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中秋”可比“中秋节”老得多!

2020-12-04 12:50:01
相关推荐

你以为“中秋”就是指“中秋节”吗?

“中秋”作为一个词语,最早见于《周礼·天官冢宰·司裘》:“司裘……共王祀天之服。中秋,献良裘,王乃行羽物。季秋,献功裘,以待颁赐。”这里,“中秋”与“季秋”相连续来叙说,我们基本可以断定,此“中秋”所指,大致是阴历八月,意同“仲秋”,而非“中秋节”之“中秋”含义。那么,“中秋节”究竟起源于哪朝哪代呢?“中秋节”之名,最早明确的源头是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重新结络门面彩楼,花头画竿,醉仙锦旆,市人争饮。至午未间,家家无酒,拽下望子。是时螯蟹新出,石榴、榲勃、梨、枣、栗、孛萄、弄色枨橘,皆新上市。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翫月,丝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竽之声,宛若云外。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

中秋节最早的记载来源于《东京梦华录》

《东京梦华录》是煌煌北宋忽忽灭亡后,原为北宋臣子的孟元老南渡,追述北宋都城东京汴梁开封府风俗人情的著作,所记大多是宋徽宗崇宁到宣和(公元1102年—1125年)年间的京城都市繁华。孟元老所追记的这个“中秋”,当然就是中秋节了,而且,他还特意写了“中秋夜”的热闹非凡。而到了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写的是记忆中的都城临安,其中写“中秋”的一段说: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谓之“月夕”。此际金风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窭之人,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卖买,直到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晚不绝。盖金吾不禁故也。综合来看,两宋年间,中秋节自“内庭”至民间,从“官家”到农家,都是“不肯虚度”的重大节庆。

那么,你以为吴自牧的“中秋”之说是完全正确的吗?吴自牧言称八月十五谓之“中秋”,其实,也不能说是错的。他大约是针对农历而言的,仲秋处秋季中间,八月十五日处仲秋之月的中间,因此,八月十五日可称“中秋”。但从二十四节气所本的干支历而言,立秋为秋季开端,立冬为冬季起始,处于秋季正中的是“秋分”节气。“秋分”之“分”,本意就是均分、平分,因此,秋分是秋之正中,是“中秋”,名正言顺。嗯,为什么“秋分是中秋”被我们忽视无视,为什么现今我们所欢庆的中秋节仅仅是农历八月十五日呢?其实,秋分才是更为封建王朝所重视的秋季最重大节日。这源于得命于天、君权神授的观念,而且,以现有文献考索,远自周代及以上,近至清代末年,秋分祭月从未停息。首先,这取决于月亮是谁家的。

你以为月亮是大家的吗?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月亮,是天子的姐姐。唐代杜佑《通典》卷四十四曰:“王者父天而母地,兄日而姊月。故常以春分朝日,秋分夕月。”显然,父天母地的只能是天子。So,天子的哥哥是太阳,姐姐是月亮。因此,(皇家的)祖宗常法是春分祭日,秋分祭月。祭祀,从来都是一种权利;祭祀大典,实质上都是对权力的极致彰显和仪式化的确认。

月亮不是谁想祭,想祭就能祭

《礼记·祭法》曰:“有天下者,祭百神。诸侯在其地则祭之,亡其地则不祭。”由此可见,即使贵为诸侯,也只能祭祀各自国境之内的神,是绝对不能擅自祭祀不在其领地上的山林、川谷、丘陵等各种神灵的,更是绝对绝对不能祭祀天、地、日、月的(有且仅有天子可以)。《礼记·祭法》曰:“王宫,祭日也;夜明,祭月也。”文中的“月明”,古人注解说是祭月的处所,当为后世所云之祭月坛、祭月台之类。《礼记·祭义》云:“祭日于坛,祭月于坎,以别幽明,以制上下。祭日于东,祭月于西,以别外内,以端其位。日出于东,月生于西。阴阳长短,终始相巡,以致天下之和。天下之礼,致反始也,致鬼神也,致和用也,致义也,致让也。致反始,以厚其本也;致鬼神,以尊上也;致物用,以立民纪也。致义,则上下不悖逆矣。致让,以去争也。合此五者,以治天下之礼也,虽有奇邪,而不治者则微矣。”尤其是《礼记·祭义》的记载,道明了帝王祭祀日月的重大意义——可以“制上下”“别外内”“端其位”,达到“致天下之和”。翻译成现代的话,那意思就是,只要按照规程祭祀日月,完全可以严明封建等级秩序,得到鬼神护佑,教化人们各安其所,天下大治,实现建设和谐社会的最终目的。然而,天子的祭月大典足够神秘,神秘到上古的记载大都缺失。

