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扶贫故事」林星亮:老百姓信任是对我最高的奖励

2020-12-03 20:10:01
相关推荐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夸奖,老百姓信任是对我最高的奖励”金沙县五龙街道小里社区任驻村第一书记林星亮总是以这样的标准要求和勉励自己。

林星亮的民情日记本

2014年3月,林星亮来到金沙县五龙街道小里社区,任驻村第一书记,踏上了艰难辛苦、充满挑战的扶贫路。“在来之前组织征求过我个人的意见,说五十多岁了,去做年轻人的事愿意吗?加之我身体又不好,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我也很彷徨。”林星亮回忆说。

林星亮在办公室写民情日记

但是想想,作为市农业发展银行的高级业务副经理,不光要忠诚干净,更要担当奉献!与其呆在机关里说说话,不如回到群众中干点事。“人生嘛,总要做点什么,才有味道。年轻时我上过山,下过乡,当过知青,我熟悉农村,我懂得农业生产。如果我仍然能为父老乡亲干一番事业,难道不是我的荣幸和价值?我愿意辛苦乐意奋斗。”

“进村调研的第一天,正是油菜花开。但是,透过满眼金黄和遍地芬芳,我看到的却是一片荒芜。路很烂也很窄,车无法继续前行,我只能徒步,地里产业是单一脆弱的,村支两委班子是信心不足的,村委会是老的旧的……”,林星亮给记者介绍了当时小里的情景。

林星亮在村合作社与前来卖豇豆的百姓交流

当时的小里社区仿佛还停留在过去,只有一条杂草丛生却也难掩美丽的小河流,在默默流淌、静待知音。小里村距离街道办事处7公里,距县城仅20余公里,坐拥“半小时经济圈”的区位优势,却是个路不通的“灯下黑”地带。这让我有点始料未及,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42户916人,还是省级二类贫困村。

回到宿舍的他,一直在想,这个村,究竟该赋予它什么样的内涵,是从精神志向、还是发展思路扶起,才能让她焕发生机、摆脱贫困?几天几夜,脑海里时时浮出村里的景象。

林星亮在村合作社与前来卖青菜的百姓交流

刚到小里社区,脚下的道路就让他犯了难,全村的水泥路为零,仅有的几条毛路,在下雨天,四驱车都会打滑,只有晴天才能勉强进出通行,一些群众思想观念落后,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如何打通小里社区脱贫致富路,成了林星亮的“心”病。

“今天是我来到小里的第15天,情况现在我已基本掌握,这里有一条美丽的河流,百年来,这条河养育这里的一方百姓,那么就以这条河流和村名为根本吧,我得来一场溯流而上的扶贫之旅,先修一条产业之路、出山之路。”林星亮扶贫日记这样写道。

林星亮在田间与农户交流

驻村第一年,为了解决群众信任度不高的问题,他主动融入社区工作、以“大党建统领大扶贫”的精神,牢牢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抓在手里。

要发展,路是头等大事,因为路一方面是现实的公路,是农副产品的出山之路,只要有了路才能给当地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撑,才能把产业扶贫变为现实,如果路不打通,那么一切都是纸上谈兵。

另一方面就是思路,当时的小里村民等、靠、要的思想还特别严重,自身发展的动力不足。光靠传统的山地农业是无法改变现状的,而且可供人均支配的现金流根本不够。并且林星亮还了解到,家里有孩子上高中的,每周要100元生活费。星期五最让人担忧就是,孩子一回来,就要为他们准备下一周的生活费。家里没有钱,只能一家一家去借。

在小里社区不是个别现象,于是就有了“黑色星期五”一说,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可谓是拙荆见肘,所以他就谋生了一定帮助老百姓转变观念,培养老百姓的市场商品意识,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走出贫困,但他深知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林星亮组织召开群众院坝会

通过与社区干部共同探讨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统一社区干部的思想,主动争取上级项目和资金的支持,解决社区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深入群众做群众思想动员工作,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苦干实干的精神赢得了群众信任和支持,推进了各个项目进程。

同年年底,金沙县小里农业专业合作社成立。“合作社现在成立了,但是很多老百姓都在持观望态度,我知道他们是怕了,因为以前也搞过农业产业发展,种种原因都失败,今天我来了,不信任我很正常,但我一定要说到做到。”林星亮话语坚定。

林星亮说到做到的办事风格,小里群众看在眼里。但对于他要在小里发展种植产业,让大伙“靠山就吃山,种地才能生财”的想法,还是存在不少疑虑。

通过带着村干部入户走访,听取农户意见,多次召开院坝会、群众会、村民代表会议、党员大会等方式了解社情民意。同时到其它县、市调研,决定采用龙头企业订单种植的发展模式,兴办种植产业。

