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聚焦西安首届农民节 高陵:农民有了幸福感和获得感

2020-12-03 21:25:02
相关推荐

关注“更长安”分享西安最有价值的媒体资讯

口袋与脑袋,即物质与精神、经济与思想。两者不可或缺,两者谁也离不开谁。好比一个人的两条腿,缺一不可。口袋和脑袋都要富起来。物质上富裕了,精神上更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只有“脑袋富”了,“富口袋”方能更久远。

在泾渭交汇之地,西安首届农民节的主办地高陵,精神价值和幸福指数同步迈进,让“口袋富”与“脑袋富”比翼双飞。

这里的乡村比城市更美

这几年,有一句话很是流行:“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没错,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名言。

乡村是什么样子?可能所有人都会给出相同的一个词:脏乱差。千百年来,乡村卫生一直是一块“自留地”,没有多少人在意其好坏,甚至就连长安君也习惯了这种环境。

【 美丽的何村社区 】

但是,高陵区通远街道办何村彻底改变了关于乡村的印象。干净整洁的街道两边是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小别墅”,每户村民的家门口都放置着一个绿色的分类垃圾箱,保洁员开着巡查电动三轮车全天巡查保洁,更惊奇的是,在城市尚在提倡的垃圾分类,这里已经形成了习惯,村民自觉地把垃圾分为可腐烂、可回收、不可回收、有害四大类。

【 何村一排排整齐的“小别墅”】

天生之美,只是一时,长久之美,源于保护。这一点在高陵表现的淋漓尽致。2017年2月,高陵区在何村、耿镇村、张卜村三个村启动了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处理试点,建设太阳能垃圾减量化处理设施,购置10辆垃圾分类清扫车,添置垃圾分类箱、可降解垃圾袋发放机、全自动电子可回收垃圾台,可腐烂垃圾经过堆肥处理,变垃圾为资源,可回收垃圾集中回收惠群众。4月26日,全省首个智慧垃圾分类资源化处理项目建成闭环运行,这是全省首个智慧垃圾分类资源化处理项目,运行模式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 高陵村庄景色美如画 】

长安君在高陵区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看到了这样的几句话:2017年建成美丽乡村·文明家园示范村43个,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农村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试点区;2018年启动农村改厕,利用PPP模式建成20个村级污水处理站。

【 何村的分类垃圾箱 】

如今漫步高陵乡村,这里路宽、树密、屋靓,蔬菜大棚整齐排列,处处充满富裕而美丽的现代田园气息。此景远胜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所描绘。

乡村美,中国才能美,这也是国家推动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原因所在,高陵区不仅实现了,而且成了陕西乃至全国的典范。

农民有了幸福感、获得感

丰子恺先生说人生有三境界,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这十几年的新农村建设,乡村生活好了很多,物质生活已然很丰富。但相比城里公园、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场所,村子里几乎都没有。

前几日,长安君看到一个调查数据:武汉大学通过对全国33个村庄的调查发现,天天看电视的农村居民超过46%,天天上网的超过20%,经常打牌的超过20%。“口袋富了,脑袋空了”这是全国农村的普遍现象。

曾经有人“诉苦”:现在的农村完全找不到儿时的记忆,而是有着深深的陌生感。长安君当即告诉他:你可以去高陵区的农村看看,一定会有一个意外的惊喜。这句话不是胡吹乱冒,而是有事实依据的。

【 农民文艺活动丰富多彩 】

高陵人自古喜乐,群众文化活动比较活跃。业余剧团、自乐班、民乐队、社火遍及城乡,每逢重大节日及喜庆场面,皆出场演奏,尤其是春节期间的传统文艺表演更是闻名十里八乡。每年春节期间,起源于明末清初的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高陵船张芯子进行巡演,深受观众喜爱,甚至引起轰动。

【 省非遗项目 —— 高陵船张芯子 】

每逢周末或农闲时节,幸福的高陵农民都会端起自家的小板凳,像赶集一样挤满了村里的文化活动广场观看“高陵县农村群众文化大舞台”带来的精彩文艺演出。如今,每个队伍均能常年开展活动,每个群众演员都成了“角儿”,家门口的舞台自导自演,群众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文化大餐。

