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患者出院 一份“毕业证书”作礼物

2020-12-04 01:30:01
相关推荐

出发!目的地:武汉!

任务,救治危重症患者!

大年初二开始,北医三院陆续向武汉派出了三批医疗队员,137名医务人员战斗在荆楚大地,战斗在重症病房,为了人民的健康,奋斗了70多个日夜。

4月6日,英雄凯旋!

记忆1

70天收治189名患者

武汉战疫70天里,有太多节点值得铭记,每一处都凝聚了北医三院137名援鄂医疗队员的智慧和心血。

队员们刚刚抵达武汉时,国内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数量仍然处于上升期。当时,抗疫宏观架构已经非常清晰,即:救治“两条线”,一条线是方舱医院,一条线是重症病房。作为国家援鄂医疗队之一,北医三院医疗队的任务就是建设危重症病房,有效降低病死率。回忆起初到武汉那段争分夺秒的日子,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领导组组长、北医三院院长乔杰院士说,细节决定成败。

细节的背后,是强大的专业能力和执行力。把普通病房改造成重症隔离病房,最大的难题是如何保证一步到位,不返工。从清洁区、污染区、缓冲区的规划,到整体流程改造,再到仪器设备进驻调试,整个过程必须科学、精准。组建危重症病房有序进行,但是在建设过程中也有未知难题。有一天,在为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时,由于多个机器同时运转,氧源供应不足,情况十分紧急。乔杰想出了办法,把墙壁氧留给呼吸机患者,未上机的患者采用氧气筒吸氧。

无论是开始参与筹建新病区,还是后来独立接管病区,北医三院援鄂医疗队收治的患者都以重症和危重症为主。为保障综合救治水平,医疗队专家组制定危重症患者病情评估的方法,规范治疗方案,保证重症患者治疗的规范有效;强化医师培训以保障患者的同质化诊治;对复杂病例,重视多学科合作,多次组织院内及院际间多学科会诊及远程视频连线查房,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高救治率。从1月26日开启第一个病房至4月4日关闭病房,北医三院援鄂医疗队累计收治189名患者;2月8日独立接管病房以来,共收治患者102人,其中危重症21人,重症79人,治愈出院78人。

记忆2

放下饭碗直奔病房

“39床气胸了!我把片子发给你,你赶紧看看!”

一天,正在轮休的北医三院胸外科医生白洁坐在餐桌前,正准备吃饭。这条微信让他紧张起来。值班医生赵志伶给他发来的胸片显示,患者左侧张力性气胸,肺组织压缩得非常明显。“必须马上处理!”他往嘴里塞了几块巧克力,匆匆下楼直奔病房。15分钟后,白洁来到病房,准备胸腔闭式引流。对白洁来说,这只是个小手术,平时用不了10分钟,但穿着防护服,操作难度加大,高危操作下,不能有丝毫闪失。白洁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操作着……随着手术的完成,患者胸腔内气体终于排出来了!走出病房,白洁的后背早已湿透。

抢时间、守阵地,抢救患者的一幕幕是队员们用天职与爱心,守护着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在武汉工作一段时间后,危重症病房有序运转。作为全国产科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中心主任,乔杰院士第一时间到一线了解孕产妇感染情况,深入调研分析,并受邀在医学期刊《柳叶刀》上在线发表题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孕产妇的风险是什么》的评论文章,与国际同行分享中国经验。

记忆3

“加油,热干面!”

“俯卧位通气,身体向下趴。肩髋垫软枕,胸腹部悬空。两臂环绕枕,深吸慢吐气。”

这是北医三院援鄂医疗队编写的顺口溜。这首“打油诗”搭配着“趴着比躺着更好”的宣传海报,张贴在北医三院接管的病区里,让患者更好地理解、掌握俯卧位通气方法。北医三院肾内科护师张洁说,作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支持治疗手段之一,俯卧位通气具有改善通气血流比值,提高氧合指数,从而促进肺恢复的效果,在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中,效果明显。

新冠肺炎是一种新型突发传染病,护理经验的总结特别重要。面对危重症患者,护理队伍除了专业性之外,还要在人文性方面提供更多的支持。抗击疫情不仅是一场医疗战,更是一场心理战。为了帮助隔离病房的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援鄂护理人员遵循北医三院“三米阳光”的护理文化理念,制作交流鼓励卡片——“致患者的一封信”,倡导关注、关心、关爱三米内的所有人,在医护与患者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桥梁,把人文关怀带入隔离病房。他们用自制的彩纸书写、涂鸦、裁剪、修改,赶制出大量鼓励卡片。

大家团结一心,很快,一张张载满爱的卡片被带进隔离病房,送到每位患者手上。

“加油,武汉!”

