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美文欣赏》陪陶渊明度过漫长岁月

2020-12-03 16:10:01
相关推荐

今天在简书上看到一篇美文,转载供大家欣赏。

自从李老师讲完陶渊明诗歌以后,脑海里一直在想:桃花源会是什么样?渔人出来后怎么找不到了?“你发什么呆呢?”小宁及时的叫醒了我,满脑子奇特想法的我瞬间清醒了,我说:“咱们去桃花源吧?”小宁用不解的眼神看着我说:“What?”“你看没看见过咱们学校假山那里有一个小门?”我像发现了宝藏一样激动的摇晃着她,然后拉着她往假山那个方向走。一边走着一边天马行空的谈论着,“电视剧里穿越时都会有一颗大树,在来一场狂风暴雨,这时候……嘿嘿嘿”“你脑子里都在想什么啊!”“如果可以穿越就好了,我想去找桃花源。”“快看,就是这个门口吧?”这个门口很小,我打开门,艰难的走了进去。“小宁,你快进来啊!”“进不去!这个门口太小了!”我暗自窃喜,幸亏我平时吃的少。忽然眼前一黑……

“小雪,醒醒!”一个面容和蔼的中年妇女轻轻的摇晃着我。仿佛有什么拽着我,我挣扎着起床,缓缓睁开眼睛,映入眼帘的竟是粉黄色的帐幔,头顶是一袭一袭的流苏,随风轻摇。不适的动了动,却发现身下的床榻冰冷坚硬,突觉单薄无比。飘来一阵紫檀香,幽静美好。榻边便是窗,窗外一片旖旎之景,小池,碧色荷藕,粉色水莲。院中仿佛有脚步声但却极轻,谈话声也极轻。再低头看着自己的“新衣裳”:衣衫对襟交领,领、袖都施有缘边,下着长裙,腰用帛带系扎。我控制不住的“啊”了一声,“这是哪啊?”我拉住那个中年妇女说,“雪儿,这是你的家啊!”中年妇女转身摇摇头,轻声对旁边的人说:“可能真的忘记了。”这时一位穿着简朴而清瘦的中年男人走到我的床榻前,轻轻的说:“小雪,本人字元亮,名为潜,前几日还教你作诗,你应当记得我吧?”我起身说:“我先平复下心情,稍作休息,过会儿再回答你们的问题,好吗?”那个中年妇女貌似很担心,连忙说:“当然好啊,我们先去院子里了。”待他们都出去后,我平躺在床榻上回想这个情景,此时,我的内心有一万只小鹿奔腾都不算为过:我这是穿越了吗?别人穿越都是穿越成公主、某贵族府上小姐,为什么我却穿越到普通老百姓家里?那刚刚说话的那个男人就是陶渊明吗?瞬时千种疑问涌上心头,并且安慰自己要面对现实。我起身慢慢的走到院子里,那个中年妇女温柔的拉着我的手说:“苦了我们的雪儿了,前几日,陶先生教你作诗时,你突然倒下不起,不明病因,你父亲听闻一种药材可以让你醒来,便连夜赶去,我只得守在你床前,日日祈求。”“那您是我的母亲?”“是啊,傻孩子,村里的那位郎中说你可能忘记了前世今生,看来真的忘记了我们。”“那母亲能否为我叙述下往事?”“咱们居住在美丽的姑孰横山脚下,咱们的邻居陶渊明先生经常教你作诗,你喜欢读书还是受到他的熏陶呢……”说着说着,慕色渐凉,母亲为庆祝我的醒来,做了几个小菜,虽很素,但也可口。

寂静的庭院里,连花草也停止了吵闹。我静静地回想:我在一个普通的百姓家中,父亲竟独自离家为我寻药,可能至今也不知我是否醒来,可见虽然家境贫寒,但却不失宠爱。想着想着,天渐渐明了……

“母亲,我去陶先生家玩了!”说完,我欢快的走了出去。映入眼帘的便是小溪和林荫小道,新鲜的空气令我心旷神怡。穿过长满小刺的杂草堆,展现在眼前的是一片广阔的果园。一个个红彤彤的苹果像一张张孩子的笑脸,压弯了枝头。一个个黄澄澄的梨像一盏盏小灯笼一样,挂在树梢。一把把稻子像一个个奥运火炬。风一吹,稻穗左右摇摆,掀起金黄色的“波浪”。风景还没享受完,我的眼前坐落着一栋陋屋,我想这应该就是陶渊明的家了吧,我高兴的往前直奔。庭院小路无比简陋但却不失干净,喜园中松菊盛开,童仆欢喜地来迎接我,拉着我走进了内室,屋里摆着盛满酒的酒樽,想象着陶渊明拿过酒壶来自斟自饮的情景,就感受到了他的傲世情怀。“雪儿,来这个屋里,今日教你如何弹琴。”陶渊明引着我走进一个书屋,“陶先生,您家里还有琴啊?这一定很贵吧。”但他却很平淡的说:“人可穷,屋可陋,但才华不可缺啊。”这句话便让我明了一切,弹琴作赋,无疑是最佳的搭档。“切记:心正则琴声正,心远则琴意远。”他有模有样的弹着,琴声优美动人,似乎引领着我走向另一个诗意飘扬的世界,令人神往。“弹琴是要穿着古朴、雅致,身体要端正,指法要丰富、简静。”他这样教导着我,不得不让我佩服他的才华。“好,我一定记住这些要领。”教学结束时,我疑惑的问他:“您如此的有才华,为何居住于此?”他淡淡的一笑说:“屋虽陋,但却使我心安;地虽偏,但却使我心旷神怡。”

