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作品价值百万的作者告诉你 创作灵感从何而来

2020-12-03 19:55:02
相关推荐

《写作的禅机》雷 布雷德伯里 著

创作的核心是人性的本质

这是一本写作指导书,长踞美国亚马逊书籍排行榜前列,畅销20余年,作者是小说家,散文家,作品中的《华氏451》被拍成电影。

为表彰布雷德伯里一生对科幻的杰出贡献,世界科幻大奖”星云奖“评奖委员会在1989年为他颁发了”大师奖“。然而,在人们的心目中他已不仅仅是一个科幻小说家,他还是一个诗人,一个文字的魔术师。

书籍旨在让人从日常中寻求关于写作的灵感,释放内在灵魂深处的感受。

无论是哪种创作都离不开灵感和素材,如何能够抓住思维瞬间碰撞出来的火花却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关于用精神的储备来留住那些一闪而过的念头,这本书给出了很多建议。

写作是活过的证明

不管写什么,能够留下痕迹都是我们曾经活过的证据,虽然大部分人写的文字都不会变成价值百万的作品,但是写作本身就是一种创作,也是一种自我内心的揭示,只要是创造,就需要灵感和素材,每个人一天之中都会遇到很多事情,引发思考产生自己的想法。

想想那些艺术家,莫扎特,海明威,马克吐温,巴金,莫奈,梵高,达芬奇……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创作热情。

无论创作之路有多艰难,生活如何被病魔与不幸侵袭,他们仍用双手与思想,将这满是野性与智慧的获利传递给我们。他们用爱,表达憎恨与绝望。

创作离不开激情和热忱,这是活力的来源,写作是一种释放内心情感的方式,并不需要太多的技巧,试着将自己所看所思汇集成文字,在电脑上打出来,与人分享自己的思维成果,一旦有了回应就会感觉到快乐。

触动人心的作品,都是在用潜意识表达

灵感从何而来

灵感说起来是一个很抽象的东西,他抓不住摸不着,就像一阵风,转瞬即逝。

如何从记忆中的瞬间抓住素材?

一个创作者所具备的,就是这种“抓住”的能力,就像钢琴家的手,越弹指尖对音符的感受就越灵敏,所有创作都离不开练习,在大量的练习中可以让思考变得更有深度,没有人说写作一定要长篇大论,有头有尾。

几句话,几个词语的组合一样可以称之为创作。

没有固定的方式和类型,模仿名家的东西最终只会出来毫无灵魂的完成品,语言与风格是每个人独有的,不能够被模仿和替代。

做一些只属于自己的简短记录,字里行间就存在着真实的自我,好的作品都是基于对真实的记录,只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双眼,一开始可以从印象深刻的见闻记录起来,运用自己的感官,来记录每天发生的一切,闻到的味道,听到的声音,看到的影像都是素材的来源。

我们的潜意识不止是各种事实,数据,还包括感受到场景事件之后,所做出的趋近或疏远的反应。

生活就像一个大仓库,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产生想法的素材,他们就活生生的摆在我们的面前,世界上没有人的经历是完全相同的,即使经历的是一件事情,所思所想也会各有不同。

每个人内心拥有的东西一直都在,只不过我们很少留心在意。

我们整天忙着探索外面的世界,却忽视了自己内心的想法。无论是对外还是对内,心中的情感和反应就是最好的素材来源。

热情是坚持写作的原动力,如果看了一场精彩的电影或者参加了别出心裁的活动,内心的喜悦和激动,就能够化成写作的灵感。

如何写作

可以开始只是将记忆中的关键词语记录下来,然后试着连接成句,没有丰富的词藻形容没有关系,这些词语就像一粒粒珍珠,你要做的只是用线将他们串联起来就可以成为漂亮的项链。

列出属于自己的写作清单,上面可以是毫无关联的词语,最终的作品不一定全部都要用上,但是这些词语是最初的创作骨架来源,一开始不要太拘泥于写作的形式,诗歌散文都可以,说“艺术”可能太过于高大上,用创意和意识来形容就会觉得距离自己没有那么遥远。

当生活中受到触动的时候,就可以将脑中的想法写出来,即使有些感觉用文字表达不出来也没有关系,只要是真实的就能都打动别人,不需要太过于冥思苦想怎么样去形容,用什么样的技巧,只要把大脑中的想法写出来就好。

如果想要进阶或者是扩展自己的写作层次,可以试着去读读诗词和散文,那里面有很多文学的闪光点,能够激发思维的活跃度。

好好生活,观察你的生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探索你所阅读的内容。

作者用自己作品的灵感案例来说明,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他善于将眼睛所看到和脑中储存的记忆素材联系起来,写出一个故事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只要开始写第一个字,接下来的词语就会从脑中一个个蹦出来自动构建,用潜意识和自己的心去创作只属于自己的独特作品。

这本书与其说是写作指导书,不如说是引导人如何思考的书籍,作者用自己的亲身写作经历来向读者说明自己的灵感都是从哪来的,这些方式可以用来各种创作,绘画,摄影,雕塑,艺术是相通的,无论是什么样的创作,观察,记忆和联想是三个重要的元素,缺一不可。

自我意识是所有艺术的敌人,无论是表演还是写作,绘画或者生活,而生活才是伟大艺术的全部。

好的作品都是从点滴生活中累积出来的,看完整本书会觉得作者的作品能够被屡屡搬上银幕,并非偶然,他的想象力和笔耕不辍的勤奋超出常人,在他的脑中,任何记忆的碎片都能够成为创作的素材。

这样的联想与组织能力是靠大量的练习锻炼出来的,数量累积成经验,经验保证品质,创作成为一种本能,印刻在作者的大脑中。

这本书可以用来做头脑风暴,如果觉得生活很枯燥,翻看这本书或许能发现属于自己的生活之美。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打针作文 真实故事作文 三年级比赛作文 写幸福的作文 幸福的作文600字 尺子作文 写作文的素材 专升本语文作文 三年级人物作文 6级英语作文 修身 作文 作文攀登 出发的作文 感动500字作文 写温暖的作文 作文坚持600字 河北中考作文 萤火虫作文 童年500字作文 欲望作文 作文加赏析 作文校园欺凌 作文游记500字 写人作文500 人物作文500字 关于友情作文 致自己作文 青春500字作文 修身作文 生日礼物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