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大西安农民节丨这些不可思议的农家手工艺品 你见过几个?

2020-12-03 21:45:01
相关推荐

3月18日(农历二月初二)

大西安农民节开幕当天

高陵场畔农耕文化生态观光产业园

迎来了八万五千多名游客

作为大西安农民节的展示区

“场畔”这几天热闹非凡

游人携家带口、呼朋引伴

在这里尽情体验传统农耕文明

小布注意到

在大西安农民节开幕式上

由10多名农民画家

历时3个月合作完成的户县农民画长卷

“中国梦 农民梦”让小布既惊喜又震撼

这幅由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王西京题名的《中国梦农民梦》农民画巨幅长卷全长22米、高1米,整幅画卷构思缜密、布局恢宏,画面色调艳丽、爽快明朗,通过365个人物的刻画、24幅场景的渲染,描绘了自建国以来的农村农民生活的变迁,凸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农业、新农民社会变迁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中国梦农民梦”实现过程的美好生活见证。

如今

我们的衣食住行很多都交给了工业机器

农村记忆里的“老手艺”

更多成为文化与情感的承载

时代在变,情怀未改

西安沉淀着浓厚的传统文化

手艺也是种无形的文化艺术

今天小布就带大家了解一下

在大西安农民节上的这些

精美手工艺品

葫芦工艺品

老场畔非遗葫芦展销馆里

一道挂满彩绘葫芦的墙头

吸引了游人目光

各色葫芦。摄影/杨力

跨进店门,映入眼帘的满是各色各样的葫芦。迷你的小葫芦用来观赏把玩,稍大一点的,画上可爱的笑脸,戴上小草帽,穿好彩珠挂上铃铛,就成了一件惹人喜爱的小福娃挂件。还有做成乐器葫芦丝的,制成风铃的,几个葫芦同红绳组合成中国结的……小小的葫芦经过艺术加工,被赋予了新的生命。

这些葫芦工艺品

都出自何村村民尹华之手

村民尹华

葫芦代表了我们中国的传统,象征吉祥。通过手工绘画、雕刻等方式将葫芦变成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把传统的农产品和民间艺术结合在一起。大西安农民节的成功举办,再一次展示了咱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葫芦的知名度扩大了,销量也更好了!

虎头鞋

摄影/行摄三秦

大西安农民节上,由高陵民间艺术协会展出的虎头鞋等民间艺术品引得农民朋友驻足,围观,赞叹,感慨。有游客说,这是很多人儿时的回忆,现在已不多见了。

虎头鞋是中国传统手工艺品之一,是一种童鞋,因鞋头呈虎头模样,故称虎头鞋,中国北方地区也有称为猫头鞋。它既有实用价值,也有观赏价值,同时它又是一种吉祥物,人们赋予它驱鬼辟邪的功能。虎头鞋做工复杂,仅虎头上就需用刺绣、拨花、打籽等多种针法。鞋面的颜色以红、黄为主,虎嘴、眉毛、鼻、眼等处常采用粗线条勾勒,夸张地表现虎的威猛。

枕顶绣片

摄影/行摄三秦

高陵民间艺术协会收藏的藏品——枕顶绣片,有几十年历史了。

枕顶绣片,是枕两端制作一方形刺绣片,是最好的装饰。新婚嫁妆中,女方要准备一定数量的枕头绣片,一是显示新娘的手艺,二是作为礼品赠送公婆、姑嫂、亲人们。

兜肚

摄影/行摄三秦

高陵民协的收藏品——有几十年历史的兜肚。

兜肚名肚兜又名抹胸,是中国传统服饰中护胸腹的贴身内衣,行下角有的为尖状,有的为圆形。兜肚面上常有图案,有印花有绣花,印花流行的多是蓝印花布,图案多为“连生贵子”等吉祥图案。

户县农民画

摄影/百万雄师拍西安

户县农民画孕育于传统的剪纸、刺绣等民间艺术,诞生于50年代,从70年代开始,不断的提高、创新、升华、成熟,逐步走出户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成为全国影响力最大的农民画乡之一,被视为中国农村文化建设的典型,是国家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988年,户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

