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聚焦第二届大西安农民节 | 十佳最美励志脱贫户:用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2020-12-03 21:25:02
相关推荐

“脱贫先立志,致富靠自己。”在遭受贫穷、疾病、意外打击时,他们没有气馁、没有消沉。在艰辛中自强,在逆境中奋斗,战胜苦难励志脱贫。“西安市十佳最美励志脱贫户”以自强、励志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品质带给人们心灵的震撼,引导广大贫困群众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用双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脱贫致富不能“等、靠、要”

——记周至县终南镇豆四村

村民孟战武

▲向上滑动

“虽然咱家条件艰苦,但决不能等、靠、要。”2013年,孟战武的儿子考上了大学,在欢喜之余,孟战武却犯了难:自己身患重病,后遗症使他半个身子活动不便,不能进行任何生产劳动,家庭欠债累累,生活困难,重担全都压在妻子一人身上。

孟战武深深认识到,只靠政府是永远脱不了贫的。脱贫攻坚号角吹起,孟战武和家人一起努力靠勤劳致富。周至县是猕猴桃优生区,为了实现脱贫致富,孟战武和妻子商议种植猕猴桃,发展猕猴桃产业,在一家人的辛勤努力和科学的种植下,孟战武一家终于成功了,种植猕猴桃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益。

在经营猕猴桃产业的同时,孟战武家还种植了一些蔬菜。一亩园十亩田,种菜要比种粮辛苦得多。但为了脱贫,孟战武一家勤勤恳恳,不懈努力,发展猕猴桃产业,认真种植蔬菜,科学作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克服困难,与全村群众共同致富。

用学习打开致富之路

——记周至县九峰镇何家寨村

村民安前

▲向上滑动

“俺家缺劳动力,要改变贫困只能不断学习,获取多种技能。”周至县九峰镇何家寨村村民安前由于自身残疾,行走不便,妻子患有癫痫,需要常年吃药维持正常生活。家庭可支配劳动力有限,导致经济收入非常拮据。

为了摆脱贫困,安前从未停止学习。这些年来,安前先后学习过印刷、裁缝和扎纸花等技能,目前在集贤镇经营一家纸花店。2018年,他发现在集贤镇做中医按摩的人比较多,便从相关书籍学习按摩知识,并参加西安电大组织的中医穴位按摩培训。同时,他还鼓励儿子踏实工作,努力积累工作经验。如今,儿子安鹏国已在西安摩比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部务工,签订了劳务合同,实现稳定就业。

2018年,在村两委会携手西安电大脱贫攻坚奔小康的庆祝活动中,安前将脱贫的故事编成快板,和“第一书记”一起表演。安前不断学习,依靠勤劳双手奋斗,摘掉了贫困户“帽子”,为贫困户的脱贫退出树立了榜样。

面对苦难他选择勇敢面对

——记蓝田县蓝桥镇圪塔庙村

村民陈建奇

▲向上滑动

陈建奇家住蓝田县蓝桥镇圪塔庙村三组,是一名在册低保贫困户、残疾户。原本他也有一个幸福快乐的家庭,2002年到2003年,父母却因突发疾病相继去世了,丢下耳背、吐字不清、偶尔精神异常的两个兄弟和少不更事的孩子。

为了照顾两个残疾的兄弟、自己年幼的孩子和体弱的妻子,陈建奇不便外出打工了。于是,他在家里开始养殖山羊和肉牛,农闲时间在周边干点零活,一方面偿还为父母治病和埋葬所欠下的外债,另一方面艰难地维持全家的基本生活。就这样,一家六口相互搀扶,过着艰辛的日子。

了解到陈建奇的状况后,镇村两级为他免费发放中蜂20箱,并组织他多次参加养蜂专业技术培训,掌握了致富增收的一技之长。同时,帮助他申请贫困户扶贫信用小额贷款1万元,养殖奶山羊11只、肉牛2头。并享受到移民搬迁政策,解决了住房安全问题。

如今,陈建奇还被聘为村上中蜂养殖的管理技术员,不但年底有分红,而且还有工资收入。经过几年的努力,2018年底陈建奇一家收入达到53385元,彻底还清了外债。

生活要靠自己

勤劳才能致富

——记长安区引镇胡刘村

村民强香蕊

▲向上滑动

强香蕊是一个活泼、阳光的女孩,家住长安区引镇大峪胡刘村。她一家五口人,爷爷年老体弱,奶奶瘫痪在床,父母没有手艺,只能靠打零工为生,收入微薄,生活拮据,于2017年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虽然家境贫寒,但强香蕊并没有自暴自弃。2017年7月强香蕊毕业以后,她积极就业,减轻家庭经济困难。在帮扶干部和扶贫办的帮助下,她带着母亲参加了几场政府组织的招聘会,帮助母亲寻找工作。

