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湖南新宁:用“旅游+脐橙”实现12万贫困人口的脱贫梦

2020-12-03 12:10:01
相关推荐

央广网长沙11月20日消息(记者邓文辉通讯员刘显全 潘梁平 邹平君)“我已经担任6年的县委书记,新宁县的贫困人口由20多万降到了12.8万,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到2020年整体脱贫的计划,最核心的是要通过旅游扶贫,解决4.8万贫困人口的脱贫,通过脐橙产业扶贫,解决8万贫困人口的脱贫。通过这两大产业解决8万贫困人口的就业。”邵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新宁县委书记秦立军介绍说,“作为年已57岁的湖南省年龄最大的县委书记,能够有机会投入到精准扶贫这项世纪工程中去,是一辈子难得的机会。如果能在我的任期内,让新宁县12.8万贫困群众实现脱贫梦想,于我个人来说,将是一生的荣耀。我也将尽最大努力实现这一光荣目标后退休;完不成这项使命,或者在扶贫攻坚上当了逃兵,必将是我人生最大的耻辱,我将无颜面对新宁县66万百姓。”

“举办‘浪漫崀山,橙意满满’第三届中国·崀山脐橙文化旅游节,其核心和实质上是一次扶贫攻坚和精准扶贫的盛会。”秦立军介绍说,“就是将崀山旅游和脐橙这两项新宁县最知名品牌和最有潜力的产业,结合全域旅游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融合旅游文化、电子商务、现代科技、物流发展等多种因素,合力做好两大产业的结合文章,发挥1+1>2的功效。”

大自然最瑰丽的地质景观,莫过于丹霞地貌。

位于湖南省南部与广西交界的新宁县崀山,南靠桂林风景区,北与张家界风景区呼应。崀山的丹霞地貌是中国丹霞景区中发育丰富程度和品位最有代表性和最优美的景区,集高、陡、深、长、窄于一体,会雄、奇、险、幽、秀于一身,像一座天然的丹霞地貌博物馆,被地质专家们赞誉成为“丹霞瑰宝”。

丹霞地貌学术创始人陈国达教授晚年到崀山考察,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他题诗:“半生长誉丹霞美,方识崀山比丹霞,胜地有缘何恨晚,并赞南北双奇花。”

“我站在八角寨顶上的时候有了一种一见钟情的感觉。那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景观让我毫无疑问的认为这个地方具有极好的令人震撼的优美景观,这样的景观是世界遗产所期望的。”2008年9月,国际专家、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教授保罗·威廉姆斯在考察评估崀山时如此感慨。2010年8月2日,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举行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一致通过了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贵州赤水、福建泰宁、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捆绑”申报的“中国丹霞”为世界自然遗产。2016年8月3日,国家旅游局通报,邵阳新宁峎山被批准为国家5A景区。

2017年11月9日占地约7000亩、总投资约36亿元邵阳市重点全域旅游升级项目――中国崀山文化旅游产业园在新宁县开工建设。

崀山文化旅游产业园项目位于新宁县城和崀山景区北大门之间,紧邻崀山大道和夫夷江,将建设旅游集散中心、文化休闲中心、养生度假区、商务交流区、民俗体验区等5大功能区。将建设水岛秀、风情酒吧街、民俗小吃街、精品客栈、养生康体度假、生态农业观光等旅游新业态,为游客带来丰富的度假休闲体验,改变目前崀山旅游产品单一的局面。

“我们是要围绕建设世界著名旅游胜地的目标,强力推进‘旅游立县’战略,开启旅游的二次创业。”新宁委副书记、县长谭精益这样诠释“大旅游、大崀山、大品牌”的发展思路。

谭精益介绍说:通过成功实施崀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全面改造完善配套旅游设施、实施全域旅游和“旅游+农业”振兴战略,“旅游+扶贫”全产业融合新业态发展,实现了旅游以每年30%上以速度增长。2016年接待游客78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9亿元,以旅游的品牌和实力,改变成为“北有张家界、南有崀山”的湖南旅游新格局。

金橙满园助精准扶贫

新宁县拥有66万人口,地处湘西南边陲,是国务院公布的集中连片山区的贫困县,全县60多万亩耕地,大多是山地、坡地。全县农田面积才40多万亩。如何发挥山地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改变贫困面貌?