日光渐暗,太阳将快要下山。我不时地抬起头来向远处看,云烟自然而然地从山洞飘出,不知不觉我走到了家门口。回想着陶渊明所说的话而流连忘返……

家中长辈对我宠爱甚佳,我想也为他们做点什么事,这几日随母亲留在家中做家务,学着去采桑,在园子里散步也自成乐趣,这样的生活使我惬意。自从那日起至今日,也没去过陶渊明的家,刚刚却听母亲说陶先生因家境贫寒,躬耕实在不能自给,他叔父陶夔引荐他去当官了,以此补贴家用。我不禁为陶渊明的无奈做官所悲伤,不知这样一个热爱田园生活的人能出仕多久……

公元405年秋天,陶渊明被用为彭泽县令。去了一个离家100多里的地方,我想他或许会想念他的家,或许不久后就会回来。他走后,家中依旧井井有条,其乐融融,翟妇人将家里打扫的依旧很干净,每次我与阿舒和阿宣玩耍时,她都要将我留下,为我做点什么吃的,我甚至都不想回家了。日子一天天过去,阿雍和阿端也变得调皮了,经常拨弄琴弦,有一日两人吵了起来,硬是将琴弦全弄断了,被翟妇人发现后大发雷霆:“知不知道你们父亲爱琴,他回来后如果看到这个无弦琴该有多悲伤。”八十余日就这样淡然逝去,陶先生回来了,他们家里比其他时日都热闹了许多。而他们不知道的是,陶渊明辞去官职从此过上了隐居生活。

陶渊明在任官职的这些日子,每当夜深人静时,常常想到一家老小,想到他的几个宝贝儿子,还记得那年双胞胎儿子出生后,他夜晚读书时也抑制不住内心的高兴,蹑手蹑脚走到床边,在微弱的灯光映照下,端详着这双宝宝的透红的小脸。闲暇时,在庭院中,总能想起他家中果园的果子收获了多少,门口的小溪流淌,人在仕途,心却早已回到大自然……这年冬天,他到任八十一天时,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刘云来检查公务,陶渊明早就听说刘云凶狠贪婪,每年都以巡视为借口索要贿赂,如果不能满载而归就栽赃陷害,这种行为让陶渊明厌恶。这时,县吏来找他去见督邮,陶渊明平时不肯趋炎附势,但又不得不去见一面,于是他马上起身。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要是让督邮不满意,会对大人不利的!”听到这话,陶渊明再也忍不下去了,长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小人折腰!”说罢,便一下拿出官印,把它封好,写了一封简短的辞职信,回到了想念已久的家乡。我听闻陶渊明回家了,蹦着跳着就去看他,正见他将此时此景化作一首《归去来兮辞》,词中写到: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陶渊明归田后,饮酒赋诗。农忙时,便与妻子在田中耕作;农闲时,便常受故人之邀去喝几杯。虽家境贫寒但每当有客人来访时,不论贵贱,又要家中有酒,他必定拿出来招待客人。常常见他与故人诗信往来,却唯独一人与他相识甚好。那日,一位穿着华丽的官人来到他的家中,两人或是许久未见,但却又像是昨日才见。相拥许久,谈论着往事,这位官人说:“今日我来到始安郡这个地方,又能与你天天饮酒了。”陶渊明仰天大笑,道:“多希望与你天天饮酒,谈天论地。”陶渊明总是喝着喝着自己就醉了,与官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官人走后,去了陶渊明常常买酒的酒馆,对老板说:“这里是两万钱,日后陶潜再来买酒时备用。”后来才听陶渊明谈到那位官人名为颜延之,在始安郡做官,在经过陶潜住的地方时,便天天去陶潜家。

归田初期,陶渊明过着这样闲适的生活,但好景不常,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打破了田居的宁静。夜晚来临,星星仿佛在跟我们捉迷藏,狂风突然咆哮着,猛地把门打开摔在墙上,一道道闪电划破了漆黑的夜幕,沉闷的雷声如同大炮轰鸣,使我惊恐万分。一声清脆的霹雳,接着便下起了瓢泼大雨,宛如天神收到信号把天河之水倾注到人间。这时,我不由得心中万分担忧,家中田地的粮食将何去何存。第二日终究还是没能逃过这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索性家中种植的粮食并不多,损失不大。但听闻陶渊明家中补贴大都靠种植粮食,我想他们家的粮食可能损失巨大,便去他家看了一看。果然不出我所料,翟妇人发愁的眼神令谁看了都会忧伤不已,可能是身边有孩童,如若不然,她一定会哭的像个孩子,所以不用多问,家中境况自然不会好到哪去。歇息了好一会儿,陶渊明安慰他的妻子说:“还有我教书挣得补贴,咱们居于田园美景中,还愁活不下去吗?”这才见翟妇人勉强的露出笑模样,但也许只有他们俩心中最清楚,年纪愈来愈老,家中生活愈来愈困苦……