还有一个更大的创意:高陵区还别出心裁,借鉴公安“110”服务模式,建立了公共文化服务“110”,群众只要有文化诉求,只需拨打一个特设电话号码,就能及时享受到便捷、快速、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来自高陵区官方的统计数据显示,公共文化服务“110”先后举办群众文体成果展览展示活动500余场次,指导群众开展进村文艺演出300余场次,举办个人书画展5次,扶持业余作者出版作品集2部,举办舞蹈、书法等培训23期3000余人次。

【 高陵自然景观 —— 泾渭分明 】

2018年,“全国文化先进单位”的高陵区还推出“高陵周末有好戏”活动,每周日组织优秀院团免费演出一场,区剧团已推出《清风亭》《送女》《双官诰》等多个优秀剧目,让戏迷们过足了瘾。好事还在后头。剧团移植蒲剧经典曲目《珍珠衫》选段编排的秦腔折子戏《送女》,将作为2018年惠民演出重点剧目,面向社会免费演出,居民凭身份证即可登记领票进场,周边区县群众提前电话预约后也可以预留票位。

如今的农民不缺钱,缺的就是唱歌跳舞看大戏的“精神食粮”。“锣鼓一响,心里也敞亮了。”这是一句大实话,也是文化惠民带给农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文明之花”越开越盛

很多人感慨,网络的普及、高墙的竖立,让农村人的感情淡漠了,见危不扶、遇困不帮,眼里只剩下了利益。事实果真如此?

前几日,长安君听到了一件发生在农村的事。高陵区鹿苑街道北樊村6组的孙娟是一个家庭农场的负责人,有自己的粮库,猪舍,鸡舍,成套的饲料生产加工设备,2017年7月认识了一个女孩,这个女孩的母亲患有脑梗,父亲抛下她们母女不管,孙娟天热时给他们送西瓜,还帮助其养鸡,扶起了一个即将垮塌的家庭。

乡邻和睦,乡风文明是美丽乡村的基础。高陵区民风民俗淳朴,这或许与长期的“浸润”分不开:在各村(社区)设立善行义举榜,形成“人人做好事、好人做好事、好事就上榜、好人有好报”的氛围;征集、提炼“好家风”,评选展示“好家训”,鼓励在门楣、厅堂悬挂家风家训,组织“最美家庭”讲家风家训故事,传承夫妻和睦、尊老爱幼、科学教子、勤俭持家、邻里互助等家庭美德;开展“十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评选表彰活动。

【高陵区家风家训馆】

只要功夫到,没有见不到的成绩。3月1日,在西安市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108周年大会暨2018西安十佳最美女性十佳最美家庭揭晓仪式上,高陵区5户家庭、4名个人荣获西安市“最美家庭”、“最美女性”荣誉称号。其实,这些家庭和个人并非个例。2017年3月,高陵区姜李村的杨鹏英荣获“陕西省第九届五好文明家庭”的称号;2017年,高陵区的赵浩、张明明、雷兴平被评为“陕西好人”,朱小婵入选“中国好人榜”孝老爱亲好人,并且被评为“西安市第四届道德模范”……

如今的高陵乡村,不仅有靓丽的景象、良好的环境,更散发着浓浓的文化馨香、淳朴的民风,使整个乡村更加繁荣,乡邻和睦,乡风文明。

乡村振兴战略有一项内容就是祛除乡村生活陋习,弘扬乡土气息的优秀传统文化,治理美化乡村生活环境,真正使乡村成为山清水秀、天高云淡、风景如画的充满希望的田野和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而美丽乡村离不开精神文明的“浇灌”。今天,高陵区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精神文明”越渐富有,人们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精神价值不断增长,幸福指数不断攀升,“美丽乡村”正在开花结果。在这里,可以遇到更好的乡村。

如需转载请移步更长安后台留言申请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优美的作文开头和结尾 写冬天的作文300字 幸福在我身边作文 好书推荐作文600字 开学计划英语作文 写事的作文五百字 笑刑作文 成考英语作文范文 难忘今宵作文 保护环境作文500字 我心中的美景作文 保护环境作文300字 中考英语作文评分标准 作文本封面设计 孝心作文800字 高考作文全国二卷 做自己的英雄作文 红岩精神作文 我眼中的色彩 作文 一张照片的故事作文 印象最深的一件事作文 南京之旅作文 描写春天的作文二年级 社会生活类作文 关于人的作文600字 争做好少年作文 生活需要微笑作文 什么使我快乐作文 保护地球的英语作文 什么让我着迷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