第三届中国·崀山脐橙文化旅游节新闻发布会上,县委书记秦立军向中外记者这样说:新宁是我国脐橙发源地,色泽鲜艳、皮薄无核、甜润脆嫩、汁多无渣。近三年来,全县种植高品质脐橙由20多万亩发展到32万亩,年产量达30万吨,产值达10亿元,全县有35万人因此受益。全县多年来采取多项有力措施加强崀山脐橙的生态化、规范化生产和品牌保护,使“崀山”牌脐橙先后荣获通过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出口果园和地理标志保护认证,成为出口东南亚、加拿大、美国、欧盟、俄罗斯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全国四大脐橙出口基地县。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11月11日开始,全国十多家媒体的数十名记者,来到新宁县多个脐橙种植区实地深度采访,记者们收获到“橙意满满”的感动和崀山脐橙为百姓带来的致富梦:

说起崀山脐橙,新宁几乎人人都知道崀山果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陈锡祥。这位50出头,出生于新宁县白沙镇的汉子,1981年高中毕业后开始种植脐橙1988年开始进行脐橙的收购与销售,与崀山脐橙打了30多年交道。

2003年,在种植和经销脐橙的过程中,陈锡祥发现崀山脐橙虽然种植面积广、产量大、口感好,但由于没有专业的保鲜、贮藏与加工包装企业,脐橙普遍价格低,经常出现果农增产不增收的现象。陈锡祥果断筹资200万元,创办新宁县第一家集脐橙种植、收购、保鲜、贮藏、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水果产销民营企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如今公司拥有库容1.5万立方恒温储藏保鲜库,脐橙常贮量上万吨;拥有两条全电脑自动化智能水果采后商品化处理生产线,日生产能力200吨;建设两条水果专用塑胶包装箱生产线,日产塑胶箱6000个。公司总资产上亿元,办公区、生活区和生产区建筑面积达18000平方米。

为确保产品质量,增加果农收入,陈锡祥按照“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建立脐橙种植示范基地,与农户签订技术指导与脐橙购销协议,引导全县脐橙走环保、绿色、无公害的生产路子。目前,公司合作社种植基地10000亩,全部推广有机肥生态种植,年产脐橙15000吨,公司的崀山脐橙在“2010中国国际农博会”荣获“金奖”,公司“崀山红”获湖南省著名商标。从种植、收购、加工等环节引导农户严把质量关,铸就了一流果业品牌形象,公司连续10年被邵阳市政府评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脐橙产品畅销全国及东南亚、中东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

签约崀山果业的果农说,依托崀山果业的规划化技术,不仅可以做到高产稳产;依托崀山果业的加工和销售渠道,生产的价格不仅年年增长,而且不愁销路。继续多年,公司夺得新宁县脐橙销售第一名,并成为了湖南省脐橙购销行业的一面旗帜

新宁黄龙镇三星村63岁老村支书陈忠禄对于崀山脐橙的“爱”,算得上是坚如磐石,21年痴心不改。脐橙是三星村的主打产业,种植面积已达5400多亩。在三星村,用脐橙钱、吃脐橙饭、读脐橙书、住脐橙房成为常态。陈忠禄从1996年担任村支书算起,用了21年的时间换来脐橙产业发展的“三星村模式”。

脐橙施什么肥?病虫害怎么防治?三星村都会利用农情信息简报、村村响、会议宣传等方式,及时将各个阶段的种植要点和病虫害防治方法传递到农户手中。村里的喇叭一响,讲的都是脐橙故事。近年来三星村还大力推进脐橙品种改良,推进脐橙提质改造示范园建设。成立脐橙合作社,投入建设脐橙“零废弃”深加工项目,成立线上线下的销售团队,在全国各地分设销售点,形成了“生产—储藏—销售”一条龙经营模式。陈忠禄让自己的儿子还带头开办了电商平台销售脐橙。陈忠禄高兴地说:“预计今年电商将销售脐橙达到一百万公斤。”

为什么崀山脐橙能够成为新宁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梦想的支柱产业?新宁县委书记秦立军回答了记者的疑问:

一是新宁是我国脐橙发源地,崀山脐橙品质高,是享誉全国的知名品牌,特别是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更加注重品牌的保护和打造,全县推行规范化、生态化脐橙生产,品牌效应更加凸显;二是经过多年发展,崀山脐橙有着日益扩大的销售渠道,产品行销全国,出口多个国家;三是全县农民掌握了成熟的种植技术,在很多技术创新上领先全国;四是全县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支撑崀山脐橙发展的政策措施和保障体系。

谈到支撑崀山脐橙发展的政策措施和保障体系,秦立军介绍说,依靠国家的扶贫政策。每一个贫困户不仅可解决五万块钱的扶贫资金发展脐橙,还为贫困户提供种苗、技术,由精准扶贫的第一书记和村支两委帮助选择适合种植的土地,农业技术人员上门指导。在起步的三年之内,政府每亩每年解决1200块钱的脐橙生产管理经费,直到第四年挂果。

谈到崀山脐橙的现代销售体系,新宁县引进了国内著名的电商扎根,建立网络销售和市场渠道销售兼具的现代销售体系。不仅如此,全县还由市场主导,成立多层次的脐橙合作社,县委、县政府领导还担任销售员,到义乌、广州、深圳这些地方了解水果批发市场,推广崀山脐橙。

