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朱有华:敬礼 勤劳而朴实的中国农民

2020-12-03 21:35:01
相关推荐

第一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了,这个为农民特设的节日,与其说是庆祝“丰收”,不如说是以仪式文化的郑重向中国农民致敬。“中国农民丰收节”,“丰收”是名义,“节”是载体,“核心”是亿万个农民朋友。“中国农民丰收节”,事实就是“中国农民节”。

为农民过节,让农民成为礼拜的主角,这是我们这个社会良知的弘扬,这更是着眼于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以生动可感的文化为中国农民塑形铸魂,提升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颇有意蕴意义,值得回味礼赞!

22日,农民在连云港高新区花果山街道山楂园里采收山楂。 赵 俊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尊重农民

“中国农民丰收节”传递的最重要的资讯是什么?是对农民的尊重。尊重,就是平等相待的心态及其言行。然而,毋庸讳言,受封建的“君贵民轻”,世俗的“重商抑农”残余思想影响,在少数人的眼里,“农民”一词似乎就是没地位、没身价、没档次的代名词。很久以来,我们见了太多的对从政的经商的官员和商人的高看一眼,而对农民的另眼看待,甚至不屑一顾。曾几何时,一些晚会上涉猎农民的节目,有的竟然是拿农民开涮,甚至把农民作为取笑对象,令人遗憾作呕。

农民是什么?农民就是我们的父老乡亲。记得有个象声中说道,不论哪座城里人,往上数三代、五代,谁都是农民的后代、谁的家的根都在农村。今天别说往上数三代、五代,在城镇化步伐加快的当下,有的数一代就是农民的后裔;有的不用数,本身就是农民,虽说吃喝在城里,但乡下的地还在、房还在,父母亲人都还在。很显然,我们很多人的血管里流动着农民父辈、祖辈的血液,与“广阔天地”有着千丝万缕联系。农民就是我们的至亲,乡土就是我们的最念。对农民的尊重,就是对父辈、祖辈的尊重。这种尊重不只是道义上的,而是骨肉相连的情感上的。

农民,是一个特殊的阶层,他与土地为伍,向大地求生,一天又一天、一年复一年,风里来、雨里去,脸朝黄土背朝天,奉献了丰收的硕果,也展示了勤劳朴实的品行。农民这样做,像工人做工、军人站岗一样,也可说是分工不同、职责不一,但在政治上、人格上是一样的、平等的。特别在现今,农村人的选择多了,不少人离乡外出,打工发家,“谁来当新时代的农民”的话题历史性地摆在眼前。面对这个大大的“?”,依然垂情于农业农村的农民是难能可贵的。据此,如果硬要说,地位、身价、档次的话,中国农民一点也不逊于他人,而且因其从事的农活比较辛苦、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等等,更当受到应有尊重。

尊重农民,是一种高尚的美德,是一个人良好的政德修养,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民本思想的体现。“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为农民设立的节日,这是党和国家表达的对农民的尊重,这也代表着全社会对农民的致敬。

22日,句容农民割稻掼稻,喜迎丰收节。 杨志国 邵 丹摄

感恩农民

“农夫不种田,城里断炊烟”。“乡下没有泥腿,城里饿死油嘴”。农谚之言虽土,但道理浅显而深刻。没有农民田地里的丰收,就难有城里人餐桌上的丰盛。面对这个不争的事实,每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难道不该向农民道一声“谢谢”。

感恩农民的贡献。这贡献突出表现在丰收上。五谷丰登,从来是农民的梦想。每年春节,农村贴的对联最多的是对新年丰收的期盼。一些农家乐餐馆,最受热捧的菜肴是玉米、土豆、红薯皆有的“大丰收”,农民以此展示成效、寄予憧憬。这次开启的“中国农民丰收节”,更是直击“丰收”二字。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生深刻变化,取得历史性成就。农业连年丰收,粮食生产能力连续5年稳定在1.2万亿斤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432元。这是什么样的信息? 这个信息说明了什么?“民以食为天”。我国有13亿多人口,吃饭问题是最大的问题。而今天这个最大的问题,因为农民的贡献,得到比较好的解决。我国用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农民的贡献,天地皆知。陶行知先生曾感慨说:“我们要向着农民‘烧心香’。”厉以宁教授曾深情谈道:“没有他们(农民)的辛苦哪有少数人的享乐。” 农民是什么?农民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感恩农民的奉献。当我们放声高歌一些特殊岗位上人的奉献精神的时候,有多少人想过农民的奉献?中国农民的奉献,可以说,无所不在、无时不有。远的不说,光改革开放以来,一茬又一茬农民的奉献就似繁星灿若银汉,难以计数,从曾经的农业税支撑国家建设到折迁搬迁出让土地服从建设发展大局;从风餐露宿架桥修路到披星戴月清扫城市……正是无数个农民的胼手胝足、终岁劳作、莫大付出,共同成就了国家欣欣向荣的大好形势。