与此同时,在街办社事办主任的帮助下,她来到了街办图书馆工作,担任图书管理员职位。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被调到便民服务中心从事养老保险方面的工作,由于适应能力非常强,来到便民服务中心不到一天的时间接待群众就有模有样,她接待来办事的群众主动热情,十分有耐心,工作态度受到群众和同事的一致好评。

“现在吃不愁、穿不愁、住得好,看病也有了保障。我相信勤劳能致富,今后的生活要靠自己,未来的日子会越过越好。”强香蕊说。

靠双手改变生活

——记鄠邑区蒋村镇念庄村

村民刘甜甜

▲向上滑动

“谢谢大家对我的关心,帮我开起了保健按摩店,今后我会用自己的双手改善生活了,我自愿退出贫困户。”2018年3月,在扶贫干部和爱心企业的帮助下,刘甜甜在鄠邑区南关十字开了一家盲人按摩店。开业的当天,刘甜甜拿出了自己写好的贫困户退出申请交给了蒋村镇念庄村村长。

“今年过年,我用自己赚来的钱给舅舅和姥姥买了新衣服。”刘甜甜今年19岁,她自幼失去双亲,一直寄宿在外婆家。由于幼年患病导致右眼失明,左眼仅有0.02的微弱视力。命运对她不公平,但也磨练了她不服输的个性。

“别看小姑娘瘦,手劲可真不小,按摩很到位。”开业以来,顾客们对她精湛的手艺和热情周到的服务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她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创造了很好的业绩,也给她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身残,志不残。刘甜甜有着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在不断改变着命运。

只有靠自己的奋斗

才能真正过上幸福生活

——记临潼区仁宗街道芋坡村

村民刘选娃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只有靠自己的努力奋斗,才能真正过上幸福生活。”现在已经顺利脱贫、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的刘选娃一家人,生活不再迷茫,脸上露出明亮的笑容,每天都充满着动力和干劲。

刘选娃是临潼区仁宗街道办芋坡村张南帮组人。家中有4口人,包括妻子和两个女儿,由于智力轻度残疾、两个孩子上学等原因致贫。驻村帮扶工作队找准了刘选娃贫穷的根子:找不到致富的好门路、缺乏进取意识、“等、靠、要”思想严重。于是,帮助他有针对性地制定了“物质帮、精神扶”的帮扶计划,外在的经济扶持和内在的思想引导双管齐下。

在帮扶干部的鼓励下,他决心发展家庭养殖,积极种植经济作物。

刘选娃家选择养羊,在他和妻子精心照管下,羊群规模不断增大,到2018年底已发展到36只,价值近4万元。同时,他又养了鸡、鹅,持续产蛋也为家庭带来细水长流式的稳定收入。他们还给今年新出生的两只小羊仔分别取名“争立”“争强”。他说:“要自立自强,争取把日子过红火。”

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帮助大家一起脱贫奔小康

——记灞桥区洪庆街道三阳院村

村民窦小峰

▲向上滑动

“我不但通过劳动实现脱贫致富,还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帮助更多的群众通过自己的努力致富。今年,我想在养蜂上继续扩大到150箱左右,提高收入。”窦小峰说。

窦小峰家住洪庆街道常王村四组,妻子因病双目失明,女儿在三阳院小学上学,窦小峰在家要照顾妻子及女儿,生活上重担几乎全部压在他的身上。在驻村工作队、帮扶干部的帮助下,有一定养蜂经验的窦小峰决定发展养蜂产业脱贫,家庭享受了低保、健康四重保证等政策后,解决了窦小峰的后顾之忧,使他能够放开手脚投身到养蜂中。从开始的9箱蜂发展到现在的120箱,2018年。窦小峰光蜂蜜一项收入就达5万多元,全年家庭纯收入达到63470.25元,人均纯收入15867.6元,计划发展到150箱左右。