“加油,热干面!”

“信心是比黄金还可贵的东西!”

“无论何时,不抛弃,不放弃!”

“握住我的手,都能扛过来的,您要加油!”

队员们鼓励的话语在隔离病房的每个角落流动,医护团队把到患者身边面对面的交流鼓励称之为“话疗”。北医三院接管的院区中,首位患者出院时,护理团队提前给患者制作了“毕业证书”。有一名出院患者是护士,她出院时颇有感触地说:“这几天的相处中,我被三院的护理文化深深感动了。”

黑暗中,一束光或许就是支撑一个人坚持下去的力量。在武汉抗疫一线的队员们,就是患者心中那束最温暖的光。伴随着越来越多患者康复出院,北医三院援鄂医疗队以旺盛的斗志,科学防治、精准施策,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向险而行,医者荣光。

4月6日,全体队员凯旋回京。如今,他们正在进行集中休整。等到隔离期满,他们将重返各自的岗位——救死扶伤的岗位!

讲述

面临了危险 经历了考验 收获了成熟

中国工程院院士 北医三院院长 乔杰

1月26日,大年初二,北京仍是寒冬。一声号令,北医三院的医务人员辞别家人,向武汉逆行而上。2月1日,当天中午接到指示,晚上我带领北医三院第二批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抵达武汉。2月7日,北医三院再次增派医务人员。至此,北医三院共有137名医务人员战斗在英雄之城。

刚刚来到武汉,我们不知道到底有多少患者,就知道有很多重症患者需要收治,我们必须要跟时间赛跑。2月7日中午,第三批113名队员抵达武汉,第二天晚上9点,队员们就投入了战斗。北医三院独立接管了编制床位数为50张的重症病房,我还记得那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我经常错说成“中秋节”,因为那天晚上月亮很圆、很亮。

2月19日,我们独立接管的院区中,第一位患者治愈出院。多学科精准施策,为重症患者治愈按下了“快进键”,越来越多的患者康复出院。4月4日,我们独立接管的病房实现“清零”,正式关闭。

4月6日,我和100多名队员一起回到了北京,飞机舱门打开的一瞬间,阳光明媚。回想起在武汉的70个日夜,我们开辟一个又一个新的危重症救治病房,面临了危险,经历了考验,收获了荣誉,获得了成熟。北医三院建院62年来,在历次重大救援面前从未缺席,近年来,无论是抗震救灾、还是埃博拉出血热患者救援,都有北医三院人冲在最前线。目前,我和队员们正在进行集中隔离。我们期盼着隔离结束那一天,重返各自的医疗岗位,完成我们的使命初心,为人民守护健康!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供图

来源 北京晚报

本报记者 贾晓宏

通讯员仰东萍 王丽

流程编辑 王梦莹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捕捉幸福作文600字 近三年高考满分作文 窗外的风景作文600字 成长的快乐作文400字 挠妈妈脚心作文 哈尔滨之旅作文 写景的作文400字左右 写物的作文450字 感悟自然作文600字 找春天作文400字 写人的作文600字初中 介绍自己的家人英语作文 难忘的经历作文600字 堆雪人作文600字 消防安全作文400字 作文好词好句摘抄积累 描写乡村美景的作文 我长大了作文450字 我的梦想作文350字 小学生三年级作文300字 读书感悟作文600字 有关家国情怀的作文 描写春节的英语作文 六下第二单元作文 我能行作文500字 我的乐园作文100字 我的梦想作文450字 关于龙的英语作文 我的未来作文600字 那盏灯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