益和流量”板块来看,同辐射力排名前30位城市的行业营业收入合计占到全国的67.9%。就是说在297个城市中,上位10%城市的营业收入占到了将近7成的比重,文化娱乐产业的上位城市集中度非常高。北京的该产业营业收入全国占比更是高达24.8%,一个城市创造了全国四分之一的营业收入,北京在文化产业的首位度之高相当惊人。

从“收益和流量” 板块的一些具体数据还可以看到:影剧院的票房收入,同辐射力排名前30位城市占到全国半壁江山的54.5%,北京全国占比达到5.7%;影剧院的观影人次,排名前30位城市占到全国52%,北京全国占比为4.5%;博物馆美术馆的参观人数,排名前30位城市占到全国46%,北京全国占比达到6.9%。

从“场馆等资产”板块来看,“文化体育娱乐辐射力2019” 排名前30位城市的行业资产总计占到全国的72.3%,特别是北京的全国占比高达26.4%,首位度超过四分之一。

从“场馆等资源” 板块的一些具体数据还可以看到:影剧院,同辐射力排名前30位城市占到全国34.9%,北京全国占比为2.7%;美术馆,排名前30位城市占到全国46.8%,北京全国占比为6.4%;博物馆,排名前30位城市占到全国38.6%,北京全国占比为3.4%;珍贵文物,排名前30位城市占到全国84.2%,北京全国占比高达46.6%;体育场馆,排名前30位城市占到全国37.1%,北京全国占比为2.7%;图书馆公共图书馆藏书量,排名前30位城市占到全国53.7%,北京全国占比为6.6%。

从“人才资源”板块来看,“文化体育娱乐辐射力2019” 排名前30位城市的行业从业人员数占到全国的53.3%,北京的全国占比为12.8%;排名前30位城市的行业法人单位数占到全国的48.2%,北京的全国占比为10.4%。

为什么北京的文化产业能够以全国12.8%的从业人员实现全国四分之一的营业收入?一方面是北京在文化产业拥有强大的优质资产,从北京在资产总计和营业收入在全国的占比来看,两者基本相当,都是四分之一左右。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文化娱乐领域的顶级人才高度集中在北京。

这一点从“人才资源” 板块的一些具体数据可以得到确认:国家一级演员,同辐射力排名前30位城市几乎囊括所有,占到全国95.9%,北京全国占比更是高达63%;国家一级美术师,排名前30位城市占到全国75.1%,北京全国占比达到37.2%;矛盾文学奖获奖作家,排名前30位城市占到全国91.7%,北京全国占比高达47.9%;奥运冠军,排名前30位城市占到全国68.3%,北京全国占比为5.7%。

从以上这些数据可以看到,北京在文化娱乐领域真可谓是大师大咖云集,群星灿烂。可以说,正是这些顶级人才加上优质的资产,让北京得天独厚地成为中国最大的文化娱乐创作中心,使北京的“文化体育娱乐辐射力” 拥有无与伦比的优势。

三中日对比:文旅产业互动发展

2018年3月,中国成立了文化和旅游部,在行政上将文化和旅游两个产业放到一个部门来管理,这是促进文旅两个产业互动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为了分析中国文化和旅游两个产业之间互动发展的状况,本文利用“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将全国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文化体育娱乐辐射力2019”与入境游客进行相关分析,发现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仅为0.55。相关关系分析是用于分析两个因素相互关联性强弱的手法,相关系数越接近“1”表示两个因素之间的关联性越强,相关系数0.55意味着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并不太强。

同时,本文又将日本47个都道府县的“文化体育娱乐辐射力2019”与入境游客进行相关分析,发现两产业之间的相关系数竟然高达0.82。0.8以上的相关系数意味着两者之间具有所谓的“极强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在日本,“文化体育娱乐辐射力”越强大的城市,入境游客越多。

从以上中日相关分析的比较可以看到,日本已经形成了文旅两个产业互动发展的局面,但是从中国目前的现实来看,两个产业之间的相关度显然还不够高。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凭借“制造业立国”的国策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成就了全球第二大经济强国的梦想。然而2003年日本政府却突然提出了一个“观光立国”政策(观光在日语里是旅游的意思),这一年日本的入境游客数量只有521万人,在全球排名第31位。

提升到“立国政策”的高度之后,旅游产业的发展在日本骤然提速。特别是近年在安倍政权的力推之下,入境游客数量猛增。到2019年, 日本入境游客数量达到3,188万人。

20032018年,日本入境游客规模增长了5倍,德国的入境游客数量翻了一番,增长了1.1倍,中国和美国增长了0.9倍,西班牙和英国增长了0.6倍,法国只增长了0.2倍,日本在吸引国外游客上所取得的成就跃然纸上。2018年日本在入境游客数量的全球排名从2003年第31位攀升到第11位,15年超越了20个国家。

相关关系分析的中日对比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在中国的入境游客与国内游客之间的相关系数只有0.45,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不大,也就是说国内游客多的城市不一定是入境游客去的地方。但是在日本,入境游客与国内游客之间的相关系数高达0.87,是几乎接近“完全相关” 的关系,入境游客和国内游客去的地方基本上趋同。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发现,值得深思。

当然其中一个统计上原因是中国的入境游客数据中含有大量的港澳台同胞,他们频繁地来往于广东、福建的沿海城市。这种统计概念的特色,也助长了入境游客与国内游客两个数据之间的“脱节”。

四制造业 VS IT产业:谁与文化产业相关度更高?