2018年窦小峰不但脱贫了,还主动照顾隔壁腿脚残疾的本家叔父窦友翰,承担起了照顾叔父的日常生活起居,日常家里做饭时不时就给叔父端些,他说“照顾叔父也算是尽一份孝心,我要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帮助其他人一起脱贫奔小康”。

主动作为谋脱贫

——记高陵区鹿苑街办马家村

村民奚元平

早些年,奚元平的一双儿女还在上学,妻子患有慢性病高血压,自己也有糖尿病等疾病,夫妻两人需要长期服药,一年下来要花不少医疗费。仅靠4亩庄稼收入让这个家庭生活十分困难,2014年,奚元平一家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奚元平也憧憬过上美好的生活。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他在邮政储蓄银行争取了4万元的贴息贷款,购置豆腐加工设备,建成了一家豆腐加工作坊。他干劲十足,每天早上都骑着电瓶三轮车转乡售卖豆腐,中午回家泡大豆,下午加工。奚元平的妻子在鹿苑街办从事公益专岗保洁工作,月工资800元。无论刮风下雨,每天早上,她都会按时打扫清洁区域,用自己的劳动赢得人们的尊重,也为家庭赚来一些收入。

付出终有回报。奚元平全家用自己主动作为谋脱贫的强烈意志,用自己的辛苦劳动,实现了摘掉贫困户“帽子”目标。他们家的变化在影响着,感染着左邻右舍。让更多人相信,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日子会越过越好。

坚决不向命运低头

——记阎良区关山街道南樊村

村民王利

▲向上滑动

“这一家老的老、小的小,年轻的还患有重病,生活虽然不幸,但他们坚决不向命运低头,不屈不挠。他们家对于摆脱困境,过上好日子的愿望比一般人更加强烈。”在邻居眼中,王利一家很能“折腾”。

王利今年59岁,家住阎良区关山街道南樊村,丈夫前几年去世,家中还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孙子,两个儿子都患有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行动不便,也干不了重活,家里主要是因病和缺少劳动力导致家庭贫困。

2017年被认定为贫困户后,“一对一”帮扶干部李晓强隔三差五就到家里来,帮王利一家制定帮扶措施,寻找脱贫路径。经帮扶干部李晓强搭桥,王利和他的大儿子寇延安在西安一家饭店就业了,二儿子寇延锋在村上担任保洁,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在大伙的共同帮助和一家人的不断努力下,王利一家的生活也走上了正轨,每个月收入加上低保金在6000元以上。2018年,实现了全面脱贫,家里每个人的精神面貌也有了很大的改观。

靠双手不懈努力

创造幸福生活

——记西咸新区沣西新城钓台街道

东张村村民吴岁战

▲向上滑动

“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少战胜贫困的信心和决心,人必须自强自立,只要靠自己的双手不懈努力,就能创造出幸福的生活。”谈到自己的脱贫感受时,吴岁战感慨万分。

吴岁战今年50岁,是西咸新区沣西新城钓台街道东张村一组人,自幼患小儿麻痹症,肢体二级残疾,行动不便。但他身残志坚、不等不靠,在帮扶干部帮助下,主动建起蔬菜大棚,种植时令蔬菜0.6亩。同时,他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农业技术培训,主动向村上蔬菜大户讨教,在家中自学种植技术类书籍,不停地在地里面摸索。

在他的精心照料下,他种出来的蔬菜因品质好,成为附近餐馆、火锅店的热销品,年人均纯收入由原来不足3000元增长到13200元。2018年6月,他被认定为产业发展示范户,其他的贫困户在他的带动下也开始积极行动,乐观生活,奋力改变贫困面貌。

2018年9月,吴岁战主动递交了脱贫申请书,强烈要求脱贫退出,他总念叨:“既然活着就要活出个人样来。腿跛了,我还有手在,照样能干事,决不能成为政府的负担、社会的包袱。”

来源:西安日报

文:闫坤

编辑:答案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三年级童话故事作文 关于秋的作文 欣赏自己作文 自然景物作文 家乡的秋天作文 听雨作文 说明文400字作文 关于实验的作文 中考作文满分范文 我们的校园作文 我的小伙伴作文 我爱妈妈作文 教师资格证作文 800字作文大全 研究报告作文 初一作文大全 英语六级作文 美丽校园作文 一瞬间作文 传记作文 专升本英语作文 综合素质作文 小伙伴作文 感悟人生作文 作文评语大全 往事作文 竞赛作文 见闻作文 初中作文范文 作文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