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破局写作盲区:文案的11条军规(上篇)

2020-12-03 16:10:01
相关推荐

一流的作家们都怎样对待自己的文字?

海明威把《永别了,武器》的结尾改了39次,只为了找到准确的词。 村上春树一般花六个月写完小说的第一稿,再花七八个月进行修改。雷蒙德·卡佛的小说初稿如果有四十页,当他修改完后通常只剩下二十页。 福楼拜告诉莫泊桑:你所表达的,只有一个词是最贴切的,不可能有第二个,一定要找到它。

这是一流的写作者对待文字的态度,偏执,强硬,像数学一样精密,在不断的自我推翻中练就上乘的手艺与直觉。

清醒的写作者们都明白,灵感的闪现听上去浪漫,但将它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则需要浩大的工程。对商业文案而言,扎实的文字功力更是和灵感、洞察同样重要。

在文案的写作之路上,布满了沼泽和雷区,你需要随身携带一份生存指南,帮助自己穿越它们。《文案的11条军规》系列文章,将试图从写作禁忌、写作提升、写作思维、和写作风格四个角度,为你梳理出一份写作时可以随手查阅的指南。

写作禁忌篇

如果你的文案经常被评价为“含糊”、“抓不住重点”、“俗”,那么对你而言,比起“怎样让文案变得更棒”,你首先需要确保文案没有硬伤。

许多人下意识地认为文案是个低门槛的工种,很少探讨它的专业性和技术性。然而诸多硬伤的存在,会让你的作品功亏一篑,瞬间掉落到及格线以下。

你需要有意识地避开写作中的禁忌,让你的文字与低级错误绝缘。

拒绝含混,文案要有透明的体质

文字本质上是一种传递信息的介质,表意清晰是对它的基本要求。优秀的文案必须把信息排列整洁后再呈现给用户,而不是用文字制造一座使他们困惑的迷宫。一篇充斥着抽象词汇(形容词、副词)的文案是不及格的,这样的词汇很难让用户轻松理解到背后的核心信息。有一个技巧可以让你的文案表意更清晰:当你描述一件产品或者某种情绪时,要尽可能让你的文字“多走一步”,也就是说,在你自认为已足够清晰的文案后面,试着用更具象的词汇再“翻译”一遍。

比如,如果让你去描写一款汽车车厢“空间利用率高”这一特点,你会怎么撰写这段文案?

A文案

第一眼看上去奥斯汀比其他美国家用车小,但当你打开车门进去后,你会惊讶的发现车厢如此宽大舒适。

B文案

第一眼看上去奥斯汀比其他美国家用车小,但当你打开车门进去后,你会惊讶的发现车厢如此宽大舒适。里面没有多余的空间,每一英寸都可以利用。

C文案

第一眼看上去奥斯汀比其他美国家用车小,但当你打开车门进去后,你会惊讶的发现车厢如此宽大舒适。里面没有多余的空间,每一英寸都可以利用,大得足以让4个身高6英尺的人舒服的坐在里面。

大部分文案在描写车内空间“宽大舒适”这一特点时,最可能会写出的文字就止步于A文案了,用户能读出“宽大”这一概念,却不知道到底有多宽敞。稍好一些的,会止步于B文案之前,让用户知道“宽大”来源于“每一寸空间都不被浪费”。然而一流的文案会想方设法让文字信息足够明晰。比起A文案和B文案,C文案显然更胜一筹,这是奥美创始人大卫·奥格威为奥斯汀汽车撰写的文案。宽敞到可以坐下4个身高6英尺(约1.82米)的大个子,一个具象的“参照物”,让“ 宽大”这个抽象概念一下子明晰起来。

如果想表达劳斯莱斯座位垫面的奢华阔气,应该怎么写?这是大卫·奥格威的文案:

座位垫面是由八头英国牛皮所制——足够制作128双软皮鞋。

每一个词汇都具象,耗费“八头英国牛皮”、“128双皮鞋”用量的皮料,才足以制作成莱斯莱斯的座位垫面。文案写到这个地步,才可以真正称之为不含糊。

拒绝啰嗦,心中装一把“剪刀”

这是一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宝洁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数字媒体广告的平均观看时间仅有1.7秒,几乎就是一眨眼的时间。只有20%的广告被观看超过2秒。2秒钟的时间,普通人只能读完6-10个字。讲到这里,你应该已经意识到“简洁”对文案的重要性了。