陶渊明出身书香门第,曾祖父和外祖父都是名人,父亲也是一名雅士,陶渊明自幼耳濡目染,自然在卓绝的路上一发不可收。但随着家道中落,他的亲人一个个离他而去,本该风华正茂,却没想到现实如此残酷。但是读书人,任何时候都不会扔下精神食粮,就像他现今人到晚年,虽家中境况愈加贫穷,但他从没放弃他不同流合污的生活方式。我想他以教书育人的方式不仅是因为补贴家用,而且更是想传播他的思想,让更多的人从幼时开始受熏陶,更是他对读书的热爱,这就像一种信仰,也像是一种习惯。

义熙末年,有一个老农清晨叩门,陶渊明一向对客人友好,看见老农手中有酒,更是欢喜不已,赶紧邀老农进屋。但万万没想到的是老农劝他出仕:“褴褛屋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他回答:“深感老父言,禀气寡所谐。纤辔诚可学,违已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陶渊明就这样用“和而不同”的语气,谢绝了老农的劝告。虽然老农说的话让他很不舒服,但他并没有赶走老农,而是让翟妇人做了几个下酒菜,将老农留下来,与他同饮。陶渊明与老农唠起了家常:“去年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将我家中田地的粮食一扫而光,不知您的境况如何?”老农回答道:“境况只能比你更惨哟,你还能教书来挣点家用。”“愿上天能眷顾我们。”老农不解的问:“你学识渊博,才华横溢,为何要居住于此?”“常有人问我这种问题,这里有何不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里没有官场的繁杂,没有尔虞我诈,现在正是我所向往的田园生活。”二人常常能找到共同话题,陶渊明为老农解答了很多问题,可谓知而不言。二人举杯共饮,陶渊明饮着饮着就醉了,老农趁着酒醉时说:“我一辈草农没见过什么世面,那日,一位官人找到我,他说出三万钱让我劝你出仕,我这个见钱眼开的老农想都没想就同意了,今日与你同饮,我彻底的领悟到你的真性情,向你说声抱歉。”半醉半醒的陶渊明仿佛听到了,也仿佛没听到。从这件事以后,老农常常来找陶渊明饮酒,因为这件事他俩结识为朋友。

可能上天不公,总爱与陶渊明开玩笑,连年的自然灾害使得他家中生活愈来愈困苦。但他又是幸运的,因为他的学识结交了许多有识之士,有的朋友了解他的境况主动送钱周济他,有时,他也不免上门请求借贷。不过,他的求贷或接受周济是有原则的。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江州刺史檀道济亲自到他家访问。檀道济笑着走进了内室,说:“听说你最近身体状况不太好,我来看看你。”这时,他又病又饿好些天,起不了床。檀道济劝他:“贤者在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他说:“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檀道济馈以梁肉,他说:“潜这一生没有大的作为,我虽然穷,但我是有原则的。”梁肉就这样被他挥而去之,他辞官回乡二十二年一直过着贫困的田园生活,而固穷守节的志趣,老而益坚。

家里生活虽因自然灾害愈来愈困苦,但陶渊明总能想到办法找点酒喝,或许酒才是他的伯乐,饮酒时总有话想说。他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一日,我到他家中看望他,“陶先生,希望您快快好起来。”他却回答道:“罢了罢了,我也老了,一切都淡然了。”元嘉四年(427年)九月中旬,陶渊明神志还清醒的时候,给自己写了《挽歌诗》三首,在第三首诗中末两句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从他的话中,我深深的体会到了他对死亡的平淡自然,心中深深的敬佩一个人面对死亡时竟能如此淡然。

回想着陶渊明的一生,是幸运,因为他最后过上了归隐田园的生活,拥有着自己的生活方式;是不幸,家道中落,亲人一个个离世,亲眼所见仕途的尔虞我诈。陪伴陶渊明的岁月,可谓漫长。陶渊明在不久也会离去,而我,将何去何从?

作者:X茜子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礼让行人作文 一件什么的事作文400字 开学500字作文 公开课作文300字 未来的科技作文 计划作文300字 我的梦想作文提纲 我爱祖国300字作文 2018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超能力 作文 友情作文结尾 爱我中华作文开头 天气变冷了作文 关于甘蔗的作文 我爱地球作文 写作文我的老师 游灵栖洞作文 榜样的力量作文 17高考作文 我对妈妈的爱300字作文 初遇作文600字初一新生 学习滑板作文 六年级小学英语作文 又见作文600字 守护作文800字 作文印记 追逐梦想作文 升入初中的感想作文 我的梦想作文150字 猫的特点作文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