面对中国农民的贡献、奉献,我们能视而不见、享而不觉吗?能无动于衷、不以为然吗? 感恩农民,抑或就是“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初衷之一。

21日,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暨第十四届中国南京农业嘉年华在栖霞区八卦洲开幕。 栖霞宣 乐 涛摄

帮扶农民

“庆祝丰收、弘扬文化、振兴乡村”,这是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宗旨。解读这一宗旨,映入眼帘的是大写着的“帮扶农民”四个大字。而“帮扶农民”在今天,一个重要写照就是,用乡村振兴来带动脱贫攻坚,在脱贫攻坚中振兴乡村。

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现代化的重大历史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乡村振兴是一盘大棋,要把这盘大棋走好”。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抑或就是“大棋”中一子。这个以“节”开题的创意,把乡村振兴战略具体化了、民间化、民俗化了。乡村振兴要外力,更要内生动力。农民朋友敲起锣鼓,自己过起自己的节日,内心中的骄傲、自豪是难以言表的。由此,可以想象,他们向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前进的力量将是多么的大啊!

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没人给农民放假,也没人给农民发过节费,但对农民的帮扶是实实在在的。从当下看,农民过节时,一样可以发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功能。广大农村举办各类以农民为主角的丰收节活动,显然这为农业、农村、农民提供一个集中展示的平台,既能推销农产品,又能吸引城里人群去农村,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从长远看,“中国农民丰收节”过的是“节”,吸引的是全社会对“三农”的眼球,最终定成一个生动的局面,即:“让农村成为引人入胜的天地、农业成为令人向往的产业、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22日,东海县双店镇农民怀着喜悦的心情晾晒金灿灿的玉米,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 宋彦伟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扎根农民

中国,是农业大国,自然也是农民比较多的国家。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现代化进程中的根本问题。中国革命的成功,一定程度上是农民跟着我们的党奋斗的结果;改革开放的大门更是中国农民直接打开的。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只要我们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就可以获得无穷的力量,风雨无阻,奋勇向前。” 总书记这里说的人民是广义上的,但十多亿农民显然是我们党和政府须臾不离的重要力量。“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是在表达对农民的重视与感情,更是在宣示党依靠农民、扎根农民的本色初心。

“农民之子”毛泽东一生高度重视农民问题。1940年,他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农民问题,就成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的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 邓小平同志曾明确指出:“我国80%的人口是农民。农民没有积极性,国家就发展不起来”。曾当过七年知青的习近平同志,与农民有着无比深厚的感情。2013年6月,习近平在哥斯达黎加进行国事访问时,坦率地告诉当地农户萨莫拉一家,“我当过农民”,“我经常去农村,同农民见面,了解他们的温饱冷暖和喜怒哀乐”。事实也正是如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几乎走遍我国最贫困的地区,把大量心血用在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上。一句“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话语,既指明了扶贫帮困的方向、重点,也让人们看到了我们的党对广大农民的“铁”。

毛泽东同志曾提醒说,“不要把‘农民’这两个字忘记了;这两个字忘记了,就是读一百万册马克思主义的书也是没有用处的,因为你没有力量。”我国再发展,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也改变不了是农业大国的地位,任何时候不能忘了农民这个根本、这个力量之源。要像习近平总书记那样,始终深怀“农民情结”,把农民,把最贫困的群众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永远当好农民的贴心人。

“中国农民丰收节”为农民而办、为农民所庆。你把农民装在心中,农民就会把你装在心中。你和农民在一起,农民就会拥护你、紧跟你,直至永远、永远!

(作者系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什么的雨作文 的呼唤作文 林老师讲作文 励志作文300字 作文触动心灵的风景 介绍大学的英语作文 冬日送温暖作文 充实的一天作文 暑假结束作文200字 作文雨中情600字 游戏活动作文400字 关于价值观的作文素材 人物形象作文 未来的我100字作文 科学作文1000字 我家乡的天气英语作文 成语作文300字 以春游为题的作文 我的暑假的英语作文 关于运动会的作文400 保护洱海的作文1000字 传承的作文 我的双胞胎姐姐作文 飞越丛林作文 我有一个的家作文 禁毒作文400字左右 题目为我的作文 花木兰英文作文 关于写我的作文600字 秋季的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