“农旅融合”助乡村振兴

深秋时节,走进新宁崀山,夫夷江上波光潋滟,绿荫下一排排民居白墙红窗,与崀山风景浑然一体,组成一幅令人赏心悦目的丹霞山水画卷。

“要让新宁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让良田沃土变成观光热土,让古宅老院变成游客乐园。”县委书记秦立军这样形容他眼中的新宁崀山。

“保护新宁崀山的绿水青山永远是第一位的工作,世界自然遗产地和国家5A级景区想真正的利用好,保护其实就是利用,保护就是开发,保护好自然资源其实是对旅游资源的更加丰富。保护好之后,人们才能认可其旅游资源的优质程度。新宁崀山旅游就是在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开发,把辩证关系利用好。如果我们滥开发,旅游市场就得不到认可,游客也不会再来。”

“新宁旅游产业到了新的起点上,要按照市场需求,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做大崀山旅游的‘盘子’,做实做好‘袋子’文章,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市场的配置作用,做到政府出思路、投资人出资金,政府出政策,投资人做项目的浓厚氛围。依托于世界自然遗产地和国家5A景区。让几乎所有的农村人口能够积极依托这个资源、参与到旅游产业里面来。都进入旅游这个‘大袋子’里来。要顶天立地与铺天盖地相结合;形成既有顶天立地的世界遗产和5A级国家旅游风景区,又有铺天盖地的群众参与和全域旅游的声势;既要有明月当空,也要有星空满天,天空才美丽。”

“做大做强崀山旅游,最重要的是加大旅游人才队伍的培养。”秦立军介绍说,“新宁县委、县政府制定了一个旅游产业的‘百千万’工程计划:一是培养百名旅游策划与营销高端人才。通过请进来送出去进行高端学习培训。张家界旅游为什么做得好,就是策划经营开发的人才多。我们要引进培养出百名以上这样的高端旅游人才。二是培养千名旅游管理、旅游酒店经营管理人才。游客来了,如何加强管理,提高酒店的管理水平,提高景区及其它旅游行业管理水平,人才至关重要。三是培养万户农户参与到旅游服务。在这些方面做好百千万工程,是我们全域旅游和乡村振兴的关键。”

新宁县长谭精益详细介绍了“旅游+农业”、强力推动“农旅融合”助乡村振兴带来的变化:全县18个贫困村全部纳入“美丽乡村”和“旅游扶贫重点村”,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产”三级旅游农业特色产业。在崀山景区,推进土地流转扶贫、就业扶贫、产业扶贫、生态扶贫等,已促进5个贫困村“出列”,近600名贫困人口脱贫,崀山景区被列入全国“景区带村”旅游扶贫示范项目。湘塘、石田、黄背等村旅游产业的风生水起,让全域旅游的对象、内容、方式不断拓展丰富,“游崀山风景、住特色民宿、品新宁美食”的多元产业互动互融新业态。特别是近两年来,全县涌现出特色民宿300多家,既满足了游客的需求,又让群众参与了互动。

崀山镇石田村村民自发成立了乡村旅游服务联盟,开发“一户一品”特色农具参观,推出“一户一个口味”特色菜品农家乐。目前,沿村都陆续经营农家乐,村民们在自家门前做起了老板,做成了自家乡村旅游品牌,分享着乡村旅游开发成果。2015年至今,该村共接待游客15万人,涉旅从业人员300人,其中帮助建档立卡56人,从事旅游行业人均年收入约16000元。

2016年,县政府投入3800万元,在崀山景区13个村开展农村危房整改及风貌改造,“白墙抱红柱,青瓦染素云”的民居风光,与景区丹崖碧水、田园山水,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景区原居民优先就近就业,参与景区管理,仅崀山解决当地村民就业1000余人,挑夫、马夫等临时岗位,也有力的消化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带动大批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我们将突出旅游龙头地位,坚持打好两张牌,深入做好‘旅游+’和‘脐橙+’文章,结合新宁县的特点,探索全域旅游和乡村振兴的新路,积极发展观光、休闲、体验式农业特色旅游,推动景区内土地流转扶贫、就业扶贫、产业扶贫、生态扶贫、教育扶贫、危房改造和异地搬迁扶贫等,走出一条具有崀山特色的旅游扶贫之路,用‘旅游+脐橙’实现12万贫困人口的脱贫梦想。”邵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新宁县委书记秦立军坚定地说。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以美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关于秋天的作文300 英语作文关于中秋节 抽阴作文 什么让我开心作文 苏州风景作文 写家乡的风景作文 四年级写景的作文 关于军训的作文600字 高考真题作文 打男孩光屁股作文 我最熟悉的人弟弟作文 小雨作文 杭州游记作文600字 以人为本的作文素材 六年级下第一单元作文 性虐作文 四年级200字作文 摔跤以后作文 感恩作文开头和结尾 写作业作文200字 运动会剪影作文 与英雄有关的作文 英语一作文字数 描写孤独的作文 关于开心的作文500字 写喝茶的作文 温暖的春天作文 运动健康英语作文80字 三年级50字作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