今天的户县农民画更加注重表情达意,农民画家们以自身生活体验和独特的艺术创造力,画出熟悉的生活,透出强烈的时代精神。

皮影

皮影发源于西汉,兴起于北宋。陕西关中皮影在全国久负盛名,除了表演时豪迈、厚劲、高亢的唱腔外,皮影还制作精美,引人入胜。

关中皮影刻绘善于动用冼炼的轮廓造型,夸张的装饰纹样,疏密相间、虚实有致的手法,精致缜密的雕镂功夫,以表达剧中人物的相貌、身份、衣着和性格,达到形神兼备,深刻感人。

风筝

陕西是中国风筝的发源地,制作风筝的历史已有两千多年。陕西民间制作风筝,其图案运用人物、走兽、花鸟、器物等形象和一些吉祥文字,以民间谚语、吉语及神话故事为题材,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象征及谐音等表现手法,构成“一句吉语一图案”的美术形式,赋予求吉呈祥、消灾免难之意,寄托人们对幸福、长寿、喜庆等愿望。它因物喻义、物吉图案,将情景物融为一体,因而主题鲜明突出,构思巧妙。

泥叫叫

“哔……呜……”徐徐清音,从手艺人的指间缓缓流淌而出,被吹响的是一个不足10厘米高的小泥人。“泥叫叫”是民间对这种小泥人的昵称,这种来自西安市白鹿原上的传统手工艺品,传承着数千年前史前先民的遗响。

“泥叫叫”本是孩子们玩耍的泥哨,据考证,西安半坡出土的单音泥哨就是“泥叫叫”的鼻祖。

竹 扎

钟鼓楼、八大怪,一个个富有地域特色且形象生动的工艺品一字排开,精湛的技艺顿时令人折服。这门富有灵气的技艺始于宋朝,竹扎是它的学名。

原材料的选择非常重要,竹枝不能太嫩也不能太老。扎一只10厘米的竹马就需要3天时间,将竹条用酒精灯加热再等待冷却就要耗时小半天,最简单的作品也需要十几个部件的组接,后期的编组、铆竹、涂色更是丝毫不能马虎。

楮皮纸

北张村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兴隆乡境内,为秦岭北麓、沣河岸边的一个小村庄,这个距西安市区仅30多公里的村落,至今仍保留着1900多年前的手工造纸工艺――楮皮纸制作技艺。

据考证,北张村造纸术源于西汉时期,“仓颉字,雷公瓦,沣出纸,水漂帘。”这首历经千年流传下来的北张村民谣,成为当地造纸历史悠久的有力佐证。至今北张村的纸匠们仍使用着原始、简单的工具,制造着纯天然的楮皮纸。这里生产的纸韧性好、耐保存,在上边写字作画,数百年后拿出来仍光鲜如初。

刘传带着老人孩子来西安旅游:

在朋友圈看到农民节的消息,专程赶来,果然毫不失望。这些农耕老物件很有历史感,和现在机械化的农业完全不一样。我也是农民,在大西安农民节上我感受到农民被高度重视,心里又高兴又自豪。

在你的记忆中

有哪些值得回味的手工艺品呢?

留言和小布分享吧~

编辑:谈密丨审核:何砾

转载请注明出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保护环境的作文600字 春节记事作文600字 我想对您说作文300字 生活万花筒作文300字 新年趣事作文500字 愉快的一天作文400字 五年级下册语文作文第一单元 珍贵的礼物作文400字 勤劳的妈妈作文300字 父亲节作文100字 未来的房子作文400字 云南语文高考作文 介绍一种事物作文500字 又是一年春来到作文 最好的礼物作文600字 我最感激的一个人作文 作文的开头和结尾的优美句子 我的班主任600字作文 合肥中考作文题目 三年级作文过春节 感动的瞬间作文600字 正月十五闹元宵作文 家风家训作文400字 寒假见闻作文600字 森林防火作文800字 真没想到作文600字 我的朋友英语作文5句 小学生如何写好作文 快乐六一400字作文 那一片山水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