将全国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文化体育娱乐辐射力2019”与“制造业辐射力” 进行相关关系分析发现,文化产业与制造业这两个产业辐射力之间相关指数只有0.43,相关关系比较微弱。再将日本47个都道府县的“文化体育娱乐辐射力2019”与“制造业辐射力”进行相关分析,发现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竟然是-0.5,也就是说两个产业之间甚至存在互相排斥的关系。从中日之间文化产业与制造业两个产业辐射力的相关关系比较分析可以看到,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日本这两个产业之间都没有显示出互动发展的格局。

改革开放初期国内曾经流行过 “文艺搭台,经济唱戏” 的招商引资手法,通过举办文艺汇演,搞电影节等文化活动来吸引外商投资。对此,当时担任浦东新区管委会首任主任的赵启正先生批评这种做法行不通,因为“文化人和艺术家来了不投资,搞企业的来了也不看戏”。在当时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结构下,这无疑是一个准确的判断。

但是针对推动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引擎IT产业而言,文化产业与IT产业之间的关系就完全是另外一番风景。本文将全国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文化体育娱乐辐射力”与“IT产业辐射力” 进行相关关系分析发现,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竟然高达0.94,呈现“完全相关”的关系。再将日本47个都道府县的“文化体育娱乐辐射力2019”与“IT产业辐射力”进行相关分析,发现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竟然比中国还要高,为0.97。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日本,IT产业一定置身于文化产业发展好的城市,两个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同频共振。

五北京都市圈 VS 东京都市圈

北京在全国拥有无与伦比的文化产业辐射力,所以需要对标顶级的世界大都市才能真正找出差距,明确战略。今天在伦敦、纽约、巴黎、东京这些世界大都市,文化产业都已经成为吸引和刺激IT产业、金融产业、科技创新、高等教育、企业总部这些交流经济的魅力源泉,都已经形成了文旅两大产业同频共振的发展格局。北京未来一定要对标世界大都市,打造全球顶级的文化娱乐之都,引领全国交流经济的发展。

本文将由东京都、神奈川县、千叶县和埼玉县组成的“东京都市圈(以下简称:东京圈)”与把北京市域作为都市圈的“北京都市圈(以下简称:北京)”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到:北京的面积比东京圈要大20%,无论是常住人口和还是DID(Densely Inhabited District:人口密集地区,这里指每平方公里5000人以上的地区)人口都只有东京圈的60%,GDP也只有东京圈的30%,但是北京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却比东京圈高出20%。

再下沉到人均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到,北京人均GDP只有东京圈的50%,但是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却是东京圈的2.1倍,单位GDP能耗更是高达东京圈的7.4倍。由此可以看出北京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城市结构、生活方式上与东京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中,北京文旅产业的比重还较低,两个产业之间的互动发展格局还没有真正形成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从这种意义上讲,向世界级文旅大都市转型是北京未来发展应有之格局。

2019年北京的入境游客只有东京圈的14%,而且北京的入境游客统计里还包含了56万人次的港澳台游客数据。从2000年到2019年,北京的入境游客从282万人次增长到377万人次,增只长了34%。然而在这一期间,仅东京都的入境游客就从418万人次猛增到1,410万人次(不包括神奈川、千叶、埼玉3县),增长了237%,东京实现了向千客万来世界大都市的华丽转身。

外国游客给东京经济带来巨大的红利不只是旅游消费,还有很多来自于大量因公因私来访者与类似IT产业这样交流经济之间的互动所产生的惠益。东京的IT产业今天在日本能以无与伦比的优势独树一帜,与此不无关系。

从以上对比分析可以看到,北京无论是从入境游客数量还是增长速度来看都与东京还存在较大差距,如何将北京打造成对世界更具有魅力的城市是迈向文旅大都市的关键所在。

打造成对世界更具有魅力的城市就需要更加注重用世界通用的逻辑,理念和手法来诠释自身的文化特性。例如,“吃”在交流经济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交流场景。全球IT产业发达的城市几乎都是美食之都,实际上“吃好”也是交流经济的生产力。北京有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著名餐馆,但是国际顶级餐厅数量却只有东京圈的10%。相反,就米其林星级餐厅而言,仅东京都现在就多达219家(不包括神奈川、千叶、埼玉3县),是全球米其林餐馆数量最多的城市。而且这些餐厅的65%是和食(日式餐饮),他们的大厨很多都在海外研习过厨艺。厨艺领域的交流带动了和食与西餐之间的融合和借鉴,但并没有导致同化。和食现在受到世界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有这么一批在见识世界的基础上,践行彰显自身文化特色的大厨。

努力认识世界和努力让世界认识自己,是北京打造世界级大都市必须具备的认知关键。■

文章来源于“中国网”

图文编辑:张瀚文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3)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2-03-15 10:10白描[河北省网友]IP:3715789841
    @落幕枯荷听雨周牧之的观点点出了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让人对北京的未来充满期待。
    顶7踩0
  2. 2021-02-19 00:52落幕枯荷听雨[青海省网友]IP:1728124016
    他对文化体育娱乐辐射力的探讨十分精彩,值得认真思考。
    顶8踩0
  3. 2020-01-26 15:33东诚[浙江省网友]IP:3397372259
    周牧之的深度观点让人眼前一亮,对于北京文化产业发展有着独特的洞察力。
    顶12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五会作文 见义勇为的作文 游戏危害作文 五年级大扫除作文 写给未来的我作文600字 环境描写的作文400字 打屁股女作文 作文怎么列提纲 老师您辛苦了的作文 我会做家务作文200字 三年级端午节作文400字 回家看望爷爷奶奶作文 甜蜜的滋味作文 成长轨迹作文 动物捉迷藏作文 小学生作文过年 接力跑作文 童之趣作文 自我介绍作文初中生 初一作文书推荐 苏堤春晓作文 开学了350字作文 作文400字作文 正面侧面描写人物作文 六年级的作文400字 爱的一瞬间作文600字 最爱的食物英语作文 友谊是可贵的作文 观察枫叶作文 生活作文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