《国语·周语上》云:“古者先王即有天下,又崇立于上帝明神而敬事之。于是乎有朝日、夕月,以教民尊君。”其中的“夕月”就是指祭月。《周礼·冬官考工记下》载曰:“圭璧五寸,以祀日月星辰。”这讲到了祭月要用玉器。《史记·孝武本纪》《史记·封禅书》《汉书·郊祀志》等均记载:“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特。”这说明,皇家祭月要用羊、猪作为牺牲祭品。遍捡史书,后世历代统治者大都有祭月典礼、仪轨等片言只语的记载。但到了明代嘉靖皇帝起,随着北京“夕月坛”的正式建立,祭月大典更加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清代延续使用月坛祭月,直至二十世纪初年。现在,原地址已是北京月坛公园——还增建了嫦娥塑像,设有月下老人祠——这是把建立在“家国永固”信仰上皇家的祭月神圣场所变成了真正的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休闲娱乐之地!破除迷信先不说,这也就彻底消解了封建时代等级森严的威权思维统治与笼罩。秋分也有恰巧在八月十五的时候,但那样的年份毕竟太少太少了。也就是说,并不是祭月节先是在秋分,后来慢慢地变成了是在八月十五。所以,你还想当然地以为现在的“中秋节”就是“祭月节”吗?——何况,月亮不是你想祭、想祭就能祭!

月亮走入古诗

那么,这样神圣的月亮是怎样入诗的呢?中国最早歌咏月亮的诗歌是《诗经·陈风·月出》,诗曰:月出皎兮,佼(jiao,同“姣”,美好。)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懰(liu,妩媚)兮。舒懮(you)受兮,劳心慅(cao,忧愁,心神不安)兮。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cao,焦躁貌)兮。诗句的意思大致是: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哟,月下你是如此娇美!唉,你这样一个女人,让我思念让我愁,让我欢喜让我忧!这首诗,历来解说纷纭(《诗经》中的诗好像就没有不“解说纷纭”的)。《毛诗序》认为这首诗的意旨在于“刺好色也”,朱熹《诗集传》认为这首诗是“男女相悦而相念之辞”。现在,大都认可接受朱熹的说法。因此,这首诗也被称“千古咏月怀人第一诗”。《陈风·月出》中所赞美、被思慕的爱人到底是谁,这是我们后人无从知晓的。但是,歌者偏偏对着月亮来倾诉,这表明了对于月亮的信任与崇拜,或许还有祈求、希冀月亮以神圣法力帮助作者达成心愿的虔敬。

古人对于月亮的崇拜是持续的,且不断强化。《荀子·礼论》曰:“月朝卜日,月夕卜宅。”这可以视为古人认为月亮就有神圣性,由此人们可以以月相来进行占卜。而后世又有嫦娥奔月、吴刚伐桂、蟾宫折桂、玉兔捣药等等美丽神话传说不断加持月亮的神奇法力。这些典故,又往往用来摹写秋月,生动传神。如北宋谢逸《点绛唇·金气秋分》词曰: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凉蟾光满,桂子飘香远。素练宽衣,仙仗明飞观。霓裳乱,银桥人散。吹彻昭华管。词中写桂花飘香、素衣霓裳等均为双关,虚虚实实,似真似幻,天上人间影散乱,仙乐隐隐清露冷,让人好不怅惘,无限留恋。不过谢逸所写的是“秋分”,可又有“凉蟾光满”,也就是月亮圆圆的表达,到底是不是八月十五也就让人不由生疑了。而大家最熟知的中秋词当然就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了,南宋胡仔《渔隐丛话后集》推崇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俱废。”这首词,苏轼的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这个“兼”字有没有让你觉得别扭?显得好像苏轼想念自家弟弟是捎带着想想似的。其实,苏轼还有诗歌《中秋月寄子由三首》,情深意切,“明年各相望,俯仰今古情”。诗中有曰:“六年逢此月,五年照离别。”苏轼自注曰:“中秋有月凡六年矣,惟去岁与子由会于此。”加之诗中“明月不解老,良辰难合并”,联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名句,则北宋时,中秋节已格外强调亲人团聚,是温馨的亲情节。

往上追溯,唐代诗人白居易感慨说中秋夜是“岁中唯有今宵好”。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闻崔大员外翰林独直对酒玩月因清景偶题是诗》曰:“秋月高悬空碧外,仙郎静玩禁闱间。岁中唯有今宵好,海内无如此地闲。皓色分明双阙榜,清光深到九门关。遥闻独醉还惆怅,不见金波照玉山。”而《旧唐书·东夷列传》记载“新罗国”风俗说:“重元日……又重八月十五日,设乐饮宴,赉群臣,射其庭。”文中的“元日”是指正月正,春节。可见,从“新罗国”似可推知,唐朝时,或许八月十五中秋节已经成为仅次于春节的重大节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描写我的作文100字 我的幸福之家作文 英语作文万能模板初中 师恩似海作文 不期而遇的温暖作文600字 回家作文结尾 长沙游记作文 成长为话题的作文题目 作文我最快乐的一件事 关于花的作文600 我的朋友作文100字 我爱家乡的作文400字 我微笑着走向生活作文 观察黄瓜的作文 六年级500字作文 进与退作文800字 我的校园作文三年级 作文怎么写开头 作文难忘的小学生活 我的自传600字作文 有那样一个人作文 介绍杭州作文 描写天柱山的作文 秋游作文英语 七年级上册一单元作文 高中500字作文 稻草定律作文素材 三年级写童话故事作文300字 六年级作文批改评语 关于广场舞的作文