发动党员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主动投入社区生产服务各项工作,把党支部建立在产业上,对于个别群众基础差、工作不得力的干部及时申请撤换,严抓作风,打造了一支办实事的“产业党支部”。

“只有心怀百姓,才能为民着想,为民解忧,才能获得百姓认可,才能搞好脱贫攻坚工作,进百家门、知百家情、才能办好百家事。”林星亮在日记是这样写的,在工作中他也是这样做的。

现在,小里社区基础设施完善,累计实施水泥通村路、通组路9条40公里,初步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交通路网,农副产品出山之路被逐一打通。完成入户路硬化28500米,院坝硬化152户;新建文化活动室、文化活动广场;新建人饮工程水池149口,安装输水管34公里;实施农村危房改造374户,易地扶贫搬迁39户165人,实实在在的改变,紧密了党群、干群关系。

小里社区种植出售的南瓜

还与省级扶贫龙头企业贵州冠香坊调味食品公司合作,发展“短、平、快”的蔬菜产业,建设豇豆、青菜、大头菜、南瓜、冬瓜等蔬菜种植基地1200亩,农特产品收购及初加工点1个。 同时,贫困户以扶贫资金和“特惠贷”入股合作社分红的方式,参与另一轮利益分成,实现增收,形成了脱贫攻坚的“小里模式”。

如今,小里的蔬菜种植产业成效日益明显,一直持观望态度的村民黄中荣从浙江回来,加入了当地的种菜大军。“他找到我说后悔回来晚了一年,村里很多人都赚到钱了,种菜收入比打工高出很多,在家还能照顾小孩,听到这样话语我很欣慰。”林星亮说。

在产业的带动下,以往收入不高的小里社区居民黄中荣,靠着自家的4亩地发展特色产业,每年平均收益3万多元,因勤劳能干增收“成绩”高,2019年黄中荣被评为街道“致富能手带头人。在小里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村集体经济积累实现20万元,村里可滚动自主支配发展资金达152万元,这成绩中就有林星亮的付出和汗水。

6年来,小里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组织方式,种植蔬菜2713亩,累计带动农户增收1500万元;带动社区群众在蔬菜加工基地务工共计219人次,吸引外出务工农民工返乡种植蔬菜21户;林下养鸡项目每年带动农户增收14万元;参与“特惠贷”的63户贫困户累计分红30多万元,参与扶贫资金量化入股分红的73户贫困户累计分红4。5万元。

林星亮在日记中写到:“今天有村民对我说不再担心种出来的东西卖不掉,只是怕你要调走了!林书记你不能离开小里啊!因为您是我们最信任的人。我知道,这么多年来,这是小里人的担忧。”

当前,正值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为了疫情防控与春耕生产两不误,小里社区两委干部从管控卡点换班回社区后,及时召开了社区联席会议,重点安排了外地反乡人员的彻底排查和重点人口的管控以及春耕生产工作。协调贵州金沙冠香坊公司,达成2020年1800亩农产品订单意向,正式订单已于2月6日在小里农业专业合作社签订。

“6年来,村民们6次挽留,我这知道这是老百姓对我的信任,同时也是对我最大的奖励。”面对小里3600多名群众的挽留,林星亮坦言:“我看到的更多的是无助,基层一线亟需一批德才兼备的有领导力的干部,为民办事。这6年来,我一直埋头找路。承诺百姓的一定要做到,百姓是‘伤不起’的。既然小里需要我,我会服务小里人民直到退休,和小里共斩贫根!”

带动群众干,帮助群众办。为民服务,一诺千金,真抓实干,这个退伍老兵成了小里的“主心骨”。林星亮用实干诠释了“驻村”的真实含义,驻村期间,林星亮分别荣获“毕节市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贵州省脱贫攻坚优秀村第一书记”称号。

通讯员 曾顺舒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杨金腾编辑 顾野灵编审 李文勇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八年级上册作文 童年作文600字 怎么写好作文 八下英语作文 作文素材高中版 高中生作文800字 写事的作文怎么写 关于中考的作文 三年级英语作文 乡愁作文 多肉作文 孝顺作文 作文寒假生活 白衣天使作文 作文成长 雅思大作文 出游作文 羽毛球作文 野餐作文 苏轼作文 行走 作文 乐乐作文 写美景的作文 意外作文 奋斗作文素材 一千字作文 那一次 作文 作文有你真好 做自己 作文 表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