如你想要文案被人记住并被人传播,那就必须顺应人类天生的懒惰倾向,给他们尽可能短、尽可能简单的文字。这种短和简单是相对意义上而非绝对意义上的。在写作时,你最好在心里装上一把“剪刀”,在写作过程中对文字进行进行裁剪,摒弃冗杂无用的部分。

在初稿完成之后,不要留情,请遵循“50%”原则对你的文字进行大刀阔斧的裁剪:300字的文案所蕴含的信息量,试着用100个字将它表达出来,2000字的稿件,在确保信息不丢失的情况下,试着将它裁剪到1000字。

拒绝混乱,用逻辑串联每个句子

我们很容易听到这样的抱怨:我脑子里已经想清楚了,但不知道如何清楚地写出来。

这样的抱怨只是一个托辞,如果一个人的思维真正清晰,那么他笔下的文字一定是清晰流畅的。文字的逻辑与文采是两码事。你的文字是你思维的一面镜子,如果你写出来的文字混乱不明、缺乏逻辑,那只能说明你脑中还是一团浆糊。

缺乏逻辑是文案的一大硬伤,它会让文案的说服力大打折扣。有素养的写作者再写下每一个句子时,都会考虑它和前一个句子、后一个句子之间分别应该存在怎样的逻辑联系,并会让它们像齿轮一样紧密咬合在一起。

在写作中使用 “金字塔原理”可以帮助写作者创作出更有逻辑性的文字:在行文中先抛出核心信息(位于金字塔顶端),随后用几个论点支撑核心观点,(如有需要)每个论点下面再用几个论据进行阐释,让信息形成一个脉络清晰的金字塔形状。

比如,在阐述“玛丽不应该嫁给凯文”这个核心观点的金字塔图里,“凯文不够成熟”和“凯文可能不喜欢女孩”就是两个分论点,而“凯文刚满21岁”和“凯文每天花5个小时玩游戏”、“有人在gay吧见过凯文”和“凯文衣着时尚”则是分别支撑2个分论点的论据。

别偷懒,别耍廉价的花招

如果想试探一个文案的水平,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如果剔除掉文章中的网络热词和段子之后就一无所剩,如果离开网络流行词和“谐音”之外就无从下手,那这个人和优秀文案中间一定还隔着1000个普通文案。

频繁地在文案中使用网络流行词或段子,本质上是一种偷懒和不自信的表现,并且会让你的文字透露出一种速食感和廉价感。不信你去看看,就连公认的将社交媒体玩得很溜的支付宝公号、海尔官方微博文案中,都很少出现网络流行词汇,而是通过文案悉心经营出某种属于自己的“腔调”。除了网络流行词,在文案中频繁使用“谐音”也堪称一大硬伤。虽然“谐音”看上去似乎有某种机巧,但没有用户会被“皮肤今夜不加斑”,“我型,我速”这样的文案所打动,它顶多算是一种廉价的花招。这类“谐音”文案出现在促销文案中尚可原谅,但作为Slogan或主标题就显得过于敷衍了。

当然,化用一些热门的“梗”或者以热点为切入点,去策划与品牌内容关联度较高的选题则另当别论。要点就在于,你需要在这些“梗”中加入自己的创意,而不是偷懒地直接使用它们。GQ在近日一篇刷屏的《那一夜,老板终于忍不住了》中,就将杠精、邀功精、甩锅精等一组流行“人设”,用四格漫画的形式做出了新的演绎,既让用户具有代入感,又不乏新鲜。

下篇预告

在确保文案没有硬伤之后,接下来应该做的,就是如何将它变得更伶俐可爱一些。商业文案不同于文学创作,然而文学创作中的诸多技巧,却能给商业文案的写作带来启发。

如何让文字充满节奏感、如何将滞重的文字变得轻盈且有力、如何让文案趣味盎然?请期待下一篇推送。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奋斗精神作文 杜鹃花作文 自由作文800字 坐火车作文 300字写事作文 五年级作文五百字 高考状元作文 岳阳楼作文 五年级五百字作文 写西湖的作文 小学生作文阅读 优选作文 点赞作文600字 春天的家乡作文 夏天的作文400字 高考英语作文万能 写动物园的作文 乐作文400字 写事作文三年级 写事作文大全 采蘑菇作文 滑滑梯作文 60词的英语作文 三百五十字作文 抄写作文 亲情友情作文 英语五年级上册作文 九上英语作文 一万字作文 100字的作文三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